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來餵豬的菜,如今一斤20元變稀罕菜,更是一種中藥

2020-12-13 翁山農夫

在以前,這個菜根本就沒人吃,一般都是用來餵豬,因為它的確很難吃,菜梗很厚很硬,吃多了還會覺得舌頭很厚。廣東人稱豬乸菜, 因為在以前都是用來餵豬的。不過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官達菜,為什麼一個名字叫豬乸菜,另外一個名字叫官達呢?相差十萬八千裡,其實就有人解釋為平步青雲、官運亨通的意思。

豬乸菜是它的一個土名,它的學名叫君達菜,它並不是我國原有品種,原產於歐洲,在東漢時期被引進到我國。它很容易栽種,而且產量非常高,摘掉葉子之後幾天又會長出來。雖然口味也不是很好,但是產量高,用著做豬飼料是非常適合的,以前農村每家每戶都養了豬,種幾顆這樣的菜,就可以供應幾頭豬吃,非常划算。

對於在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來說,對這個豬乸菜可是印象深刻,因為當時缺少糧食,很多人就是靠這個菜度過日子的。現在的人憶苦思甜,吃這種菜又形成了一種懷舊風氣。以前豬吃的菜葉,現在搖身一變稀罕,成為餐桌上非常好吃的美味,現在市場上20元一斤還難買到。

如今被熱捧成搶手貨是由於這種菜還可以做成一種獨特的小吃,當地叫菜包釀,看起來非常普通,但吃起來卻讓人回味無窮,看到就想起小時候媽媽以前做的美味。菜包釀用豬肉、香菇、糯米、菜梗、魚肉、香菇、芋頭、蔥等材料做餡,用豬乸菜的菜葉包裹之後放到鍋裡蒸熟而成,蒸好之後香氣四溢,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口水直流。

豬乸菜做菜雖然口感差,但營養成分是非常好的,它含有粗蛋白,纖維素以及維生素c鉀,鈉,鐵等微量元素,其實除了做菜之外,豬乸菜還是一種中藥,它具有清火祛風,行瘀解毒,止帶調經,通靈淋治痢,婦人和小孩吃了豬乸菜非常有益。

