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君每日講堂:不懂紫砂壺的人怎麼看壺?

2020-12-16 騰訊網

壺人一相,神形兼備。不懂壺的人怎麼看壺呢?那就像看一個人那樣看吧!

人有骨架、肌肉、皮相,壺有線條和輪廓。藝人以素描的手法直接取相,眼、手、心相應以與造物肉搏,線條以其勻整、流動、迴環、曲折,傳遞著壺的體積、形態與生命。

一個人,挺胸、抬頭、闊肩,我們便稱其有「精神」,因其骨架重心向上提。一把壺有無精神,也要看骨架。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骨架搭得好,壺的精神也就截然不同了。

精神主骨,重在肩胸,在視覺上體現在壺體局部的「折角弧線」,當局部折出角度之後,猶如人之肩膀舒展,重心提升。若折角弧線流於淺弱,肩膀瑟縮,則骨相單薄。

若以五官來賞,那壺的五官是哪些呢?

一:壺嘴

紫砂壺的嘴、把和鈕,制壺者通常稱其為似人的五官,大小比例絲毫不能苟且。嘴、把和鈕的造型處理要與壺體形態相協調,不可太張揚或太弱。壺嘴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一彎嘴、二彎嘴、三彎嘴、直嘴和流等多種。

好的壺嘴,造型要適合水流曲線的變化,壺嘴的長短、粗細,裝在壺體上的位置都要恰當。

壺嘴內壁一定要通暢、厚薄均勻,壺蓋上的通氣孔要大小適當,不易被水汽堵住,注茶時空氣流通,並形成一定的壓力,小小壺嘴也有那麼多門道,藝術路上只有精益求精。

二、出水口

紫砂壺嘴的出水孔,不太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出水暢與不暢,出水孔至關重要。早期紫砂壺出水孔,人們大多想像為獨孔,其實並非完全如此。紫砂壺出水孔,應是隨著茶葉的焙制方法的發展和飲茶習俗的變化而變化的。

獨孔

球孔

網孔

起初,紫砂壺為獨孔,極易被茶葉堵塞,但最遲在晚明時,已有個別紫砂壺出水孔為錢形孔,但不知為什麼沒有普及開來。直到晚清,紫砂壺出水孔,才流行改作多孔。「文革」時,有批紫砂壺外銷至日本,這批外銷壺裡,出水孔設計為半球形網孔。這樣泡片茶時,可避免茶葉堵塞。

三、壺把

紫砂壺的壺把形態有端把、橫把、提梁三種類型。其中端把的形式最為常見,就是傳統中的執壺把,今天較為常見的多為環形把。橫把,就是壺把與壺嘴成90度角。橫把壺,早在唐代長沙窯中就已有生產,可見在唐代比較流行。現在國內一般很少見到橫把壺,但是日本人、韓國人品茶時多用橫把壺。

提梁壺類型,古已有之,原始陶器及青銅器造型中皆有。紫砂壺中的提梁又有兩種形式之分,一為硬提梁,一為軟提梁。

四、壺足

紫砂壺的底足可分為一捺底、加底(圈足)和釘足三種類型。

一捺底是紫砂壺底特有的樣式,薄薄的底片,嵌入壺體,底呈凹形。因紫砂另外無須上釉,燒成時便沒有粘底或粘匣缽的顧慮,盡可採取最簡潔、最方便、最精巧的做法。

四足底 四方傳爐壺

在看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下,把壺當做一個人來看下,看看這個「人」身材如何,五體協不協調,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其形是否到位。看壺如看人,看一把壺的神韻,就要看壺的「五官」組合在一起是否有精神!

紫砂壺如人,不僅以血肉之軀立世,更追求風神之美,將用和意渾然相通。這一過程中,實現著很多的對立與統一,如賓主之序、均衡之變、節奏之美、大小曲直等等,這一系列的對立和統一,本質是審美的張力。

中國古代哲學的經典,在紫砂誕生的那天起,就與它一道,共同塑造著不朽的東方傳奇。 「善學還從規矩」凡學,不可自作聰明,需知一器方圓自有度,莫將「馮馬」亂糊塗。唯有吃透章法,縱橫使轉間皆能出規入矩,始可言變、言新、言奇。

