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優勢與路徑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國際消費集聚區建設等十大工程,提檔改造中央商務區,建設智慧商圈和國際郵輪母港,培育首店經濟,發展夜經濟。發揮好內陸開放優勢,充分釋放消費資源潛力,高質量打造特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利於重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重慶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強化消費對經濟的基礎性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高品質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慶優勢

  國家政策集聚的多重疊加優勢。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國家九大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之一,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功能定位不斷強化,被賦予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大戰略機遇,成為國家政策高地、改革高地,保稅商品展示交易、跨境電商、汽車平行進口等開放政策西部領先,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政策支撐有力。此外,重慶經濟發展階段、城鄉結構、產業發展等有較強的西部代表性和全國典型性,在國家改革發展中歷來承擔著改革試點、探索創新等先行先試重任。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利於重慶發揮直轄以來改革創新經驗,深化內陸城市發展國際消費的體制機制創新,為中西部其他城市消費開放發展積累經驗。

  內陸開放高地的國際開放優勢。重慶在中西部地區國際化水平高,國家級開放平臺達到19個,成為重慶融入全球經濟橋梁紐帶,集聚高端消費資源的重要保障。國際綜合服務能力較強。重慶作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擁有國際一流、西部領先的航空、會展、物流等商務服務設施,國際服務能力突出,城市國際化水平較高。國際遊客感召力強。重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秀麗,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旅遊區等景區世界聞名,對國際遊客吸引力較強。

  商貿物流中心的消費引領優勢。重慶作為長江上遊地區的購物之都、美食之都和會展之都,消費基礎好、輻射消費人口多,區域消費帶動能力強。消費平臺載體多。形成了特色商圈、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等多元化消費平臺,解放碑商圈、觀音橋商圈等4A級景區文旅、商貿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城市靚麗名片,消費引領集聚作用不斷增強。消費供給創新能力強。消費品牌資源豐富,國際一線消費品牌資源超過100個,中華老字號、重慶老字號260個,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礎。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活躍,保稅商品展示交易、跨境電商等進口商品消費不斷擴大,成為引領消費升級、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引擎。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路徑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營造國際化消費環境。對標國際消費制度政策,推動籤證、金融支付、關檢等創新,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健全消費維權體系和消費爭端解決機制,完善國際化消費規則體系,營造國際化消費環境。積極對接國際安全、環保、健康等消費標準規範,參照國際服務業行業準則,推動市內醫療、物流、餐飲住宿、教育等行業服務標準升級,大力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國際化水平,營造良好城市國際語言環境,建立國際接軌的高標準消費服務體系。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外商投資「承諾+備案」制度,放寬醫療、教育、文化、信息等外資投資準入限制,營造國際化市場經營環境。

  發揮山水人文城市魅力,提升消費吸引力感召力。著力提升城市交通、市政等現代化水平,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生態景觀打造,塑造城市新顏值、新形象,開展山水人文城市全球宣傳推廣,擴大城市美譽度、知名度。利用重慶美景、美食、溫泉、民俗文化等特色旅遊資源,打造全球知名的旅遊目的地,提升城市對外吸引力。拓展國際航線、高鐵等對外通道,促進人流、商流、資金流匯聚,增強消費潛力。發揮城市老街特色,著力打造一批美食、創意、文化等特色精品商業街區,推動文化旅遊與消費融合互動,延伸消費鏈條,釋放特色消費資源潛力。發揮巴渝特色消費品品牌優勢,強化重慶味道、傳統手工藝品等中華老字號、重慶老字號消費品牌打造,推動特色旅遊商品開發、銷售。

  打造國際特色消費平臺,增強消費高質量供給。加強解放碑、江北嘴、彈子石中央商務區打造,加快觀音橋、南坪等核心商圈轉型升級,推動商業街特色化發展,在主城都市區形成中央商務區引領、核心商圈為基礎、特色商業街支撐的國際消費平臺,重點發展高端購物、休閒、娛樂、大健康等服務消費,打造國際消費核心區。加強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供給,推動傳統零售業向線上線下融合、內外貿易結合、跨界聯合等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品牌店、旗艦店和體驗店等首店品牌,支持無人店、掃臉支付等消費新技術應用。擴大高品質消費供給,加大全球知名品牌引進及本土品牌打造,構建消費便捷的城市交通體系和商貿服務體系,積極培育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信息消費、定製消費等消費新熱點,壯大夜市消費、文旅消費、會展消費等特色優勢消費,增強消費市場活力。

