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嬪妃後宮探秘,紫禁城皇帝和嬪妃的寢宮大盤點

2020-12-13 騰訊網

探秘北京故宮嬪妃後宮,紫禁城寢宮都是皇帝的哪些嬪妃住著的,就小編來為您作個盤點吧。故宮後宮,即紫禁城內廷。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

故宮內廷後宮

故宮後宮介紹大全,也就是東西六宮,是嬪妃居住的地方。東六宮指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指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啟祥宮(太極殿)。而東、西六宮(有時又被稱做東西十二宮),又像兩腋般夾挾著中央的後三宮,因而與古代所謂的掖廷相對應。

故宮後宮東六宮

東六宮在故宮中軸線東側的東一長街,是一組由6個相同形式的院落組成的建築。六宮分別為:景仁宮,鍾粹宮,承乾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

故宮後宮嬪妃

1、景仁宮

故宮景仁宮--光緒帝珍妃寢宮。

2、承乾宮

故宮承乾宮--據說是順治帝愛妃董小鄂的寢宮,董小鄂深受順治寵愛,死後據說被追封為皇后,順治也因此而出家避世。後來此宮成為養魚養鳥之所。

3、鍾粹宮

故宮鍾粹宮--原名鹹陽宮,為太子所住。清末為光緒帝隆裕皇后的寢宮。末代皇帝溥儀入宮後也曾在此宮住過。

4、延禧宮

故宮延禧宮--數次遭受火燭之災,遂在後來改名為水晶宮。張勳復闢時此宮被毀,後來在原址上建了一座新式庫房,這是故宮中第一座鋼筋水泥建築。

5、永和宮

故宮永和宮--原為永安宮,崇禎時改叫此名,光緒帝的瑾妃曾居於此。現與承乾宮同為歷代陶器館。

6、景陽宮

故宮景陽宮--明孝靖皇后曾居此宮,康熙25年改為藏書之所。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鐘錶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鐘錶館的人數最多。鐘錶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東北角的樂壽堂。

故宮後宮西六宮

西六宮係指儲秀宮、體和殿、翊坤宮、長春宮、體元殿和太極殿六座殿宇,位於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即後三宮的西側,與東側面的東六宮對稱而建。這六座宮殿因整齊有致的坐落於紫禁城的子午線西側,因而被統一稱作西六宮。

1、儲秀宮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住此,她五十歲生日時重修儲秀。

圖:故宮館藏慈禧油畫局部

2、翊坤宮

二進院格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始稱萬安宮,明嘉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清代曾多次修繕,光緒年間為慶慈禧五十大壽,將此宮與儲秀宮打通,形成四進院的格局。

3、體和殿

體和殿是北京故宮翊坤宮的後殿。

4、長春宮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長春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永寧宮,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復稱長春宮。

5、體元殿

鹹豐九年(1859年)拆除長春宮的宮門長春門,並將後殿太極殿改為穿堂殿,鹹豐帝題額曰「體元殿」。長春宮、啟祥宮兩宮院由此連通。辛酉政變後,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居於此宮。

6、太極殿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宮,因嘉靖皇帝的生父明睿宗(興獻王)朱祐杬生於此,故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啟祥宮,清代改稱太極殿。

