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田野裡的白頭草這麼有用,開有淡黃色的異常珍貴,清明前記得採摘,別錯過了。
每年過了春雨,走到田野一看,稻田裡長滿了矮小而又淡白色的野草,這種草就是我們所說的白頭草。白頭草也叫鼠耳、無心、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黃花白艾、佛耳草、茸母、黃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綿絮頭草、金沸草、地蓮、黃花子草、水蟻草、清明香、追骨風、清明菜、綿花菜、菠菠草、棉繭頭、寬緊草、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粑菜、水曲、絨毛草、絲棉草、羊耳朵草、毛毛頭草、黃花果、糯米飯青、棉菜、黃花曲草、白芒草、田艾、毛氈草等。
我們這邊常叫白頭草,因為它的莖和嫩葉都是淡白色的。由於剛長出的白頭草比較矮小,離地不高,老遠看去,猶如給田地蓋上了一層白地毯,景色美觀迷人。這種草由於葉片比較柔嫩而肉質多,鵝最喜歡吃。記得小時候每年這個時候,把鵝往田裡一趕,沒一會功夫,每隻鵝都吃得飽飽的。這白頭草在春分左右就會開出淡黃色的花兒來,此時的景色更加美麗。這白頭草其實很有作用,特別是開有淡黃色的花的時候,其變得異常珍貴,市面上這種乾貨現在賣到20塊錢一斤,在農村的要記得清明前要採摘回來哦
白頭草過去是人們拿來充飢的一種野菜,如今卻是不可多得的純天然的綠色保健食品,人們通常採摘鮮嫩的回來做菜或做米粄之類的各種食材,非常美味。白頭草除了新鮮的時候作食材外,其乾貨作用很大,特別是清明前採摘的乾貨,異常珍貴,藥用價值很廣,其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帶下病,癰癤腫痛等,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中草藥,市面現在賣到20塊錢一斤。這種草也叫清明菜,是因為過了清明這草就老去了,就不能食用或藥用價值大大打折扣了,所以,在清明前記得採摘回來,別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