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籤約8876套,相比8月有所上漲,但連續4個月成交量低於萬套,是2014年以來的低點。同時,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10月中上旬,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籤3196套,同比下降74.2%。
「2016年我賣了將近40套房子,而今年到現在才成交5套。」近一個月來,某大型地產中介機構經紀人李先生共帶客戶看房近百次,但成交量寥寥無幾。在李先生所在的門店,大部分經紀人的業務量都較2016年大幅下滑。李先生向記者表示,以所屬區內的北苑家園茉藜園來說,2015年成交的價格基本上在3萬-3.5萬元每平方米。2016年樓市調控前,該小區二手房價格已到6萬元每平方米。而目前小區在售的二手房源價格,都維持在5萬-5.5萬元每平方米區間,「下跌比較溫和,難以刺激買賣雙方的交易熱情。」他說。
2016年9月30日,北京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政策規定,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二套房的,無論有無貸款記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二套房為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今年3月17日,北京繼續收緊樓市政策,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一些業主在二手房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開始尋求通過降價儘早沽清房源。記者以購房者名義在豐臺區方莊、朝陽區東大橋等地走訪時發現,部分近幾年入市的商品房,業主開始通過各種形式降價求售。如位於方莊區域的某自帶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樓盤,有業主在8月掛出一套150平方米房源後,原本掛牌價是9.5萬元/平方米,但在兩個多月以來50多次的看房經歷後,相關經紀人對記者透露,業主已經主動表示願意承擔契稅和個稅,9月底又主動降價,目前總價較此前下降50萬元左右。
而在大興、昌平等郊區,二手房源價格下跌程度較城六區更為明顯。上述區域相關中介人士對記者表示,大興、房山等地區2015年底到2016年底上漲過快,在樓市調控越來越嚴的情況下,遠郊區買房的目標人群相較於城內降幅更快,也導致很多房源價格下調明顯。「比如黃村區域的多個老小區,今年年初成交價在4.5萬-5萬元/平方米。但9月以來,很多樓盤始終沒有成交數據,現在很多房源掛牌價在4萬元/平方米左右,而且仍有議價的可能。」相關中介表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就目前的調控成效看,北京二手房價格跌幅連續5個月居全國首位,而北京作為樓市調控最嚴格的城市之一,本輪調控效果非常明顯。
(責任編輯:徐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