西六宮因為是慈禧太后在主政時所居住的宮區,因此為了配合她個人的需要,西六宮區在體制上,並未和與之相對應的東六宮般的完整,相反的,西六宮區依慈禧太后之命在清末多有改建。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帝寵幸嬪妃竟然要翻綠牌?
    但即使身臨其地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在這座紫禁城裡,到底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吃飯的地點大多在寢宮和辦事場所。如果沒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和皇帝一起用膳。一個人睡覺被召幸的嬪妃,也不得在皇帝寢宮過夜,到了一定時間,門外太監跪著喊:「是時候了。」
  • 八國聯軍荼毒紫禁城,為何後宮嬪妃安然無恙?
    答:在1900年,那一場「中國人帶著首都被攻佔的恥辱進入二十世紀」的「庚子國難」裡,留守紫禁城的大清後宮嬪妃的遭遇,卻真是場不折不扣的「生命奇蹟」。要知道,隨著1900年8月16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整個「庚子國難」也就掀開了最黑暗的一頁。昔日威嚴的紫禁城變成了八國聯軍的「自留地」,就連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們,也都紛紛倒了血黴。
  • 1876年北京老照片:後宮嬪妃錦衣華服,街頭店鋪鱗次櫛比!
    圖為一組拍攝於清朝1876年的北京老照片,這張老照片中的兩位旗人女子乃是清朝皇帝的後宮嬪妃本組老照片中有清朝時期錦衣華服的後宮嬪妃,亦是有著京城裡鱗次櫛比的街頭店鋪。
  • 滿清的後宮嬪妃——八國聯軍手上的肉票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雖然在城內燒殺搶掠,但是並沒有過多騷擾滯留皇宮的後宮嬪妃,甚至一定程度保證了他們的安全。那麼八國聯軍為何大發善心,主動保護好清朝的後宮嬪妃呢?下面來分析一下。老佛爺是逃走了,但是清宮裡的妃嬪們大都被拋棄了,此時鹹豐在世的后妃有祺嬪和吉妃兩人,而同治的遺孀還有慧妃、珣妃、瑜妃和瑨妃四人。這些人都是後宮的寡婦,最年輕的慧妃當時也已經41歲,早沒了權勢和地位,自然沒人關心他們的死活。此時紫禁城留守的妃嬪也提心弔膽,因為八國聯軍隨時會殺進來,相對有見識的瑜妃站了出來,她召集手下關閉宮門,準備抵抗聯軍的入侵。
  • 清朝後宮嬪妃的等級劃分及人數分布
    在清後宮中皇帝各位嬪妃的等級劃分的,根據地位高低對人數也有嚴格限制。隨著清王朝的發展,後宮中的嬪妃等級大致做了三次調整。入關前:努爾哈赤的後金時代,當時並未有明確的後宮等級制度,嬪妃們大致被分為「福晉」「格格」兩種,福晉比格格的身份更加尊貴。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皇太極的後宮中身份最為尊貴的便是大福晉,這便是中國皇后等級的前身。
  • 紫禁城宮殿太多,後宮嬪妃怎麼都住不滿,空下來的竟放這些東西
    在明清兩代,國力非常強盛,宮殿也是建造的越來越多,而且都非常奢華,主要以黃紅色調來體現帝王和嬪妃們的高貴,面對這麼多的宮殿,大家也非常困惑該怎麼區分,都有誰住過哪些地方呢?要分別從東西六宮和外朝、內廷來說。
  • 敬事房是幹什麼的,皇上不清楚,後宮嬪妃很明白!
    隸屬內務府,由於後宮嬪妃眾多,主要就是安排皇帝,皇后,嬪妃之間的事情,然後記錄在案。敬事房成立具有全面性的系統,怎麼服侍皇帝侍寢,怎麼保護皇帝。都羅列出條條框框,和一些規矩,以備日後皇子出身作為憑證。不穿衣:敬事房會通知被選中的妃子,讓其沐浴,時間到了,會有專門的太監用被子包裹著身體,送到皇帝的寢宮。不穿衣服主要是為了皇帝的安全著想,不留隱患。
  • 清朝後宮嬪妃們真實居住的地方,遠沒有電視劇裡富麗堂皇
    近幾年,清宮戲很是流行,甚至已經是電視劇古裝戲的主流,基本上每部電視劇裡清朝的都是富麗堂皇,大國風範,而那些後宮嬪妃們更是無所事事,一天天除了宮鬥就是吃喝玩樂,飲食起居更是奢侈,不由得讓人很是羨慕,恨不得穿越到清朝去居住。那麼真實的後宮是什麼樣子呢?
  • 為何古代嬪妃侍寢完,只能裸身離開寢宮,不能過夜?原因令人心酸
    古時候帝王享有無數後宮,而每天晚上寵幸哪個當然就是看自己的喜好了。至於古代妃子侍寢的過程如何,則在不同的朝代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像我們從電視劇裡知道的就有翻牌子啊等等,其實在古代妃子的侍寢過程也是有很多規則的,皇帝們的玩法也是很刺激。
  • 《中國故宮600年》大展,紫禁城的傳奇一生
    皇帝在紫禁城前朝辦公,後宮睡覺。三大殿舉行各項典禮儀式;奉天殿舉行最重要的國家大典;皇太后睡慈寧宮,皇帝睡乾清宮,皇后睡坤寧宮,嬪妃睡東西六宮。皇子們睡東西五所。康熙下詔大修太和殿,備料13年,興建2年。不僅凸顯了康熙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謀略,也是多民族國家統一、清王朝穩固興盛的象徵。
  • 清朝後宮最美的四個嬪妃:一個是夏雨荷原型,另一個被皇帝瞧不起
