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徵求意見稿)

2020-12-06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擴大內需總體部署和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壯大消費新動能,構築新時代深圳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在新時代坐標系中、消費升級大趨勢下系統謀劃消費創新發展,堅持消費升級與產業提質一體謀劃、市場優勢與時尚特質一體發掘、供給創新與需求創造一體推進、區域協同與要素聯動一體統籌,著力實施以商業名街創建、口岸商業帶建設為重點,以消費供給提質、消費業態創新、消費促進推廣、國際化消費環境營造、消費改革攻堅為支撐的七大行動,推動深圳消費供給體系、需求結構、發展環境實現根本性重構,加快建成立足華南、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二、發展目標

  到2021年,全市消費貢獻度、業態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環境國際化邁上新的臺階,成為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世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地,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消費中心城市。

  ——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消費領域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平臺、創新人才等新動能不斷湧現,平臺商業、智慧零售、跨界消費等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00億元以上,外來消費佔比超過3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以上,消費型經濟特徵更加明顯;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3000億以上;打造10個以上智慧商圈、1000家以上的智慧商店,成為全球消費創新版圖的重要一極。

  ——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統籌引進國際知名品牌、集聚國際消費資源、推行國際消費理念、營造國際標準環境,對國際消費資源要素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形成3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核心商圈,3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端商圈,17個特色商業街區以及覆蓋全市的口岸商業帶,國際知名一線品牌入駐率超過85%,成為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國內知名商業企業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在深圳設立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艦店漸成趨勢,國內知名一線品牌入駐率超過95%,成為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示中國製造品牌、質量、標準、信譽的重要窗口。

  ——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深圳女裝、珠寶、鐘錶、眼鏡等時尚屬性顯著的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大浪時尚創意小鎮、水貝珠寶街、光明時間谷、橫崗眼鏡城發展特色更加顯著,深圳時裝周、國際珠寶展、世界模特大賽等時尚活動的國際影響持續擴大,「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創意迸發、名牌匯聚、引領潮流的全球時尚消費高地。

  ——世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地。消費電子領域國際品牌、標杆企業、新興業態集聚地更加凸顯,智慧型手機、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新品不斷湧現,每年舉辦10場以上國際一線品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會,成為全球時尚消費電子新品發布新地標。

  三、重點任務

  (一)商業名街創建行動。

  1.聚力打造三大國際化核心商圈。

  羅湖「金三角」商業區。推動羅湖蔡屋圍片區城市更新,加快建設深圳塔、京基新晶都酒店、恆大國際金融中心等一批代表深圳形象、媲美國際一流的現代化、高品質、綜合性商業地標,引進國際知名購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題商場、國際一線品牌體驗店等新型高端業態和國內外頂級奢侈品牌;規劃建設串聯蔡屋圍各商業綜合體的慢行消費徑,實現各重要商點節點有效互聯互通,形成高端消費的聚集效應;立足大眾時尚消費定位,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推動東門購物街改造提升,引入時尚元素和國內知名時尚消費品牌,打造時尚消費引領地;充分發揮人民南片區美容整形產業優勢,繼續引進知名高端整形美容機構,打造整形美容一條街,構建健康服務消費鏈。(責任單位:羅湖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福田中心商業區。結合廣深港軌道交通樞紐站、天元商業中心建設,合理規劃開發福田中心商業區地下空間,突破商業發展瓶頸;加快建設福田中心區「中軸雲廊」, 實現購物公園、皇庭廣場、大中華廣場、卓越世紀中心等商業區互聯互通,形成商圈一體化發展格局;深入實施交通及空間環境提升、景觀照明提升、城市環境「淨美優」「詩書禮樂」四園、文化體驗高地等硬體提升工程,加強音樂廳、少年宮、中心書城、當代藝術館等重大文化設施與周邊商圈的聯動效應,整體提升福田中心區商圈對高端商業要素的磁吸能力。(責任單位:福田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後海超級總部商業區。推動深圳灣萬象城儘快投入運營。結合後海超級總部基地建設,加快建設空中商業連廊,有效連接現後海中心商業區、歡樂海岸、深圳灣萬象城,共同構築深圳中高端消費集聚地。強化商業與文化、旅遊、休閒互動,規劃布局深圳博物館、未來科技館等文化地標設施,強化後海中心商業區—歡樂海岸—深圳灣萬象城與深圳灣體育中心、深圳灣生態公園的有機銜接,整體提升商圈文化活力與濱海品味。(責任單位:南山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2.著力提升三大高端化商業中心。

