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老師指導怎樣寫一件事,有了這個法寶,小學生搶著寫作文

2020-12-21 麥田作文

寫一件事是小學生作文常見的題目,很多小學生寫了好幾年,還是不得要領,寫不好呀,很著急。每個學期都要寫,但是寫的水平還是原地踏步走,沒有多少長進,浪費了很多精力,時間長了,也討厭寫記事記敘文。麥田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讓小學生很輕鬆地寫記事作文,不僅寫得好,還很有趣。

「記一件事」,顧名思義,不能寫幾件事,那麼怎樣把一件事寫好呢?離不開「觀察」「想像」「表達」,但是小學生對於「觀察」「想像」「表達」這些抽象的作文技巧是不感興趣的,太抽象了,不懂啊。麥田老師往往通過舉例子來讓學生接受這些寫作文的好辦法。我們今天舉一個「蘋果」的例子,蘋果太常見了,幾乎每天都吃。

麥田老師要求大家拿一個蘋果放在眼前的桌子上,然後以「這個蘋果真可愛」為中心句來寫一段話,所要寫的話可以是幾句,也可以是十幾句,還可以是幾十句,隨便你們,但必須都要圍繞這個中心句來寫。你所寫的一段話,第一句必須是「這個蘋果真可愛」。

第一步:觀察

「這個蘋果真可愛」,那麼怎麼個"可愛」,「可愛」在哪裡呢?你為什麼說這個蘋果很可愛呢?我們要用事實來說話,要形象地去說,要把話寫具體。那麼怎樣寫具體呢?這裡就要用到觀察的方法。一說到觀察,很多小學生以為就是用眼睛看,這是對的,但是不全面,除了調動眼睛去看以外,我們還要學者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手摸,用嘴巴吃等等,這樣我們才能說我們觀察到位了,才能說我們觀察仔細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麼我們要寫蘋果,而眼前正好擺了一個蘋果,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觀察呢?大家想一想。我們可以從顏色、形狀、大小、重量、味道、氣味等方面來觀察。這樣去觀察就仔細了,如果我們把觀察的結果寫出來,那麼作文就寫得很具體了,而不是很空洞很枯燥。

第二步:想像

我們光寫得具體還不夠,還要寫生動,讓別人愛看。那麼怎樣才能作文寫生動呢?這裡就離不開想像了。我們可以圍繞這個蘋果展開具體的想像。是不是什麼想像都可以?不是的,我們想像一定要合理,不能亂想、瞎想。我們的想像一定要符合生活的常識。把我們的想像寫進作文裡,我們的作文就會變得很生動,跟別人不一樣了。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就是因為每個孩子的想像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寫出的內容也就自然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同樣都是寫蘋果,但每個小學生筆下的蘋果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寫作文的魅力,很有趣的。

蘋果的顏色:你眼前的蘋果是什麼顏色的,紅蘋果還是青蘋果,還是其他的顏色的蘋果,也許有的蘋果還是紅裡透著青。說不定還有其他的顏色。比如是常見的紅蘋果,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是不是像小姑娘的臉蛋一樣紅?這樣就生動了。

蘋果的形狀:圓圓的,像一個小小的氣球,也像過年時掛的紅燈籠。還帶著幾片綠綠的葉子,它一定是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一定很新鮮,一定很好吃。

蘋果的大小:有我的拳頭那麼大。

蘋果的氣味:放在鼻子前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挺提神的。

蘋果的味道:洗乾淨的蘋果,一口咬下去,清脆的聲音,甜滋滋的,還有一些酸酸的味道。裡面還有一個小小的核,像個小寶寶一樣躺在裡面休息。

第三步:表達

我們現在可以具體來寫這個蘋果了,要以「這個蘋果真可愛」開頭,所有的話都必須圍繞這句話來寫。

我們對這個蘋果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也進行了合理的想像,現在我們要按照麥田老師的要求來寫一個段落了。我們要把觀察和想像的結果寫進我們要寫的這件事情中去。至於你要寫一件什麼事情,麥田老師不知道,但是你要把觀察和想像的內容寫進去。

