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贈汪倫》古詩賞析,唐詩《贈汪倫》詩意

2020-12-05 文學名句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是一首以贈別表真摯深厚友誼的詩篇。是李白寫友情詩中的佳作,千古流傳,布在人口,而村人汪倫由此而顯名後世。

李白在天寶十四載曾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宋人楊齊賢在李白詩注中說:「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釀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指此詩)。」有部分學者據宋人胡安定的石壁詩序文,斷定汪倫為當地富豪、村豪,可參考。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以短幅狀深情。前兩句寫送行場面,後兩句抒感慨。結構緊湊,情景相生,表現了李白的個性,尤以開創送別詩的新局面而備受人青睞。

詩句一開端,自道姓名,自敘將行。從簡潔明快的語言中,可見李白的個性。告別了盤桓多日的涇縣山水名勝,辭行了新舊友人。在登舟欲行之際,總有一些落寞之感,此刻岸這沉寂。情與景相合。

「忽聞」一詞打破了這將行之際的沉寂環境與落寞的心理定勢。突來的一股歌浪衝入耳鼓,以驚疑的心理循聲看去,迅速地判斷為汪倫與村人聯手踏地高歌,為己送行。頓時岸邊歡歌美舞,聲聲在耳,句句入心,仿佛幻入了農村春社祭神的盛大節日的歡快之中,心理由壓抑而突發為高昂,身心為之一舒。這種熱烈而淳樸的場面,融化了自己,自己的心律同踏地的節奏,同聲共動。

心情激動,精神高揚,生活在這友情的海洋之中,忘掉了過去的一切煩惱、憤怨。只有溫暖、幸福、歡樂,讓人間化為這平等、自由、相愛的友情世界吧!踏歌送行可能是實情真景,然而作為詩人的描寫意象,它卻浸透著李白的個性與審美情趣,頌揚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不含任何雜質的真淳的友誼,讚美這種淳美的人性。這正是李白個性的外化,為李白所有,而為趨炎附勢的利祿之徒所無。在藝術構思上也是別開生面,以壯行色。這與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的祖帳宴別,歌妓侑酒相比,更見世風淳樸,人性淳美。

詩的三、四兩句,即景抒情和議論。頌揚純潔、真摯、高尚的友誼。在李白看來,友情是不僅有層次上的區別,還有程度上的不同。從與汪倫的交往,眼前送行的既熱烈隆重,又簡樸真率的禮儀上看,無論桃花潭水有幾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友情深。因此汪倫的淳美的人格,也是無人可比的。連類比物,信手拈來,為我所用,以潭深比情深,化抽象之情為具體可感知的藝術形象,真是神來之筆,彩繪妙境,空靈蘊藉,情意俱美。

從這首詩可知李白與汪倫之交情至深,又可妙悟出他們的友情是建築在互相敬慕,性格與志趣相投的基礎上。李白是直道己名,直呼汪倫,可見性格豪放,心口如一,心無嫌猜。汪倫聞訊,特地組織踏歌隊伍,趕來相送,為友壯行。性格爽快,熱烈樸直。雖有酒與歌,但非酒肉之交。而是以心相託,以誠相見,平等相待。沒有尊卑貴賤之別。無形中泯滅了譽滿神州的謫仙人與時不知名的平民的界限。這正是這首詩可貴的地方,顯示出它的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