  龍崗東部商業區。加快東部超級CBD規劃建設,圍繞三館一城和世貿中心、萬科廣場、珠江廣場等重點區域,引導品牌集聚,將龍崗中心商業區打造成為面向深圳東部、輻射周邊城市的綜合商業中心。(責任單位:龍崗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寶安中心商業區。進一步完善壹方城及周邊商業業態和功能,加快品牌專業店、特色餐飲、影劇院、茶藝街、酒吧街等休閒文化娛樂服務網點發展,將寶安中心商業區打造為集購物、餐飲、休閒、文化娛樂於一體的一站式消費中心;商旅文融合,升級改造寶安西部45公里海岸線,積極開發濱海休閒、旅遊觀光項目,加快推動濱海文化公園項目建設,打造集「濱海+文化+休閒+購物」於一體的黃金商旅樂購海岸線。(責任單位:寶安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龍華北部商業區。加快原龍華商業中心、龍華第三工業區、龍華舊城核心區城市綜合體、龍華中心都市綜合體等城市更新改造,引入現代都市型購物中心等中高端消費業態,整體提升龍華中心商業區服務功能;加快紅山6979、壹方天地二期等項目建設,發展與「高鐵經濟」相匹配的高端主題商業; 強化龍華商業區與北站商務區的資源互通、協同聯動,共同構築深圳北部商業中心。(責任單位:龍華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3.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化商業街區。

  消費電子特色商街。充分發揮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品牌效應,更加力度統籌片區城市更新,吸引消費電子領域創新性企業集聚,強化產業創新支撐;聯動「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名品名店名街集聚,引進國際國內一線消費電子品牌,構建集批發零售於一體,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電子展示交易平臺以及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高地。(責任單位:福田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配合)

  時尚特色商街。依託前海合作區集聚國際要素資源的優勢,對標國際一流商業名街,在前海合作區規劃建設深圳奢侈品一條街,打造國際奢侈品牌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駐地和內地奢侈品消費重要目的地;整合我市珠寶和鐘錶、眼鏡等優勢產業資源,在羅湖水貝打造珠寶、鐘錶、眼鏡等時尚資源匯聚的水貝時尚商業街。在龍華大浪規劃建設一批時尚服飾購物街區,升級龍華服裝時尚創意小鎮,形成國際時尚流行策源地;打造光明「時間谷」中瑞法創新特色小鎮,引進瑞士和法國企業品牌亞太總部入駐,形成鐘錶時尚聚集區;規劃推進橫崗時尚眼鏡城建設。(責任單位:羅湖、龍崗、龍華、光明區政府和前海管理局牽頭,市經貿信息委配合)

  濱海風情特色商街。連通太子灣郵輪母港區和海上世界商業街,升級業種業態,建設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式國際濱海特色商業街區。大力推進小梅沙片區升級改造和馬巒山區域、大鵬半島舊村落保護性旅遊開發利用,加快積極推動環龍岐灣濱海國際旅遊度假區、金沙灣國際樂園、大鵬所城旅遊區、華誼兄弟影視城等大型項目創新發展,打造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東部濱海旅遊休閒商業街區。發揮深圳遠洋漁業發達、港口資源豐富的優勢,依託鹽田港、鹽田海鮮街,打造集批發、零售於一體的大型海鮮交易市場。(責任單位:南山、鹽田區政府和大鵬新區管委會牽頭,市文體旅遊局配合)

