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羊脂玉這個白玉中的最優級選手,已經成了一個泛濫、濫大街的名詞。網上、微商、直播間裡,真真假假幾百上千,甚至連狹義和田玉都不是的廣義玉料,也打著羊脂的名頭大行其道。這真的是一種亂象。
什麼時候,那一克千金、價值連城的羊脂玉變成了廉價的代名詞?是我們的商家混水摸魚,還是我們的消費者喜歡撿漏?是誰影響了誰?
那麼究竟什麼是羊脂玉呢?
顧名思義就是猶如羊脂(俗稱羊油)一樣的玉石。如果你理解不了羊油,你想像一下豬油好了。遠遠看去,就象一團老熟凝凍好的豬油,潤白,在自然光及日光下,呈現獨有的油脂光澤。如果再解釋細一點,就是純度高(含透閃石的純度在95%以上,不過很多優質白玉純度也能達到95%,個人認為含量達到99%為真正的狹義羊脂玉。),另外,密度也要高。普通白玉的密度在2.93上下,羊脂玉的密度應該在2.99上下。密度太高,剛性光澤太強。密度太低,顯得嫩氣鬆散,沒什麼肉頭。
以上講得過於籠統,我們再詳細講講。
第一個,首先,一定要是狹義和田玉。如果不是狹義和田玉,請不要說是羊脂玉。可以說成優質俄料白玉、優質青海白玉。俄料、青海料,以及其它廣義玉料中也有精品,也有不錯的料子,也有美的一面。但請別往羊脂靠,不一樣的東西。
第二個,一定要是白玉。切記呀,羊脂玉是優質和田白玉的代名詞。什麼黑羊脂、青羊脂的純粹胡扯,古人就沒有那個說法。雖然在古代墨玉是中高端玉種,青玉也大量作為宮廷大型器皿,可是,古人說的羊脂玉那可是專指白玉的。不是指其它玉種的。在古人心目中,最名貴的玉種是赤玉(紅玉),黃玉,羊脂玉,墨玉,謂之四符。這四種顏色是和田玉中頂名貴的玉種,而羊脂玉是單列的,並沒有和其它顏色的玉種混同。
另外,還要說明一點,羊脂玉的白,是暖白、熟白、潤白,而不是死白、僵白、冷白,可以少量泛青、泛黃,儘量不要起灰。起灰的白玉,相對來說,價值稍次。所以大家想買真正的羊脂玉,一定要記住,不要過於追白。白度以悅目柔和為佳。
第三個,滿足了以上兩點後,還要滿足以下幾點,細、密、緊、糯(潤)。
細,料子細膩勻整少雜,基本看不到玉花和紋理。
密,這裡的密,這裡指密度比較高。密度低的料子,多半料差,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很多廣義和田玉連2.90都上不了,這樣的料子多半顯得水嫩,玉質感差。
緊,料子細密緊實。結構緊密,不松不亂。和田玉是氈絮交織狀結構。頂級羊脂玉,肉眼無瑕疵,打光無結構。透光纖毫無塵,光澤不散,凝潤有光。(這也是相對的,不是真正的如玻璃般的無結構,而是結構非常細小到幾乎不可見的程度。)
白玉一向有十白九松之說,如果又白又緊,多半是羊脂玉無疑了。即使達不到羊脂級別,也是優質白玉。
糯,好白玉一定要有糯質感。怎麼去形容這種糯質感呢?就像好的翡翠起膠一樣。好的和田玉,第一眼看去就是糯糯的,軟軟的。這才是溫軟、溫潤的和田玉。雖然鋼板料也是和田裡的好料,可是更好的糯質感十足的好玉。
一塊白玉,只有純度極高(含透閃石的含量高)、密度也好的情況之下,才會呈現糯、油、潤的感覺。像年糕,但年糕卻少了幾分油氣。最好的比喻,只有豬油了。老熟糯軟,油潤亮澤。不盤都油,觀之悅目,觸之悅心。
只是現在,能達到以上條件的好白玉越來越少了。
紅玉是傳說,黃玉是隱約,羊脂玉也變得殊為難得了。總體而言,羊脂玉產量稀少,晶瑩潔白,如果你有幸能得一塊羊脂,一定要珍惜。
喜歡和田玉,請關注我們,開啟覓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