民間故事:張果老好心做壞事

2020-12-06 酒歌說文

張果老位列八仙之一,可當年還沒成仙的時候,不過是個農民。

有一天,張果老在地裡種芝麻,恰好太白金星路過。

太白金星能掐會算,知道張果老未來,就和張果老攀談了幾句。

太白金星問:「張果老,你種的啥莊稼?」

張果老說種的是芝麻。

太白金星點點頭,說芝麻今年收成好,一畝地可以收一石二鬥。

張果老聽完有些不相信,說:「一畝地往年只能收一石,要是收到一石二鬥,我把多收的芝麻送給玉皇大帝點燈。」

太白金星說:「好,一言為定!說話要算數。」

到了秋天,芝麻當真是收成很好,一畝地收到一石二鬥。

張果老講信用,把多收的芝麻裝了兩布袋,用小毛驢馱上,給玉皇大帝送去點燈。

張果老走了幾天,可就是找不到上天的路,來到一家門上,看見一老者便問:「上天從哪走?」

那老者瞅了一眼,用手一指說:「你看,從那棵棗樹爬上去,就是上天的路。」

張果老多謝了老者,他把毛驢拴在了棗樹上,順著棗樹爬了上去,果然看見一條光明的大路。

張果老順著路走到了天宮,見到了老熟人太白金星。太白金星熱情地接待了張果老,還給他並安置了住處,留他在天宮遊玩幾日。

張果老沒事四處閒遊,路過天河,看見有一條黑龍被鎖在河底,旁邊有一隻白虎在看守。這條龍看到張果老直流眼淚,張果老頓時同情心泛濫,私自把鎖打開放走了龍。

張果老又往前走,在水井邊上又看到一隻石獅子,正踩著一隻黃狼,把它壓得亂叫,張果老又同情起來,搬開石獅子放走了黃狼。

張果老遊罷一圈,轉頭回來,太白金星問張果老:「你看了些什麼?」

張果老把他所見所聞所做的事細說了一遍,太白金星聽後大驚,說,「那兩個不是好東西,特意用東西管住它們,你放走了它們,它們到了人間要鬧事,你趕快把那兩樣東西也掀下去,離了他們,別人就降不住,這叫一物降一物。」

張果老一聽慌神了,連忙照太白金星的囑託,把白虎、石獅子掀下天去。

這四個東西下凡到入間,白虎變成薛仁貴,黑龍變成鐵世文,石獅變成李成孝,黃狼變成黃巢。他們一物降一物,如果沒有薛仁貴救駕,李世民差一點被鐵世文捉住。可如果沒有李成孝,黃巢就把唐朝翻個底朝天。

