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引發的鄰裡糾紛時有發生 北京西城法院釋法說理為居民支招

2020-12-17 瀟湘晨報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和諧的鄰裡關係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居民住進樓房,因漏水引發的鄰裡矛盾糾紛成了較為常見且令人頭疼的糟心事。不論是自住房屋還是承租房屋,當猝不及防地遇到自己家或鄰居家的水管爆裂、閥門失靈、暖氣滲漏等突發事件,導致雙方房屋的裝修或室內物品受損時,如何妥善處理、避免鄰裡糾紛?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16日發布相關典型案例,並結合民法典及現行法律規定,為居民支招。 北京西城法院發布典型案例,提示「上下樓漏水引發糾紛多發」(央廣網發 法院供圖)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樓房,傳統的因通行、通風、採光等引發的相鄰關係糾紛越來越少,而涉漏水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成為影響城市鄰裡關係的高發案件。西城法院副院長畢菲介紹:「我院受理的在樓房居住環境中的鄰裡訴訟90%產生於漏水糾紛。近三年,我院年均受理涉漏水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近百件。該類案件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每年冬季,因供暖管道及散熱器引發的漏水糾紛高發;每年夏秋裝修季,因裝修施工、管道拆移等引發的漏水糾紛高發。」 解決漏水糾紛的起點是查明原因。典型案例顯示,家住一樓的李先生一到供暖季就發現自家天花板有水印,且都在暖氣對應的位置,但樓上的王先生認為自家地面沒有任何水漬,說明自家散熱器沒有漏水;暖氣管道是地埋管道,也沒有挪動過,自己沒有任何過錯,堅決不肯讓物業刨地檢修。李先生無奈,訴至法院,要求王先生維修地埋管道並賠償損失。西城法院綜合審判庭副庭長袁佳介紹:「在訴訟過程中,經過法院釋明,不論是地埋管道還是暴露在外的管道,只要是進入各戶的分支管道,在超過保修期後,維護責任在各業主。如果出現漏水後不及時維修,造成樓下浸泡的損失均應由樓上業主承擔。樓上的王先生在了解了自己的責任後,積極配合物業刨開地面,找到了漏點,解決了漏水的問題,也與李先生就漏水導致的財產損失賠償達成調解意見。」 法官劉昌龍提醒,確定漏水原因是解決漏水糾紛的第一步,要注意留存證據。「漏水原因的判定首先依賴於雙方當事人的舉證或物業的證明。在漏水事件發生後,無論是漏水一方還是被漏水一方,都應第一時間保存證據,將自己看到的漏水情形予以固定。證據方式包括手機錄像、拍照以及物業單位書面證明等。在漏水點無法直觀確定的情況下,可以委託專業的鑑定機構確定漏水原因。在訴訟中申請鑑定,除非鑑定程序有重大瑕疵或鑑定結論明顯不符合常理外,該鑑定結論一般情況下會作為認定漏水原因的依據。」 明晰糾紛的重點是確定損失。典型案例顯示,王先生在家中不當使用洗衣機導致上水管破裂,水流入樓下羅先生家中,將羅先生家的家具、床褥、電子設備及珍藏照片浸泡損壞。其中,對於照片損失雙方爭議較大。羅先生認為,照片承載了家人的美好回憶,必須進行修復,受損照片多達上百張,全部修復下來要幾萬元。王先生對此難以接受。由於雙方都不申請鑑定,法院依據現場查看情況,結合生活經驗,酌情確定損害賠償數額為25000元。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二款,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民法典正式實施後,具有重要人身意義且無法修復的珍貴照片被浸泡的,侵權方將可能面臨精神損害賠償索賠。」袁佳介紹。 解決糾紛的核心是劃分責任。法院提示,漏水事件發生後,受損一方也應及時止損,通知物業關閉閥門,及時整理室內物品,將其搬離漏水區域,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否則會因自身放任行為而承擔一定責任。「民法典一千一百六十五條、一千一百七十三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袁佳說。 相關案例還提示,漏水修復不協助,推諉阻塞需擔責;裝修擅自拆改結構,漏水損失責任自負;損失數額要合理評估,需要證據支持。西城法院綜合審判庭庭長張長纓提示,注重預防是前提,最初裝修時,要選購正規廠家質量過關的產品、做好防水試驗、對衛生間及廚房的供排水管道要留足充裕的檢測口或者安裝可開合、可活動的櫃體。同時,重視日常維護,一旦發生漏水,快速溝通,損失越小、矛盾也越容易解決,解決不了,要積極維權。「實踐中,有百般抵賴、極力推卸責任的侵權人,也有漫天要價的受損害人。對於這種情況,建議積極利用司法強制力的手段,通過鑑定、評估、判決甚至強制執行程序來切實維護合法權益。」張長纓表示。

【來源:央廣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回民區環河街司法所成功調解一起因房屋漏水引發的鄰裡糾紛
    司法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先後來到二樓李女士和三樓張先生的家中查看漏水情況,均存在牆皮大面積脫落、牆體滲水的現象,牆面上的電源開關和電燈也有安全隱患。次日,司法所的工作人員跟孫女士了解情況,由於沒有專業人員檢查漏水原因,所以孫女士一直沒有辦法修理。工作人員向孫女士講解了如果處理不當所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孫女士表示願意積極配合,儘快把漏水問題處理好。
