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34;、&34;,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詩人、書法家。
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開元中,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後接太常少卿,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改授工部侍郎。俄遷秘書監。他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34;之譽,晚年尤縱。天寶初,請為道士還鄉裡,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御製詩以贈行,皇太子以下鹹就執別。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年八十六。肅宗贈禮部尚書。
賀知章一生作詩無數,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詩詞,為後人傳頌。其實賀知章不僅才華出眾,風度翩翩,而且還獨具慧眼,發現了許多對後世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其中李白就是很好的例子。賀知章通過科舉考試,做了進士,後來又節節高升,官至秘書監。我們都知道,古人都喜歡以文會友,賀知章也不例外。
賀知章與張若虛等人都是無話不談,非常親密的朋友,他們常常在一起談詩論詞,討論國家政治,自己的理想抱負。那賀知章與李白又是怎麼結識的呢?據史料記載,李白因為機緣巧合,曾經將自己寫的詩詞給賀知章看,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點。賀知章看完李白的詩詞,對其大加讚賞,稱讚其日後必定大有作為。兩人因詩結緣,成了好友。而兩人都喜歡喝酒,經常在一起把酒言歡。像賀知章這樣既有才華,又獨具慧眼的人,實在是難能可貴。
公元695年,他參加了停擺多年的科舉考試,並被女皇武則天親點為狀元。
狀元及第後,賀知章一生擔任過多個官職:先是國子四門博士、太常博士;後入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再轉任太常少卿;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而後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最後直至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
令人羨慕的是,無論身任何職,賀知章都幹得從容瀟灑。
唐天寶三年,回到故鄉沒多久的賀知章溘然長逝,從初唐的勵精圖治,到盛唐的萬邦來朝,賀知章用自己的一生見證了唐帝國的崛起與鼎盛;而到賀知章辭世的時候,看似繁花簇錦,烈火烹油的盛世已經危機四伏,土地兼併和府兵制的崩壞,讓地方勢力迅速成長到足可以威脅中央的地步,緊接著讓唐帝國榮光戛然而止的安史之亂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