李白與汪倫之交誼,已成千古流傳的佳話。今天安徽省涇縣桃花潭一帶還流傳著貧苦農民謁見李白,邀請李白遊桃花潭,以及江邊踏歌送行等美妙的佳話。可見這種淳美人格深深地植在這塊生殖繁衍中華民族的古老大地上,代代相續,不斷揚棄,奔向更高更美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幼兒學唐詩之李白:贈汪倫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正文幼兒學唐詩之李白:贈汪倫 2013-02-01 18:28 來源:網際網路
  • 唐詩《贈汪倫》譯文與賞析 李白與汪倫深情厚誼、千古流傳!
    唐詩《贈汪倫》譯文與賞析 李白與汪倫深情厚誼、千古流傳!贈汪倫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注釋:①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 《贈汪倫》古詩記憶朗讀
    贈汪倫盛唐第四首古詩《贈汪倫》又是一首送友人的留別詩,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一、初讀知詩意這首《贈汪倫》作者李白,是在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二、細讀解詩句汪倫:李白的朋友。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汪倫:李白的朋友。汪倫是李白的友人。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註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遊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後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為汪華五世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係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
  • 李白《贈汪倫》,現行版本是「將欲行」,敦煌版本是「欲遠行」?
    李白的《贈汪倫》雖未入選《唐詩三百首》,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也向來是學童必讀之詩,想必國人都不會陌生,然而現行版本與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卻略有差異,現行版本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贈汪倫》千古流傳,李白和汪倫很熟麼?
    李白的《贈汪倫》作為一首留別詩千古傳誦,那麼李白和汪倫很熟麼?其實不然。李白一生交友無數,在他眾多摯友當中,汪倫算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若非有一首《贈汪倫》流傳於世,恐怕都不知道李白還有過這樣一段友誼。為什麼李白會給汪倫寫詩?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鑑賞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注釋】⑴汪倫:李白的朋友。⑵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⑶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裡。《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
  • OMG,一同學說在古詩《贈汪倫》中,李白和汪倫表達的是愛情……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子的:有位小朋友說他們班有同學回答古詩《贈汪倫》中,李白和汪倫表達的是愛情,引起全班笑話,並毫不思索說二個男人之間怎麼可能是愛情,愛情只能是男生和女生之間!OMG!下面,讓我們認識一下李白的這首《贈汪倫》。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記憶力訓練:古詩贈汪倫——我愛家教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愛家教線上微課堂,每天5分鐘學一首必背古詩,畫一張思維導圖,跟我一起快速記憶必背古詩150首。今天咱們要一起學習的古詩叫做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被騙」的故事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這就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色彩,李白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詩歌賞析李白遊涇縣(今屬安徽省)桃花潭時,曾在汪倫家做客。臨別時汪倫前來送行,於是李白寫了這首詩相贈。
  • 亦談李白《贈汪倫》詩
    查從儉第667期李白有首《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詩中歌詠友情的千古絕唱。有關其詩的研究欣賞文章很多,筆者在此也一呈管見,以期方家見教。(《唐詩別裁》)其妙在於「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是不期而至的,人未至而聲先至,足以表達汪倫的熱忱。如若李白真是汪倫盛情請來的,就發生問題了。汪倫只管請來,不管相送,完全不符合中國的人之常情。
  • 唐詩解密(2):李白《贈汪倫》中的「汪倫」是什麼人
    《贈汪倫》詩中的汪倫是農民嗎?因為說汪倫是個「村人」後來許多選本都沿用此說,汪倫就被說成是農民了。如李長之《中國文學史略稿》在《贈汪倫》後特別加注:「汪倫是一個農民。」袁枚《隨園詩話》對李白與汪倫的交往還有一點記載。汪倫曾有信約李白到他家去作客,信中寫道:「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到了汪倫家後,汪倫解釋說,十裡桃花,是那十裡外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那開酒店的人姓萬。
  • 李白深情踏歌送友人《贈汪倫》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贈汪倫》。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李白爽朗大方,愛飲酒,愛作詩,喜歡交朋友。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
  • 《贈汪倫》——被汪倫騙到「桃花潭」的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首詩幾乎所有人都會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友誼的頌詞,但是,詩友們,你們知道嗎?李白是被騙到桃花潭的。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詩意童年】《贈汪倫》:深厚情誼 踏歌送別
    【詩意童年】《贈汪倫》:深厚情誼 踏歌送別 2020-09-18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贈汪倫》
    贈 汪 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 未來講堂|李白《贈汪倫》誦讀:田薇
    未來講堂|李白《贈汪倫》誦讀:田薇 2020-09-0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白《贈汪倫》中的「汪倫」,到底是什麼人?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不愧是個瀟灑豁達之人,聽後大笑幾聲,並不覺得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熱情所感動。接下來一連數天,汪倫陪著李白遊山玩水,每天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高談闊論,經常是通宵達旦,好不快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白終於要離開了,分別之際,汪倫又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
  • 胎教古詩|贈汪倫
    《贈汪倫 》
  • 贈汪倫中看李白的自大與浪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題叫《贈汪倫》,那麼汪倫是誰呢?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創作背景。汪倫是涇縣的村民。涇縣在今天安徽的南部,皖南山區,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汪倫家裡還是有些財產的,可以說是一個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