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召開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陳展形式設計深化方案論證會...

2020-12-19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1月28日,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花開中國》陳展形式設計深化方案論證會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蘭英出席並主持論證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研究員孫英民,河南博物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李宏,以及來自中國博物館協會藝委會、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展示藝術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等單位的專家出席論證會。

  在觀看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擴初設計匯報影片、聽取陳展形式設計深化方案後,專家們對方案予以充分肯定,並就博物館的功能性、科學性建設和文字表述的規範、飾品的陳放等建言獻策。

  牛蘭英指出,各位專家提出的真知灼見為進一步完善陳展設計方案、提升陳展水平和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鑑和智力支撐。各單位要充分吸收這些寶貴意見和建議,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落實,確保既定任務落地落實。要同步推進臨時展覽《花之蕊——豫晉陝仰韶文化核心區考古成就展》和專題展覽《廟底溝記憶》的策劃布展工作。陳展要充分採用數位化信息技術,真正讓文物「活」起來,確保明年博物館開館時,四個展覽都能生動講好廟底溝故事、講好仰韶文化故事、講好黃河文化故事,以實際行動助力「雙百周年」紀念活動,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責任編輯:張家祺

相關焦點

  • 三門峽市召開廟底溝博物館室外工程設計方案匯報會
    9月8日,廟底溝博物館室外工程設計方案匯報會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蘭英,副市長慶志英出席匯報會,並就進一步優化完善設計方案提出要求。  匯報會上,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匯報了廟底溝博物館室外工程設計方案。
  • 三門峽市正有序籌備「兩個一百周年」紀念活動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王小萍龔鳴)8月13日,記者從在三門峽市召開的黃河金三角文化旅遊區建設座談會上獲悉,2021年是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目前「兩個一百周年」紀念活動正在有序籌備中。「仰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 三門峽廟底溝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呼之欲出」
    廟底溝文化是繼仰韶文化之後,三門峽擁有的又一個國際品牌。雖然廟底溝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個重要類型,但它卻是同時代文化中發展水平最高的。   而這些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遺蹟和文物,卻與此前發現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風格迥異,房基布局更加合理,器具製作、紋飾更為精美。經過對出土的690多件陶器進行碳化測定,考古專家不僅確立了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還發現了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屬於中原龍山文化早期的廟底溝二期文化。
  •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命名地-「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位於陝州古城南的三門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韓莊村,北依黃河支流青龍澗河,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底溝遺址屬於仰韶文化,因首先在廟底溝發現,所以稱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據碳-14測定,年代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動125年。
  • 上慄縣召開博物館陳展大綱、陳展設計匯報會
    12月9日,上慄縣召開博物館陳展大綱、陳展設計匯報會,縣委書記肖妮娜主持會議並講話,縣領導李志猛、王純、關翠屏、肖根銘、廖宇波、易冬梅及在職在家的副縣級領導出席會議,各鄉鎮和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在聽取了上慄縣博物館陳展項目陳展大綱、設計方案匯報後,肖妮娜指出,此次會議專題研究縣博物館陳展有關工作,充分說明了博物館建設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縣委對上慄歷史、現在和未來極端負責的態度。
  • 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傳播研討會在三門峽召開
    為進一步挖掘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化內涵,11月8日,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傳播研討會在三門峽召開,來自豫晉陝三地的文物考古研究人員梳理分享了近期仰韶文化考古新發現、新成果。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三門峽市正在全力籌備「仰韶文化發現一百周年暨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活動。
  • 「仰韶文化發現一百周年暨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全力籌備 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傳播研討會召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龔鳴為進一步挖掘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化內涵,11月8日,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傳播研討會在三門峽召開,來自豫晉陝三地的文物考古研究人員梳理分享了近期仰韶文化考古新發現、新成果。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三門峽市正在全力籌備「仰韶文化發現一百周年暨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活動。
  • 鶴崗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論證會召開
    7月5日上午,鶴崗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方案專家論證會在清源湖專家評審中心召開,鶴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雨浦參加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本著內容準而精、形式少而精、觀點服從史實、時間服從質量和經費服從品位的原則,儘快改進完善陳列布展設計方案,使博物館這一重點民生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早日向群眾開放,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 平川區博物館陳列展覽形式方案設計(評審稿)徵求意見會召開
    平川區博物館陳列展覽形式方案設計(評審稿)徵求意見會召開 2020-06-27 0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新館,展陳設計方案專家論證會召開
    12月4日上午,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新館展陳設計方案專家論證會在竹簡館項目會議室召開。會議邀請山東博物館副館長楊波、原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劉慶、山東博物館陳列部館員徐文辰、原臨沂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宋彥泉等業界專家參會,臨沂市博物館黨總支書記蘇飛、館長閆光星及項目展陳小組全體成員到會。
  • 紀念仰韶文化發現九十周年系列郵品首發
    《仰韶文化•華夏之光》系列郵票首發儀式11月5日,為配合仰韶文化發現90周年紀念活動,三門峽市郵政局向中國郵政申請發行的《仰韶文化•華夏之光》系列郵票首發儀式在澠池舉行共包括一版個性化紀念郵票、三枚紀念張、專題郵票珍藏冊等,濃縮仰韶歷史,傳揚仰韶文化。紀念張由三枚組成。紀念張的設計濃縮了仰韶文化的所有概念,它的邊飾部分為仰韶文化的發現者安特生先生1921年在仰韶村遺址的歷史照片。
  • 漳州博物館新館展陳平面流線圖深化設計方案專家論證召開
    漳州市博物館新館二次裝修即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現階段已完成漳臺一家、漳州窯精品展、漳州雕刻藝術展、館藏書畫精品展和臨時展廳的平面流線圖深化和展櫃式樣的採集工作。為確保工程順利推進,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既定工期任務,2018年9月20日,福建漳龍建投集團有限公司邀請相關專家在市博物館(舊館)四樓會議室召開專家論證會。
  • 迎接中國考古百年 專家學者研討聚焦仰韶文化傳播
    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傳播研討會在三門峽市舉辦。……仰韶文化博物館特色外觀造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廟底溝遺址第二次發掘領隊樊溫泉研究員指出,在與廟底溝文化同期的周圍諸考古學文化中,都發現了彩陶,並明顯受到廟底溝文化彩陶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所以說,廟底溝文化彩陶奠定了中國史前藝術發展的基礎。他說,廟底溝文化是中國分布範圍最廣、文化相似度最高、對後來文化影響最深的史前考古學文化。
  • 仰韶文化、虢國文化發源地,河南三門峽市
    同時,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國文化都發源於此。相傳大禹治水,揮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三門峽由此得名。轄區地處秦嶺餘脈崤山山麓,千古雄關函谷關矗立境內。因古時崤山與函谷關並稱「崤函」之塞,三門峽又稱「崤函」。 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現了較大的氏族部落。
  • 新發現 | 河南三門峽市仰韶文化遺址考古勘探取得重要成果
    ,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準確的考古資料依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靈寶市文管所、靈寶鑄鼎原文管所、澠池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單位於2018~2019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對數處仰韶文化重要遺址開展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圖一),取得了重要成果。
  • 三門峽市廟底溝和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上榜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12月2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三門峽市廟底溝、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為進一步推動大遺址保護工作、規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國家文物局此前組織開展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議工作。
  • 探訪仰韶文化博物館:出土文物彩陶展示
    仰韶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遺址保護區,是中國國內首家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仰韶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遺址保護區,是中國國內首家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仰韶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遺址保護區,是中國國內首家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
  • 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