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學過《贈汪倫》,但它背後的故事,你們真的知道嗎?

2020-12-03 超級奶奶育兒說

《贈汪倫》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一首唐詩,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無數的學子記住了汪倫這個名字。可是當你合上書本,放下試卷,你曾想過,你真的了解這首詩嗎?你又知不知道汪倫是誰?在《贈汪倫》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書明就跟大家聊一聊《贈汪倫》這首詩和它背後的故事。

一、關於這首詩的來源,你被忽悠了嗎?

現在在各大平臺上,大家都能輕易搜索到《贈汪倫》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汪倫曾寫信李白到他家去作客, 說:「你喜歡旅遊嗎?這裡有十裡桃花;你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就等著你來玩了。」李白到了汪倫家後,只看到茫茫山野,至於桃花,更無從談起。汪倫解釋說,十裡桃花是那十裡外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那開酒店的人姓萬。李白聽後, 覺得這人很有趣,於是就留下來跟他做了朋友。臨走的時候,李白就寫了這首詩,送給汪倫做留念了。

其實,這個故事是根據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演變出來的。從出處的名字就不難看出,這是清代自媒體人袁枚在自己家院子裡邊走邊想邊寫,集結而成的書。假如拿筆記當正史,那你可能就會錯過真相了哦。

二、《贈汪倫》背後真實的歷史,你又知道多少呢?

其實李白很少專門寫一首詩是送給一個特定的人。那汪倫到底有什麼特別,值得李白專門寫首詩送給他呢?

其實,汪倫不是一般村民,而是桃花潭的所在地——涇縣的縣令,就是縣大老爺。這可是清楚的記載在《汪氏宗譜》當中的。

根據《李太白全集·年鑑》中的系列詩作推斷,李白在被勸退出了皇宮之後,鬱鬱寡歡,於是便重拾了自己從小的愛好——遊山玩水。他從梁園(現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鎮內)一路向南,拜訪各大名山,會見各路高人,直至走到汪倫當縣太爺的涇縣,遊玩了桃花潭。正當李白準備離開桃花潭,向下一站出發之際,汪倫帶著人出現了。這像不像今天的迷弟知道偶像要來自己的城市旅遊,帶著自己的小夥伴一起去追明星的樣子?

這麼說的根據是,《贈汪倫》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當中的「忽」字。古人惜墨如金,能用一個字表達的東西,從來不會浪費成兩個字。所以,這個「忽」字就充分反映出,當時李白聽到岸上傳來歌聲時的驚訝和意外。

所以,《贈汪倫》這首詩,很有可能就是汪倫這個迷弟,在聽聞偶像來了自己管轄的區域裡旅遊,興衝衝地帶著小夥伴,與偶像來了個偶遇,並且在偶遇的時候,是踏著節奏,唱著歡迎的歌,來吸引愛豆的注意的。最終他們成功地捕獲了自己的愛豆,作為報答,愛豆也專門給自己寫了首詩。

