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古詩記憶朗讀

2020-12-12 段小張

贈汪倫

盛唐第四首古詩《贈汪倫》又是一首送友人的留別詩,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

一、初讀知詩意

這首《贈汪倫》作者李白,是在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

二、細讀解詩句

汪倫:李白的朋友。

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深千尺: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不及:不如。

整首詩意思: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啟程,

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桃花潭水縱然有一千尺那麼深,

也深不過汪倫送別我的一片真情。

三、精讀想詩境

詩的前半是敘事,告訴我們送別的場面。首先讓我們知道是李白要走,然受看到了岸上的場景,是忽然聽到的「踏歌聲」,後半部分寫了「桃花潭」告訴了我們地點是桃花潭,用潭水的深來襯託友人對自己是情。

四、美讀悟詩情

整首讀完,我們感受到了李白和汪倫的感情很真摯,他們之間沒有拘泥於面對面的寒暄,而是突然的送別場景,突顯了兩人對俗禮的不屑,對自由的喜愛。李白詩句中對汪倫的讚美和敬佩,也是讓讀者所羨慕。

五、吟讀記詩文

我們在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後,對於每句的停頓、韻腳、節奏都有一定的體會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下它吧。

相關焦點

  • 記憶力訓練:古詩贈汪倫——我愛家教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愛家教線上微課堂,每天5分鐘學一首必背古詩,畫一張思維導圖,跟我一起快速記憶必背古詩150首。今天咱們要一起學習的古詩叫做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日積月累《贈汪倫》教案
    藉助拼音正確的朗讀古詩贈汪倫,並背誦。2. 通過看插圖反覆朗讀詩句,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3. 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一、遊戲導入,鞏固舊知1、課前小遊戲:同學們,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你們一定會背誦很多古詩吧?
  • OMG,一同學說在古詩《贈汪倫》中,李白和汪倫表達的是愛情……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子的:有位小朋友說他們班有同學回答古詩《贈汪倫》中,李白和汪倫表達的是愛情,引起全班笑話,並毫不思索說二個男人之間怎麼可能是愛情,愛情只能是男生和女生之間!OMG!下面,讓我們認識一下李白的這首《贈汪倫》。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贈汪倫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贈汪倫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題目顧名思義就是送給汪倫的詩,汪倫是李白的朋友。本詩以潭水之深比喻兩人情誼之深。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
  • 李白《贈汪倫》古詩賞析,唐詩《贈汪倫》詩意
    《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李白寫友情詩中的佳作,千古流傳,布在人口,而村人汪倫由此而顯名後世。李白在天寶十四載曾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宋人楊齊賢在李白詩注中說:「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釀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指此詩)。」有部分學者據宋人胡安定的石壁詩序文,斷定汪倫為當地富豪、村豪,可參考。
  • 李白深情踏歌送友人《贈汪倫》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贈汪倫》。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李白爽朗大方,愛飲酒,愛作詩,喜歡交朋友。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
  • 胎教古詩|贈汪倫
    《贈汪倫 》
  • 《贈汪倫》一課的想像法教學
    小學語文《古詩三首》中的《贈汪倫》,是李白遊覽桃花潭時贈給他的朋友汪倫的一首抒情詩,抒發他和汪倫的深情厚誼。詩句意思較淺,學生不大難」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這首詩畫意很濃,想像因素豐富的特點,把理解課文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結合起來。
  • 汪倫教你交友,對!就是《贈汪倫》那個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贈汪倫》我們小時候就在課本上學過。汪倫實際上只是唐朝的一個小吏,而李白在當時可是「全民偶像」,放在今天也是坐擁千萬粉絲的「大V」。那汪倫是怎麼和李白成為好友,並因《贈汪倫》一詩而婦孺皆知的呢?
  • 《贈汪倫》千古流傳,李白和汪倫很熟麼?
