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在前文已經講過,正是在這種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人性的覺醒使得人們開始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運用自己的思想去考慮問題。
他們不再盲目聽從於中世紀時期基督教會和神父給他們灌輸的傀儡般的宗教思想,他們開始學會拒絕這種虛偽的、空虛的宗教思想。
文藝復興的衝擊直接促進了地理大發現運動的開展,這種人性的崛起使得西歐人們開始具備那種勇於探險、徵服和認識未知世界的意識。
在以人為中心的思潮逐漸在以義大利為中心,不斷向西歐擴散,最終影響整個歐洲之時,地理大發現運動也在隨之展開。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派遣探險家和航海家進行海洋探險的國家,並且也都取得了成功。
美洲新大陸的發現使得當時西歐人對於整個世界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對此他們開始繪製更為精確的世界地圖,這為之後的海洋航行活動提供了經驗和基礎。
與此同時,文藝復興所提出的人文主義,使得那些思想開始覺醒的基督教徒認識到了中世紀基督教會的腐敗和無能。
他們存在的意義只是不斷壓榨基督教虔誠信徒的財富資源,並且常常以救贖人們心靈作為藉口,然而這種骯髒的信仰交易無時不在腐蝕和傷害廣大信徒的心。
因此以馬丁路德為首開展的歐洲宗教改革運動開始興起,並且迅速在基督教控制下的世界產生了巨大的震蕩。
這種宗教改革運動就是以文藝復興運動中所推崇和倡導的人文主義為核心,新教認為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信教,並且完全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基督教具有繁瑣的儀式、救贖錢等等,堅稱信仰即得救。
而地理大發現反過來又將西歐的人文主義之火種傳播到世界各地,宗教改革運動在堅持人文主義原則中將文藝復興運動的內容不斷擴散和更新。
三大運動作為在公元16世紀西歐社會的重要社會變革運動,對於西歐今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西歐地區相繼爆發的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以及宗教改革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來看,其對於西歐社會內部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對於世界的影響,因此西歐作為這三大極具變革性的社會運動的發源地,自然受其影響也是最為深刻的。
這種影響除了為西歐社會帶來了人文主義和人性的覺醒,使得中世紀基督教世界逐漸走向瓦解之外,更重要的影響是使得西歐逐漸步入了封建發展時期,君主專制制度逐漸凌駕宗教之上。
所以我們說公元16世紀也是歐洲社會,特別是西歐社會封建制度不斷發展,並且最終走向確立的時期。
而且人文主義思潮影響之下的民族主義在此時也成為了當時西歐社會流行的重要思想,國與國之間由於封建制度的確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國家主權範圍,因此在主權範圍內的民族也成為了國與國之間的明顯界限和心理界限。
公元1500年公元1600年的一個世紀,正是西歐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除了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激烈變革之外,政治、經濟制度等方面的變革更加激烈。
這使得西歐諸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封建制度的確立和民族國家的形成,不僅僅對於當時西歐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
對於日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以及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充滿積極作用,最為重要的是西歐社會是在當時率先展現出資本主義萌芽曙光的地區。
與此同時期的世界其他主要文明區卻依然緩慢地發展著,東亞地區的中國和日本正在封建制度的發展頂峰階段,其內部的社會變革依然是持續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之久的封建化。
此外,向東歐的國家、南亞地區的印度等等都還沒有出現過像西歐社會這樣激烈的社會變革。因此西歐社會在近代史的開端就在思想文化等方面逐漸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力量。
公元16世紀逐漸展開的地理大發現給日後世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贊助支持的海洋航行活動成為西歐人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並且在此基礎上使得西歐主要國家逐漸開始以了一波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狂潮,為原始資本積累奠定了基礎。
而促使地理大發現運動的出現和蓬勃開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此之前開展的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為當時封閉、黑暗、沒有靈魂的中世紀西歐帶來了人性的光輝。
為原來那種冷冰冰的、虛無縹緲的社會帶來了溫暖,而這種人性的溫暖恰恰是日後西歐社會出現劇烈變革的重要因素。
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以及宗教改革三大運動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促進、互為表裡的。
如若不是文藝復興使得西歐社會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那麼之後的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運動絕不會出現如此大規模開展的現象。
因此在中世紀飽受基督教思想影響的人們,想要在一時間發動反對基督教的活動那是不敢相信的。
公元16世紀至17世紀是西歐社會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時期,與此同時其他現金文明區,比如中國、奧斯曼帝國、莫臥兒帝國等在此時卻並沒有展現出向西歐社會那樣激烈的社會變革現象。這或許是後來西歐社會能夠後來居上的重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