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6年GWY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下稱《意見》)。該《意見》分別從著力推進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大力促進傳統實物消費擴大升級、持續優化消費市場環境三大類、10分項、35細則對我國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做出了重要舉措。
其中在第29項中提出「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並由SWB牽頭負責。自此「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概念正式誕生。
有部分經常閱讀我文章的朋友始終不理解,相關政策與城市甚至與老百姓生活都有何關聯?為何我文章的關注點都在全國各座城市的發展動向上?
我們就拿「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來舉一個形象的例子!
將國家比喻成一所學校,那麼各座城市就是這座學校裡學習的學生。國家提出要在全國各城市中率先培育起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就相當於學校要在眾多學生中尋找一批在某興趣愛好方面突出的學生重點培養一樣。
例如很多中學有機器人興趣小組、辯論小組、電腦編程小組等等,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利用正常學習以外的時間來培養和深造。
對於城市也是如此,不同城市根據自己的地理區位以及資源優勢和當地人文,區別性差異性發展。
而本地消費能力強勁的城市,對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評選就表現的躍躍欲試。
據不完全統計,該《意見》發布後,僅2017年全國就有北京、深圳、寧波、青島、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先後提出致力於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而SWB也在2017年年底向媒體透露:未來三年將打造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吸引境外消費回流。
彼時的情形就相當於,學校面對全體學生宣布:我們將有意創建一個關於經濟消費的興趣小組,將在全體學生中進行評選組建,評選的條件我們還在制定,大家敬請期待!
學生學習上的競爭,就如城市發展上的競爭。而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青島、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學生在學校宣布組建小組的大會上,就舉手跳躍著報名說:我要參加!其積極性不得不引起國家的重視!
但這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上海、深圳、北京、西安、成都、杭州、青島等城市更是率先推出了該城市計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舉措。
這就相當於,學校還在制定評選標準的過程中,其中有學生已經對外宣布了自己為入選該興趣小組準備的日常學習要求和規範。
精不精彩?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8全年:
上海市發布《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通過不斷提升消費貢獻度、消費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消費滿意度,最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深圳市發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到2021年,全市消費貢獻度、業態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環境國際化邁上新的臺階,成為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世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地,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消費中心城市。
北京市公開徵集《北京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計劃》,通過四個方面、十大計劃打造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市更早於其他城市發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計劃,計劃到2020年,全市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00億元,達到倫敦、紐約等世界級城市消費規模。電子商務交易額比2015年翻一番,達到3萬億元,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保持全國領先地位與全球先進水平。
西安市發布《西安市城市商圈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未來三年,西安將建成以鐘樓國際消費中心為引領,小寨商業中心、曲江中央文化商務中心、高新區商務中心、西鹹商業中心、經開商業中心、滻灞商業中心6個城市商業中心為骨幹,三橋商圈、長樂路商圈、張家堡商圈、西部大道商圈等28個區域商圈為支撐,多個社區便民商圈為輔助的商圈發展布局結構,最終實現「居民出家門步行5分鐘到達便利店,10分鐘到達超市、餐飲店,驅車15分鐘可到達購物中心」的總體目標。方案指出,力爭到2020年,西安市建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億級的商圈3個以上,500億級的商圈1個以上。
成都市更是給出了具體時間,計劃到2022年,成都要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2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層次清晰、功能完善、優質高效、品牌凸顯的生活性服務業體系,產業增加值達5000億元以上,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支出佔城鄉居民消費支出達到70%以上,發展指數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初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同時杭州市也提出要努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進武林、湖濱等商圈融合發展,重點建設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等國際化商業中心。
我們發現,面對國家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各城市積極表態、努力爭取、率先行動、發揮優勢、補充短板,並出臺本地化的相關政策支持,那麼進入2019年,都取得了哪些成績或者又有哪些新的舉措呢?
這裡筆者以成都、西安、武漢為例進行說明!