  發揮內陸開放優勢,促進消費市場互聯互通。深化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利用西部陸海新通道、全球電商平臺等載體,促進國際、國內消費市場的互聯互通,多渠道擴大消費品牌、消費文化等對外輸出,增強全球消費市場輻射力;發揮糧食、肉類、食用水生動物、藥品等進口指定口岸功能,擴大優質農副產品、高檔消費品、特色食品等進口,建立進口商品分銷體系,促進保稅商品展示交易、跨境電商等消費發展,形成「賣全球」「買全球」消費發展格局。依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平臺,打造全球美食、藝術品等國際消費集聚區,積極開展保稅區內陸購物免稅離境退稅探索,吸引全球高端品牌入駐,打造內陸國際免稅購物高地。發揮內陸開放高地消費輻射優勢,推動建立全球時裝、消費電子、汽車等時尚消費品全球首秀、首發中心,打造全球時尚消費之都,成為國際消費時尚發源地、傳播中心。

  (作者單位: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十四五:重慶著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本月初公布的重慶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重慶將「著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重慶由生產型城市向更高階進化的重要一步,對於重慶能否成為頭部城市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西三角」重慶、成都、西安,還有武漢、南京、鄭州、杭州、青島等等,名字還可以拉出一長串,都確定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群雄並起、持續升溫。
  • 專家:落實需求側改革 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大灣區建設與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定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培育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消費、加快形成消費引領發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徑,將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和培育全球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 為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紮起」 全球奶粉巨頭來渝談合作
    渝歐股份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1時10分訊(記者 周曉雪)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再添好消息!1月6日,重慶渝歐跨境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渝歐股份)主辦的「2020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重慶召開,達能、Hero集團、雀巢、雅培、GNC健安喜等全球奶粉巨頭出席,並發布未來合作計劃。
  • 社零超百億商圈12個 重慶商圈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商圈建設助力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來自重慶市商務委的信息顯示,截止去年底,全市社零超100億元商圈已經達到12個。自重慶直轄之初解放碑商圈建成以來,重慶市上下整體聯動,著力打造中心城區核心商圈、拓展建設新興商圈、輻射優化區縣城市商圈。
  •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只是「購物天堂」
    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建設若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2019年1月16日,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城市中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 【利好密集落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近期,上海...
    【利好密集落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近期,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武漢、重慶等多地發布支持舉措,從優化商品服務供給,到以科技支撐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升級消費體驗,全方位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推動消費提檔升級。同時,國家層面也在醞釀進一步完善出入境便利、支付便利、離境退稅、免稅業發展等更多利好政策。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其中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打造新型消費商圈,推動智慧商圈的建設。此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天津、廈門、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均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場城市間的消費拉鋸戰悄然開啟。
  • 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徵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擴大內需總體部署和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壯大消費新動能,構築新時代深圳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制定本行動計劃。推動羅湖蔡屋圍片區城市更新,加快建設深圳塔、京基新晶都酒店、恆大國際金融中心等一批代表深圳形象、媲美國際一流的現代化、高品質、綜合性商業地標,引進國際知名購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題商場、國際一線品牌體驗店等新型高端業態和國內外頂級奢侈品牌;規劃建設串聯蔡屋圍各商業綜合體的慢行消費徑,實現各重要商點節點有效互聯互通,形成高端消費的聚集效應;立足大眾時尚消費定位,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推動東門購物街改造提升
  • 成都、西安、武漢方驂並路,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對於城市也是如此,不同城市根據自己的地理區位以及資源優勢和當地人文,區別性差異性發展。而本地消費能力強勁的城市,對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評選就表現的躍躍欲試。深圳市發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到2021年,全市消費貢獻度、業態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環境國際化邁上新的臺階,成為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世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地,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消費中心城市。
  • 以文化產業助力大灣區文化中心城市建設
