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安、武漢方驂並路,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2020-12-19 西壹安鮮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6年GWY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下稱《意見》)。該《意見》分別從著力推進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大力促進傳統實物消費擴大升級、持續優化消費市場環境三大類、10分項、35細則對我國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做出了重要舉措。

其中在第29項中提出「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並由SWB牽頭負責。自此「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概念正式誕生。

有部分經常閱讀我文章的朋友始終不理解,相關政策與城市甚至與老百姓生活都有何關聯?為何我文章的關注點都在全國各座城市的發展動向上?

我們就拿「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來舉一個形象的例子!

將國家比喻成一所學校,那麼各座城市就是這座學校裡學習的學生。國家提出要在全國各城市中率先培育起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就相當於學校要在眾多學生中尋找一批在某興趣愛好方面突出的學生重點培養一樣。

例如很多中學有機器人興趣小組、辯論小組、電腦編程小組等等,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利用正常學習以外的時間來培養和深造。

對於城市也是如此,不同城市根據自己的地理區位以及資源優勢和當地人文,區別性差異性發展。

而本地消費能力強勁的城市,對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評選就表現的躍躍欲試。

據不完全統計,該《意見》發布後,僅2017年全國就有北京、深圳、寧波、青島、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先後提出致力於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而SWB也在2017年年底向媒體透露:未來三年將打造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吸引境外消費回流。

彼時的情形就相當於,學校面對全體學生宣布:我們將有意創建一個關於經濟消費的興趣小組,將在全體學生中進行評選組建,評選的條件我們還在制定,大家敬請期待!

學生學習上的競爭,就如城市發展上的競爭。而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青島、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學生在學校宣布組建小組的大會上,就舉手跳躍著報名說:我要參加!其積極性不得不引起國家的重視!

但這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上海、深圳、北京、西安、成都、杭州、青島等城市更是率先推出了該城市計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舉措。

這就相當於,學校還在制定評選標準的過程中,其中有學生已經對外宣布了自己為入選該興趣小組準備的日常學習要求和規範。

精不精彩?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8全年:

上海市發布《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通過不斷提升消費貢獻度、消費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消費滿意度,最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深圳市發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到2021年,全市消費貢獻度、業態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環境國際化邁上新的臺階,成為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世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地,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消費中心城市。

北京市公開徵集《北京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計劃》,通過四個方面、十大計劃打造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市更早於其他城市發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計劃,計劃到2020年,全市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00億元,達到倫敦、紐約等世界級城市消費規模。電子商務交易額比2015年翻一番,達到3萬億元,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保持全國領先地位與全球先進水平。

西安市發布《西安市城市商圈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未來三年,西安將建成以鐘樓國際消費中心為引領,小寨商業中心、曲江中央文化商務中心、高新區商務中心、西鹹商業中心、經開商業中心、滻灞商業中心6個城市商業中心為骨幹,三橋商圈、長樂路商圈、張家堡商圈、西部大道商圈等28個區域商圈為支撐,多個社區便民商圈為輔助的商圈發展布局結構,最終實現「居民出家門步行5分鐘到達便利店,10分鐘到達超市、餐飲店,驅車15分鐘可到達購物中心」的總體目標。方案指出,力爭到2020年,西安市建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億級的商圈3個以上,500億級的商圈1個以上。

成都市更是給出了具體時間,計劃到2022年,成都要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2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層次清晰、功能完善、優質高效、品牌凸顯的生活性服務業體系,產業增加值達5000億元以上,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支出佔城鄉居民消費支出達到70%以上,發展指數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初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同時杭州市也提出要努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進武林、湖濱等商圈融合發展,重點建設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等國際化商業中心。

我們發現,面對國家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各城市積極表態、努力爭取、率先行動、發揮優勢、補充短板,並出臺本地化的相關政策支持,那麼進入2019年,都取得了哪些成績或者又有哪些新的舉措呢?

這裡筆者以成都、西安、武漢為例進行說明!

2019年新春1月30日,成都市舉行了「消費在成都推進會」,持續推進新春歡樂購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升級消費新體驗、打造消費新概念、取得消費新成果。 本次活動實現銷售總收入超296億元,接待消費者達8157萬人次,消費升級新需求與消費新場景下,在全城掀起一場消費購物狂歡,向世界展示「成都消費」實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再下一城。

而面對2019年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都市將重點放在了招引品牌首店、培育特色小店方面。

2019年4月,成都市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成都提出了「到2021年,每年新落戶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店、旗艦店、體驗店等各類品牌首店超過200個、發展特色小店超過300個,其中引進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個」的發展目標。