    李白的《贈汪倫》作為一首留別詩千古傳誦,那麼李白和汪倫很熟麼?其實不然。李白一生交友無數,在他眾多摯友當中,汪倫算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若非有一首《贈汪倫》流傳於世,恐怕都不知道李白還有過這樣一段友誼。為什麼李白會給汪倫寫詩?
  • 《贈汪倫》——被汪倫騙到「桃花潭」的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首詩幾乎所有人都會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友誼的頌詞,但是,詩友們,你們知道嗎?李白是被騙到桃花潭的。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為什麼說《贈汪倫》這首詩開頭就犯了大忌諱?
    之所以有人說李白《贈汪倫》的開頭就犯了大忌諱,主要是因為它開頭一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就將李白的名字用在其中了,這在古詩當中是非常不常見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贈汪倫》詩中汪倫是誰?與李白交情如何?我們可能被忽悠了千年
    在他遺存後世的900多首詩作中,有一首家喻戶曉的作品《贈汪倫》,雖說也是寫離別,卻寫的是另一番景象。《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是誰?他與李白的交情如何?只有釐清了這些疑問,才能完全領悟《贈汪倫》這首詩的奧妙。唐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李白順長江而下,遊歷到皖南涇縣桃花潭(今安徽境內),去會晤自己多年未見的好友鄭諤(涇縣縣丞)。
  • 《贈汪倫》是打油詩?年少不懂《贈汪倫》,懂時已嘗盡人情冷暖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是小學課本裡的名詩,內容淺顯易懂,情感純樸自然。作為一首送別詩,它沒有依依不捨的「執手相看淚眼」,沒有悲痛別離的「黯然銷魂者」,只是如日記般平平淡淡。因此有人說,這首作品不能體現李白的真實水平。
  • 李白《贈汪倫》中的「汪倫」,到底是什麼人?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不愧是個瀟灑豁達之人,聽後大笑幾聲,並不覺得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熱情所感動。接下來一連數天,汪倫陪著李白遊山玩水,每天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高談闊論,經常是通宵達旦,好不快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白終於要離開了,分別之際,汪倫又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
  • 我竟然不知,原來《贈汪倫》這首詩背後,竟然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
    贈汪倫汪倫是做什麼的呢?贈汪倫接到信件的李白迫不及待的就去了汪倫那裡。等李白到了以後,發現這裡只有光禿禿的一汪譚水和孤零零的一家酒店,李白懵了,問:兄何故欺我?贈汪倫住了數日,二人方才依依惜別,惜別之日,汪倫在岸上為李白踏歌送別。李白又一次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於是大筆一揮,就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贈汪倫」。
  • 詩詞背後的故事—《贈汪倫》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欽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採。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
  • 李白《贈汪倫》,現行版本是「將欲行」,敦煌版本是「欲遠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人選唐詩》有十種,其中只有佚名唐寫本《唐人選唐詩》在《贈汪倫》有差異,佚名唐寫本為敦煌石室發現的唐人寫本殘卷,這個版本的詩中並不是「將欲行」,而是「欲遠行」,那麼,究竟那個版本是李白的原詩?
  • 李白寫千古名句贈汪倫,但你知道汪倫送出的是什麼?手筆大的驚人
    在李白眾多詩歌中,有一首詩叫做《贈汪倫》,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可能還記得,原詩是這樣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這首詩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和這位叫做汪倫的人交情不一般,千尺的潭水都比不上他們的友誼,那麼這個汪倫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李白和他為什麼關係這麼好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汪倫。
  • 《贈汪倫》:桃花潭底的秘密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歷史上,汪倫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緣何會得到大詩人李白如此厚愛,不惜將其名字嵌入詩題,專門以詩相贈呢?去了之後才發現就是一個小村莊,啥也沒有,然後就問汪倫:「你這不忽悠我嗎?」汪倫說:「我沒忽悠你啊。你看,我們這兒有個桃花潭,就在不遠的地方,方圓十裡,但是沒有桃花。我們這兒的確有萬家酒店,就在村東頭兒,老萬家開的酒店,可不就叫萬家酒店。我可沒說有一萬家酒店啊!」李白一聽啊哈哈大笑,說汪倫啊,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