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擴招!今年的就業市場上,醫學生就業,學歷是否會貶值?

2020-12-11 騰訊網

面對招生規模擴圍,「考研族」們既欣喜也擔憂。他們欣喜:「成功」的機會或許更大了;他們擔憂:未來的就業市場上,學歷是否會貶值?對考研一族來說,擴招到底意味著什麼?

考研族福利!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

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三天之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去年增加18.9萬。

按照教育部的介紹,全國現有44萬左右的研究生導師、1.2萬個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點,尤其是近年來新增了2000多個碩士點的培養能力和承載能力。

按照翁鐵慧的說法,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就業工作原本壓力就不小,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教育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盡最大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開展精 準指導服務。

對於今年研招擴大規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擴招原因基於兩點考慮:一是以往報考人數連年遞增,相比之下錄取人數不足,報錄競爭過大;二是就業問題,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環境不容樂觀。

按照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萬人。就此推算,擴招之後,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規模或將達110萬人。

擴招有側重,國家急需這些專業的人才

當然,擴招也有所側重。按照教育部的介紹,擴招必須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同時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

據介紹,研究生計劃增量,將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專業,而且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翁鐵慧此前解釋,投放到什麼專業為主,要看社會需求,主要投放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現在這些領域非常缺人才。

對於這些擴招政策,儲朝暉也認為,擴招沒有採用大水漫灌,二是精 準投放,招生在一些重點領域,特別是公共衛生領域增加了名額,這跟此次疫情有直接相關性。「擴招的傾向反映了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在醫療健康、基礎科研、人工智慧方面的人才需求偏向。」經濟穩步發展和結構轉型,對高層次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時也對考生提升自我競爭力提出高要求。

擴招,讓考研變得更容易嗎?

近期,一些地區紛紛將今年的考研筆試成績放榜,拿到初試成績的考生,正等待國家線的出爐。對於「考研族」來說,突如其來的擴招政策,讓今年的競爭變得更小了嗎?

「擴招意味著總體報錄比提高,在報考人數固定的情況下,今年會有更多考生因擴招『考研』成功。如壓線第一志願複試線的考生,可能會因此進入複試。」吳睿分析。

但這並不意味著考生競爭就更小了。吳睿解釋,當更多人進入複試,且滿足調劑資格的人越來越多,調劑就會異常激烈。此外,擴招具有地區及專業類別的傾向,並非所有考生都受益。

儲朝暉也表示:「今年擴招,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考研的錄取競爭壓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考研難度就大幅度降低。」他分析,儘管錄取比例有所提高,但從340多萬的報考人數來看,擴招不到20萬,報錄比仍然較低。

事實的確如此,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持續走高,近兩年更是增幅較大。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今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高達341萬人,這一數字較上一年度的290萬人增加了51萬人,刷新了歷史新高。

在專家看來,在近年來大幅提升的報名規模面前,此次擴招無法讓考研競爭明顯降低。

「對考生來說,擴招雖是好消息,但在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眼下要做的就是全力準備複試。」吳睿說。

當考研熱遇到擴招,學歷會貶值嗎?

擴招18.9萬,還讓不少學生擔心:未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度是否會「縮水」?

「中國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國,研究生人數看起來數量龐大,但從全國人口數量來看,其實佔比很小。」在吳睿看來,在當前中國就業市場上,研究生依然有較高競爭力,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此外,專家也認為,研究生擴招對就業會有一定影響,但這個影響不能過於誇大。

儲朝暉舉例,目前研究生招生規模每年接近90萬,擴招後約為110萬,這個數跟本科生招生水平相比,大約是1:7的比例,從結構來看比較適合。

「不過,要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關鍵還靠落實。例如,所有新開專業或者擴招專業,招生選拔、教學管理、畢業評價等各個環節都要從嚴把關。」儲朝暉說。

儲朝暉還提醒,擴充研究生招錄,能對學生就業起到一個延緩作用,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要謹防擴招後帶來的過度教育問題,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讀書成本,也會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