並將於2019年4月28-29日召開「成都首店經濟發展交流大會」,據悉會上將有21個品牌現場籤約,其中包括:1家為全球旗艦店、3家全國首店、16家西南首店、1家成都概念店。

同樣是2019年開年,比成都還早了3天,1月27日,打造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升級,提升到省級層面,陝西省宣布:堅持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持西安、渭南、榆林開展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過去的2018年,西安市SKP、大悅城等商業綜合體開業迎客,分別創造了單店全國人流量、銷售量新高。而西安市更是以碑林區為核心啟動創建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在發展基礎好潛力大的「鐘樓-南門」商圈和「小寨-大雁塔」商圈範圍率先突破 , 形成集聚示範效應 , 探索文商旅融合發展和新型消費體制改革創新發展 , 努力形成國際消費中心的 " 西安模式 "、" 西安品牌 " 和 " 西安特色 "。

2019年4月18日,西安國際時尚周正式啟幕,這場在大雁塔北廣場舉辦,以大雁塔為背景的時尚走秀活動「潮向西安之夜」隆重舉行,完成了「世界文化遺產」與「全球頂尖時尚品牌」穿越時空的對話。

2019年3月13日,香奈兒精品店於西安SKP開幕,這是香奈兒進駐大陸的第10座城市,中西部的第二家店(西安、成都)。

同時創立於1974年的「7-ELEVEn」便利店,在西安市主動上門邀請下,將於2019年夏季開設西北首店。

WE WORK、Hollister和瑞吉酒店將在2019年於西安開設西北首店;方所書店、誠品書店也在於2019年在西安開設首店。

而創立於1872年創立的北歐丹麥家具品牌 Fritz Hansen,將在西安開設中國大陸首店。

街頭潮流品牌 Heron Preston 在落地香港之後,計劃在2019年在大陸地區上海和西安開設新店,目前西安店已經進入裝修階段。

同時西安市還在積極與Apple Store、AF等「首進」品牌進行合作洽談之中。

2019年4月23日,武漢擬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通過實施新消費促進、新零售之城建設、新商業地標建設、生活性服務業新供給四個專項行動,著力提升供給品質,創新消費模式,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升級,到2021年形成現代化商業聚集地、國際化消費目的地、便利化時尚宜居地,打響「武漢購」品牌,爭創立足中部、輻射國內、面向世界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過去一年,武漢市重視商業業態創新,在街區形態上進行創新,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商業街;在文化生態上創新,為武漢商業注入文化元素,通過文化氛圍促進新消費;在消費生態上創新,包括時尚消費、體驗消費,滿足老百姓不同的消費需求。

武漢是盒馬在全國開店速度最快的城市;在武漢建立的供應鏈運營中心從拿地到開工也是最快。

縱觀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從概念誕生,到計劃實施,我國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做到了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制定相關政策、第一時間推進、第一時間合作、第一時間鞏固的相對舉措,並且隨著打造國家消費中心城市的不斷深入,開始進行差異化、精細化的發展和布局,制定3-5年的發展目標、率先啟動核心發展區、聽取來自商界和全社會的建議。

其中成都、西安、武漢等城市結合自身城市特性、消費習慣,分別制定了適宜的推行政策,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道路上方驂並路。

