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剖腹產的?從探尋傳說中的大禹出生方式,一窺古人智慧!

2020-12-07 稗史up

導讀:有這麼一個人,他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這人因治理滔天洪水有功,後來又劃定了中國幅員為九州,這個人是誰?他就是禹、被後世稱為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但是知道大禹是怎麼出世的嗎?關於大禹的出生方式是怎麼樣的?現在小編將有關於夏朝開國君主大禹的出生方式,一一為您到來。

一、大禹傳說中的出生方式

大禹,夏朝開國大禹的出生方式跟其子一樣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為什麼這麼說呢?

傳說大禹母親臨產時背痛如裂,以至昏死過去,大禹的父親鯀無奈之下,親手剖開禹母背部取出嬰兒,再用布帛裹束產婦胸背,最終救得母子平安。無需分辯這個傳說荒誕不荒誕,至少這個故事與傳說中鯀的性格和才幹極其相符。

傳說鯀剛愎自用,這是一種貶義說法,同樣個性的褒義說法則是堅毅自信」這是鯀能下手剖妻取子的性格基礎。

禹剖背而生,啟剖腹而生,故事的核心內容相似,一脈相承,而且發生在同一個家族中,怕是很難用偶然性就能解釋清楚的由於王的名字自述性地表達了許多信息,使得神話面前的事實真相可信度大大提高,因此,筆者鬥膽斷言,夏啟王是剖腹產術誕生的第一人。