  文旅創意商街。整合華僑城片區旅遊和文化創意產業資源,以南部世界之窗、中華民俗文化村、北部歡樂谷主題公園和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等資源為支點,規劃建設從中華民俗文化村到世界之窗約2.6公裡長的步行街,打造集旅遊、商業、餐飲、文藝表演、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商旅文融合發展特色商圈。加快對公明老街特色歷史建築的維修、復原,積極開發歷史文化價值,引入嶺南建築展示館、華僑文化陳列館等博物館和旅遊紀念品店、咖啡屋、酒吧等配套業態,發展兼具歷史文化旅遊與休閒購物等多種功能的特色步行街。依託龍崗坂田手造文化優勢,建設傳統手造文化創造、展示、交易綜合平臺,積極引入特色手工藝品店、生活體驗店、流動手工驛站、創意集市等業態,打造坂田手造文化特色商街。(責任單位:南山、龍崗、光明區政府牽頭,市文體旅遊局配合)

  (二)口岸商業帶建設行動。

  4.構建深圳河小河套國際商圈。充分發揮羅湖口岸交通樞紐、周邊片區商業零售和美容整形產業集聚的綜合優勢,推動羅湖商業城向醫療綜合商城轉型升級,構建完善重點向外的健康服務消費集聚區。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探索「飛地」經濟合作新模式,推動深圳河小河套地區8塊過境土地開發建設,規劃建設深港邊境購物中心。抓住文錦渡口岸改造升級機遇,推動與香港在文錦渡口岸邊境區域共建平行進口汽車展示展銷中心,打造集進口汽車展示、貿易、銷售、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進口汽車貿易綜合性服務平臺。(責任單位:羅湖區政府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交通運輸委、口岸辦,深圳海關、深圳邊檢配合)

  5.建設皇崗口岸深港消費中心。抓住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規劃建設和皇崗口岸升級改造機遇,合理規劃新皇崗口岸商業空間布局,積極引進香港商貿龍頭企業,合作共建皇崗口岸深港國際購物中心。加快推進3號線南延線、軌道10號線建設,研究推動11、14、20號線延長至皇崗口岸,及早研究軌道22號線、中小運量軌道交通建設,暢通皇崗口岸對外交通聯繫。優化調整連接皇崗、福田兩大口岸的通道,探索通過空中連廊、慢行系統、觀光軌道實現河套C區與福田保稅區聯動協同發展,共同建設深港國際高端消費集聚區。(責任單位:福田區政府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交通運輸委、口岸辦,深圳海關、深圳邊檢配合)

  6.打造環深圳灣口岸超級商業走廊。強化深圳灣、蛇口港、赤灣、媽灣、東角頭等環深圳灣陸海口岸聯動,推動南山深圳灣超級總部商業區向環深圳灣各口岸區域延伸,促進「卓越·深圳灣口岸商業街」業態提升,加快建設業種業態齊全、中高端商業設施聚集,面向市內外中高端收入群體、國內外遊客和商務人士,提供獨具濱海特色、文化氣息濃厚、環境優美的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酒店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濱海商業區;加快推進深圳灣口岸公共運輸樞紐建設,推動引入地鐵13號線,進一步優化深圳灣旅遊消費購物交通環境。(責任單位:南山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交通運輸委、口岸辦,深圳海關、深圳邊檢配合)

  7.創建中英街國際旅遊消費示範區。充分發揮中英街「一街兩制」優勢,高品質打造集鐘錶、珠寶、食品、藥品、日用品等多種經營業態為一體的「名品名店免稅購物一條街」。推動「鎮內買單、海關監管、快速通關、密封自提」新型購物通關模式落地,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將居民每次購物限額提升到8000元。加強中英街與沙頭角口岸、鹽田綜合保稅區的聯動,拓展進口商品展銷、保稅延展等消費新業態。(責任單位:鹽田區政府牽頭,市經貿信息委、財政委、文體旅遊局、口岸辦,深圳海關、深圳邊檢配合)

  (三)消費供給提質行動。

  8.提升消費品供給水平。落實《深圳市推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工作方案》,提升消費品產品設計和製造能力;立足深圳優勢產業,通過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服裝、家具、鐘錶、黃金珠寶、眼鏡等企業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提升產品性能、款式設計、工藝水平,縮小與境外產品的差距,推出一批滿足個性化、多元化、高端化消費需求的產品。落實國家降低進口商品總體稅率部署,擴大市民群眾需求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促進進口商品跨境電商發展,鼓勵大型零售企業「走出去」建立海外採購中心或直採基地,增加高質量商品進口;開展供應鏈創新應用試點,建設完善一批滿足全球採購、全球配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為消費品進口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綜合服務。(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科技創新委、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深圳市稅務局、深圳海關、深圳邊檢)

