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不知,原來《贈汪倫》這首詩背後,竟然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

2020-12-12 小學教育淘氣老師

贈汪倫是大家耳熟能詳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歌。

詩歌寫作背景:

話說「偶像」「粉絲」這樣的詞語,好像是現代社會裡比較流行的詞語,可是你知道嗎?在古代的大唐,在那個交通並不發達,駕轅趕車的年代裡大詩人李白早已是名揚四海,粉絲遍地。而汪倫呢?就是李白的鐵桿粉絲之一。

贈汪倫

汪倫是做什麼的呢?

汪倫:字文煥,今安徽黃山市黃山人,唐代開元年間曾任涇縣縣令。卸任以後,全家搬遷至涇縣桃花潭旁邊。卸任後的汪倫對李白很是敬仰,給李白寫過很多的信件。讓李白來他這裡遊玩,但是每封信發出之後都仿佛石沉大海,是杳無音信。一日汪倫心生一計:我再給偶像寫封信,沒準他就來了~

贈汪倫

於是李白又一次的收到了來自汪倫的信件,只見信裡寫道:先生您愛吟詩嗎?您愛旅遊嗎?您愛喝酒嗎?我這裡有十裡桃花,萬家酒店,先生您捨得不來瞧一瞧嗎?

贈汪倫

接到信件的李白迫不及待的就去了汪倫那裡。等李白到了以後,發現這裡只有光禿禿的一汪譚水和孤零零的一家酒店,李白懵了,問:兄何故欺我?汪倫笑嘻嘻的說:這潭水的名字叫桃花潭,方圓十裡。而這家酒店的主人姓萬,酒店的名字就叫「萬家酒店」!一向豪邁的李白也被汪倫這非常用心詼諧幽默的盛情打動了。看起來是忽悠自己,其實是汪倫對自己的一片情誼啊。

贈汪倫

住了數日,二人方才依依惜別,惜別之日,汪倫在岸上為李白踏歌送別。李白又一次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於是大筆一揮,就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贈汪倫」。

這可真是「李白乘舟桃花潭,千古悠悠王倫情」啊!

本次教學的主題是:領會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再現當年的送別場面(主角:李白和汪倫)

識記生字是一年級學習的主要任務,我們先來看一看詩歌當中出現的容易讀錯的字。

(乘、舟、上、水、深、尺)都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贈、送)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

贈汪倫

這是一首送別詩,整首詩歌朗朗上口容易背誦。朗讀的時候可以這樣斷句:

李白/ 乘舟/ 將欲行,

忽聞/ 岸上/ 踏歌聲。

桃花/ 潭水/ 深千尺,

不及/ 汪倫/ 送我情。

詩文大意:

李白坐上小船剛要離開,

忽然聽到岸上有踏歌的聲音。

縱然桃花潭水有一千尺,

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贈汪倫

淘氣老師對這首詩歌做了一些適當的拓展。拓展範圍就是前幾單元學過的內容。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詩歌當中那一句讚美了李白和汪倫的友誼?

2:說一下詩歌當中汪倫送別李白是哪個季節?

3:你能寫出來幾個描寫這個季節的四字詞語?

注意哦,並不是因為詩歌裡有桃花就是春天哦,我們從邏輯的角度分析:汪倫請李白來觀賞桃花,桃花盛開的季節必定是春天。(儘管當地並沒有桃花十裡。)

