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季羨林10幅書法題字欣賞,書友:奇縱古拙、一般人看不懂

2020-12-12 書畫課代表
季羨林

對於經常寫字練書法的人來講,能夠有一位真正的欣賞者,往往顯得特別重要。真正的欣賞者可以在在塵封的、殘破的幾行墨跡中能夠發現歷史上的許多書家。在一般觀者心中以為是死了的,在真正的欣賞者眼中卻仍是活生生的!而作為一個欣賞者同時是一個好學生而言,也只有從自己體驗中,切實了解了古代書家,方可以繼承優秀的傳統而成為一個新的卓越的書家。在這樣正確的路上,才可以進一步談到發揚創新。這除了對書法家本人意義重大,也是欣賞者的光榮和責任。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著名作家季羨林的書法。季羨林讀書法不同於我們之前介紹的朱自清、沈從文、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其他作家的書法,即使是外行人也一眼便可看出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而季羨林的書法,相比之下則要顯得「拙劣」了一些,甚至有書法愛好者會覺得這樣的字一點也不工整,乃醜書之流、根本不能稱之為書法。但書法並非只有工整,也可以是雜而不亂、錯落有致的「拙」。

國學大師季羨林書法欣賞

季羨林 手札

季羨林(1911-2009年),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

季羨林早年留學國外,精通7國語言,被稱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及終身教授。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南懷瑾,16幅書法作品展,網友:國學真大師、書法江湖字
    細看南懷瑾的書法字體流暢,粗中有細,入木三分,遵循古法,取百家之長,自己創新,字如其人。可遠看,近看,單字看,整體看,倒著看,讓人美不勝收,賞心悅目。南懷瑾書法的缺點是用筆的豐富性方面欠缺,也就是對筆法的研究不深入,字體很早就定型,之後就吃老本,憑他其它方面的成就地位,大量寫應酬作品,大量題字,寫招牌字,字沒什麼變化,缺點很多。
  • 董必武副主席10幅書法欣賞,古拙樸實、渾厚自然,書友:人民公僕
    我們都知道,學習書法最要緊的是必須要能沉下心來、要持之以恆。如果三心二意,沒有耐得住枯燥的心,不如趁早另尋其他的樂趣。俗話說得好,「字無百日功」,其實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其實「百日」二字更多的是象徵意義上的鼓勵之語,如果書法練習要以此為時限來看成果,基本是要讓人失望的,大概寫字至少要兩三年不斷的努力,才能打下初步的基礎。畢竟古人寫字尚且每日臨池,甚至活到老寫到老的書法名家都不勝枚舉,比如文徵明,耄耋之年還日書萬字。由此可見功夫之深、毅力之堅!
  • 國學大師南懷瑾,16幅傑出書法作品展:網友:一手美麗的江湖字
    其書法運筆內涵之精神境界非一般俗士能悟。細看南懷瑾的書法字體流暢,粗中有細,入木三分,遵循古法,取百家之長,自己創新,字如其人。可遠看,近看,單字看,整體看,倒著看,讓人美不勝收,賞心悅目。南懷瑾書法的缺點是用筆的豐富性方面欠缺,也就是對筆法的研究不深入,字體很早就定型,之後就吃老本,憑他其它方面的成就地位,大量寫應酬作品,大量題字,寫招牌字,字沒什麼變化,缺點很多。
  • 淺說季羨林「國學大師」桂冠和生活
    淺說季羨林「國學大師」桂冠和生活2018.2.22在鄉虎季羨林,是東方文化大師應該沒問題,這怎麼就成了國學大師呢?這是怎麼造就出來的呢?季羨林沒有夠份量的國學核心內容的專著,也不是國學核心問題的領軍人物。我至今沒搞懂這個老爺子怎麼就被弟子們戴上了國學大師的桂冠!他對國學深邃的核心問題精通?絕無!國學界大師們認可他嗎?也不可能。
  • 101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書法超凡脫俗,自成一體,豪縱韻趣
    他已經101歲了,在當今絕對是一位長壽之人,他最大的長壽秘訣就是愛好,一生以書法為伴,其書法也是別開生面,自成一體,不僅如此,還能夠擅長書法諸體,諸體皆精,就連錢鍾書先生都稱他為「曠世奇才」,季羨林說「心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對,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就是這位大師
  • 3幅大師級書法作品讓人看不懂
    下面介紹3幅其醜無比的書法作品,它們都來自鼎鼎大名的文化大師。朱耷這個名字普通人很陌生,其實他還有個別號:八大山人。這並不是八個人的稱號,而是朱耷自己。比別號更神奇的是朱耷的身份,他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直系子孫。朱耷先入佛教,後信道家,是一位亦僧亦道、能詩善畫大師,還是一位殿堂級的醜書大師。請看下面這幅書法:稍微有點文化常識的人都能看懂,朱耷臨摹的是東晉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
  • 毛澤東最著名的10幅題字
    關注丸子,感受字魅毛澤東不僅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也是一位融合諸家的書法高手,給後世留下了諸多書法題字。其中大量題字、題詞深入人心,大氣磅礴的筆畫與結構,給了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是震撼人心的書法表現。
  • 毛澤東最著名的10幅題字!
    毛澤東不僅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也是一位融合諸家的書法高手,給後世留下了諸多書法題字。
  • 美女用身體表演「爬行書法」,「射書大師」稱: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不得不說,近兩年來,一些「書法大師」確實成功了,他們把書法從一種修身養性的小眾愛好,帶到了人人皆知的高度。比如說「射書大師」邵巖,以一手針管射墨的方式,成為關注度最高的書法家之一。「射書」表演火了之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圈內一眾本來低調內斂的行家,仿佛都開了竅一般,個個大顯身手。