  • 丹鳳縣人民檢察院:地界糾紛引發故意傷害,不起訴促鄰裡握手言和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鬧糾紛了怎麼辦?近日,丹鳳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辦理一起鄰裡之間因地界糾紛而引發的故意傷害案,經辦案人員釋法說理、化解矛盾,雙方達成和解,檢察機關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使鄰裡之間得以和諧相處。徐某甲和徐某乙是鄰居,原本相安無事,兩家人和睦相處。
  • 社區有了「案例模塊」 調解鄰裡糾紛很容易
    一些矛盾糾紛時常發生在人們生活中。有沒有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這類問題呢?金牛區撫琴街道西南街社區就有一套自創的「案例工作法」。樓上漏水溼了樓下,油煙擾民引發矛盾,夫妻之間扯皮吵架,總電錶和分表有差異……這類矛盾糾紛時常發生在人們生活中。有沒有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這類問題呢?金牛區撫琴街道西南街社區就有一套自創的「案例工作法」來解決社區裡的矛盾糾紛。社區黨支部書記周成鋼將其歸結為兩句話: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
  • 北京東城區法院遠程化解母子糾紛
    抗「疫」期間「和立方」讓司法有力度有溫度北京東城區法院遠程化解母子糾紛2月5日下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運用遠程視頻方式審結疫情期間全市首例「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案件。該院副院長王波表示,以科技服務司法,保障公正、安全,司法有力度有溫度。此案是一起房屋產權糾紛案,當事人郭先生稱,2004年其向母親借款90餘萬元作為首付款,自己按揭貸款100萬元,購買了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套房屋。母子二人約定,母親佔95%產權份額,郭先生佔5%產權份額,在郭先生還清借款及銀行貸款後房屋歸其所有。
  • 北京西城通報涉家庭房產糾紛典型案例情況
    5月19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召開涉家庭房產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邀請北京西城法院副院長王元田,民一庭庭長郭雲燕,法官田曉昕、李俊,共同參加。就近五年來審理的涉家庭房產糾紛案件,進行調研分析,總結歸納出此類案件的特點難點及審理經驗,通過解讀典型案例發出提示,預防家庭房產矛盾糾紛,樹立家庭和諧新風尚,呼籲社會公眾用法律打牢家庭房產「地基」。  該活動通過西城法院「訴源治理直通車」工作機制,與西城區椿樹街道司法所現場視頻連線,百餘名社區居民與來自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婦女報、法制日報的十餘家媒體記者,通過專項微信群參與活動。
  • 裁判文書如何釋法說理?
    ;在講明法理,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下,應當儘可能地訴之情理,應當融情於法理之中,動之以情、喻之以理、曉之以法,以取得說理的最佳效果。爭議焦點就是發生糾紛的「癥結」,解開了這個「結」,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司法實踐中,法官應做好以下工作找準「爭議焦點」。一是要提高庭前閱卷質量。通過閱卷,對當事人的訴求、主要理由、主要事實及存在的主要矛盾瞭然於胸,這對把握爭議焦點十分重要。二是庭前對雙方當事人訴辯實體法律規範要有必要的準備。
  • 鄰裡糾紛調撤面臨三重困擾
    這可害苦了樓下居民,「狗毛到處飛、叫聲影響休息、甚至不時會有狗尿滴下來」,雙方多次協商不下,便鬧到了法庭。  這樣雞毛蒜皮的事,法院受理的並不少。據了解,目前法院受理的相鄰糾紛類型主要有:通風、採光糾紛;鄰地的通行和使用糾紛;滲漏水糾紛;寵物飼養對他人造成的影響糾紛;噪音、油煙汙染糾紛等。  「雖說是鄰裡間的小糾紛,但處理起來並不容易,首要的取證就是個大難題。」
  • 鄰裡糾紛暴力或訴訟解決?北京鄰裡糾紛正反解決故事
    今天筆者延伸一下,通過幾個北京的實例,講講鄰裡交往產生的糾紛故事。關注作者,讓咱們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鄰裡關係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發訴訟,甚至惡性案件的反面事例1、2009年媒體報導的「水漫金山」高校教師告上法庭。許女士是北京某高校教師,家住海澱區世紀城三期時雨園小區。她的樓上鄰居是業主王女士。
  • 北京西城法院提示:被忽視的馬路殺手——醉行者
    2020年9月22日,北京西城法院召開涉「醉行」交通事故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邀請西城法院民一庭庭長郭雲燕、法官劉敏、法官助理馮海鑫通報西城法院涉「醉行」交通事故糾紛的審理情況,發布典型案例並作出法官提示。
  • 北京海澱區上地街道:法官上門化解糾紛 打造無訟社區
    同時,雙方建立聯動聯治機制:社區突發重大事件並可能引發訴訟的,雙方可共同研討、制定應對措施。及時總結處突經驗,針對可能發生的類似事件,提前制定應急預案。雙方共同組建「社區調解團隊」,選派法院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走進社區,參與「訴源治理」工作。此外,法院定期向社區反饋物業、借貸、房屋租賃、買賣等易發、多發糾紛的特點,提示類案法律風險,預防矛盾糾紛形成。
  • 房子漏水鄰居不配合處理怎麼辦? 瑞寶街金碧東社區通過居民議事廳...