相關焦點

  • 蔣紅君每日講堂:保養知識,紫砂壺保養攻略
    養壺說起來好像挺複雜的,其實做起來很容易,只要平時一點一滴在細節上多注意。這裡程禮帶大家了解一些紫砂壺的使用和保養要留意幾個細節。 在養壺的過程中要保持壺的清潔,不能讓紫砂壺解除油汙,讓紫砂壺的結構通透。
  • 蔣紅君每日講堂:紫砂壺的五大審美標準
    很多茶友都喜歡用紫砂壺來喝茶,但是如何鑑賞紫砂器你知道嗎? 1丶個性 什麼叫個性?個性是指人的性格、修養、觀念、為人.......個性在壺上面如何體現呢?
  • 蔣紅君每日講堂:生活定製丨紫砂壺泡茶,怎樣氣質最佳
    很多人喜歡紫砂壺,但他不一定懂得怎樣用紫砂壺泡茶,紫砂壺泡茶,這些你做到了嗎?新壺啟用之前,先用紗布將茶壺外表通身仔細打磨一遍。如果沒有舊砂布,可將新砂布自相摩擦,使鋒頭減退後再磨壺身。新壺注滿熱茶時,不時用乾淨的溼布揩拭壺身,時日稍久,壺身便色澤深黯沉靜,發出雅光。紫砂壺的一般泡茶程序:溫壺溫杯:茶壺內外和茶杯用開水燒燙,既可淨壺去黴,又可暖壺腥味。
  • 蔣紅君每日講堂:定製一把紫砂壺,刻什麼才顯得不庸俗?
    紫砂壺作為喝茶的實用器屬性之外,還有賞玩的屬性,可以說明清以降,紫砂壺一直都是文人案頭必備的。而文人在紫砂壺上的銘刻,又給紫砂帶來了文化屬性,像如今我們就常可以看到壺身刻有茶禪一味、惠風和暢等短詞短句。那麼我們在選擇定製的紫砂壺時,在壺身上刻什麼才不顯得俗氣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制壺世家蔣紅君:宜興紫砂壺哪種好?
    品壺,品茶,品天下;壺道,茶道,天下道!對紫砂感興趣的朋友,有需要我解答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後私信,也可以跟帖提問。第一時間解答,第二時間整理選擇代表性問題,形成文章發布。對於這樣簡單而淳樸的茶友,我的建議如下,你買的紫砂壺需要具備如下特徵,即手工壺(區別於機器壺)、原礦壺、實用壺A、 手工壺。這裡指的手工壺,是我們在市場上接觸比較廣泛的壺,雖說是手工壺,實際上指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半手工壺,即壺身藉助於模具,其餘依靠手工製作而成的壺。
  • 紫砂壺新手入門篇,教你怎麼看壺
    「眼看」分兩步,一為看經典,二為市場選購時的觀察。比如在準備購買壺前,可先看看博物館、壺藏家的藏品,也可看看各種壺式的圖譜,從視覺上感受好泥料的質感。一般這些壺的泥色不論紫、紅、黃、青、綠、黑,它們的色澤和氣質都有相似性。
  • 有人看壺審架子,有人看壺晃蓋子,紫砂壺究竟怎麼看?
    大家平時看壺,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對於壺形留下的空間,通常不太在意,而對於做壺人來說,壺留下空間的部分,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為 我們正是根據這部分空間的形狀來確定壺的曲線、部位布置的。 從前做壺人的泥凳(工作檯),都是面窗而置,以便於在做壺時觀察壺坯的剪影,看壺留下的空間部分。
  • 宜興探訪紫砂壺:手工壺、模具壺、灌漿壺,怎麼還有「化工壺」?
    去宜興時很多人要我看看那裡手工壺究竟賣多少錢?再問問「化工壺」是怎麼回事?這幾年興起紫砂壺熱,不僅價格看漲,而到處都有賣紫砂壺商店,品種多,價格不一,有點混亂。但賣壺的人卻沒有一家說自己壺是「模具壺」、「灌漿壺」和「化工壺」的,無論賣什麼壺、賣什麼價,都信誓旦旦說自己的是「手工壺」是宜興「黃龍山」泥料。
  • 蔣紅君每日講堂:紫砂壺底在隱處,輕易不示人
    正規的壺底,應是與全壺一氣貫通的。壺底可分為方與圓、凹與平、圈足與起腳、筋紋與樹樁等形式。 如鐘形壺內置假圈足,而報春壺外置明圈足; 如石瓢壺底鼎立三足,而傳爐壺底並立四腳; 如供春壺不規則的榴皮內凹成桔底,而南瓜壺有條理的瓜楞線相聚向瓜臍。
  • 買壺必看:怎麼分辨紫砂壺的好壞?
    紫砂壺,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是泡茶不錯的選擇!紫砂壺憑藉著易存香的特徵受到了很多壺友們的喜愛。但是,不同品質的紫砂壺也是良莠不齊,品質好的紫砂壺更是有價無市。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分辨紫砂壺的好壞呢?其實有以下幾個很簡單的訣竅:
  • 壺多的人看過來!紫砂壺的妙用
    我們知道,紫砂壺有小品壺,有大品壺。使用紫砂壺這麼多年來,我越來越鍾愛小品壺,感覺小品壺泡茶更加香醇。人多了的話,大品壺就成了主角,泡起茶來不用頻繁的衝泡,更加大氣,方便,其樂融融。同時,我也堅持認為,小壺要有,大壺也要有。如果茶室只有小壺,那麼遠遠看過去,就缺乏了視覺衝擊力;而如果只有大壺,那麼又感覺不夠精緻。
  • 傳壺人紫砂壺怎麼樣?網友:用了2個月成了這樣!