你可以把你要寫的這件事用幾句話大致說一下,讓我們知道到底是一件什麼事,然後再來具體展開。麥田老師給大家示範一下,我們來寫外婆帶來了一個蘋果。

我們可以把這個事用幾句話來大致說一下:

① 外婆來我家了,帶來一個大蘋果。

② 啊,這個蘋果真可愛。

③ 我想給外婆吃,又怕她捨不得吃,就故意說這個蘋果太酸了,不好吃。

④ 外婆吃了一片,發現這個蘋果很甜,一點也不酸。

⑤ 外婆吃了蘋果,我很高興。

我們用5句話把這個事情基本上就說清楚了。那麼寫進作文裡,只有這5句,算是好作文嗎?不算好作文,因為還不夠清楚,不夠具體。這裡我們要學會各種各樣的表達技巧。我們以這5句話作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寫更多的話,把作文寫豐富了。

麥田老師以第3句話第4句為例子,示範一下該如何把作文寫清楚寫具體寫形象。

外婆把這個大蘋果切成了好幾片,我嘗了一口,呀,甜滋滋的,都甜到心裡去了。突然想到平時有什麼好吃的,外婆都捨不得吃,一定要多多地給我吃,我想讓外婆和我一道分享這個美味的蘋果。可是外婆肯定不會吃的,怎麼辦呢?我左手託著下巴,眼睛望著廚房裡忙碌的外婆。一拍大腿,有了!邊嚼著蘋果,邊埋怨:外婆,你買的什麼蘋果呀,都能把牙齒酸掉下來。外婆丟下手裡的活,三步並兩步跑來,拿了一片放進嘴裡,品了幾下,不解地問我:不是很甜嗎?很好吃啊?見外婆也說甜,我捂起嘴巴竊竊地笑。

這樣一寫,就非常具體了,有動作描寫,有心理描寫,有神態描寫,還有對話描寫,烘託出我對外婆的愛,也想讓外婆和我一道享受甜的滋味。

其他幾句,大家都可以這樣去寫,那就不是一個片段了,而是一片完整的作文了。這個時候,我們要給作文起個好的題目了。每一篇作文都有題目,就好像我們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樣。題目是作文的眼睛,它能起到揭示作文中心的作用。同樣一篇作文,我們可以起很多標題。這篇作文,我們可以起如下這些名字:《外婆上當了》《我「篇」吃蘋果》《發生在家裡的一件事》《記一件小事》《記一件快樂的事》等等。

通過寫蘋果這個例子,我們知道,寫作文可以由一個詞語變成一個句子,由一個句子變成幾個句子,由幾個句子變成很多句子,這樣作文就寫好了。是不是很有趣?

