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著名主持人田薇老師為大家帶來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贈汪倫》。
▾ 點擊收看 ▾
作者|李白(唐) 誦讀|田薇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
贈汪倫
作品解析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傳世佳作眾多,如《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李白鬥酒詩百篇,一生好入名山遊。天寶年間,李白到涇縣桃花潭(今安徽)遊歷,獲當地好友汪倫以美酒款待。臨別依依,汪倫又親自送行,李白遂寫了這首傳頌千古的留別詩。
全詩語言深情自然,意象奇妙空靈。詩中第一句「李白乘舟將欲行」,詩人瀟灑地說自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表達簡煉,卻也讓人聯想到他那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致。第二句「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兩字,顯示李白也意料不到,汪倫與一群村人腳踏節拍,唱著爽朗熱情的歌曲,以唐代民間流行的歌舞方式,趕來為他送行。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遙接第一句,指出了放船的地點在桃花潭,而「深千尺」三字既讚美潭水深湛,並為結句作了鋪墊。緊接第四句「不及汪倫送我情」,筆鋒一轉,用襯託手法,以有形的實物與無形的情感進行比較,感嘆那浩瀚的千尺潭水,也「不及」汪倫對李白的真摯友情來得深厚。
誦讀人介紹
田薇,中央廣電總臺主持人,前駐華盛頓記者。曾榮獲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殊榮,「彩虹獎」「中國新聞獎」「中央電視臺年度優秀主持人」等獎項。現擔任CGTN《世界觀察》主持人,以全球高端人物深度專訪獨樹一幟,並應邀主持世界各大頂級國際論壇。多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現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特別顧問」「中國紅絲帶健康大使」「中國精神健康宣傳大使」等。
「未來講堂」
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
總策劃:王秋 王麗穎
策劃:陳愛民 胡銀芳
撰稿:馮傾城
監製:郝衛群 鄭金詩 錢宇 毛蓉蓉 於昕
融媒體負責:白鋼 天時 洪博
雷楊 馬鵬 宋揚 高磊 朱偉雄
視頻技術團隊:邊江 魯春豔 趙松
董平遠 李漣臣 張翔宇
錄音合成:閆喬鋒
原標題:《未來講堂|李白《贈汪倫》誦讀:田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