二、考古上有什麼發現

大禹跟啟的出生讓考古學者的研究發現,新石器時期人類已經掌握開顱術。

國學者在青海、山東等地發現數十個新石器時期人為開孔的人頭顱骨,而且實驗證明,開孔邊緣有明顯的骨板生長癒合跡象,說明開顱發生在受術人存活期間。

大禹的出生方式讓考古發現證明,距今四千多年前朝建立的前夜,大禹之子—啟由剖腹產術接生是完全可能的

相關焦點

  • 大禹的傳說除了治水 還有出生是巨嬰 後來又會變成熊
    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喜歡離家出走的故事,但其實關於這位曾經存在過的君王,有許多神秘的傳說流傳著,讓人驚呆到下巴掉下來。一、大禹的父親是中國版「普羅米修斯」大禹為什麼會去治水?二、禹是史上第一位剖腹產嬰兒?關於禹出生的說法,其實眾說紛紜,其中還有「剖腹產」的版本。
  • 大禹傳說及大禹出生地考證
    釋比經典關於大禹的唱辭跟民間傳說不謀而合。羌族地區對禹的記憶打下了深深的印記。西漢楊雄《法言·重黎》中說「巫多禹步」,現在汶川羌族地區釋比,作法事時要跳羊皮鼓舞,力量主要集中在腿部,多以單腿單腳跳躍,前後左右輪番交替,這是對傳說中大禹步伐的深刻記憶。
  • 大禹:從傳說到現實
    當今來看,大禹治水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核心價值是凸顯人民利益,核心精神是「獻身、求實、創新」。面對著滔天洪水,體現東方智慧的治水過程,體現在大禹帶領民眾,忘我治理水患,直到「地平天成」;與西方文化中諾亞方舟式的對待自然態度相比較,體現了不同價值取向與方法,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和文化傳承。大禹文化和大禹精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早已超越了區域與國界。
  • 關於大禹降生的傳說,大禹真為其父鯀(音gǔn)剖腹所生?
    在我國古代傳說,總是籠罩著一股神秘色彩,年代越是久遠,傳說越是離譜。在遠古時期大禹治水的故事廣為流傳,關於大禹降生的幾種神秘傳說傳聞大禹是皇帝的玄孫,顓頊的第六世孫,其父名叫鯀(音gǔn),因被堯封為伯爵,世稱「崇伯鯀」。其母名志,號修已。
  • 2020天府書展收官之日《大禹傳》作者剖析大禹精神
    10月20日,2020天府書展收官之日,「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傳記系列」之一的《大禹傳》作者、資深大禹及禹文化研究專家李德書教授,受邀來到成都市金牛區圖書館,為現場讀者分享了《大禹傳》的創作歷程,以及中國禹文化研究現狀和大禹治水精神在新時代的現實意義。李教授祖籍四川射洪,從小耳濡目染大禹傳說與禹文化。
  • 2020天府書展收官之日 《大禹傳》作者剖析大禹精神
    10月20日,2020天府書展收官之日,「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傳記系列」之一的《大禹傳》作者、資深大禹及禹文化研究專家李德書教授,受邀來到成都市金牛區圖書館,為現場讀者分享了《大禹傳》的創作歷程,以及中國禹文化研究現狀和大禹治水精神在新時代的現實意義。 李教授祖籍四川射洪,從小耳濡目染大禹傳說與禹文化。
  • 大禹的傳說與史實(上)
    史書上記載的大禹,總是伴有著傳說與神話色彩。大禹到底是神話人物,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人?如果確有其人,大禹出生在哪裡?在當下,我們又該如何傳承大禹精神?  7月22日晚,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段渝,亮相四川省圖書館,做客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的「名人大講堂」,帶領大家一起,穿越重重迷霧,走近「大禹」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演講中,段渝引經據典,從多個方面回應了大禹的存在之謎、出生之謎、治水之謎等。
  • 大禹的傳說與史實(下)
    都表明大禹是活生生的人王,而不是所謂天神。古史傳說禹生於西羌之地的石紐。「禹生石紐」是先秦漢晉累世相傳的舊說。在現存歷史文獻中,較早傳述這一史實的是戰國時代的孟子。皇甫謐《帝王世紀》引《孟子》說:生石紐,西夷人也。所謂「西夷」,是指西羌而言。「夷」是泛稱,戰國時代用以指稱非華夏的中原周邊族類。
  • 段渝大講堂辨析大禹傳說與史實 觀眾感嘆:認識到了現實中的大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中湧出的名人巨匠燦若星辰,尤其在治水方面也有著不少傳說奇人說到以治水而留名史冊之人,就不得不提到大禹。他因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流芳千古,是率領華夏先民走出洪荒的第一人。2019年7月為「大禹月」。
  • 《大禹傳》:讓大禹從歷史迷霧中走出來
    但是,有人卻說中華治水英雄大禹是傳說人物。為此,李德書決定好好研究一番,以事實來證明大禹是歷史人物!從那時起,他利用工餘時間,開啟了大禹歷史文化的研究。2002年,經過多年的研究,李德書首次提出了「禹羌文化」的學術概念,很快被中科院歷史研究所和四川省社科院認同,並在北川成立了研究機構。
  • 專家學者認為大禹傳說中的塗山就在嵩縣