2019年新春1月30日,成都市舉行了「消費在成都推進會」,持續推進新春歡樂購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升級消費新體驗、打造消費新概念、取得消費新成果。 本次活動實現銷售總收入超296億元,接待消費者達8157萬人次,消費升級新需求與消費新場景下,在全城掀起一場消費購物狂歡,向世界展示「成都消費」實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再下一城。
而面對2019年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都市將重點放在了招引品牌首店、培育特色小店方面。
2019年4月,成都市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成都提出了「到2021年,每年新落戶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店、旗艦店、體驗店等各類品牌首店超過200個、發展特色小店超過300個,其中引進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個」的發展目標。
並將於2019年4月28-29日召開「成都首店經濟發展交流大會」,據悉會上將有21個品牌現場籤約,其中包括:1家為全球旗艦店、3家全國首店、16家西南首店、1家成都概念店。
同樣是2019年開年,比成都還早了3天,1月27日,打造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升級,提升到省級層面,陝西省宣布:堅持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持西安、渭南、榆林開展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過去的2018年,西安市SKP、大悅城等商業綜合體開業迎客,分別創造了單店全國人流量、銷售量新高。而西安市更是以碑林區為核心啟動創建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在發展基礎好潛力大的「鐘樓-南門」商圈和「小寨-大雁塔」商圈範圍率先突破 , 形成集聚示範效應 , 探索文商旅融合發展和新型消費體制改革創新發展 , 努力形成國際消費中心的 " 西安模式 "、" 西安品牌 " 和 " 西安特色 "。
2019年4月18日,西安國際時尚周正式啟幕,這場在大雁塔北廣場舉辦,以大雁塔為背景的時尚走秀活動「潮向西安之夜」隆重舉行,完成了「世界文化遺產」與「全球頂尖時尚品牌」穿越時空的對話。
2019年3月13日,香奈兒精品店於西安SKP開幕,這是香奈兒進駐大陸的第10座城市,中西部的第二家店(西安、成都)。
同時創立於1974年的「7-ELEVEn」便利店,在西安市主動上門邀請下,將於2019年夏季開設西北首店。
WE WORK、Hollister和瑞吉酒店將在2019年於西安開設西北首店;方所書店、誠品書店也在於2019年在西安開設首店。
而創立於1872年創立的北歐丹麥家具品牌 Fritz Hansen,將在西安開設中國大陸首店。
街頭潮流品牌 Heron Preston 在落地香港之後,計劃在2019年在大陸地區上海和西安開設新店,目前西安店已經進入裝修階段。
同時西安市還在積極與Apple Store、AF等「首進」品牌進行合作洽談之中。
2019年4月23日,武漢擬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通過實施新消費促進、新零售之城建設、新商業地標建設、生活性服務業新供給四個專項行動,著力提升供給品質,創新消費模式,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升級,到2021年形成現代化商業聚集地、國際化消費目的地、便利化時尚宜居地,打響「武漢購」品牌,爭創立足中部、輻射國內、面向世界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過去一年,武漢市重視商業業態創新,在街區形態上進行創新,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商業街;在文化生態上創新,為武漢商業注入文化元素,通過文化氛圍促進新消費;在消費生態上創新,包括時尚消費、體驗消費,滿足老百姓不同的消費需求。
武漢是盒馬在全國開店速度最快的城市;在武漢建立的供應鏈運營中心從拿地到開工也是最快。
縱觀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從概念誕生,到計劃實施,我國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做到了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制定相關政策、第一時間推進、第一時間合作、第一時間鞏固的相對舉措,並且隨著打造國家消費中心城市的不斷深入,開始進行差異化、精細化的發展和布局,制定3-5年的發展目標、率先啟動核心發展區、聽取來自商界和全社會的建議。
其中成都、西安、武漢等城市結合自身城市特性、消費習慣,分別制定了適宜的推行政策,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道路上方驂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