  9.擦亮「深圳製造」名片。構建企業、產業、區域、城市品牌「四級縱隊」。利用現有資金渠道,鼓勵深圳消費品工業企業及公共服務機構加強品牌建設、夯實品牌發展基礎,推動深圳產品向深圳品牌轉變,進一步增強深圳產品對國際國內外消費者的吸引力;實施「一區一品」行動計劃,打造南山手機、水貝珠寶、橫崗眼鏡、寶安機器人、坪山新能源汽車、光明鐘錶、龍華服飾等一批區域製造品牌。加快龍華「全國時尚服飾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坪山「全國新能源汽車知名品牌示範區」、光明「全國鐘錶知名品牌示範區」創建工作;依託深圳優勢產品,遴選一批代表深圳設計和製造水平、有深圳特色的「深圳手信」、「深圳禮物」,共同打造城市品牌。研究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國內外時尚創意設計師、工業設計師、原創設計師來深發展,支持創建設計師品牌,進一步滿足消費升級需求。(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科技創新委、市場和質量監管委)

  10.打造「全球名品」櫥窗。依託深圳營商環境綜合優勢、產業鏈優勢和市場優勢,大力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推動國際知名品牌在深布局全球總部、亞太總部、大中華區總部,引導國際知名品牌在深設立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結算中心、運營中心和品牌旗艦店、體驗店,加快建設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積極引進國內一線品牌,支持國內知名商業企業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在深圳設立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艦店,打造國內品牌「世界櫥窗」。積極引進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在深圳舉辦,打造比肩國際的消費電子產品發布、展示、交易平臺,在深業上城、華強北設置專門的電子新品發布空間,培育一批新品發布專業服務機構,引進消費電子國際知名品牌在深圳首發新品,打造世界消費電子新品首發地。(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深圳海關、深圳邊檢)

  (四)消費業態創新行動。

  11.打造「新零售」發展高地。設立規模20億元的新零售產業發展基金,通過參股、併購、重組等市場方式,重點投資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新技術的無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零售項目。加強與消費領域知名創新型企業對接,引導其在深圳布局新零售、無人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消費項目,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智慧商圈、智慧集市和智慧商店。支持舉辦中國(深圳)智慧零售大會,打造全國智慧零售發展的言論高地和策源地。整合產業鏈資源,推動成立全市新零售產業創新聯盟,開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研究,形成廣泛參與、分工合作、密切協同的融合發展格局。鼓勵新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發展,促進智慧零售服務商提升建設運營質量。(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大鵬新區管委會,市經貿信息委、財政委、國資委、投資推廣署)

  12.推動傳統商業創新轉型。鼓勵傳統企業創新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向全渠道平臺商、集成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定製化服務商等轉型。引導傳統商超改變「引廠進店、出租櫃檯」的傳統經營方式,實行深度聯營和買斷經營,發展集「網上商城、微信營銷、APP應用、線下商店」於一體的全渠道經營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業務、品牌、渠道、客戶等多方面資源整合。整合利用國有資本投融資平臺和上市公司平臺,推動商貿領域市屬國有企業加大對產業鏈缺失環節的併購力度,組建若干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商貿集團。(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國資委)

  13.提升「新消費」引領能級。順應消費升級新趨勢,推動文商旅體聯動,支持鼓勵購物中心、大型百貨等調整業態布局,形成文化、藝術、教育、餐飲娛樂、體驗和零售多業態聚合的新型複合消費業態,提升對新消費的引領作用;推動主題文化旅遊、健康旅遊、體育旅遊、創意民宿產品等新興旅遊業態發展,更大能級激發各層級消費需求;支持光明、坪山、大鵬建設醫養結合示範區,探索醫療和養老消費融合;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新太子灣郵輪母港、大鵬新體育海洋運動中心運營,向國家爭取粵港遊艇兩地牌照試點等政策,促進粵港澳旅遊消費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衛生計生委、文體旅遊局、民政局)