    瑞寶街金碧東社區通過居民議事廳為居民協調解決各種難題和糾紛。微社區e家通記者譚啟菊攝房子漏水和滲水是常見的生活問題,直接影響生活質量,有時還會引起鄰裡糾紛。為此,海珠區瑞寶街金碧東社區通過居民議事廳,聯動多方力量協調處理,幫助居民解決房子漏水、滲水的煩心事。房屋年久漏水滲水引糾紛近日,家住金碧花園的方小姐向金碧東社區居委會反映,自己家裡的陽臺處漏水,客廳天花板發黴,經師傅檢查發現是樓上住戶陽臺處的地漏口漏水導致的。方小姐與樓上住戶多次溝通仍未能妥善解決,令她十分煩惱。
  • 丹鳳兩鄰居因地界糾紛引發故意傷害;「抖音」被頂格處罰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鬧糾紛了怎麼辦?近日,丹鳳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辦理一起鄰裡之間因地界糾紛而引發的故意傷害案,經辦案人員釋法說理、化解矛盾,雙方達成和解,檢察機關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使鄰裡之間得以和諧相處。 徐某甲和徐某乙是鄰居,原本相安無事,兩家人和睦相處。
  • 以案釋法 | 新源縣法院成功調解一起遺產繼承糾紛
    以案釋法 | 新源縣法院成功調解一起遺產繼承糾紛 2020-12-08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巖新羅法院強制騰退這些房屋
    2019年,蘇某將最早的位於房屋東南側的通道封堵,砌成自家門坪,又挖掉張某的護坡和菜地,鋪設一條從北側通往其房屋的通道。由此,引發糾紛。經法院審理認為,蘇某進行道路硬化的北面通道不是房屋唯一通道,不能為自家方便而侵犯他人使用權,故判令蘇某停止侵害,恢復護坡原狀。
  • 化解鄰裡糾紛--克拉瑪依網
    化解鄰裡糾紛 武海麗 李文瑾     「感謝工作隊從中協調,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解決這件麻煩事。」11月15日,家住勝利社區的居民周濤(化名)說。    周濤口中的「麻煩事」是指因房屋被泡而和樓上鄰居產生的糾紛。
  • 小區鄰裡矛盾 對照"樓上樓下漏水調解案例"化解糾紛
    小區鄰裡矛盾 對照"樓上樓下漏水調解案例"化解糾紛 2012年03月29日 15:03:49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昨天,住在金華市區金髮佳苑401的梁阿姨打電話感謝婺城區三江街道陽光社區調解員雷蕾。
  • 河南修武法院:真情司法 化幹戈為玉帛
    (通訊員 司鈴雲)「民事糾紛是最讓人頭疼的,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你們對我們的事這樣上心,處理的這麼完美,讓我們說什麼好呢!」2021年1月5日,一起相鄰權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共同舉著一面錦旗,邁入河南省修武縣人民法院大門,送給了民事審判庭,感謝法官妥善解決糾紛,促他們重歸於好。
  • 樓上漏水卻敷衍了事、走道私裝防盜門……社區的這些「小事」,這樣...
    房屋所有人出於自身利益為一定行為時,不應以犧牲相鄰方的權益為代價。小許安裝向外開啟的封閉式防盜門,房門外開時佔用公用通道,對小周及其家人的正常通行產生一定影響,亦存在安全隱患。 故判決小許拆除101室入戶處向外開啟的封閉式防盜門以及附屬設施,費用由小許自理。
  • 房屋漏水怎麼辦?法院特調組織參與勘驗提供幫助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圖據法院近日,家住成都邛崍的劉先生遇上了糟心事,他購買的房屋出現了窗戶嚴重漏水的問題。面對房屋質量問題,劉先生將開發商訴至邛崍法院,要求開發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案涉房屋窗戶房子漏水到底多厲害?是否會影響居住安全?有無修復解決辦法?接手該案後,法官也有些苦惱,因為這類關於房屋質量的專業問題,法官都無法回答。
  • 以案釋法丨房屋拆遷補償引糾紛,誠實信用原則需遵循!
    以案釋法丨房屋拆遷補償引糾紛,誠實信用原則需遵循!2019年,王某乙所居房屋面臨拆遷,但該房屋未辦理產權登記,而房屋對應的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為王某甲所有,兩位老人均認為房屋系自己所有,對拆遷補償款的歸屬爭執不下。後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兩兄弟達成調解協議,約定以王某乙的名義籤訂搬遷協議,獲得包括老房子折價款、搬遷人員不要求安置房補償款以及隨子女居住獎勵款在內的拆遷補償款共計24萬餘元,該款項由兩兄弟平分,即每人獲得12萬餘元補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