    寫在前面:從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算起,直到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後宮嬪位以上的女子已經超過120個,這還是有歷史記載的,還有許多則是史書遺漏。中宮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這五等在清朝後宮嚴格限制數量,而嬪位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格格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因此更加不好記載。
  • 古代嬪妃侍寢後,為何不能陪著皇帝過夜?看完才知皇帝的心酸
    在我國古代封建思想制度的影響之下,使得人們都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劃分,同時也使得人們的尊卑生活有著不同的等級,而在當時過著衣食無憂錦衣玉食的生活的人就是皇帝了,也正是因此使得人們對於皇帝這一位置是非常的羨慕和嫉妒的。
  • 這才是清朝嬪妃所住宮殿的本來模樣,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給騙了!
    照相這個技術是在晚清的時候才從國外傳到中國來的,當時美國和英國等國家通過航海都知道了中國的存在,他們聽說我國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寶,所以就遠渡重洋來到了我國,同時也把西方先進的技術傳到了中國,這其中就包括照相。照相是晚清的時候傳到中國的,所以關於當時紫禁城的模樣應該也有一些真實的記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紫禁城中嬪妃住的一些地方,都有老照片為證。
  • 古代嬪妃侍寢:一絲不掛 太監脫光上床
    總管記住這個牌子,出來後將牌子交給手下,一名專負責背妃子進寢宮並一直送到龍床上的太監。  屆時,皇帝睡覺了,則先上床,將被子蓋到踝關節處,腳露在外面;那太監先已在妃子房中將其脫個精光,隨即裹上大披風,一直背到寢宮,再扯去披風,將妃子放在床上。妃子則從暴露在外的「龍爪」這頭匍匐鑽進大被,然後「與帝交焉」。  此時,太監退出房外,和總管守候窗外,敬候事畢。
  • 清朝後宮嬪妃戴指甲套的三大原因
    看過清宮劇的都會發現,清朝的後宮嬪妃大都會戴著長長的指甲套。
  • 紫禁城的東西十二宮究竟有哪些講究?哪個最好?曾經住過哪些嬪妃
    如:從清雍正皇帝開始,皇帝便住在了養心殿,不再居住於中軸線,而是偏向了西半邊兒,因此西六宮離養心殿顯然比東六宮要近很多,所以西六宮更佔優勢一些,因此在實際情況中,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的呢?作為紫禁城中嬪妃們的宮殿,這十二個宮殿名字的寓意自不必說,畢竟是皇帝所起的名字,而且是給後宮妃嬪們所住的居所,肯定都是極好的。
  • 探秘—清代後宮宮鬥之謎
    都說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天下最美麗的人都在這三宮六院裡邊,之前的咱們不好說,不過到了晚清那幾位皇帝的時候攝影技術已經傳到了中國,皇后嬪妃們基本上都有照片留下來,然而通過照片看出來這些妃子的長相都是一言難盡,而皇上身邊沒有美人相伴也是當時的制度所局限住了,按照清朝的制度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得從旗人的女子裡邊挑選,那可挑選的範圍內就小了,再一個就是皇上選後選妃的標準不是看長相的
  • 一入宮門深似海:後宮嬪妃們的悲慘生活
    在紅牆黃瓦的內宮中,最為五彩繽紛的要數嬪妃這個層次,好似十裡飄香的荷池,個個麗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風招展。在中國,民間一直把皇帝擁有的女性稱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間的通俗說法,沒有什麼嚴格的依據。
  • 皇帝駕崩後,如何處理後宮嬪妃?結局讓人心疼!
    他坐擁天下的財富,後宮佳麗更是數不勝數,所以這些擁有了這一切的男子,最奢望的就是長生不老了,而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皇帝為了長生不老,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不過最後也沒能逃過自然法則,更沒有一個成功的。那麼問題來了,當老皇帝駕崩之後該怎麼處理他的這些妃子們呢?
  • 北京紫禁城旅遊記
    北京故宮保和殿。紫禁城的整體色調以紅色與黃色為主,大塊的紅色與黃色使整個建築群充滿了秩序感。紅色的宮牆、黃色的屋頂、雄偉的宮殿、精美的彩繪,都是故宮拍攝取景的範疇。北京故宮紅色的牆壁。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延,內延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只是半日遊,這三條路線只能遊一條,一般可走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