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韓湘子留戀瀘州方山,險犯仙規,張果老好心規勸留遺蹟

2020-11-26 江陽沽酒客


關於八仙一直是中國民間傳說裡喜聞樂見的形象,在中國的民間傳說裡,八仙分為上洞八仙,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我們一般說的八仙是以鐵拐李為首的七男一女八位神仙,他們的故事流傳很廣,像什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已經成為一種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諺語。

今天江陽沽酒客就來為大家講述一個跟韓湘子相關的八仙故事,這個故事發生了瀘州的方山,但是作為神話傳說,八仙遊覽過的地方數不勝數,而瀘州方山韓湘子的傳說在當地確實不少。

八仙中這個叫韓湘子的神仙,喜歡吹笛子,據說是個玩仙。據說他屬於坎水之象。相傳有民間大旱,韓湘子為民眾吹簫降雨的故事。

韓湘子,字清夫,是唐代人,拜呂洞賓為師學道,是八仙中風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韓湘子的寶物名為紫金簫,早期傳說的寶物還有百花籃,吹簫會龍女、十二度文公、韓湘子討封等傳說流傳廣泛。

大概因為自己的師父呂洞賓就貪玩,所以徒弟也有樣學樣,他到處遊玩看山瞧水,攬奇歷勝。無論是到天邊的大海,還是到地角的高山、到期他就回來了,從來未超過時間。這年,他到四川瀘州,古江陽的方山。別看方山不是很高,四四方方,橫亙九九道峰,更有蜀山奇觀,一下被方山的奇異景色吸引住了。

方山的冬季的雪霽賽蓬萊、古木參天、怪石成精、使他看不盡;曲曲折折的小溪發出叮叮噹噹的悅耳琴聲,形成的聽泉,使他聽不煩。不管他走到哪兒、都能看到千變萬化的景色,就像看不完的千萬幅圖畫、他樂而忘歸了。就在住下來了。他高興時,還常拿起笛子吹。在這裡修行起來。

一年一度八聚會的日子到了。七位仙家都到了、唯獨不見韓湘子。眾仙說:「這傢伙玩昏了,忘了歸來聚會,這可是違反仙規的事。」

師父呂洞賓自告奮勇說:「我去找」。眾仙未答應。因為呂洞賓也是個玩神,而且徒弟是跟著師父學的,他們擔心,萬一這個師父找徒弟,張郎找李郎,郎未找到,又走了張郎。而且當年呂洞賓在瀘州也是有前車之鑑,因為貪杯瀘州美酒,醉倒在瀘州江邊,留下了洞賓亭的遺蹟,雖然是一段佳話,卻違反了天條仙規,這種事情萬萬不能來第二次。

比較厚道的何仙姑說:「眾位仙兄,那我去找!」眾仙也沒答應。畢竟何仙姑道行不深,雖然厚道,但是女人的脾氣到底沒有男人那麼好,萬一,這個三句話講嗆了,二人動起手來,何仙姑不是韓湘子的對手。而且讓其他仙家看笑話。

商議來、商議去、最後派老成持重的張果老去找。張果老還真有幾下,掐指一算,就知道韓湘子在方山。於是,張果老騎著他的毛驢,駕著雲很快就到了韓湘子跟前。

韓湘子見張果老,吃了一驚,方知自己未去聚會,卻假裝不曉得,說道:「仙兄、你為啥也來方山了?莫不是也欣賞此地美景」

張果老說:「小仙弟,不要扯遠了,你到期不回,眾仙家不放心,讓我找你回去。」

韓湘子並不想回去,於是說道:「這……這……我愛上這裡的美景啦!」

張果老有點著急了:「那啷個得行呢?這是仙規容不得的事;違反仙規,要開除仙籍的。」

韓湘子根本不在乎,犟脾氣起來,兩手一攤說道:「開除就開除吧!」

張果老生氣了,舉起手杖說:「韓湘子你怎麼說這冒犯天庭的話?,而且你作為八仙集體一員,毫無集體觀念,怕有點要不得哦。」

韓湘子仍堅持說:「張兄你就行行好吧,方山那麼美,我覺得它勝過仙境。你就讓老弟做個凡人算了,在方山活一輩子,我感你的大恩德了。」

韓湘子不當仙人要留在方山當凡胎,使得張果老一愣,半晌,嘆口氣說:「唉老弟,我不是不愛方山,只是……只是……這仙規難違啊!」

說罷,他心一橫,舉起手杖,說:「不緊都扯了,跟我回吧!」

韓湘子看張果老這樣子,自知法力不如張果老,只得唉聲嘆氣地說:「走吧,走吧!」

但他還是對瀘州方山方戀戀不捨。心想,我得在方山留個仙跡,跟我師父在瀘州留下洞賓亭醉翁洞一樣,以後也好傳我的美名,也不枉來一場。於是他使了個身法,躍上一處山崖邊突出的石臺,這臺就是我韓湘子的望山臺,又叫望鄉臺,此臺原來只有一個人立足,後來他施法讓它長出一大截,可以站三五人,舉目遠眺,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大半個方山,甚至看得到長江。

