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的話說是一位大明星,他的粉絲不分年齡,性別和職業,就連幾歲的娃娃都會脫口而出: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而他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作為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讚歌,更是傳頌古今。其實,這首詩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詼諧幽默的故事,你知道嗎?
相傳公元755年。李白在長安求仕未果,不得不再次踏上了漫遊的道路。他一路南下到了安徽南陵的叔父李冰陽家中休養。
汪倫者,涇縣豪士也,對李白早已仰慕已久,此時的汪倫聽說李白暫居南陵,與涇縣相差不遠,就想邀請李白到他家來做客,可是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李白怎麼會搭理他呢?於是他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李白不是愛喝酒嗎?不是愛旅遊嗎?他靈機一動:有了,立即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南陵。
這日,李白正在家中飲酒澆愁,吟詩作賦,忽然收到一封信,李白感到莫名其妙,打開信一看更是一頭霧水:朋友,你喜歡旅遊嗎?這裡有十裡桃花;朋友,你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署名為涇縣汪倫。
雖然他不認識此人,但想像著花兒飄落美酒飄香的場景,李白仿佛已經醉倒了,他立刻放下酒杯划起小船,就趕往涇縣。但是到了之後李白徹底傻眼了,這裡除了有潭水和村落以外,哪裡有千裡桃花和萬家酒店啊,這時汪倫笑眯眯的跑了過來,告訴他這桃花是潭水的名字,有方圓幾百裡;這萬家酒店則是姓萬的老闆開的酒店。
雖然這裡環境不怎麼樣,可是接下來汪倫的盛情款待使心情失落的李白倍感溫暖。
李白在汪倫家裡好吃好喝了一段時間,期間兩個人談天說地,把酒論詩,友誼的種子在這幾天迅速生根發芽。可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天李白收拾好行囊準備打道回府,汪倫卻找一個藉口開溜了,李白深感失落。
可是當他上船準備走時,突然聽到了優美的踏歌聲,他驚訝的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帶領全村的男女老少,用腳踏著整齊的節拍,唱著當地送別的小調,來為他送行了。此時的李白感動不已,回頭看看桃花潭水,再也按耐不住激情就詩興大發,隨即脫口而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流芳百世的《贈汪倫》就這樣橫空出世了,流傳至今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