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2020-12-04 中國網·錦繡天府


一個城市的核心商圈往往是這座城市的商業名片,圖為成都IFS與遠洋太古裡商圈本報攝影部供圖

成都憑啥位列三甲

優勢資源

成都是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消費基因

成都在城市旅遊總收入、入境旅遊者數量與人均消費、實際利用外資額度等表現優異;加之宜居城市的特徵,成都的生活品質成為人口遷移的吸引力,不斷豐富這座城市的消費基因。

核心商圈

成都錦江區致力於打造豐富夜生活場景,加強 「來了就不想走」的閒適安逸的城市生活氛圍營造,並且在生活方式多元化、首店經濟等方面領先優勢突出。

內循環經濟時代,決定一個城市發展潛力的衡量標準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城市的消費能力,另一個則是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其中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打造新型消費商圈,推動智慧商圈的建設。此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廈門、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均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場城市間的消費拉鋸戰悄然開啟。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本質需要立足國內、輻射周邊、面向世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消費中心。為了更好地探索國內各城市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同的發展方式和階段,仲量聯行參考了商務部關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的評判標準,總結借鑑以「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以「曼谷、杜拜」為代表的新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指標,篩選了截至2019年末在國際消費方面相關數據, 通過6個維度,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做了系統梳理。昨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成都排名全國第三。前兩名分別是北京和上海。

位列三甲

出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都具備三個特點

商務部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的關鍵指標概括為6個,即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和政策引領度。在這6個維度之上,仲量聯行研究發現表現出色的城市都具備三大特點:都擁有國際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夠吸引來自全球的消費者;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形成了龐大的消費供給;是全球消費市場的風向標,輻射範圍廣,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帶動及輸出作用。

從這6個維度出發,仲量聯行發現,每個城市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中表現出的獨特潛質和優勢資源更體現出「千城千面」的發展特徵。其中,北京以超強的國際會展資源聚集度、近百萬的高校人才儲備量以及超過七成的世界500強企業入駐量在國際知名度、交通便利度方面拔得頭籌。上海以其更具優勢的城市經濟基礎、國際品牌入駐數量、國際人口吸引力等指標位居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的榜首。成都作為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憑藉對500強企業的強吸引力、重大賽事及活動數量等眾多優勢位列三甲;同時成都在消費舒適度的指標上表現亮眼,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經過綜合測評,成都緊隨上海、北京,在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三。

實力認證

成都兼具國際時尚魅力和天府文化特色

2300多年的商業歷史文化,是成都這座西部消費中心、西南生活中心,最為鮮明的城市底色;

「全球最佳新興商務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是這座國家中心城市,一次又一次的實力認證。

世界500強企業進駐301家,全球80%的知名品牌,都已在成都開設門店,與2018年全年共引進200家首店相比,2019年成都首店增速約136.5%。從首店類型來看,全球首店6家,亞洲首店1家,全國首店50家,西部首店26家,西南首店97家,成都首店293家,大量知名品牌以成都為據點來輻射中西部。

當下,隨著藝術、文創、文博、旅遊、賽事等新興消費業態不斷湧現,成都正賦予消費型城市更多內涵,夜間經濟的興起,更是徹底點燃這座「不眠之城」。

仲量聯行研究發現,成都不僅是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是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具有對廣袤中西部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城市旅遊總收入、入境旅遊者數量與人均消費、實際利用外資額度等表現優異;特別是在消費環境與消費舒適度方面,以智能消費為核心的數字消費,以及代表公園城市發展趨勢的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生態消費,都讓成都的商業活躍度可持續發展;加之宜居城市的特徵,成都的生活品質成為人口遷移的吸引力,不斷豐富這座城市的消費基因。

核心商圈

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內因

一個城市的核心商圈往往是這座城市的商業名片,為進一步探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內因,仲量聯行在城市研究的基礎上,每個城市挑選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核心商圈所在的城區,立足於「以人為本」的商業消費邏輯,參考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分解了影響城市商業未來發展前景的消費關鍵要素。中心城區的排名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城市和中心城區的商業發展有著強關聯性,其中成都市錦江區緊隨上海靜安區、北京朝陽區,同樣位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排名第三。