後人為了紀念,因為能看到長江,就寫瞭望江臺三個字。自此以後,就成了方山一處景觀。

韓湘子回到仙府以後,常常給幾位仙家講述方山的故事,讓大家十分羨慕。

相關焦點

  • 韓湘子眷戀瀘州方山不肯走,張果老果斷勸離,留下仙人印記
    今天江陽沽酒客就來為大家講述一個跟韓湘子相關的八仙故事,這個故事發生了瀘州的方山,但是作為神話傳說,八仙遊覽過的地方數不勝數,而瀘州方山韓湘子的傳說在當地確實不少。八仙中這個叫韓湘子的神仙,喜歡吹笛子,據說是個玩仙。據說他屬於坎水之象。
  • 民間故事:大美五道峽,韓湘子只羨美景不羨仙
    這一年,八仙聚會的日子到了,唯獨不見韓湘子。眾仙說:「這傢伙不知鑽到哪兒玩昏了,忘了神仙會 ,這可是違反仙規的事呀!」呂洞賓自告奮勇地說:「我去找他!」眾仙想到呂洞賓也是個玩神,擔心張郎找李郎,李郎末找到,又走了張郎,都搖頭不答應。
  • 民間故事:張果老好心做壞事
    張果老位列八仙之一,可當年還沒成仙的時候,不過是個農民。有一天,張果老在地裡種芝麻,恰好太白金星路過。太白金星能掐會算,知道張果老未來,就和張果老攀談了幾句。太白金星問:「張果老,你種的啥莊稼?」張果老說種的是芝麻。太白金星點點頭,說芝麻今年收成好,一畝地可以收一石二鬥。張果老聽完有些不相信,說:「一畝地往年只能收一石,要是收到一石二鬥,我把多收的芝麻送給玉皇大帝點燈。」
  • 瀘州民俗文化裡,關於這三位神仙的傳說,見證了瀘州民間習俗
    而瀘州以韓湘子和呂洞賓的傳說最多。也如魯班一樣不下十幾個故事。 這就非常有趣了,如果是僅僅是一個故事倒還罷了,三人在瀘州三區四縣廣為流傳那麼多傳說,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個人覺得首先咱們不要當真歷史去看,要從民間的角度出發,這可能跟地方信仰以及與之相關的東西聯繫。
  • 《張果老騎驢》
    □羅唐進  張果老是八仙人物之一,在民間,有關他的故事流傳甚廣。
  • 民間傳說:韓湘子鬥法張果老,你有毛驢我有簫,三步兩座橋
    這年夏天,韓湘子飛駕彩雲來遊黃龍觀,到了鰲頭山,只見一條湍急的河流擋住去路。他細細一看,兩岸許多行人沿河徘徊,不敢渡河,一些窮苦人為生計所迫,不得不尋找河寬水淺的地方摸著石頭過河,稍不小心,就會滾灘溺水而亡,慘不忍睹。
  • 明代楊慎筆下記錄的瀘州方山出的「香霧髓」,到底是什麼?
    明代巴蜀第一才子楊慎跟瀘州有很深的感情,他曾經寓居瀘州很長的時間,算是他的第二故鄉,留下很多瀘州的詩詞以及總結整理了江陽古八景,但是楊慎曾經記錄過瀘州方山的「香霧髓」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江陽沽酒客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恍然大悟,今天就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 20分鐘就可抵達 瀘州城區至方山快速通道開建
    原標題:20分鐘就可抵達 瀘州城區至方山快速通道開建   方山,是瀘州的標誌性景區之一,但是由於城區和方山之間一直沒有快速通道,限制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繼去年方山互通及連接線通車後,城區到方山快速通道建設又有了新消息。   昨天,記者從江陽區交通局了解到,環方山旅遊道路東段已於近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投資7300萬元。
  • 自古蜀地多名山,川南聖地屬方山——方山老雲峰舊聞追憶
    蜀中多仙山,看過蜀山傳的朋友都很嚮往,筆者家鄉瀘州川南佛道兩家的聖地,位於今日瀘州方山鎮,你知道方山老雲峰的故事嗎?方山雲峰寺,是老雲峰寺,中雲峰寺和新雲峰寺的總稱座落在方山九十九峰的綠叢翠帳裡。老雲峰寺,位於方山頂寨的太極門右側下,背靠獅峰,建在雪霽峰突出的山嘴上。
  • 除了方山景區,還有哪些瀘州景區是3A級的?
    除了方山景區,還有哪些瀘州景區是3A級的?瀘州歷史悠久,古稱「江陽」,別名江城、酒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次為大家盤點瀘州的3A級景點。方山景區蜀中名山,有小峨眉的美譽方山旅遊區,國家3A級景區,蜀中名山。
  • 瀘州方山風景名勝區迎來大發展,將涵蓋周邊的這幾個村鎮!
    瀘州方山景區厲害了最新規劃方案出爐周邊的小夥伴們你們發達啦!瀘事妹接下來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看看瀘州方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規劃內容。(一)規劃範圍:瀘州方山風景區總體規劃圖方山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9.11平方公裡,景區涉及範圍包括方山鎮的許灣村、雲峰村,況場鎮的紅山村、普潮村,丹林鎮的梨花村共三個鎮5個行政村的全部或部分區域