下次追愛豆的時候,試試也為你的愛豆來一段,說不定他會記住你,把你寫進他的作品裡。這樣你就有多一個名流千古的機會了。

相關焦點

  • 李白的詩《贈汪倫》,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大家知道,李白有一首詩叫《贈汪倫》,這首詩主要講述了他與汪倫之間的深厚友誼。但是關於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贈汪倫》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一天李白來到安徽境內,忽然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大概如下:我知道您喜歡喝酒,我們這裡有萬家酒店,我知道您喜歡遊玩,我們這裡有十裡桃花,李白一看信的內容,心裡非常的高興,正中下懷,於是便按照信中地址欣然赴約。一見到寫信人,這個人就是汪倫,李白說:你不是說這裡有十裡桃花和萬家酒店嗎?快帶我去看看。
  • 《贈汪倫》背後的故事,唐代粉絲的教科書式追星
    要說起學生時代最令大家苦惱的事情,背書應該可以排到前三位。而當學生時代結束以後,我們也許不會記得今天app給我們推送了哪些新聞,更不會記得一個月前,哪個明星又上了微博熱搜。但那些小時候被逼著背誦過的詞句,卻總是讓人感到那麼熟悉和親切。
  • 詩詞背後的故事—《贈汪倫》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欽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採。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
  • 李白深情踏歌送友人《贈汪倫》
    各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贈汪倫》。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贈汪倫李白03:33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贈汪倫》汪倫是誰?他和李白關係如何?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李白此人,我想,不需要我介紹,大家都知道。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可以說,我們是讀著李白的詩長大的。那麼你肯定知道這一首《贈汪倫》。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也就是這首《贈汪倫》的來由。說到這兒,你覺得汪倫和李白關係如何呢?
  • 《贈汪倫》——被汪倫騙到「桃花潭」的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首詩幾乎所有人都會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友誼的頌詞,但是,詩友們,你們知道嗎?李白是被騙到桃花潭的。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贈汪倫》:桃花潭底的秘密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汪倫對李白的情意,絕非字面上那麼簡單。這首詩的背後,還隱藏著李白鮮為人知的跌宕人生,以及在李白生死攸關的時刻,汪倫所給予的肝膽情意。詩中的一個「忽」字,道出了李白不為人知的忐忑心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李白寫過的《贈汪倫》:其實兩人的感情並不深,汪倫一直在騙李白
    李白寫過的《贈汪倫》:其實兩人的感情並不深,汪倫一直在騙李白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文人,一生寫下的經典詩歌有很多,在小學時期我們就曾學過很過李白的詩歌,從李白的詩歌中大家應該都看過《贈汪倫》這首詩,有一天汪倫的朋友知道他想請李白過來,但是又不知道找什麼理由把李白請來,於是他就和汪倫說:李白愛喝酒,愛遊玩,你就告訴他涇州好玩的地方很多,而且這裡有出了名的美酒。
  • 我竟然不知,原來《贈汪倫》這首詩背後,竟然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
    贈汪倫是大家耳熟能詳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歌。詩歌寫作背景:話說「偶像」「粉絲」這樣的詞語,好像是現代社會裡比較流行的詞語,可是你知道嗎?汪倫:字文煥,今安徽黃山市黃山人,唐代開元年間曾任涇縣縣令。卸任以後,全家搬遷至涇縣桃花潭旁邊。卸任後的汪倫對李白很是敬仰,給李白寫過很多的信件。讓李白來他這裡遊玩,但是每封信發出之後都仿佛石沉大海,是杳無音信。一日汪倫心生一計:我再給偶像寫封信,沒準他就來了~
  • 《贈汪倫》千古流傳,李白和汪倫很熟麼?
    李白的《贈汪倫》作為一首留別詩千古傳誦,那麼李白和汪倫很熟麼?其實不然。李白一生交友無數,在他眾多摯友當中,汪倫算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若非有一首《贈汪倫》流傳於世,恐怕都不知道李白還有過這樣一段友誼。為什麼李白會給汪倫寫詩?
  • 詩詞鑑賞《贈汪倫》李白
    詩詞鑑賞《贈汪倫》李白,這首詩我們應該都讀過吧,是一個非常美妙的詩句,也是李白的經典之作,當時李白經常去涇縣桃花潭玩耍,而且那裡面住著一個村民叫做汪倫,準備走的時候還給汪倫送了一首,他自己寫的詩,從中表達了他對這位摯友的不舍和懷念,體現了兩人的深厚友誼,寫了敘事的寫法,李白乘舟將欲行
  • 習古詩《贈汪倫》,品詩詞背後趣事,賞詩情畫意之桃花潭水
    這首《贈汪倫》是55歲的李白去汪倫家中作客數日,與汪倫分別時所寫。這首詩的後兩句更是被世人傳唱至今,詩中的桃花潭在今天也被開發成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度走進這首《贈汪淪》,一起細品李白與汪倫的深厚友情,一起品味這首詩背後發生的精彩故事。知其然【詩題】中的汪倫,是李白的好友,也是一位詩人,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當縣令,因為十分留戀桃花潭美景,卸任就攜家眷搬到了桃花潭畔居住。汪倫死後,葬於桃花潭畔。
  • 贈汪倫中看李白的自大與浪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題叫《贈汪倫》,那麼汪倫是誰呢?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創作背景。汪倫是涇縣的村民。涇縣在今天安徽的南部,皖南山區,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汪倫家裡還是有些財產的,可以說是一個鄉紳。關於這首詩還有一個故事。清代大詩人袁枚寫過一本書叫《隨園詩話》。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日積月累《贈汪倫》教案
    藉助拼音正確的朗讀古詩贈汪倫,並背誦。2. 通過看插圖反覆朗讀詩句,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3. 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一、遊戲導入,鞏固舊知1、課前小遊戲:同學們,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你們一定會背誦很多古詩吧?
  • 一首《贈汪倫》,還原李白和汪倫背後的故事
    我們知道,李白與汪倫的友誼可謂高山流水覓知音,李白如伯牙,汪倫似鍾子期。他倆在相處的這段時間裡,一唱一和,真是美哉樂哉。在分別之時,大詩人李白給這位樸實且重情重義的汪倫作下一首留別詩《贈汪倫》。《贈汪倫》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連小孩子都會背誦,我們不禁好奇,李白是如何會去汪倫家做客?李白在汪倫家過得怎麼樣?李白又是在什麼機緣巧合下作了這千古名篇?清代大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曾經記載到: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問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
  • 小學便學過的《贈汪倫》,很多人卻因為誤解,「高估」了李白
    不過有些詩詞雖然我們至今依舊能脫口而出,對於它的意思也能說出個大概,但是卻因為時間的流逝,對於其中某些特定字眼的意思已然記不大清,只能通過「想當然」地方式去理解。
  • 李白莫名被套路——成就了千古名篇《贈汪倫》
    說起李白大家都不陌生,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如果說唐詩是歷史宇宙中燦爛的群星,那麼李白一定是其中最大最亮的一顆。而他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作為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讚歌,更是傳頌古今。其實,這首詩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詼諧幽默的故事,你知道嗎?
  • 汪倫教你交友,對!就是《贈汪倫》那個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贈汪倫》我們小時候就在課本上學過。汪倫實際上只是唐朝的一個小吏,而李白在當時可是「全民偶像」,放在今天也是坐擁千萬粉絲的「大V」。那汪倫是怎麼和李白成為好友,並因《贈汪倫》一詩而婦孺皆知的呢?
  • 每周壹詩——《贈汪倫》
    聽糖豆姐姐讀詩小朋友們一聽贈汪倫這個題目,是不是很好奇,我們的大詩仙為什麼會寫一首詩給汪倫呢,汪倫又是誰呀。李白雖被汪倫忽悠過去,但是在桃花鎮每日飲酒作樂,一連玩了好幾天,在李白要離開的那一天,汪倫在家中設宴為李白踐行,之後,李白登上小舟準備離開,這時好友汪倫趕來踏步唱歌送行,李白頓時感動的不行,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
  • 每天一個詩詞故事:李白《贈汪倫》,廣交朋友的汪倫和李白
    《贈汪倫》唐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曾經也去過宣城,只是當時還不知道桃花潭就在那裡。因李白這首《贈汪倫》,桃花潭也被世人所記住。桃花潭在宣城的涇縣,是青戈江流經翟村到萬村的一段水面,地勢平坦,潭面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