和全國各核心商圈相比,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前三甲的成都市錦江區也有著自己的特色。成都錦江區充分利用「休閒之都」的文化底蘊,著眼於「以長見長」,致力於打造豐富夜生活場景,加強 「來了就不想走」的閒適安逸的城市生活氛圍營造,並且在生活方式多元化、首店經濟等方面領先優勢突出。(李豔玲)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發布,成都位列第三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張楊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成都、西安、武漢方驂並路,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其中在第29項中提出「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並由SWB牽頭負責。自此「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概念正式誕生。有部分經常閱讀我文章的朋友始終不理解,相關政策與城市甚至與老百姓生活都有何關聯?為何我文章的關注點都在全國各座城市的發展動向上?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濟南青島排名如何,有哪些進步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此前,官方文件提到的國家中心城市共有九個:2010年2月,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又先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九座城市都是區域核心城市和樞紐城市,而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西安上榜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此前,官方文件提到的國家中心城市共有九個:2010年2月,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又先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九座城市都是區域核心城市和樞紐城市,而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
  • 2019年消費前十強城市排名出爐 有你所在的城市嗎?
    上海之後,另外兩個一線城市北京、廣州則位居二、三位。不過,同樣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82.85億元)排在全國第七位,不及重慶(8667.34億元)、成都(7478.4億元)、武漢(7449.64億元)。從2019年的GDP總量看,深圳僅次於上海、北京,排在第三位,高於廣州、重慶等城市,為何深圳的消費規模與其在全國中的經濟地位不匹配?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布:成都杭州顯著提升,青島4項指標下滑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被冠以「國家中心城市指數」,但報告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並非官方文件中批覆的那個「國家中心城市」,這裡僅作為學術概念來研究。
  • 2020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報告:北上杭排名前三
    會議發布的《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構築城市品牌韌性》(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前十強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廣州、重慶、香港、武漢、南京。  報告顯示,上述排名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沒有變化,杭州上升1名成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為第4名。
  • 5月全國城市旅遊人氣指數TOP20發布 成都綜合排名第五 吸引力入前三
    川報觀察記者 郭靜雯日前,2020年5月全國城市旅遊人氣指數TOP20榜單公布,成都位列綜合指數排行榜第五位、關注度指數排行榜第三。2020年5月全國城市旅遊人氣指數榜單一覽表全國城市旅遊人氣指數是由中國旅遊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輿情調查實驗室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組建的文旅產業指數實驗室主導,聯合清博大數據、抖音、問卷網等新媒體與大數據聯盟成員機構共同實施的。
  • 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西安排名全國第11 北京第1成都第7
    《回歸製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藍皮書2020)》,一系列報告折射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底氣與節奏。國際化大都市建設 西安綜合排名第11藍皮書以「追趕超越」定位為主線,構建形成1個「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和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對外交往、生態環境等6個「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指數分項排名」。
  • 2019年中國會展指數報告出爐 成都位列全國第二
    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9月19日,由《中國會展》雜誌社主辦,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貿促會、天府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中國會展業聯盟、四川省會議展覽業協會、成都會展聯盟、成都市會議及展覽服務行業協會協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2020蓉匯菁英創新論壇開幕式在成都舉行
  • 全國最大25個城市的官方排名!
    不過,近期由國家官方出了一版權威城市排行榜,應該較好的彌補了以上缺陷。 11月8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的中心城市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 《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廣州大幅上升8名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 廣州躍升到63名  在今年科爾尼公司發布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廣州市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大幅上升了8名。在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
  • 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發布 青島位列15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2日訊 7月11日在上海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青島排名第15,從2018年的全球第19位到2019年的第17位,再到今年的第15位,總體來看,青島在亞洲航運中心的排名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
  • 第12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金融中心分層顯現,大變局孕育新變化
    2019年,國內新增持牌金融機構絕大部分落戶在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機構實力得分之和超過其它28個區域金融中心的總和。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鄭州金融機構實力進步表現最明顯,連續兩期排名上升保持第1,本期排名國內第17名。
  • 「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在蓉首發,重慶成都位列全國前十
    12月11日,2020國際會議業CEO峰會暨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發布活動(以下簡稱」峰會「)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現場首次面向全球發布《2020年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報告》。
  • 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深圳發布 前十排名變化較大
    中新網發 綜研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3月26日電(記者 鄭小紅)26日在此間發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7)報告顯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格局被打破,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順序發生較大改變,香港排名首次降至全球第六,「紐倫港」三大金融中心格局被打破,新加坡也降至全球第五。
  • 十四五:重慶著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十三五」時期,國家就提出要「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中央剛剛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也提出要「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根據2019年底商務部等14部門出臺的《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5年內(也就是「十四五」末),我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將見分曉:一批城市將將晉級「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批城市將歸隊「專業化、特色化、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還有一批城市將鎩羽而歸。5年時間,各大城市排兵布陣的時間非常緊迫!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在華東師範大學發布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助力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華東師範大學於2020年12月12日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據悉,該指數自2015年起每年對外發布,今年是第6次對外發布。
  •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第3,北京第7,深圳第9
    GFCI被譽為最權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標指數,2007年起由智庫機構Z/Yen集團受倫敦金融城委託編制,2016年,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Z/Yen集團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持續合作編制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每年3月和9月更新一次。
  • 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舊都市VS新網紅哪個拔得頭籌?
    從腳下是青石板路、頭頂是雪山雲朵的麗江,到宮崎駿《千與千尋》中夜幕下燈火通明的重慶,從「人間煙火氣」最濃的成都到一提起橘子洲頭和茶顏悅色就想起的長沙,層出不窮的網紅城市證明了城市的「名片」對經濟轉型、拉動消費的強大影響力。2020年,哪些城市將脫穎而出,競爭中國城市的最強「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