  • 書法大師劉洪彪寫書法,網友看不懂!大師:這是草書小白當然不懂
    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還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正是在我國古代眾多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書法大師,接下來小七給大家介紹一位當今非常出名的大師!
  • 田畬書法的古拙美
    魯網12月30日訊(記者宿榮蓉)島城書法家田畬所贈條幅,我常拿出來給造訪的客人看,大都沒談什麼意見。其實是沒有能力欣賞,既看不出「門道」,也看不出「熱鬧」。猶如當年文革中交響樂團下鄉給貧下中農演出,那時的老農敢批評交響樂團演奏得不整齊!  不過我說的這些朋友,還是很有修養的,不懂不能裝懂,對田畬的書法只能表示未置可否的沉默。
  • 國學大師饒宗頤,學貫中西,享年101歲,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
    國學文化燦若星河,但是這些年西方的文化和藝術大肆侵入華人文化生活,已經很難產生傳統意義上的國學大師。 2018年一代國學宗師饒宗頤去世,中國傳統國學失去了最後一位學究天人的大宗師。
  • 國學大師饒宗頤,學貫中西,享年101歲,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
    國學文化燦若星河,但是這些年西方的文化和藝術大肆侵入華人文化生活,已經很難產生傳統意義上的國學大師。2018年一代國學宗師饒宗頤去世,中國傳統國學失去了最後一位學究天人的大宗師。讓我們捋一捋饒宗頤先生的治學脈絡,看一看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的成名史,也許足以借鑑。
  • 毛主席最著名的10幅題字!
    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先點擊上方手指指向的藍色字體「中國人」,再點擊「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毛主席不僅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也是一位融合諸家的書法高手,給後世留下了諸多書法題字。
  • 印光法師10幅書法真跡欣賞,疏朗遒逸、古拙自然!不弱書協名家
    書法作為一門相對感性的藝術,時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對一幅作品的評價出現大相逕庭的現象,甚至對於爭議較大的書法作品會說:「如果是我寫出來的還能不能得到好評?」於是肯定就會有書法愛好者回一句:「請先寫出來再問!」
  • 廖承志的10幅書法題字作品欣賞,筆力遒勁自然渾厚,字如其人也
    廖承志 廖承志先生的書法作品並不多,但是從他的書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廖承志先生在書法上的修為。 廖承志的書法確實是自己書寫的習慣形成的,沒有刻意的去展露筆法的重要性,並且在用筆上也講究隨性。他的字既沒有楷書的規整,更沒有行書的飄逸。但是卻能體現出一種隨性的厚重。有人說沒有帖學的書法不值得推崇,因為沒有師承的延續。其實唐之前師徒傳授和家學比較多,唐之後就偏少了,北宋以後到趙孟頫有名的帖學大家哪一個不是有較多真跡或者摹本臨本在手的。而且很多人會互相借閱。
  • 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15幅書法作品欣賞,書友:沉墨隨筆好書法
    關山月的書法獨具一格,淸鮮純潔,如出水芙蓉,又如虎踞龍蟠,百看不厭。關山月先生的字是有功底的,他融會貫通多家筆法才形成了自己的一家風格。以上所寫的牌匾各具春秋,但往往不被大眾認可。是很自然的。一般人的欣賞只圖方正圓滑好看,而內行人看的是其取哪家之長,有何出處,是隨碑或貼,還是碑貼相結合得出的筆法。真正毛筆字如何看其功,主要看其線條美不美,有無真功夫,還要看謀篇結構橫豎關係,呼應互盼關係,連帶關係,大小、粗細、乾濕、輕重、比例關係等。沈先生的字很有個人的風格。在我看來他的字要比歐陽中石的字好得多。雖然一時不被許多人看好,但是,過若干年後還是能被後人認可,方成一家書法。
  • 季羨林,國學大師?這很皮
    季羨林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一生著作很多,這也得益於他的高壽(1911-2009),因為好多著作他是晚年才寫就的。從學術論文到翻譯文獻,再到散文書集,絕對是著作等身的人物。這樣的學者有「國學大師」之稱,旁人看來,當然是名實兩副,但我卻認為這一頂大帽,季老未必戴的起來。
  • 國學大師季羨林,自稱是個普通人,還為掏糞工人寫橫幅,一生淡泊
    人,都喜歡身份,也容易被身份所累。但季羨林不一樣。他的一生,無限精彩,做人、做事、做學問,都做到了極致。可即便如此,季羨林卻說,我只是個普通人。請他題字的單位和個人不計其數,求他寫序的更多。魏林海就是其中之一,後來他們還成了忘年交。魏林海是北京市海澱區的一名掏糞工人。「掏糞」這一工作,很多人都不屑幹,而他卻很敬業,一幹就是20多年,風雨無阻。
  • 範曾書法潤格,一平方尺就是足足30000元,書友:還不是字因人貴
    然後請郭沫若幫忙題字以作留念,之後範曾能夠在畢業後迅速在書壇獲有一席之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有了郭沫若的「賞識」,不然短時間內平步青雲也絕非易事。雖然有的書友也說他的字值不了那麼高的價錢,甚至還有書友噴他,說他是當今書壇名副其實的「書法做作大師」,因為出自他筆下的書法和曾翔一個樣,那就是用筆特別抖,仿佛在運筆時手一直在不斷的顫抖,哆嗦,然後劃拉出來的作品缺少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