  (五)消費促進推廣行動。

  14.擴大「深圳歡樂購」影響力。堅持市區聯動、政企聯動、行業聯動、線上線下互動,圍繞消費電子、服裝、珠寶等時尚元素,集聚國內外知名品牌,每年定期組織促消費活動;加大對促消費活動宣傳推廣,利用多元化媒介圍繞深圳商圈、企業、產品、活動等主題開展系統性宣傳;製作「深圳消費地圖」,實時發布推送購物、旅遊、餐飲、娛樂等促消費資訊;加大「深圳手信(禮物)」宣傳推廣,在全市重要商業街區、旅遊景區、口岸、遊客中心設立「深圳手信(禮物)」精品館,並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際網路新媒體、社區路演等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把深圳優勢產品、時尚消費理念傳遞給本市消費者和來深旅客,激發消費需求;依託「深圳歡樂購」,鼓勵各區立足資源稟賦,開展各具特色的促消費活動。(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大鵬新區管委會,市委宣傳部,市經貿信息委、文體旅遊局)

  15.塑造「深圳購物」整體形象。深化與專業化、高水準的國際商業品牌策劃團隊的合作,以國際化視野開展深圳消費中心品牌宣傳策劃;健全對外宣傳和城市形象推廣機制,建立與國內外主流媒體戰略合作關係,利用各類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媒體平臺,藉助國內外媒體專業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推介深圳;以「深圳電子」「深圳時尚」為主線,統一海外推廣標識系統,制定宣傳口號、宣傳主題,運用公益宣傳片、新聞專題節目、宣傳手冊、紀念品等多種載體,宣傳推廣深圳購物。堅持辦好深圳時裝周、工業設計大展、國際服交會、國際鐘錶展、國際珠寶展等時尚領域重點展會,組織開展世界模特大賽、國際小姐選美大賽、世界旅遊小姐大賽等具有全球影響的時尚賽事,強化「時尚之都」形象;繼續辦好繼續辦好高交會、文博會、「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等大型國際性活動和中國杯帆船賽、深圳國際馬拉松、WTA深圳公開賽等高水平國際賽事,讓更多國際消費者關注深圳、認識深圳、來到深圳。(責任單位:市投資推廣署、經貿信息委、文體旅遊局)

  (六)國際化消費環境營造行動。

  16.打造國際化商業氛圍。合理規劃全市離境退稅定點商店布局,在現有67家基礎上新增200家離境退稅定點商店,將離境退稅口岸由深圳機場擴大到全市海陸口岸,為境外遊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口退稅服務;爭取國家部委支持我市企業在市內商業區開設市內免稅店;實施公共場所國際化標識改造工程,規範設置中英文雙語導視標識標牌;在主要商業區和旅遊景點建設200個遊客服務中心,設立國際居民服務臺,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商圈、景區(點)、機場、車站、賓館飯店等主要消費場所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在核心商業區推廣智能停車引導系統,解決商業集聚區停車難問題。(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財政委、文體旅遊局,深圳市稅務局、深圳海關、深圳邊檢)

  17.加強消費誠信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用獎懲聯動。推行「笑臉餐廳」「誠信商戶」等公開標識制度;在羅湖金三角等核心商圈試點建立商戶「誠信聯盟」,形成守承諾、重誠信的商業文化氛圍;探索對經營者處理消費者投訴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發布消費維權信用指數;引導行業組織開展誠信自律等行業信用建設,完善行業協會、徵信機構、保險金融機構等單位和消費者、消費者組織、新聞媒體參與的市場監督機制。(責任單位: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發展改革委)

  18.健全消費者保護機制。加強消費者權益宣傳,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暢通和拓寬消費者投訴熱線,建立統一、便民、高效的消費申訴和聯動處理機制,力爭實現投訴全處理、全回訪。推動大型商超、品牌連鎖、購物中心等具備條件的經營主體實行消費糾紛先行賠付制度;依託全市線下遊客服務中心建立消費者投訴受理服務體系;建立小額消費糾紛快速裁決機制,構建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新聞媒體、司法機關多元共治的消費維權體系。(責任單位: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