    第一次聽說傳壺人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對它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的,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傳壺人是隸屬於壺人聯盟的一員,而對於壺人聯盟,我還是聽說過的,它是一個由好幾家紫砂壺機構和許多位制壺藝人聯合組成的一個聯盟,據說只賣原礦紫砂壺、只賣手工壺。
  • 如何鑑別是否為紫砂壺老壺
    在明清時代,紫砂壺就屬於文人雅士品茗論道的必備用品,近幾年紫砂壺逐漸火熱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收藏老紫砂壺,有一些歷代的紫砂壺開始拍賣出了高價,有人開始關注紫砂壺老壺這一塊了,偽造老紫砂壺橫空出世。為了讓大家能夠分辨出作假的老紫砂壺,寫下這篇文章。
  • 傳壺人:看這幾點教你如何辨別紫砂壺質量
    古往今來說起泡茶總要提起紫砂壺,因為其獨具一格的特性,喜愛紫砂壺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可是很多壺友不會辨別紫砂壺,分不清紫砂壺質量的好壞,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幾招,學會這幾招,就能輕鬆辨別紫砂壺質量。看壺的適茶性:紫砂壺的特性與茶的特性相加一般是壺音頻率較高,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因為香由熱蘊。反之壺音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烏龍、鐵觀音,這種變化是很微小的,但是細細觀察是能夠感覺出來的。
  • 紫砂講堂|紫砂壺泡茶流口水,我買到假壺了嗎?
    這兩天小瑞和許多壺友分享養壺知識時,有一位朋友向我反映了一個問題,他說他剛買的紫砂壺用了幾次發現壺蓋處會漏水,每次喝茶都會把茶席環境搞的有一點「狼狽」,非常影響喝茶心情和質量。出水口(流根部)的位置紫砂壺出水口的位置也會影響紫砂壺漏水,壺流的形狀、長度、水孔位置都與整個壺型風格相匹配,比如西施壺、龍蛋壺,這些壺形較小,因壺形需要壺嘴都很短平,因此就很容易流口水。
  • 紫砂壺如何開壺?
    本文來自講堂網。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紫砂壺的相關知識。紫砂壺被視為是泡茶的最佳器具,使用紫砂壺泡茶不僅可以保持茶的色香味,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儀式感。對於新入手的紫砂壺,第一步要進行的就是開壺。如何開壺,主要就是用清水煮紫砂壺,但是怎麼煮,如何煮還是有一定講究的。首先做清潔,用溫水澆壺,然後用軟毛的養壺筆將壺內外的金剛砂和窯灰進行清理,一些比較頑固的雜質可以使用牙刷。
  • 紫砂壺辨別:機車壺手拉坯壺不可能有刻繪是真是假?
    現在很多壺友在辨別紫砂壺時以有沒有刻繪來做為辨別的標準,覺得機車壺、手拉坯壺這樣的壺是不會有刻繪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今天本媒體就來講下這刻繪中的門道。所以說,並不是有手工刻繪的壺就是好壺。而且也不能通過壺上的刻繪看出一把壺的成型工藝是怎樣的。但是有一個方法大家是可以通過刻繪來鑑別紫砂壺做工好不好的。
  • 傳壺人:紫砂壺養壺需要乾擦還是溼擦
    隨著紫砂壺被越來越多的愛壺之人注意到,漸漸用紫砂壺泡茶喝茶已經成了一種流行趨勢,更有許多壺友在泡養紫砂壺讓壺包漿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泡養出好的包漿的驕傲感。可是很多壺友會出現紫砂壺養了很久,但依舊不知道紫砂壺是需要用茶巾乾擦保養,還是溼擦保養。
  • 宜興紫砂壺怎麼了?賣壺的都是大爺,做壺的……
    近日在壺友圈接觸到一些玩壺的新手,他們都非常喜愛紫砂壺,之前也都各自入手過幾把紫砂壺,雖然大家剛認識接觸不多,但因為同是紫砂壺愛好者這個特徵,言語之間還是能深深體會到他們作為紫砂壺愛好者對宜興紫砂的喜愛之情。
  • 追壺人:紫砂壺表裡顏色不一是假壺?
    前幾天有壺友跑來找我訴苦,說買到了假壺,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他覺得表裡顏色不一的紫砂壺就是假壺,這種壺是因為泥料有問題才會出現表裡顏色不一的情況,壺友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十分的頹喪。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正常,而且所有的紫砂壺都是這樣,導致這樣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紫砂壺修整的原因,明針篦子等都使紫砂壺外面更加緊緻,而紫砂壺內部通常是不需要修整的,最多也是將滋泥刮除,所以裡外緊密程度不一樣,自然會存在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