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相關焦點

  • 故事:韓湘子留戀瀘州方山,險犯仙規,張果老好心規勸留遺蹟
    關於八仙一直是中國民間傳說裡喜聞樂見的形象,在中國的民間傳說裡今天江陽沽酒客就來為大家講述一個跟韓湘子相關的八仙故事,這個故事發生了瀘州的方山,但是作為神話傳說,八仙遊覽過的地方數不勝數,而瀘州方山韓湘子的傳說在當地確實不少。
  • 民間故事:張果老的毛驢
    (山東威海市)這天,張果老要去道院勝地聖水巖遊玩。他有個習慣:出門騎毛驢。他那毛驢,原是凡間的一頭普通毛驢,在張果老修煉成仙過程中,它也吸收日月精華,天長日久脫骨換胎了變成了一頭仙驢。往日馱著張果老週遊天下,四蹄生風,騰雲駕霧。可是今兒,它卻又踢又叫,連鞍子也不讓背。張果老沒法兒,只好點了它的穴,它才老老實實地站在那兒。
  • 神話故事——八仙第三的張果老
    今天我們該講八仙的第三位——張果老。張果老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八仙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神仙,在中國民間有廣泛影響。然而,歷史上的確有張果老其人,他是八仙中僅有的兩位「名留青史」的人物之一,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
  • 八仙故事傳說:「張果老」的前世是一隻上古時期的老鼠精
    上洞八仙的傳說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已久。他們的形象各有特色,或古怪調皮,或嫉惡如仇,還有翩翩的君子,因此這八個神仙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可是大多數人只知道他們在民間降妖除怪、懲惡揚善的故事,而他們的前世今生、成仙的過程卻鮮為人知。
  • 張果老
    一曲民間廣為傳唱的《小放牛》,把當年褡褳裡裝有日月星辰倒騎毛驢行走在趙州橋上,檢驗這座橋工程質量並與魯班鬥法的張果老定格在趙州橋的神話傳說中。  「趙州石橋魯班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
  • 這是一個關於張果老的故事,你知道他為什麼倒騎驢嗎?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神話、中國古代歷史、張果老。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下八仙之一張果老的故事,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八個老神仙在我國的民間一直都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在我國民間這個八個神仙算是「接地氣」的了,因為我國古代的神仙基本上都是高高在上觸摸不到的,這八個神仙在「仙界」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在「人間」簡直是人氣爆棚啊!曾經八仙的故事還被拍攝成了很多的電視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八仙中比較有特色的張果老!
  • 民間故事:老漢壞事做太多,被木匠做手腳,兒媳瘋了,孫女失貞潔
    民間故事:老漢壞事做太多,被木匠做手腳,兒媳瘋了,孫女失貞潔。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4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年輕猖狂過了頭,惡事做盡惹人厭。人心向善做好事,莫將報應害子女。竹板這麼一打,咱先哼一首開篇打油詩。本期故事咱就圍繞著這幾句話,講一篇善惡因果報應的民間小故事。這則小故事的題材來自於筆者姥姥口述,是一件發生在大東北的一則真人真事兒。今天寫出來,給大夥解解悶兒。
  • 《張果老騎驢》
    □羅唐進  張果老是八仙人物之一,在民間,有關他的故事流傳甚廣。
  • 民間故事:壯年得子倒騎驢
    壯年得子倒騎驢話說在,古代的時候也就是在現在的滎陽一帶,有一男子到了壯年得子,村裡人都會鬧著叫他到騎驢,他也像瘋了一樣,倒騎著驢逗得人們哈哈大笑,傳說這風俗說起來還跟張果老有關。據說張果老是滎陽張莊人,也有人說是滎陽張溝人。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楚,張國老從小跑江湖,長大做生意,運氣也是很不錯,發了一筆小財。可他老婆接二連三的都是生女孩,沒有一個男孩過去人都認為,沒男孩兒就是絕戶頭,時間長了這就成了張果老心裡的一塊病,這個生男孩一切都是看天意,不是說你想生什麼就生什麼,熬到40歲夫妻倆,已經沒了勁兒,想著都要放棄了。
  • 八仙之張果老:張果老有多老?這是一個恐懼的秘密
    原標題:八仙之張果老:張果老有多老?這是一個恐懼的秘密 前面夜狼陸續為大家介紹了八仙中的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下面我給大家介紹第四位:張果老張果老,張果果然很老。張果老是唐代很著名的道士,張果老不叫張果老,他本名張果,他們習慣叫他張果老,一是因為尊敬,二是因為他長得很老,見過他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說上一句:「張果果然很老」.時間長了,人們就習慣叫他張果老。
  • 水淹泗州城故事中,降伏水母娘娘的並非張果老,而是唐朝高僧僧伽