    原標題:以文化產業助力大灣區文化中心城市建設廣州要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不僅要打造擁有跨區域、跨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的知名文化設施,更要擁有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形成的文化產品生產網絡和促進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高端資源吸附、流通的文化要素配置平臺,還必須擁有吸引國際文化消費人群的文化消費體驗空間,從而在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 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2020「北京消費季」圓滿收官
    ,全力打響北京消費季活動品牌,為消費市場全面復甦注入新活力。  培育消費新場景,滿足消費新需求。培育夜京城新場景。實施夜京城2.0行動計劃,北京消費季期間,每周末在前門、新世界、國貿等全市80個地標、商圈和特色街區持續點亮夜京城。培育商旅文體融合新場景。舉辦了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五棵松調調街市集、新隆福國潮書市、麒麟新天地星空音樂節、大興綠地繽紛電影節、夜遊八達嶺長城等商旅文體深度融合活動30餘場。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發布,成都位列第三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張楊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項目斬獲「魯班獎」(圖)
    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實景圖  11月17日,2014—2015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經驗交流暨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項目斬獲「魯班金像獎」。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是兩江新區成立以來動工的第一個大型設施類項目。國博中心快速建設和投用的過程是兩江新區成立5年來又好又快發展的縮影。5年來,兩江新區建設量巨大,大量的基礎設施、公共建築、商業開發、企業廠房等建成投用。「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兩江新區在建設中不僅重視建設的速度,更是高度重視建設的質量。
  • 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的優勢在哪裡?
    專家指出,濟寧提出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說明他們有向中心城市發展的理念,這是個目標。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要靠產業項目、經濟總量、區位優勢、城市規模等綜合要素奠定。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參加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徐州代表團討論時提出,徐州要在蘇北決勝全面小康的徵程中發揮領軍作用,在推動淮海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在更好地營造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中發揮先行作用。
  • 謀略國家中心城市布局
    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工業經濟中心與交通樞紐,轉向全國性的高端生產服務職能、國際門戶職能和高端消費服務職能。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迫使我國加強內需市場培育;同時,各類開放政策也逐步向內陸地區傾斜。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通過交通樞紐、空港建設,極大提升了其在全國的樞紐地位和全球中的開放地位,國家區域經濟格局逐步走向相對均衡發展。
  • 高質量推動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12月12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馮飛赴保亭、三亞,就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調研。調研途中,馮飛聽取了省旅文廳等部門關於全省旅遊業發展情況、「十四五」旅遊業專項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他指出,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是黨中央賦予海南「三區一中心」發展戰略定位之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旅遊消費提質升級,全力打造優質旅遊品牌,高質量推動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馮飛先後來到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三亞遊艇旅遊中心、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三亞國際免稅城、三亞海昌夢幻不夜城等地,考察旅遊消費情況。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蕭山樣板
    今年以來,蕭山積極搶抓「後峰會、前亞運」、「擁江發展」和數字消費升級的新機遇,大力發展以網絡購物、行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新消費,為經濟企穩回升增添新動能。蕭山率先打造數字生活示範區,發力直播電商與網紅經濟,積極招引優質企業和平臺,不斷創新消費應用模式,著力提升消費環境,點亮城市夜經濟,全方位推動商貿行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蕭山樣板。
  • 石曉輝:發揮高校優勢 助推重慶西部創新中心建設
    市人大代表、重慶理工大學校長石曉輝發言。市人大代表、重慶理工大學校長石曉輝認為,要發揮高校優勢,助推西部創新中心建設。  石曉輝介紹,重慶理工大學主動融入重慶市「6+1」支柱產業、「2+10」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企業創新需求,制定學科對接產業行動計劃,構建協同創新、集聚發展的研究型學科集群,對接國家和重慶重大發展戰略、科技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
  • 兩江新區擴大開放爭排頭全面融入國際消費市場
    日前,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通過打造國際消費集聚區、國際消費品牌集聚工程、渝貨精品打造工程、特色服務消費提升工程等行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江新區正著力體現「領跑」西部開放開發的擔當,在重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打頭陣、作先鋒,努力在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上走在全市乃至西部地區前列,成為全市擴大開放排頭兵、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和重慶發揮「三個作用」的先行示範區。雄厚的產業基礎、巨大的集聚輻射作用、高效的國際要素流動是兩江新區全面融入國際消費市場的優勢所在。
  •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
    《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2017—2030)》(以下簡稱《實施綱要》)是指導我市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基本遵循,明確了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提出了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描繪了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