我是麥田老師,專注小學作文,解決小學生寫作文的煩惱。更多優質內容,敬請關注:麥田作文。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作文很枯燥,麥田老師來支招:5種簡單方法讓作文寫得具體
    鄭欣怡跑到我的辦公室說:老師,怎樣才叫寫具體、詳細呀?我不知道。我意識到我這樣的評語是沒有作用的,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增加了新的問題。不解決問題的評語是形式主義,你以為你寫了評語,學生的作文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學生在作文上存在的問題,完全依靠學生個人去解決不行的,必須要老師具體地指導,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 寫作文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錢穆老先生做到了
    小學生最害怕的一門課是什麼?我想很多學生會選擇作文課,寫作文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寫作文時,離不開電腦網路,離不開作文選,想想挺可悲的。錢穆老先生的做法也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錢穆,1895年出生,那還是清朝時候,他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教過很多年的小學,教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很好,值得現在的老師借鑑學習。
  • 沒時間寫大作文,就練練造句吧,高分作文是從造句開始的
    很多小學生抱怨寫一篇大作文花的時間太多,一晚上也許只能寫一篇作文,就是謄寫都要個把小時。還有其他科目作文。是啊,學生課業比較重,怎麼合理安排分配時間尤為重要。麥田老師從來不和其他科目老師搶時間,我有我法寶。
  • 小學生不會寫「漫畫作文」?學會這4個步驟,原來簡單到超出想像
    「漫畫作文」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把握的,語文老師如果籠統地教授如何寫作「漫畫作文」,效果是極差的,實際課堂教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漫畫作文」一般要求學生在看懂漫畫內容基礎上,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根據漫畫內容寫一個故事。說簡單點,就是寫感受、編故事兩點。
  • 跟麥田老師這樣寫作文:從一個詞語開始,出手就漂亮,你肯定行
    任何一篇作文都是由段落組成的,任何一個段落都是由句子組成的,任何一個句子都是由詞語組成的。也就是說最小的單位是詞語,詞語再豐富一點就成了句子,句子再豐富一點就成了段落,幾個段落就組成了小學生作文。所以說,要想寫好作文,要從詞語入手,準確地使用每一個詞語,就寫好了句子,句子寫好了,段落才能寫好,段落寫好了,作文自然就寫好了。
  • 小學生作文沒東西寫?那就試試寫「我」吧,最了解你的人是「我」
    麥田老師告訴大家:小學生有寫不完的作文素材,不講別的遠的,就講小學生身上就有寫不完的東西,更不說其他的了。比如說寫寫「我」,對沒錯,就是寫你自己。我們總是習慣於古今中外地引用一大堆,恰恰忽略了「我」,真實的「我」。你的身上有寫不完的東西,你信不信?你不信的話,我舉幾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 4個步驟指導初學寫作的小學生寫好作文
    朋友說,這就是那個寫出過網紅作文《沙漏》的學生的班主任寫的書。《沙漏》我是讀過的,是一篇令成年人都自嘆弗如的文章。所以我就花時間讀了這套書。這套書全書有百多篇小學生作文,按照寫人、寫事、寫景等題材分好了類。讀完首先我要感慨一下,比起我兒時讀過的小學生作文,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厲害太多了。無論是寫作手法還是思考深度都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小學生作文一大截。
  • 小學生作文特好玩,以老婆一詞為例,麥田老師教你怎樣玩轉一個詞
    很多小學生覺得寫作文好痛苦,怕上作文課,怕去寫作文。很多家長也覺得寫作文是小學階段最讓人頭疼的事情。在麥田老師看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小學階段,作文是最有趣的,比別的學科都有趣,也是最好寫的,掌握了方法提分很快。
  • 語文老師談寫作(五):怎樣寫好你聽到或看到的一件事
    提示語:同學們,這段時間的「線上學習」,離開了老師面對面的具體指導,你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嗎?今天語文老師給你談談「你聽到或看到的一件事」怎麼寫,好不好?希望老師的意見對你有所幫助喲。好吧,今天你就想好一件你聽到的或是看到的事,而且是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準備把它寫成一篇作文。不過,你要先聽一聽老師告訴你怎麼寫。
  • 學生:作文寫不好,家長:確實很煩惱,老師:仿寫是個寶