    傳統的京劇戲目內容多取材於古代的傳統文化,其中民間傳說故事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八仙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明朝開始就在老百姓群體中廣為流傳。而這些故事也被改編成各種京劇劇目,登上了國粹的舞臺。在這些劇目之中,有的的確是來源於八仙的傳說,而有的卻是從別的民間故事進行改編創作的。
  • 「張果老」是怎麼成為餚肉的代言人的?
    張果老成為鎮江三怪之一餚肉的代言人,提到餚肉就會講到「張果老吃硝肉」的故事。必須要提到三個人物。,寫過很過鎮江民間文學故事。「餚肉不當菜」是康新民搜集整理的一篇民間故事,他將之藝術加工,推薦給了省《民間故事》期刊編輯部,在1980年的創刊號上發了出來。
  • 農曆十月初十張果老仙師聖誕,張果老的法器是什麼?為何倒騎驢
    因為他經常手中拿著竹子做的一種說唱用具,所以後世人們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國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的祖師,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著名煉丹家張果,就是民間所傳「八仙」中的張果老,玄宗時人,大約生活在七世紀至八世紀中期,生平不詳。他著有《神仙得道靈藥經》、《丹砂訣》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等。
  • 邢臺仙翁山,八仙之一的張果老修行之地!張果老為什麼倒著騎驢
    張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位於邢臺市西部15公裡處。是國家AA級景區、河北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據山上的唐代古碑記載,此山原名五峰山,廣宗道人張果在此隱居修行成為八仙之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疑問,張果老在電視劇「八仙過海」中看到過,那麼歷史上真有這麼一號人物嗎? 據《唐書》記載,確有其人,本是民間的江湖術士,因民間相傳逐為神仙,道教八仙之一,張果老本名張果,由於他的年紀很大,所以人們在他名字後面加一個「老」字,表示對他的尊敬。
  • 八仙裡面的張果老仙師為什麼倒騎驢?
    道教諸多仙真中,在民間口口相傳、影響也最為深遠的莫過於八仙,提起八仙,哪怕是小小孩童也能朗朗上口地說出數位仙真名號和那些美麗故事。和眾多道教神明相同,張果老仙師也為歷史上真實人物。據說,他本名張果,生於何時不詳,但生活在隋唐時期,之所以被稱為張果老,是因為他成仙時已經年紀很大,一副老態龍鍾之相,因此後人逐漸尊稱其為「老」,表尊敬之意。
  • 民間故事:員外碰瓷藍採和,張果老掏錢,要多少給多少
    #文史小故事#話說八仙時常下凡間體察民情,幫助窮苦人家,懲治貪官汙吏。有一次,張果老和藍採和下凡,路過城隍廟的時候,看見兩個人正在爭吵,不由好奇停下腳步,看個究竟。一個員外正拉扯一位老頭不鬆手,惡狠狠說道:「老頭兒,你撞了我別想跑,不賠錢,我就拉你去報官!」「老爺,你就行行好,我兜裡就剩下一串錢,還要抓藥呢!」老頭說道。
  • 農曆十月初十恭祝張果老仙師聖誕
    張果老,本名張果,號通玄先生,乃是道教「八仙」之一,其神異事情多多,為八仙中最年長者。因為他經常手中拿著竹子做的一種說唱用具(道情筒),所以後世人們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國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的祖師。相傳,張果老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 民間故事:張果老改生死薄,襄陽過壽只過虛,不過「十」
    相傳與張果老有關。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有一天倒騎著毛驢,來到荊山,路遇一砍柴的小夥子,細細一看,十分驚訝,便對他說:「小夥子,別砍柴了,你的壽數已盡,是明天午時三刻,快回去準備吧。」砍柴的小夥子一聽,反問道:「你這位老爺子,我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讎,為何罵我?」
  • 《聊齋汊子》:山東沂山的民間故事,必讀神怪故事推薦
    第一次看到書名時,我就有這種疑惑,聊齋我懂,可聊齋汊子我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後經了解,才知道這原是山東沂山那一帶的民間說法。來源也是有趣,中國民間志怪故事集《聊齋》的作者蒲松齡,老家是在山東沂蒙山一帶,於是,在這一代的老百姓,就將神怪故事,統稱為是「聊齋汊子」。
  • 「登高仙翁山,問道張果老」重陽詩會,本周日來張果老山不見不散
    重陽佳節,讓我們一起走進張果老山,登高祈福、感恩敬老、吟詩誦詞、共祝美好!一起領略張果老山千年傳統歷史文化,感悟「道法自然」的深厚道家文化意蘊,弘揚中華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感受詩意重陽!2020年10月25日上午9:30在張果老山景區詩意綻放,著名詩人、朗誦名家、文化名家傾情參加,詩詠仙翁山,問道張果老,歡度重陽節!共頌夕陽紅!登高望遠,懷鄉祈福!歡迎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