各位看官,你吃過這種菜嗎?歡迎你一起來聊聊。

相關焦點

  • 農村這種植物,以前農民用來養豬,如今價值珍貴,100元一斤
    在美麗的農村,不僅野生動物很多,而且各種綠色植物更是數不勝數,多到讓人難以想像。這些野外的植物生命力都非常的頑強,它們每年都會肆無忌憚的生長在農村的每一個角落,當你走在農村的小道上,一眼望去到處都是綠色植物組成的海洋,看著它們會有一種讓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 此種野菜俗稱「拒馬菜」,以前農民拿來餵豬,如今城裡賣20元一斤
    我國食用野菜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的時候野菜就被當成一種蔬菜來食用,不過再後來有了蔬菜之後,野菜食用逐漸縮小,但要說起這野菜的味道,現在很多人看法不一,對於很多城裡的朋友來說,他們很多人沒有吃過野菜,就會覺得野菜的味道非常好,從內心裡就覺得這是一種風味獨特,天然無汙染、安全無農殘、營養價值高的一種食品,很多人也會專門到農村去採摘野菜
  • 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高檔菜8元一斤
    在山清水秀的農村,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給生活帶來便利,日常生活中除了各種野菜野果之外,村邊的溪流裡中的一些魚蝦更是隨手可得的美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這些野生的美味食材是身邊普通不過的東西,也不會刻意研究有哪些營養方面的價值。
  • 人稱「豬肥菜」,古人用它餵豬,如今成上品野菜,一斤6元
    他們當中有一種文化習俗,源自古人做法,那就是把一種叫做「豬肥菜」的植物當作飼料,用來餵豬。豬肥菜其實就是馬齒莧,它生長在路邊田間菜地裡,在我國南北方是很常見的雜草。但是現在對農作物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所以有人發掘了馬齒莧的價值,如今成為了上品野菜。隨著野菜市場的擴大,馬齒莧因為營養等價值高,因此也越來越受歡迎,市場價達到了一斤6元。現在如此火的馬齒莧究竟是什麼來頭呢?不妨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吧。
  • 20年前吃不完被餵豬,如今成下酒菜,一斤7元熱賣,8月正肥美
    生長在灘涂或海灘,也有很多海鮮,比如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的海瓜子,20年前海瓜子吃不完都用來餵豬,如今成為了下酒菜,一斤7元很熱賣,8月份正肥美。 還記得以前農民都是將海瓜子當成解饞的食物,沿海的農民只要想吃了就去撿,不用費很大的功夫,就能撿上一大堆。
  • 花似金絲桃,如今卻難尋覓,20元一斤,遇見請不要餵豬了
    今天咱們也來說這麼一種植物,它的花朵似金絲桃,如今卻難尋覓,20元一斤,要是您遇見請不要拿來餵豬了。這就是元寶草,它在南方地區非常的多見,在草叢、路邊都十分的多,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每年6月的時候,會開出很多的小黃花,這花朵看上去和金絲桃的差不多,只是花蕊沒有金絲桃那麼漂亮,筆者查詢了下資料,發現元寶草和金絲桃是同一個科目下的。
  • 人稱「翡翠珊瑚」,過去農民用來製鹽,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人稱「翡翠珊瑚」,過去農民用來製鹽,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大多都吃過野菜,特別是老一輩的農民朋友,更是沒少吃野菜,在以前農村生活不好的時候,野菜還曾是不少人的救命糧。在如今隨著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些野菜慢慢淡出了人們是視線,而有些野菜卻成了城裡人喜歡的稀罕野菜,就拿今年最火熱的香椿來說吧,以前基本只有農村朋友才吃,而現在在城裡卻高達幾十元一斤,甚至100多元一斤了。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比較特殊的野菜,以前很多人都沒見過,甚至沒聽過它的名字,而如今卻成了20元一斤的稀罕野菜。
  • 這種野菜酷似火柴頭,30年前不稀罕,如今被譽為人參一斤賣12元
    一轉眼30年過去了,以前不稀罕的東西轉而成了稀罕貨,而當年的大哥大卻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特別典型的就是一種酷似火柴頭的一種野菜,30年前大家都不稀罕,如今卻被譽為人參一斤賣12元。這野菜曾在30年前就被農民廣泛種植,當時在農村沒飯吃了就吃它,而且每家每戶都吃不完,直到後來生活好了,這東西還照樣那麼多,家裡吃不完了就拿去餵豬了。
  • 農村隨處可見的稀罕水果,男人吃了有益,如今20元一斤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隨處可見的稀罕水果,男人吃了有益,如今20元一斤。在農村隨處可見的水果,對男人來說非常有益。現在,20元一公斤是稀有商品。這種水果是構樹結的果實。我記得小時候,我在家鄉的山上種了很多這種樹。果實成熟時,有點像楊梅。
  • 農村一種「狗肉香」,過去農民挖去餵豬,如今城裡30元一斤
    那時候家裡的父母總是忙碌著,每當放學後,我經常一個人呆在家裡面,那時候玩具很少,孩子們在家裡面也是都待不住的,通常三五個小夥伴會約在一起在外面玩耍,直到家裡面的父母回家做好飯,遠遠的喊著自家孩子的名字,叫孩子回家吃飯,我們就是這种放散羊的狀態長大的,如果沒有朋友找我玩,我就會自己在自家的院子裡面玩耍,那地裡面長的野草、野花、小蟲子,我都能花上一下午的時間觀察,所以我對農村的很多植物都非常熟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植物
