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談書院現代意義:重構東西方文化互鑑新格局

2020-12-04 大河網

  中新社長沙11月10日電 (王昊昊)「書院最大的歷史價值,就是構建起了東亞地區共同的以漢字為載體、以儒學為核心的東亞文明體系。在東西方社會大變革的今天,中日韓等國應放下互相間的分歧,尋找書院、漢字、儒學等共同文化基因,開創東西方文化互鑑新格局。」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鄧洪波在位於長沙的嶽麓書院表示。

  10日,為期兩天的「清華會講湖大行——大學之道與文明進步」活動閉幕。兩天裡,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圍繞「書院傳統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等議題展開探討。

  鄧洪波說,書院起源於七世紀末的中國唐朝,是古代東亞地區以儒家為代表的讀書人,圍繞書籍進行文化積累、研究、創造與傳播的文化教育機構。中國歷代創建的書院超過7500所。

  「中國的書院文化在15世紀20至30年代傳到了朝鮮半島,明清之際傳到了日本列島,19世紀、20世紀發展受挫,到20世紀初中國由書院時代變成學堂時代。」鄧洪波表示,開創東西方文化互鑑新格局,既要有讀書人的文化自覺、自信和擔當,以發揚光大東亞優秀文化為己任,也要保持開放格局,學習西方長處,善用東方文明精華與時俱進。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表示,在中國古代社會,書院是社會文化大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創新學術、傳承文化、培養人才、傳播學術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教育制度一百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出現了師生關係淡漠、人才評價標準規格化等弊端。當下發掘傳統書院的教育資源,能夠將其價值趨向、教育理念、培養方式、精神傳統等應用到今天的人才培養中。(完)

