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15日訊 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湖北省宜昌市農業局、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茶業大會於今天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開幕。大會以「多元化——中國茶葉未來之路」為主題,設置一帶一路與中國茶葉、茶鄉旅遊、品牌建設三大板塊。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舒惠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農業部信息中心原主任、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郭作玉,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原副主任、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周啟疆,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張北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兼茶產業委員會主任呂明宜,著名茶學專家於觀亭,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戴貴洲,湖北省農業廳副巡視員萬福祥,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洪福,中共五峯縣委書記陳華,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品牌發展處處長李連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冷楊等領導出席了會議。陳宗懋等業內知名專家進行了演講。
茶葉農殘客觀存在,但可放心喝茶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葉農藥殘留、金屬元素汙染和其他汙染物的問題屢次成為大眾熱點。
消費者對茶葉的質量安全尤其是農殘問題疑慮重重,甚至有人說,喝茶致癌。另一方面企業出於銷售的考慮,避談甚至否認茶葉農殘或汙染物的客觀存在。使得消費者談農殘色變,但凡有一點農殘的茶葉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都不能喝。實際上,這種對茶葉質量安全的誤解給整個茶產業造成很大傷害,也給消費者也帶來了諸多困擾。「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我們應該以更科學的方式了解這個問題。
圍繞這一話題,著名茶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在第四屆中國茶業大會上做了茶葉質量安全的科學認識的演講。
由於土壤及茶葉生產中的需要等原因,茶葉農殘、金屬物汙染的問題確實客觀存在。但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茶葉中的農藥殘留等標準日益嚴格化,茶葉農殘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二十年來國際農藥殘留標準大約降低10倍」,陳宗懋在演講中說。
既然茶葉確實存在農殘,那麼飲茶還安全嗎?飲茶不會致癌嗎?
陳院士現場給出了「放心喝茶」的答案。
陳院士在演講中以農藥殘留的MRL(農藥最高殘留限量值)標準為例,詳細講訴了MRL值的產生過程:先用動物進行的對照毒理實驗得出某個殘留物的無作用劑量,考慮到不同動物、不同條件下的差異,這個無作用劑量會除以一個200甚至更大的安全係數來保證對人的安全。這樣得出每天允許攝入量(ADI)乘以人的標準體重(65kg)後還要除以膳食係數,才最終得出最大殘留限量(MRL)。
此外,陳院士還表示,吡蟲啉、啶蟲咪、三唑磷、樂果和敵敵畏等水溶性農藥已經逐步退出茶產業,改用的脂溶性農藥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泡茶時進入茶湯中的浸出率也低,同樣低於MRL值的殘留物人體的攝入量也就更低了。
「將茶葉中的汙染物的量和MRL標準相比,如果低於MRL值,就應該是安全的。只要沒超過限量標準,即使長期食用,也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影響。因此,放心喝茶吧!」陳院士說。
「一帶一路」實施,「一內一外」雙向獲利
如果說2017年什麼詞最熱,那非「一帶一路」莫屬。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舉辦,論壇的舉辦,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的魅力。而茶葉作為一帶一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之一,如何藉助「一帶一路」,積極推動中國茶葉走出去,是我國發展茶產業的所有人需思考問題。
我國雖長期居於世界茶葉生產和貿易首位,然而隨著國際茶葉市場消費需求的轉變,印度、斯裡蘭卡等紅茶出口國的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國茶葉出口面臨上壓下擠的挑戰。
「一帶一路」的實施,不僅為我國茶產業帶來一個44億人口的超級市場,同時也有利於消除我國茶葉出口過程中面臨的貿易夥伴國的綠色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等貿易保護措施。對加快茶產業供給側改革和促進茶文化旅遊開發也可起到助推作用。
來自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慰在大會上通過「一內一外」的角度為與會者分析了「一帶一路」與中國茶葉發展的關係。
李慰表示「外部看,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紛繁各異,茶葉流通和投資渠道不暢。沿線茶葉生產國之間競爭與合作機制尚需完善。外國消費者對中國茶產品保健功能缺乏認識,茶文化的研究及傳播有待加強。」
「反觀國內,長期以來我國茶葉企業發展路徑以規模擴張和價格競爭為主,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和自主營銷渠道的較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茶產品佔比相對較低,隨著國際茶葉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國內外競爭加劇,我國茶葉出口的傳統優勢將逐步弱化,依靠成本和價格優勢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
茶旅熱度持續升溫,「國家茶葉公園」創建試點授牌
近兩年,茶鄉旅遊作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中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因其集文化品位、田園風光、自然環境、民俗風情、社交娛樂於一體,越來越受到廣大旅遊者的歡迎。
本屆大會,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美學與現代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張成源,就全域旅遊發展推動鄉村農業旅遊轉變進行演講。北京壹度創意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董事於基隆,也分享了如何打造具有創意和地方特色的茶鄉旅遊。
作為茶旅發展重頭戲的「國家茶葉公園創建試點授牌儀式」也將在本次大會上舉行。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主任呂明宜、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張北英共同為湖北省五峯縣頒發了國家茶葉公園創建試點銅牌。
國家茶葉公園創建試點工作,不僅可以促進了各地茶旅產業發展,還將對加快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茶鄉和茶園起到支撐、推動作用。對於改善茶產區農民收入構成,鼓勵農業發展的多樣性,弘揚茶文化、提升茶鄉旅遊的美譽度和知名度都講發揮積極作用。
談起中國茶產業的問題,「有類無品」的狀態長期被人詬病。推進品牌建設、培養一批響噹噹的茶葉品牌是當下重要發展之一。
本次大會,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陳教授以依託市場、塑造品牌不斷提升茶產業產品附加值為題,著重分析市場如何成為拉動產業做大做強的發動機 、新常態下品牌塑造 、品牌塑造戰略、政府培育區域核心產業競爭力制定、實施品牌戰略規劃 、品牌提升茶產品附加值等五大問題。
大會還舉行了「互動對話-品牌之路:如何打造具有中國特色茶葉品牌」,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原調研員李桂群、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年豔、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及、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榮溪、湖北採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馳紛紛上臺,與現場的參與者探討互動。
除此之外,2017中國茶業大會現場還舉行了五峰茶葉品牌推介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2017年度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全國茶鄉旅遊特色區、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頒獎儀式,全國茶文化民俗村認定工作啟動儀式,CCTV-7《行走魅力茶鄉》紀錄片高端對話會等相關活動。(伍策 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