相關焦點

  •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只是「購物天堂」
    按照計劃,到2021年,武漢將成為現代化商業聚集地、國際化消費目的地、便利化時尚宜居地,打響「武漢購」品牌,同時,通過若干年持續努力,建成立足中部、輻射國內、面向世界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提出,「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由商務部牽頭負責。
  • 十四五:重慶著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目前,國內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西三角」重慶、成都、西安,還有武漢、南京、鄭州、杭州、青島等等,名字還可以拉出一長串,都確定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群雄並起、持續升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布局的第六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定位是「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將重慶、成都打造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應是題中之義。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其中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打造新型消費商圈,推動智慧商圈的建設。此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廈門、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均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場城市間的消費拉鋸戰悄然開啟。
  • 十部委布局穩消費:要國際消費中心,也要農村廣闊天地
    劉宇南說,這方面的重點考慮是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認定公布一批中華老字號品牌,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對超高畫質電視、機頂盒、虛擬實境/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一些補貼,優化離境退稅服務網點的布局,鼓勵增設退稅商店。這其中,打造中高端消費載體,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成為當前不少一二線大城市的重點目標。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發布,成都位列第三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張楊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西安上榜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
    此前,官方文件提到的國家中心城市共有九個:2010年2月,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又先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九座城市都是區域核心城市和樞紐城市,而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蕭山樣板
    今年以來,蕭山積極搶抓「後峰會、前亞運」、「擁江發展」和數字消費升級的新機遇,大力發展以網絡購物、行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新消費,為經濟企穩回升增添新動能。蕭山率先打造數字生活示範區,發力直播電商與網紅經濟,積極招引優質企業和平臺,不斷創新消費應用模式,著力提升消費環境,點亮城市夜經濟,全方位推動商貿行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蕭山樣板。
  • 專家:落實需求側改革 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作為城市消費升級擴容的重要載體,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持續升溫。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武漢、重慶等多地發布支持舉措,優化商品服務供給,以科技促進業態創新,升級消費體驗,全方位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推動消費升級。同時,國家層面醞釀進一步完善出入境便利、支付便利、離境退稅、免稅業發展等更多利好政策。
  • 【利好密集落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近期,上海...
    【利好密集落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近期,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武漢、重慶等多地發布支持舉措,從優化商品服務供給,到以科技支撐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升級消費體驗,全方位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推動消費提檔升級。同時,國家層面也在醞釀進一步完善出入境便利、支付便利、離境退稅、免稅業發展等更多利好政策。
  • 新加坡南洋風情文化節啟幕 助力成都打造國際化消費城市
    打造國際消費市場聚集地,加快建設具有國際水準和全球影響力的消費城市,近年來,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和包容的城市魅力,讓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和創新業態入駐成都,「在成都·買世界」已成為消費者的購物常態。形式豐富、題材新穎的互動體驗、時尚發布、藝術表演等國際活動也將成都元素與國際範兒融合,在為消費者搭建購物新場景的同時,全面展示成都國際時尚消費城市的魅力——1月16日下午,2019(第十七屆)成都新春歡樂購—新加坡南洋風情文化節在伊藤洋華堂高新店舉行了啟動儀式。
  • 2019年消費前十強城市排名出爐 有你所在的城市嗎?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中國城市消費能力十強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排在前二的上海、北京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萬億元,分別是13497.21億元和12270.1億元,第三名廣州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距離萬億僅一步之遙,為9975.59億元。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布:成都杭州顯著提升,青島4項指標下滑
    國家重要金融中心城市的名單也沒有變化,仍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和杭州6個城市,但城市的排名出現了變化。其中,杭州的下降了2名。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是成都、武漢、西安、寧波、重慶、大連、青島、濟南、鄭州、蘇州、廈門、瀋陽。其中,寧波和西安分別上升了7位和5位,重慶、大連、青島和廈門分別下降了1、3、1、4個位次。
  • 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優勢與路徑
    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國際消費集聚區建設等十大工程,提檔改造中央商務區,建設智慧商圈和國際郵輪母港,培育首店經濟,發展夜經濟。發揮好內陸開放優勢,充分釋放消費資源潛力,高質量打造特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利於重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重慶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強化消費對經濟的基礎性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高品質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個「國際打盹中心」你覺得咋樣?
    2020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功能、優場景,加快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優化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設施,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公園城市建設中重點項目之一的龍泉山,如何強功能、優場景?周蘭在成都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上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推動民宿產業發展營造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消費新場景的建議》的提案,推動民宿產業發展,加速消費新場景、景觀新場景、生活新場景的形成,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成為市民近郊旅遊的首選之地、商務休閒接待的「成都國際打盹中心」。
  • 青島離國家中心城市還有多遠?
    根據報告測算,國家綜合中心指數位於全國城市榜首的城市是國家綜合中心,即北京;國家重要綜合中心是上海、廣州、深圳,內部出現斷層,上海居高不下,深圳直逼廣州;潛在國家重要中心為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
  •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肩負著什麼責任?
    我國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國家中心城市來帶動輻射周邊地區。國家中心城市從京滬到鄭西,最起初的五個增加到現在九個,區域發展戰略正在全國布局。現有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武漢,鄭州,西安,成都。九個國中分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西安成國家中心城市:未來是中國第八個城市群的崛起 | 新京報專欄
    通過這兩大國家級別的戰略規劃,又分別把成都、武漢和鄭州列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  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要「強化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 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迎門納客,成為武漢時尚新亮點
    目前,武漢在國家發展大格局中戰略地位日益凸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給武漢的時尚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在新的歷史階段,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的開業,將為武漢在時尚領域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提升武漢城市的軟實力。
  • 成都西安武漢蘭州,GDP佔據全省1/3,這個城市佔比更是超過50%
    可以看出,一個城市GDP超過全省1/3的有甘肅的蘭州(34.69%)、陝西的西安(36.14/%)、四川的成都(36.50%)、湖北的武漢(35.39%)、青海的西寧(46.62%)和寧夏的銀川(51.33%)。
  • 國家文化中心城市排名,鄭州力壓深圳武漢成都蘇州重慶
    11月8日,黃河戰略指引下的區域增長極建設暨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2020年課題發布會在鄭州召開,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以下簡稱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