「無論是企業,還是學生,都需要理性看待人才的定義和選拔,不可唯學歷論。」儲朝暉說

相關焦點

  • 2021年377萬人考研,今年擴招18.9萬,這樣下去,學歷會貶值嗎?
    一年一度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馬上就要進行了,近些年來的報考人數每年都在節節上升,隨著研究生擴招方案進一步推廣和落實,今年的報考人數再次創了新高,達到377萬人數。也許與2020年研究生擴招18.9萬人有關係,2021年報考人數在2020年基礎上增加了36萬。
  • 研究生貶值了?今年畢業94萬、又要擴招100多萬!這麼多有用嗎?
    20屆研究生共錄取111.4萬人,其中有18.9萬人是擴招的!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擴招了!之前教育部明確提出過要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並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 研究生高學歷為何走不上就業的「陽光道」
    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小吳在多次求職失敗後發出如此感慨———三年前小吳本科畢業後,福州市區一所一級達標校曾有意錄用她,並且有正式編制,但小吳想到讀研會有更好的出路,於是放棄了這個大好機會,結果三年後再到這所學校諮詢時,對方答覆早就人滿為患,最終小吳籤了一所沒有編制的私立高中。  小吳說,到今年6月底離校時,該校文學院同一屆的碩士研究生正式籤約的僅1/3。
  • 高考報名超一千萬,考研超400萬,高錄取率下的研究生會貶值嗎?
    而據前半年教育部所發布的通知來看,今後的研究生擴招一定會成為大勢所趨,由此必將導致研究生如雨後春筍一般生長蔓延,也必然以高質量人才的就業優勢佔據從業市場的半壁江山。 為緩解就業壓力而採取的擴招政策,必將引導當今的大學生以通過提升學歷為途徑來進行人生目標的規劃,如此一來,由於吸納更多高質量的大學生,各大高校的科研也會逐步得到傾斜,必將帶動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 研究生擴招18.9萬,國家呼籲你讀研究生,考研同學該如何應對
    對於今年考研的學生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你被錄取的概率大了,也就是你能讀研究生的機會大了。壞事是三年之後可能面臨著學歷的貶值,就業壓力加大。希望國家、學校、個人都能做好準備。1、國家層面研究生擴招減輕了今年畢業生就業難度,緩解了由於疫情造成的就業壓力。
  • 就業有多難?研究生目標月薪三千、本科生願0元試用
    根據教育部公布數據,2020屆高校研究生報考人數最終確定為341萬人,比去年多50萬人。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透露,今年計劃將研究生擴招18.9萬人,專升本擴招32.2萬人,並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設立科研助理等崗位,增加博士後崗位規模。
  • 300萬研究生,什麼專業的研究生最多?什麼專業的好就業?
    教育部在12月3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研究生教育,說到今年,研究生數量超300萬。 看到這個數據,大家肯定會有不少問題。 這個招生人數理論上是教育部門根據各個專業的就業情況來定,工科就業面最寬,所以招生人數最多。 醫學對學歷要求最高,所以讀研的人也很多。 教育學一方面是學歷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就業好,所以招的人多。
  • 考研黨:只適合讀本科的五個專業,研究生讀完就業還是難!
    近幾年來,由於本科擴招嚴重,學歷貶值,就業局勢也不容樂觀,再加上國家出臺了許多考研政策,中國的考研人數迅速增多,2017年全國研究生報名人數達到201萬人,網上曾經預測2018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會達到400萬人,而今年實際人數也達到了驚人的238萬人,增長了37萬人。
  • 明知故問 |本科生就業好還是研究生就業好?
    對於直接求職工作的小夥伴來說,奔波於各大宣講會疲於應付HR的心靈拷問時,偶爾也會自我拷問要不要讀個研究生給自己鍍下金?而還在埋頭刷題的小夥伴,或許也特別想知道,三年後,面對就業市場,是不是真的會變好?根據今年3月份的一份萬人調研數據顯示,39.96%的學生選擇考研主要是考慮到個人發展與就業前景,還有21.29%表示是考慮到專業前景。
  • 今年研究生大幅擴招,這對於21屆畢業生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
    就業還是考研,是所有大學生都需要面臨的問題。21屆的大學生臨近畢業時,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著一邊是考研人數飆升到400萬,落榜率高達75%,一邊是應屆生就業人數突破840萬,又因為疫情,就業市場步入寒冬。
  • 研究生擴招更易「大浪淘沙」篩選出一流人才
    查閱過去十幾年的數據可以發現,除了極個別年份,我國研究生的報錄比始終維持在3:1到4:1之間,考研難度並未隨著擴招而變得容易,換言之,錄取門檻並未降低。另外,中國高校的科研水準和教學實力也在穩步提高,已有能力招收更多的研究生,這也是中國高校研究生擴招的最大合理性所在。
  • 擴招那麼多次,碩士真的越來越尷尬了
