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一首唐詩,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無數的學子記住了汪倫這個名字。可是當你合上書本,放下試卷,你曾想過,你真的了解這首詩嗎?你又知不知道汪倫是誰?在《贈汪倫》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書明就跟大家聊一聊《贈汪倫》這首詩和它背後的故事。
一、關於這首詩的來源,你被忽悠了嗎?
現在在各大平臺上,大家都能輕易搜索到《贈汪倫》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汪倫曾寫信李白到他家去作客, 說:「你喜歡旅遊嗎?這裡有十裡桃花;你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就等著你來玩了。」李白到了汪倫家後,只看到茫茫山野,至於桃花,更無從談起。汪倫解釋說,十裡桃花是那十裡外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那開酒店的人姓萬。李白聽後, 覺得這人很有趣,於是就留下來跟他做了朋友。臨走的時候,李白就寫了這首詩,送給汪倫做留念了。
其實,這個故事是根據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演變出來的。從出處的名字就不難看出,這是清代自媒體人袁枚在自己家院子裡邊走邊想邊寫,集結而成的書。假如拿筆記當正史,那你可能就會錯過真相了哦。
二、《贈汪倫》背後真實的歷史,你又知道多少呢?
其實李白很少專門寫一首詩是送給一個特定的人。那汪倫到底有什麼特別,值得李白專門寫首詩送給他呢?
其實,汪倫不是一般村民,而是桃花潭的所在地——涇縣的縣令,就是縣大老爺。這可是清楚的記載在《汪氏宗譜》當中的。
根據《李太白全集·年鑑》中的系列詩作推斷,李白在被勸退出了皇宮之後,鬱鬱寡歡,於是便重拾了自己從小的愛好——遊山玩水。他從梁園(現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鎮內)一路向南,拜訪各大名山,會見各路高人,直至走到汪倫當縣太爺的涇縣,遊玩了桃花潭。正當李白準備離開桃花潭,向下一站出發之際,汪倫帶著人出現了。這像不像今天的迷弟知道偶像要來自己的城市旅遊,帶著自己的小夥伴一起去追明星的樣子?
這麼說的根據是,《贈汪倫》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當中的「忽」字。古人惜墨如金,能用一個字表達的東西,從來不會浪費成兩個字。所以,這個「忽」字就充分反映出,當時李白聽到岸上傳來歌聲時的驚訝和意外。
所以,《贈汪倫》這首詩,很有可能就是汪倫這個迷弟,在聽聞偶像來了自己管轄的區域裡旅遊,興衝衝地帶著小夥伴,與偶像來了個偶遇,並且在偶遇的時候,是踏著節奏,唱著歡迎的歌,來吸引愛豆的注意的。最終他們成功地捕獲了自己的愛豆,作為報答,愛豆也專門給自己寫了首詩。
下次追愛豆的時候,試試也為你的愛豆來一段,說不定他會記住你,把你寫進他的作品裡。這樣你就有多一個名流千古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