淘氣老師的課堂,乾貨滿滿響噹噹。

請您務必關注我,定會讓您不失望。

淘氣老師主要關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育,點擊關注就能看到往期的隨堂筆記。

相關焦點

  • 李白的詩《贈汪倫》,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大家知道,李白有一首詩叫《贈汪倫》,這首詩主要講述了他與汪倫之間的深厚友誼。但是關於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贈汪倫》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粉絲也很多,包括大詩人杜甫,都是李白的鐵桿粉絲,李白的一位粉絲,卻利用李白的這兩大愛好。達到了與偶像見面的目的。有一天李白來到安徽境內,忽然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大概如下:我知道您喜歡喝酒,我們這裡有萬家酒店,我知道您喜歡遊玩,我們這裡有十裡桃花,李白一看信的內容,心裡非常的高興,正中下懷,於是便按照信中地址欣然赴約。
  • 《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被騙」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印,今天要跟大家聊聊關於「李白被騙」的故事,本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4分鐘,感謝親愛的讀者們的耐心閱讀。《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臨別時汪倫前來送行,於是李白寫了這首詩相贈。這首《贈汪倫》以精彩的詩歌創作構思表現了李白對汪倫的情深厚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註解中都認為汪倫是李白在遊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而今人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後則認為,汪倫又名風林,為唐時知名人士。
  • 大家學過《贈汪倫》,但它背後的故事,你們真的知道嗎?
    《贈汪倫》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一首唐詩,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無數的學子記住了汪倫這個名字。可是當你合上書本,放下試卷,你曾想過,你真的了解這首詩嗎?你又知不知道汪倫是誰?在《贈汪倫》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 原來李白的《贈汪倫》這首詩是這麼來的,漲姿勢了!
    《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每次讀到這首詩,總想知道汪倫是誰?和李白是什麼關係?李白為什麼要寫這首詩送給汪倫呢?李白收到信一看,再加上豐富的聯想,立刻喜不自勝,馬不停蹄的到汪倫這。就迫不及待的問:「你說的十裡桃花在哪呢?你說的萬家酒店在哪呢?
  • 汪倫抓住李白愛好,妙計請來李白,《贈汪倫》究竟從何而來
    我很羨慕歷史上的一個人,他沒有做過什麼樣的大事,卻能流芳百世,只是因為他的好朋友給他寫了一首詩。那他的這位好友呢,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詩人李白。這首詩大概講的是,一位飄無所依的詩人,將要乘船離開朋友遠行他鄉,突然聽到岸上飄來陣陣歌聲。這首詩就是李白的《贈汪倫》。在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小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
  • 讀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文人,這三篇七言絕句,分別為留別詩《贈汪倫》、寄遠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雖然題材不盡相同,卻都表達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赤誠心腸。
  • 小學的《贈汪倫》《草》《靜夜思》,每首都有一個當年不知的趣事
    但在翻閱時還是找到了一些再熟悉不過的作品,李白的《贈汪倫》和《靜夜思》,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每一首都能將我們一下子帶回那搖頭晃腦背詩的歲月。然而這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其實每一首背後都有一個當年我們不知道的趣事。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
  • 《贈汪倫》:桃花潭底的秘密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歷史上,汪倫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緣何會得到大詩人李白如此厚愛,不惜將其名字嵌入詩題,專門以詩相贈呢?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汪倫對李白的情意,絕非字面上那麼簡單。這首詩的背後,還隱藏著李白鮮為人知的跌宕人生,以及在李白生死攸關的時刻,汪倫所給予的肝膽情意。詩中的一個「忽」字,道出了李白不為人知的忐忑心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和汪倫的故事
    《贈汪倫》這首詩大家應該都並不陌生。這首詩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汪倫的一次來紀念他們的友情。在安徽省的南部,有一個景點叫做桃花潭。桃花潭的風景非常優美,在這個地方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李白和汪倫。
  • 李白也「追星」,他的詩中《贈汪倫》有提及到,竟然也名垂千古
    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詩歌詞賦成為了當時的人們,生活的一種狀態,或許你會看到很多非同一般的大師級別的人物,他們所寫的詩也都與常人所不同,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被流傳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等。而詩歌一般情況下都是優美的,同時它也映射了人們的生活以及環境。