    湖南是最先官宣今年會擴招研究生的省市之一,考研初試時間公布兩天後,2月22日,湖南省發布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十條措施》。其中指出,「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支持,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計劃,將專升本錄取比例擴大1倍以上」。
  • 研究生擴招遭遇挑戰:宿舍不夠住怎麼辦,非全日制畢業生就業歧視...
    如果不能親身體驗校園的環境和氛圍,擴招之下研究生們的學習滿意度又會怎樣?近日,一份面向 112 所高校超 10 萬名研究生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公布,對研究生教育的總體滿意率為 82.7%,達到歷年最高。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滿意度高於學術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滿意度高於全日制研究生。
  • 國家擴招專碩、博士背後:遭遇「學碩優先」的專業碩士就業、升學之困
    繼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後,國慶前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再發重磅文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
  • 2020年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對考研生有什麼影響?意味著什麼?
    今年的2月25日國務院會議提出相關政策內容: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和專升本的規模。之後在相關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講到,我國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去年增加18.9萬。根據教育部長翁鐵慧的說的,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有874萬人左右,就業工作原本壓力就很大,再加上突然發生的疫情所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是比以往增大不少。教育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盡最大努力拓寬我國學生的就業渠道、並增加高校升學機會、開展精準地指導服務。
  • 研究生當小學老師也難 浙師大研究生就業鼓勵「高成低就」
    研究生當小學老師也難 浙師大研究生就業鼓勵「高成低就」 www.zjol.com.cn而三年前,他們是該校綜合素質拔尖的本科生,當時完全可以進重點高校做行政工作或在一般高校任教,但他們都首選保送本校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並且在讀研期間學習、科研表現突出。  黃同學告訴筆者:「就業形勢每年都在變,在讀研期間,很多同學都和我一樣,曾萌生過退學找工作的想法,今年能順利和重點中學籤約已屬幸運!」
  • 虎碩教育:高校擴招+自考火爆,江浙地區學歷提升氛圍濃厚
    今年浙江專升本擴招,招帶來的是無數的升本機會,可以預見後續將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獲得本科學歷。而對於已經進入社會的專科生來說,無疑有多了一層焦慮。其實,早在前段時間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專升本擴招的消息後,不少同學都在打聽:擴招之後,大量第一學歷為本科的學生進入社會?2020年之後,中職、大專學歷就業環境會不會更加嚴峻。
  • 教育部最新表態:研究生繼續大幅擴招
    近日(12月3日),教育部又對研究生擴招做出了最新表態,我們帶大家一起來看看~01、教育部對擴招最新表態12月3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指標。
  • 2020考研大擴招,研究生學歷還有用?諾貝爾經濟學家的理論如是說
    01首先必須明確指出的一點是,不管研究生如何大規模擴招,其實中國目前國家的高學歷人才還是比較欠缺的當然很多人可能會批判目前的研究生擴招政策是為了應對目前就業的困境,但是其實實際上從長遠角度來看,國家的研究生數量增加對於國家人力資本的一個積累,是非常關鍵的。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其實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是剛剛超過50%,也就是說剛剛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這個階段。
  • 本科生難就業遍地都是,為何專科生卻能很好就業?學歷沒優勢了?
    本科生難就業遍地都是,為何專科生卻能很好就業?學歷沒優勢了? 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確實比較嚴峻,很多學生畢業後都是歇業在家,這其中很多都是本科生,這時很多人就開始貶低本科生,說如今本科生遍地都是,學歷貶值了,事實真的像人們所說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