  • 瀘州,不一樣的山城
    瀘州八景,山景佔了一半: 寶山春眺、方山霽雪、東巖夜月、琴臺霜操 (方山霽雪。,只有方山常常可以賞雪 (一起來數數方山有沒有99座峰。 瀘州城市留下很多有故事的地名 半邊街——街道一側為山,僅有半邊街巷 (你認識第三個字嗎?
  • 瀘州城內有三座山,每一座都夠寫一本書,就在眼前卻少有人知
    當然今天的南極子已經不存在這個現象了,而三座相鄰的山,也空留了地名,很多人已經不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了。另外的九廟指的:文廟、武廟、華光廟、老郎廟、黑神廟、張爺廟、馬王廟、牛王廟、麻姑廟等城區內的廟宇,其實九在這裡是虛數,統計下來遠遠不止這些,今天這篇文章不做介紹。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座山,它們到底是什麼?
  • 綜合素質備考-「八仙」之「韓湘子」的傳說
    「八仙」是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即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與曹國舅等八人。八仙的故事多見於唐宋以來文人的記載,但究竟是哪八個人,最初無確定的說法,直到明朝中葉,吳元泰所著小說《八仙出處東遊記》才確定以上八人為八仙。在民間傳說中,八仙不是天生真神,而是經過修煉而成的仙人。
  •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方山志》,感謝善哉。發覺瀘州的《方山志》是個好東西,可惜最初的版本丟失了,現在看到的是根據崑山老和尚乾隆年間修訂後來的白話文方山真的有點規模其實要從康熙算起,但是歷代來的傳承這裡的佛法籠罩了數千年,為禪宗「臨濟」法,正宗的不二法門到如今。對於方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沽酒客就不多說,因為不懂怕貽笑大方。
  • 這竟是張果老傳下的神仙樂章
    相傳,張果老乃是道情戲的始祖,他或以道情警戒不肖之徒,或以此為修道者指點迷津。後世道人在雲遊時也常效仿祖師。後來,道情逐漸為文人、戲曲行業所吸收。道情,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情」又名「黃冠體」(黃冠可能是指道人的裝束),是道家所唱的道家的情事,神遊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
  • 瀘州八景越千年,入詩入畫入夢來
    本文參考《瀘州詩三百首》、餘安中老史料考證,已經部分瀘州文史資料瀘州古稱江陽,在明朝時期,因為楊慎的緣故,逗留瀘州期間,遍訪當地名勝,又尋古老遺蹟,一一加以整理,終於使得瀘州古八景即江陽八景在明朝由民間流傳,進入了一個更高度人文領域。
  • 大結局上篇八仙歸一,眾位神仙合力營救韓湘子,中了蛇妖的毒計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結局上篇八仙歸一,何仙姑救大家,眾位神仙合力營救韓湘子,中了蛇妖的毒計了,和決戰到底,八仙過海是流傳最廣的中國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採和及曹國舅。其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人們常用此典故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人
  • 瀘州江陽區六大旅遊景點
    瀘州江陽區六大旅遊景點江陽區是中外聞名的「瀘州老窖特曲」發源地,素有「川南重鎮」、「酒城」等美譽,自古為雲、貴、川、渝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物資集散地,是瀘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瀘州張壩桂圓林江畔氧吧,綠色天堂張壩桂圓林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距離瀘州市區4公裡,佔地4500多畝。景區內有百年以上桂圓、荔枝、楨楠等樹種2萬餘株,是中國北回歸線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圓林。瀘州方山國家3A級景區瀘州方山,蜀中名山。
  • 戲談八仙之張果老
    張果老以紙驢渡海的。據《東遊記傳》,八仙過海時,呂洞賓倡議,謂不得乘雲而過,須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過。於是,鐵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藍採和以拍版投水中而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