  • 農村一種像萵筍的菜,曾是劉邦和乾隆愛吃的,現在一斤50成稀罕貨
    農村一種像萵筍的菜,曾是劉邦和乾隆愛吃的,現在一斤50成稀罕貨,從外面吃火鍋的時候,可以經常在鍋裡吃一道很脆的菜,顏色是綠色的,很好吃。這種菜被稱為「貢菜」,也被稱為「皇帝菜」,據說它是漢高祖劉邦和清乾隆皇帝最喜愛的蔬菜之一也是古時候的貢品。
  • 常用來餵豬的「牛皮菜」,殊不知是上好的補鈣菜
    在農村地區,幾乎每家每戶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塊土地,想吃什麼菜就種植什麼菜。但是你們知道嗎,在農村地區有一種植物隨處可見,我們一般都叫牛皮菜或者厚皮菜,潮汕地區又叫「厚合菜」,其實它的正名為恭菜或莙達菜。
  • 農村一種植物人稱「小豆蔻」,50元一斤稀罕貨,若見到趕緊採回家
    農村一種植物人稱「小豆蔻」,50元一斤稀罕貨,若見到趕緊採回家農村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職場的爾虞我詐,沒有工作壓力,可以縱情於山水。小豆蔻在5到6月的時候開出白色的花朵,8到9月的時候就會結果了,它的蒴果是一種橢圓形的,等到成熟的時候就會變成紫紅色,曬乾以後就是褐色,這種子還有非常濃鬱的香氣,是煲湯的好材料,我們用來煲湯的,正是這種植物的種子。
  • 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就比如5月的桑葚果實,在以前人們都覺得它只是一種可以吃的野果子,可發展到如今居然成為了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產業,還衍生出很多相關的東西,比如桑葚酒、桑葚果醬甚至是用桑葚作為調味料做成的烤鴨等食物,直接把桑葚當作一種產業來發展。不僅是桑葚,還有一些東西也是這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水產品,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 長石頭上的葉子,以前撿來當柴燒,如今很稀罕,30元一斤不夠賣
    導讀:長石頭上的葉子,以前撿來當柴燒,如今很稀罕,30元一斤不夠賣在農村的大山裡,有著許多十分有意思的野生植物,它們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但是在以前的時候,由於人們對這些野生植物了解不夠,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價值,以至於很多野生植物本來有著很高的價值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農村一種奇臭的野草,農民過去拿來燻蚊子,如今稀罕曬乾一斤50元
    農村一種奇臭的野草,農民過去拿來燻蚊子,如今稀罕曬乾一斤50元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我們經常能夠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因為在農村,遍地都是一些特色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功效,還有的植物就是一些野草,而曾經可以說這些野草也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因為農民朋友們在種植一些作物的時候,經常,會被這些野草所困擾,這也是農村會面臨的一種非常大的問題。
  • 曾是餵蠶的主料,如今卻成名貴蔬菜,一斤20元,作用類似於人參
    導讀:曾是餵蠶的主料,如今卻成名貴蔬菜,一斤20元,作用類似於人參說到蠶,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肯定不陌生,在以前的時候,養蠶可是大部分農民種植農作物以外的主要副業,特別是在南方的一些山區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樣一些蠶。
  • 曾是樹下雜草,如今成高檔菜1斤賣18元,5月正當季別錯過
    農村山上一雜草,長在樹下無人識,葉子卻極為珍貴,如今成高檔菜1斤賣18元,5月正當季別錯過。在農村的山裡各種植物依山勢生長,除了高大的喬木茂盛的灌木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草了。相比較於平原地區的來說,生長在山裡的野草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呈多樣性,在山中每走一步都會踩到幾種植物,已知的未知的,而對於山裡人來說每種植物都有其用處,有的是可以用來治病的中草藥,有的野草既能當野菜吃又可以賣掉,像今天介紹的這種野草,俗稱「山糜子」,曾是樹下雜草,如今成高檔菜1斤賣18元,5月正當季別錯過。
  • 20元一斤的野果子,20年前農村到處可見還不用錢,如今成搶手貨
    前幾天到農貿市場上走了一下,看到有的商店裡就在出售這種堅果,一問還要20元一斤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下這種野果子。這種野果叫橡子果,也有的農民稱它慄繭、蒙古櫟等,還記得以前很多農村小朋友就是拿它來當玩具玩的,這也許是很多農村裡長大的大小朋友小時候的美好回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