  19.完善消費品質量監管體系。建立健全預防為主、防範在先的質量監管體系,全面提升監管能力、效率和精準度。在食品藥品等重要商品領域率先構建產品質量全程追溯體系,實現產品供應鏈全程可追溯、可監管;廣泛運用大數據開展監測分析,建立健全產品質量風險監控和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實行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結果公開制度,加強違法失信行為信息的在線披露;健全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缺陷產品強制召回、嚴重失信企業強制退出機制;鼓勵消費者組織、第三方機構通過開展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等方式進行產品質量社會監督。(責任單位: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

  (七)消費改革攻堅行動。

  20.破除促消費制度障礙。深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擴大深圳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範圍,拓展「一試三證」(一次考試可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港澳認證及國際認證),推進深港專業服務業深度合作,著力提升深圳服務能力和水平;實施新技術新產品監管「鬆綁」計劃,建立強制性標準實施與質量監管相結合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讓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及時走向市場;進一步放寬醫療、文化、教育、養老等重點服務消費領域的準入條件,進一步增加新興消費供給;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促進連鎖經營和新零售發展;按照「應清必清、可放則放、能簡則簡」的原則,取消不必要的店內裝修改造審批程序;制訂《商場門前促銷指引》,放寬對戶外廣告和營銷活動的限制;在保障公共安全的情況下,放寬對大型商業促銷活動的限制;積極引導公共空間管理機構加強對無人零售等新業態進社區、進公園的支持。(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規劃國土委、市場和質量監管委、衛生計生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文體旅遊局、城管局、住房和建設局)

  21.強化消費金融支撐。加快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引導設立消費領域股權基金、創業基金、產業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新消費關鍵領域、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和應用示範項目。鼓勵商業銀行開發符合消費型經濟特徵的融資產品,大力發展商圈融資、供應鏈融資等創新型融資方式。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成立消費金融機構,在做好風險防範的前提下開發更多適應新消費趨勢的消費金融產品。引導信用擔保機構加大對消費型企業貸款的擔保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金融辦、深圳銀監局)

  22.探索消費統計創新。探索建立與國際消費中心相適應的消費統計新口徑、新標準、新指標、新體系,全面反映服務消費、商品消費、網絡消費、外來消費、品牌集聚等消費發展情況,切實解決消費領域長期以來存在的「消費在內、統計在外」問題。建立消費型經濟發展動態監測機制,完善消費統計資料庫,充分利用大數據快速發現、預警消費發展中出現的非正常波動和苗頭性問題,提高市場調控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建立統計、商務部門消費統計會商機制,協同開展對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跟蹤分析,提高對消費發展趨勢的研判能力和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經貿信息委、統計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立足全市擴大消費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研究創建過程中的有關重大問題,制定有關重要政策,部署年度工作任務。市商務主管部門要按照 「統籌協調、分工負責、市區聯動、部門協同」的原則,加快建立完善市區之間、部門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的聯動推進機制,構建科學有效、落實有力的工作體系。

  (二)加大財政投入。

  適度調整電子商務、物流、會展、品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產業資金支持範圍和重點,更加注重對消費領域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要平臺的支持;擴大商貿流通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支持消費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和創新型企業發展。探索政府採購向深圳本土創新型產品、自主品牌產品傾斜的新機制。

  (三)保障商業用地。

  加強商業網點規劃與城市空間規劃的銜接,加大對大型連鎖企業、電子商務企業配送中心等重要商業設施用地的支持,保障必要的商業用地規模。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佔社區總建築面積的比例不得低於10%的政策,確保必要的商業配套空間。加強新建商業空間的統一規劃設計,推廣在建項目實施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和空間綜合利用。

  (四)開展試點示範。

  支持有條件的區(新區)立足促進消費創新發展,主動在財政、金融、人才、技術、標準化及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示範區,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五)強化監督考核。