相關焦點

  • 如何「重構傳統文化的現代活力」
    近日,以「全球格局變化下的應對與選擇」為總主題的第8屆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在海南舉行,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在文化藝術分論壇上作主旨發言時如是表述。  三亞·財經國際論壇自2012年冬創立之初就闢有文化藝術分論壇,今年的文化藝術分論壇從一場增加到了兩場,在主旨發言和「東西方文化碰撞與再融合」主題環節之後,受邀嘉賓就「重構傳統文化的現代活力」這一主題進行了具體探討。
  •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 2020/11/29 09:40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26
  • 赴泰國展開文化交流之旅 構建文化交流互鑑新格局
    赴泰國展開文化交流之旅 構建文化交流互鑑新格局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就家國情懷而論,儒、釋(佛)、道三家雖形態有別,卻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正由於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的儒、釋、道三家都心繫天下、志在報國,都具有或強烈或深沉的家國情懷,才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成為培育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家國情懷的民族文化。唯其如此,當我們在全社會弘揚家國情懷時,儒、釋、道和其他學派的優秀思想,都是我們可貴的精神資源。
  • 太湖文化論壇7日南昌開幕 中外名家談中醫藥文化
    大江網訊 記者張愉報導:6月7日,太湖文化論壇中醫藥文化發展(南昌)高級別會議(以下簡稱太湖論壇南昌會議)將在南昌隆重開幕。6月6日,大江網記者獲悉,太湖論壇南昌會議邀請了中外政要、著名學者、國醫大師等約300人出席,主題為「促進人類自然和諧健康發展」,期間將有中外嘉賓演講、中外名家對話中醫藥文化、中藥材炮製展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古代書院的大學精神
    教育家們在建立現代大學的過程中,意識到某種能夠整合東西方大學的精神時,才對書院的廢除表示極大的遺憾,希望可以找到一種途徑能夠將書院精神融入現代大學之中。但是時至今日,這種改造我國大學的理想仍未實現,書院的現代意義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 2020/11/29 09:40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42
  • 講座︱周武:從江南到海派,出版革新與文化的現代轉型
    講座︱周武:從江南到海派,出版革新與文化的現代轉型 8月4日,「雲間讀書會」第三期在上海朵雲書院舉行。
  • 白鹿洞書院:積極探索傳統書院的現代生存樣態
    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書院之變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宮嵩濤覺得,延續千年的嵩陽書院如今還大體保留著古代書院的格局、形制。「嵩陽書院從公元934年建立至今已1084年,到1905年改制為小學堂,這裡的講學活動持續了970年。」
  • 書院文化的現實意義
    在中國流行了1000多年的書院這種古老的辦學形式,在今天還有其現實意義的。我們完全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這個形式,加入新的內容,使它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 中外學者破譯「死語言」再現東西方交流史
    本周,代表國際研究西域古典語言頂尖水平的一些中外學者、專家,來到新疆吐魯番,參加西域古典語言學術高峰論壇,交流見解。  以吐魯番為代表的西域地區,是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古希臘羅馬文明匯聚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古代宗教傳播最為活躍的地方之一。
  • 中外專家學者共話敦煌文化譯介傳播 促文化遺產互鑑
    來自英國、美國、俄羅斯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敦煌:世界文化包容互鑑、融合發展的見證與標識」這一主題展開對話交流。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高岸明表示,敦煌文化是絲路精神和世界各文明交流的典範,它不僅是中國的文化財富,更是全人類的文化寶藏。我們應當深入探討敦煌文化,不斷發掘其內在價值,為新時代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鑑、共同發展提供參考。
  • 「清華會講湖大行」——中外專家論道「大學之道與文明進步」
    11月9日至10日,「清華會講湖大行——大學之道與文明進步」在湖南大學舉行,來自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的百餘位中外專家與會。這是清華會講首次走進書院會講發源地。
  • 古代書院文化的當下存在意義
    開幕當天來自全國的著名學者文化大咖齊聚紫禁書院,共同探討古代書院文化的當代存在意義。中國傳統古代讀書人的生活、學習、事業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態?對現在的精神來說有什麼樣的借鑑意義? 單霽翔 故宮博物院院長 我們有一個深切的感受,什麼是真正的博物館?今天我想一個博物館不在於有多麼雄偉的館史,也不在於有多麼豐富的藏品,甚至也不在於有多少觀眾。
  • 中外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吉林大學文學院劉中樹教授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外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於1996年立項,2003年6月結項。其最終成果為專著《多重對話:中國新文學的發生》和《在世界文化中創造中國現代先進的民族文化——關於中國文化現代化的理解》等論文。
  • 中外郵票帶你領略東西方文化
    原標題:中外郵票帶你領略東西方文化   「我是一位老集郵愛好者,兒時的喜好延續至今,一直知道有《大清大龍》《全國山河一片紅》《庚子年》等郵票,難得一見,19日的活動我一定要去參加
  • 陽光學院舉辦「國學與現代書院建設」論壇
    12月7日,「國學與現代書院建設」論壇在陽光學院舉辦。國內知名國學專家及兩岸高校相關領域學者參加論壇,暢談國學研究與教育,探討中華優秀文化傳承。    此次論壇為期兩天,研討主題涵蓋「當代國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現代書院管理機制探究」「國學經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國學與企業文化戰略研究」「中國船政文化的當代意義」等內容。
  • 海內外專家學者西安研討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海內外專家學者西安研討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2017-07-21 20,來自英國牛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高校及50餘所內地高校的450餘名專家學者、書院師生,聚焦「現代書院內涵與通識教育」,圍繞通識教育與教學方法研究等展開研討。
  •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摘 要: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能及時有效地吸引廣大觀眾。而對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潤,能使譯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於觀眾。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採用直譯手法處之,會使觀眾難以認同。
  • 在現代書院立德樹人中堅定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信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堅持德樹人的「根脈」。高校現代書院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育人氛圍的可以使其成為傳承中國傳統教育精粹的重要場所。實踐證明,現代書院針對當代大學生行為特點,開展的誦讀國學精典、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鬥精神、堅守精神家園、提高踐履能力的育人工作,能夠在堅持立德樹人中堅定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信。
  • 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將書院文化精髓發揚光大
    鄧洪波:書院,源出於唐代私人治學的書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門,是開展藏書、讀書、教書、講書、修書、著書、刻書等活動,進行文化積累、研究、創造與傳播的文化教育組織。經過1200餘年的發展,書院遍布全國各地,對教育、學術、文化、出版、藏書等事業的發展,以及學風士氣、民俗風情的培植,國民思維習慣、倫常觀念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