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原標題】脫貧摘帽非終點 勠力同心再出發——我區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清零,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大家紛紛表示,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接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更大貢獻。
倍感振奮:斬斷窮根奔小康
廣西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邁出了關鍵一步,迎來了嶄新起點。
5年來,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扶持550個貧困村發展旅遊業,帶動3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該廳負責人表示,要繼續發揮民族文化、生態資源兩大優勢,抓住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和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兩大扶貧能手」,以興旺鄉村產業為路徑,積極開展志智雙扶,激發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輻射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看到鄉親們脫貧致富,心裡比他們還高興,我們的工作再辛苦都值得!」派駐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相堯村扶貧工作隊員黃仲表示,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創建集體經濟種養基地,發展油茶等產業,通過「統購分銷」的方式解決特色農產品銷售難題,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相堯村貧困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從3000餘元增長到6000餘元,全村貧困人口252戶共910人已全部脫貧。
上林縣澄泰鄉新聯村第一書記朱泓靜表示,經過各級各部門脫貧攻堅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實現了貧困人口清零,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增加到35.6萬元。
崇左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黃永亮表示,該市4個貧困縣、303個貧困村、34.72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下一步,該市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四大工程」,啟動實施鄉村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穩糧」「強蔗」「興牧」「優果」鄉村產業發展思路,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確保實現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轉化和平穩過渡。
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曾是該市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2019年脫貧摘帽之後,該市深入挖掘「土瑤」神秘多彩的民俗風情,建起了以康養為主題的文旅宜居區。村支書趙轉貴說,如今村民開起了瑤家飯館,做起了小生意,群眾生活越來越紅火。
脫貧成果:成如容易卻艱辛
聽到全區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的消息,當天還在村裡入戶的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扶貧工作隊員王佩鑫激動不已:「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為了實現貧困戶脫貧,我們曾走村入戶遍訪貧困戶和農戶,所有努力和辛苦都值得了!」
「全區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實施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果,凝聚了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心血,是廣大幹部群眾扎紮實實幹出來的,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自治區水庫和扶貧易地安置中心主任韋朝永表示。
「8個貧困縣宣告脫貧的捷報振奮人心,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殲滅戰,要以打持久戰的心態鞏固好脫貧成果。」農行來賓分行派駐忻城縣龍圖村的駐村幹部黃琰說,將繼續發揮金融力量,進一步提升脫貧成效。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區創新推廣縣級「5+2」、村級「3+1」特色扶貧產業發展機制,居全國產業扶貧十大機制創新典型首位;全區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7.19%,有效助推脫貧增收。下一步,該廳將做好現代特色農業文章,深入推進「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補上「三農」突出短板,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貢獻力量。
8月31日,自治區農墾局啟動了廣西食品供應鏈服務平臺。該局局長甘承會表示,將利用農墾品牌優勢,大力發展食材供應鏈,解決農產品銷售「最後一公裡」,促使產業扶貧行穩致遠。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貧亦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廖品琥表示,作為健康扶貧的主力軍,自治區衛生健康系統與各戰線幹部群眾一起,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的目標要求,拿出實招硬招、精準幫扶,繼續完善衛生健康體系,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在幸福生活的大道上越走越通暢。
著眼未來:勠力同心再起航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南寧市扶貧辦副主任王洪波表示,當前,該市正在認真謀劃「十四五」打好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的接續戰,把脫貧攻堅戰中行之有效的政策轉變成常態化的政策,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在蒙山縣蒙山鎮北樓村,進入初冬後的砂糖橘陸續成熟,該村黨委書記黃樹新每天忙著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水果商。他表示,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農村因地制宜地建立「訂單農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進一步做大做強「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事關民生福祉,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中一項重要指標。自治區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飲水安全戰役既定目標任務,並初步建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上,將按照城鄉融合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飲水安全的新標準、新要求,切實做好農村供水保障「十四五」發展規劃,通過「抓兩頭帶中間」方式完善工程建設體系,因地制宜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
自治區婦聯婦女發展部部長覃英奎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西各級婦聯組織立足產業特色和婦女優勢,扶持創建一批自治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以培育種養能手、指尖巧手、電商快手、家政好手這「四個培育」為抓手,發揮領頭雁作用,示範帶動婦女脫貧。下一步,他們將協助做好防止婦女返貧的監測幫扶工作,鞏固巾幗脫貧成果。
共青團廣西區委派駐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元力村第一書記沈彥東說,2015年以來,該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領貧窮偏僻的小山村實現了脫貧摘帽。在踏上鄉村振興大道之際,他們滿懷信心,更充滿希望,一定能取得新的勝利。(原文編輯:覃柳丹 作者:王豔群 梁乾勝 陳靜 藍鋒 蒙志獻 周映 駱遠柱 周政光 蒙進煌 莫迪 駱怡 康安 吳麗萍 梁瑩 通訊員 彭程遠 黃春景 李科勝)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敏
【來源:廣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