    作文寫不好,確實很煩惱,不僅學生煩惱,家長也煩惱。你說態度吧,已經很認真了,你說素質吧,已經挺好了,但就是寫不好作文。很多小學生和家長都遇到這樣的困惑,怎麼辦?方法有很多,今天麥田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見效快的辦法,這就是仿寫。
  • 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作文歷來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水平反映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許多語文老師對指導小學生寫作文也是頭疼不已。那麼小學生如何才能寫好作文呢?在記敘文中,一般來說人和事是不可分的。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則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表現人物的一種或多種品質,敘事不必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要求虛實完整,且脈絡清楚貫穿全文。
  • 小學生寫作文很膚淺,老師卻說,深刻的作文可能也得不了高分
    能把完整的一件事敘述清楚就很不錯了,當然可以提高作文立意的,是屬於優秀作文,是語文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不能寫出高立意的作文,我們不能以此判定小學生就不會寫作文。那麼小學生寫膚淺的作文就不能得到高分,該怎麼辦呢?
  • 平面的文字,立體的音響,小學生作文也可以做到「餘音繞梁」
    麥田老師曾經在《北大教授曹文軒的方法太牛了:學會折騰 小學生寫好作文的法寶》一文中專門講到了怎樣在作文裡加入聲音的元素,提出一個觀點:學會折騰,就有了音樂。麥田老師曾經在《屠呦呦名字是象聲詞,小學生作文恰當使用,沒有印刷體也能拿高分》一文中專門談到了象聲詞在小學作文裡的運用。音樂美本身是指音樂本身所具有的韻律感,我們也可以借鑑到作文裡來,平面的文字,也可以有音樂的美感,有立體的音響。
  • 小學生作文只寫了「9個字」,老師給滿分,網友:真敢寫!
    現在的孩子,早已不是八零、九零小時候那樣,在老師的要求下,寫作文要追求辭藻華麗,句子優美,而且篇幅也要足夠的長。這一代的孩子,腦洞非常大,思維跳脫,創意爆棚。你看看這篇滿分作文:看到這個作文要求,有網友表示:如果要我來寫,估計是模仿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洋洋灑灑寫一篇至少800字的文章,希望用字數來感動老師,給點辛苦分,哈哈哈哈......可是,看到要求說「字數越短越好」,真的不知道從何下手了。
  • 小學生作文「走紅」,老師「哭笑不得」,網友:有想法
    最近在網上看到網友曬出的小學生作文,讓老師「哭笑不得」,作文的題目非常簡練,「我們開學了」,看到這個題目小編覺得沒有問題,作文的內容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文章的開頭也很有「特色」,寫道:「終於可以回到學校了,馬上就能見到我最喜歡的老師了」,這篇作文可能會得到一個一個不錯的分數,下面的內容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家長都管不住我們了
  • 小學生作文:「禿驢,敢跟貧道搶師太」,老師:滿分!
    小學生作文:「禿驢,敢跟貧道搶師太」,老師:滿分!文/林姐讀歷史最近,小編刷抖音看到家長們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各種無奈與氣憤,確實現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快要了家長們的命了。有一位媽媽說,自己輔導孩子寫作業都不敢化妝,就怕生氣的時候美瞳掉出來。家長們只輔導孩子們寫作業都已經快要了老命了,那每天教導孩子們學習的老師更是辛苦了。
  • 一線語文老師手把手教小學生把作文寫得繪聲繪色,有三條,請牢記
    小學生寫作文主要是寫記敘文,寫記敘文必須要進行描寫,而描寫的基本要求是具體、生動、形象,要做到這一點,可用的方法有很多。麥田老師從聲音、色彩、形狀三個方面給大家捋一捋。 聲音方面。
  • 小學生作文「期待的冬泳」火了,寫得很好,老師:莎士比亞的文筆
    各位學生從上學之後,就開始學習語文這門科目了,而且語文的學習難度也是不斷遞增的,要想把語文學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覺得語文的學習難嗎?在語文的多年學習中,有一個從小練習到大的。 而且分值一直很高的題型,就是作文了,老師通過學生作文中的文字來記錄,就可以感受到想表達和傳遞的心情和情緒。
  • 寫人作文怎樣才能形神兼備,人人稱讚!語文老師提醒:學著點
    寫人作文在小學階段是習作的重頭戲,幾乎每個學期都有相關的寫作訓練。但是,很多小學生寫人不得要領,練習沒少做,就是上不了一個層次。分析原因,我看主要還是沒有抓住一個人的「形」與「神」。語文老師常讓我們寫記人的記敘文。
  • 如何讓小學生寫出有趣的作文?老教師說不用教,只做一件事就可以
    對於小學生寫作文,常見的現象就是寫出來的內容乾巴巴的,廢話連篇。要麼就是寥寥幾句話,不按要求來寫。就連語文老師也會經常困惑,全班四五十個同學,為什麼總會有學生寫的作文十分無聊,有的學生就非常有趣呢?如何引導小學生寫出有趣的作文?是需要我們語文老師經常進行的教學反思,什麼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