  • 為什麼說《贈汪倫》這首詩開頭就犯了大忌諱?
    比如除了詩仙李白,同樣廣為人知的還有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神蘇軾等等巨匠,但在他們的作品中也很少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但是我覺得說「犯忌諱」是可以的,但說「犯大忌諱」則談不上。接下來詳細說說。
  • 習古詩《贈汪倫》,品詩詞背後趣事,賞詩情畫意之桃花潭水
    這首《贈汪倫》是55歲的李白去汪倫家中作客數日,與汪倫分別時所寫。這首詩的後兩句更是被世人傳唱至今,詩中的桃花潭在今天也被開發成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度走進這首《贈汪淪》,一起細品李白與汪倫的深厚友情,一起品味這首詩背後發生的精彩故事。知其然【詩題】中的汪倫,是李白的好友,也是一位詩人,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當縣令,因為十分留戀桃花潭美景,卸任就攜家眷搬到了桃花潭畔居住。汪倫死後,葬於桃花潭畔。
  • 李白這首不輸《贈汪倫》的送別詩,以流美行書寫來,當真行雲流水
    李白這首送別詩,不遜色於《贈汪倫》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李白的送別詩。 首先,跟大家聲明一下,不是《贈汪倫》。《贈汪倫》是一首七言絕句,而我今天分享的是一首五言律詩。 說起李白的送別詩,大家首先會想到那首著名的《贈汪倫》。這很正常,因為《贈汪倫》確實是李白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送別詩。不過,李白浪跡天涯,到處喝酒賦詩交朋友,可謂知交滿天下,怎麼可能只有汪倫一個朋友呢?他又怎麼可能只留下一首送別詩呢? 今天這首送別詩的主人公叫張五,名字很特別,對不對?李白在詩中稱他為張公子。 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呢?
  • 《贈汪倫》千古流傳,李白和汪倫很熟麼?
    李白的《贈汪倫》作為一首留別詩千古傳誦,那麼李白和汪倫很熟麼?其實不然。李白一生交友無數,在他眾多摯友當中,汪倫算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若非有一首《贈汪倫》流傳於世,恐怕都不知道李白還有過這樣一段友誼。為什麼李白會給汪倫寫詩?
  • 每周壹詩——《贈汪倫》
    聽糖豆姐姐讀詩小朋友們一聽贈汪倫這個題目,是不是很好奇,我們的大詩仙為什麼會寫一首詩給汪倫呢,汪倫又是誰呀。這首詩是我們的詩仙李白離開桃花鎮之際,為感謝村民汪倫多日的款待而寫的送別詩。傳說這個汪倫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久仰李白的大名,一次聽說李白要來安徽旅遊,汪倫立馬給李白寫了一封信「先生喜歡旅遊麼,我這裡有十裡桃花,喜歡喝酒麼,我這邊有萬家酒店。」李白一收到信,開心的趕了過去,一見到汪倫,就想看十裡桃花,到酒店喝酒,汪倫趕緊解釋了「哎呀,桃花是我們這邊潭水的名字,方圓幾裡沒有桃花的,萬家酒店是店主人姓萬。」
  •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說道我國的詩人,大家肯定會想到李白和杜甫,在唐朝是繁榮的時代,湧現了很多著名的大詩人,不僅有李白杜甫,還有白居易和王維,另外還有一個人大家也都很熟悉,對他的熟悉是因為一首詩《贈汪倫》,這首詩就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寫的,我們都知道在李白眾多的詩中,都是很出名的,被流傳至今,在他眾多的詩中,唯寫了這一首詩是給贈別人的,於是這首詩就顯得很稀有很特別,而且還寫出了
  • 贈汪倫中看李白的自大與浪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題叫《贈汪倫》,那麼汪倫是誰呢?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創作背景。汪倫是涇縣的村民。涇縣在今天安徽的南部,皖南山區,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汪倫家裡還是有些財產的,可以說是一個鄉紳。關於這首詩還有一個故事。清代大詩人袁枚寫過一本書叫《隨園詩話》。
  • 詩詞背後的故事—《贈汪倫》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欽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採。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
  • 《贈汪倫》汪倫是誰?他和李白關係如何?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李白此人,我想,不需要我介紹,大家都知道。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可以說,我們是讀著李白的詩長大的。那麼你肯定知道這一首《贈汪倫》。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也就是這首《贈汪倫》的來由。說到這兒,你覺得汪倫和李白關係如何呢?
  • 原來古詩如此有趣!這6首詩裡竟然蘊含科學知識,快給孩子講講!
    原來古詩如此有趣!這6首詩裡竟然蘊含科學知識,快給孩子講講!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6首有趣的古詩,裡面竟然蘊含著鮮為人知的科學知識!這些古詩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會陸續學到,但是裡面蘊含的知識點,很多人都沒有發現,真是太有趣啦!提到古詩詞,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語文,認為古詩就是語文的學習範疇,這樣說沒錯,但是大家不知道,智慧的古代詩人,在一些經典詩詞中「隱藏」了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不知道大家平時在陪孩子讀古詩詞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些有趣的知識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