    大禹新婚不久即到遠方治水,妻子在塗山之陽等他歸來,唱出此句。該塗山就是三塗山,位於今嵩縣城西的伊水之畔。  日前,中國嵩縣三塗山與夏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陸渾湖畔舉行。國內先秦文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齊聚嵩縣,圍繞大禹治水與塗山氏傳說、三塗山的區域範圍及其在夏文化中的地位等進行深入研討,並發表《嵩縣宣言》,對推動三塗山與夏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具有積極作用。
  • 大禹被稱為英雄,為何歷史學家卻說大禹是一條蟲?
    這就增添了一些神話的色彩所以這種說法也就沒有多少人贊同,根據大禹的兒子夏啟破壞禪讓制實行世襲制建立第1個王朝夏這種說法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夏朝的建立大約是公元前2070年,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一下大禹出生的年份了。這是因為這個年份,有一些史學家就把大禹治水的時間定為公元前2224年,但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這一種說法。也沒有得到史學家的一致認同。
  • 伏羲和大禹,當年看到了啥?以至古人視「河出圖,洛出書」為祥瑞
    伏羲和大禹,當年看到了啥?以至古人視「河出圖,洛出書」為祥瑞 上古奇幻巨著《山海經》一書中,記錄了許多古人認為的祥瑞神獸,如麒麟、青龍、鳳凰、仙鹿、鸞鳥、喜鵲、玄鳥等傳說中神奇虛實的動物。
  • 千古之謎 | 大禹出生何地?據最新考證:生於高密!
    高密人都關注了這個新聞大號大禹生於高密作者:逄宗仁大禹究竟出生於何地,說法很多,但是根據古籍和傳說,大禹生於高密的說法更加可信一些。首先,大禹出生於高密有文字記載。其次,大禹出生於高密有歷史古蹟旁證。上世紀70年代,人們在縣城西邊的西嶺的一個叫做「古城」的地方,依稀還能看到古城的土牆基。據當地人傳說,古城就是大禹出生地的地方,後大禹功成後封為高密國。在古城原址,現香港花園小區開挖地槽時,曾挖出一些殘破的土城牆地基。再次,大禹的字證明大禹出生於高密。大禹,名夏禹,字高密。
  • 大禹到底出生在哪裡呢?
    又如何說明,大禹是出生在陝西的呢?那麼,我們可以從黃帝世系來研究大禹的出生地在那裡!《國語》雲,昔有少典,娶於有嶠氏,生炎帝,黃帝。炎帝居姜水,以姜姓,黃帝居姬水,以姬姓,成而異德也。黃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其姓者十二人。
  • 【溯源甘肅】大禹治水留在隴原大地的遺蹟與傳說
    禹,亦稱大禹、夏禹、戎禹,原為夏后氏部落領袖。堯死後,舜繼任為部族聯合體首長。四嶽建議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舜帝遂委派禹繼續治理洪水。天帝也把息壤送給禹,幫助他治水。  《莊子·秋水篇》中有如是說法:「禹之時,十年九潦。」大禹治水的起因有二:一是傳說中的「水害」共工。《淮南子·本經訓》云:「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堯典》中也提到了反叛者共工。
  • 大禹的故鄉在哪裡?為什麼大禹的故鄉這麼多?
    我們詳細分析看看具體的情況吧如下: 1、大禹故鄉汶川版 大禹出生於四川,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竹書紀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已,修已背剖而生於石紐」。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說:「禹興於西羌」。魏晉皇甫謐也在《帝王世家》中註解道:「孟子曰,禹生石紐,西夷人也。傳曰:禹出西羌,是也」。
  • 大禹神話傳說傳承保護學術座談會在登封召開
    河南省民協原副主席、非遺保護專家喬臺山認為,大禹之功奠定了中國國之根基,大禹之德,鑄就了華夏民族精神,要通過弘揚大禹神話傳說中蘊含的大禹九德,為中華民族精神培根鑄魂。河南師範大學教授丁永祥認為,登封是大禹活動的中心,要積極傳承大禹神話傳說,保護與之相關的自然環境和相關文物,不斷優化大禹神話傳說的文化環境,同時還要創新傳承方式,以動漫、戲曲、影視、網絡等形式進行傳播。
  • 大禹殺九頭怪相柳:《山海經》神話傳說(22)
    古老而神奇的《山海經》反映了我們祖先偉大的想像力、創造力,蘊藏了巨大的智慧。其中的神話傳說更是浪漫而瑰麗。今天小編繼續跟大家分享《山海經》裡的神話傳說,有興趣的粉絲可以翻看小編的往期文章喲。大禹殺死了相柳,相柳身上流出的血腥臭不堪,所流經的地方都不能種植五穀。大禹掘土填埋這塊地方,填滿了三次,卻塌陷了三次,於是大禹在此為眾帝建帝臺。帝臺在崑崙山的北面、柔利國的東面。相柳,有九個腦袋,長著人一樣的臉、蛇一樣的身子,身子呈青色。不敢朝北方射箭,因為敬畏共工之臺。共工之臺在帝臺的東面。臺呈四方形,每個角上有一條蛇,身上長著老虎一樣的斑紋,頭朝著南方。
  • 大禹是青海人,出生在汶川,這身世就能反映出,舜帝時的一個冤案
    大禹的功績,大家都知道,定九州,平水土,《左傳》中說:微禹,吾其魚乎。沒有大禹,我們大概早都餵了魚吧。鯀去世以後,水患依舊嚴重,到舜帝時期,萬不得已,任命鯀的兒子,大禹負責治水,這回大禹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用了十三年時間,終於平息水患,不但洗刷掉了父親留給氏族的恥辱,而且自己也贏得了極高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