  各區、各部門要根據發展實際需要,迅速行動、精準發力,加快研究制定本區域、本領域的具體實施方案,儘早在全市形成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強大合力。市政府督查部門要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納入各區、各部門年度考核,綜合運用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多種方式科學評估實施效果,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成都、西安、武漢方驂並路,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該《意見》發布後,僅2017年全國就有北京、深圳、寧波、青島、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先後提出致力於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而SWB也在2017年年底向媒體透露:未來三年將打造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吸引境外消費回流。
  • 《2020年工程建設規範和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徵求意見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徵求2020年工程建設規範和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國務院有關部門辦公廳(室),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水務廳,直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委及有關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部內有關司局,
  •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只是「購物天堂」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張靜│北京報導2019年1月28日,外國友人在北京故宮舉行的「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上購買老字號產品,滿載而歸 ( 董乃德 / 攝 )近日,武漢市出臺《全市加快新消費引領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
  • 《成都市錦城公園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建設高品質城市生態功能區和耕地保護示範區據悉,為了加強錦城公園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建設高品質城市生態功能區和耕地保護示範區,營造城市未來美好生活的體驗空間,賦能中心城區轉型發展,《成都市錦城公園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在網上公開徵求意見。
  • 如何建設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廈門三問
    會上提出,廈門將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7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面向日趨激烈的城市間競爭,廈門如何實現國家海洋中心示範城市、全球海洋文旅名城、國際海洋治理典範城市等諸多發展目標?底氣何來?
  • 住建部就《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陳薇...
    住建部就《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9月7日,住建部就《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國家鼓勵通過新增用地專門建設租賃住房,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利用整幢既有房屋用於出租,將商業辦公用房、工業廠房等非住宅改建為租賃住房等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
  • 溫州發布「行動計劃」徵求意見 今年要命名稅收「億元樓」10幢
    溫州網訊 近日,《2019年溫州市培育稅收億元樓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市政府網站發布,公開徵求意見。「行動計劃」顯示,2019年要命名稅收億元樓10幢,培育稅收2000萬元以上重點樓宇50幢。
  • 十四五:重慶著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本月初公布的重慶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重慶將「著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重慶由生產型城市向更高階進化的重要一步,對於重慶能否成為頭部城市至關重要。「十三五」時期,國家就提出要「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中央剛剛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也提出要「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發布,成都位列第三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張楊2019年末,商務部等1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提出5年內要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為規範國家標準管理,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規章修改工作安排,現將《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18日。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三、通過電子郵件將意見發送至:bzjss_gy@samr.gov.cn。郵件主題請註明「《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字樣。四、通過信函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海澱區馬甸東路9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司,郵政編碼:100088。信封上請註明「《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修改意見」字樣。
  • ...並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根據徵集意見稿,北京市將持續擴大5G...
    文 / editor2020-11-23 07:39:10來源:FX168 【北京「十四五」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徵求意見,2025年要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徵集意見稿)
  • 關於徵求《「數字霍邱」建設發展規劃(2021-2025)(徵求意見稿...
    現將《「數字霍邱」建設發展規劃(2021-2025)(徵求意見稿)》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自2020年12月14日至2021年附件:「數字霍邱」建設發展規劃(2021-2025)(徵求意見稿)
  • 未來5年將打造灣區商業中心!這份規劃等你提意見
    近日,深圳市商務局在「深圳政府在線」網站公布了《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根據該《規劃(徵求意見稿)》,到2025年,深圳30000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將達到130個。
  • 生態環境部:《印刷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
    為完善國家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促進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印刷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並於近日印發,具體見下文:  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印刷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 《深圳市社會投資項目準入指引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聽證...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擬於2019年12月6日召開《深圳市社會投資項目準入指引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聽證會。  (一)企業代表(共6名):  陳浩然 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 建設項目管理  李勤君 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規劃發展部 主管  熊琳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液化天然氣項目經理部
  • 河北省《海綿城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河北省住建廳近日就《海綿城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本規範編制組總結了近年來全國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的設計和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和應用研究,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規範。
  • 北京發布「限塑令」徵求意見稿!限塑...
    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徵求2021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文化...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徵求2021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文化和科技融合」 重點專項申報指南意見… 2020-10-27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救助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公開徵求《安全應急產業分類指導目錄(2020年版)(徵求意見稿)》意見
    公開徵求《安全應急產業分類指導目錄(2020年版)(徵求意見稿)》意見 發布時間:2020-12-15 10:26  來源:安全生產司     為完善安全應急產業理論體系和內涵,我司組織制定了《安全應急產業分類指導目錄(2020年版)(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