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秋之涼

2020-10-18 香襲書卷

寫在秋季

2020-9-23

所謂成熟

就是懂得了成全

秋之涼

文/香襲書卷

話說秋涼,就添了惆悵。仿若有人在秋天,輕嘆一聲,有著道不盡的意味深長。到了秋分,一場連著一場的雨水,連帶著秋涼,一起來了。

秋天,是涼的,它離寒冷還有一些距離。從初秋的風颳過來開始,這微微的涼意,就有了。從酷暑中慢慢走出,人們用一盞茶的功夫,或者更多的時間,感受著秋天的每一處細微的變化。

先是涼風有形,又是秋涼入境。季節用它不容忽視的特點,讓我們愛上它。涼風起,山巒成群,海水一片,都被它攜裹其中。漸漸地,山峰變成七彩,紅葉,黃葉,綠葉,組成了一道彩虹般的秋意。

後來,入境,便是那秋涼了。秋風是一個郵差,它把秋意送到每一個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們手中。秋涼不同,它是漸漸入境的。一層秋雨一層涼,緩慢地,涼意滲透在人間。

真是喜人,這樣的時日。騎著單車環城,郊外拾起秋色,亦或是就在一簾秋色中靜坐,讀閒書,在一盞秋涼中話桑麻。酒是涼的,入了心卻熱了起來。秋是涼的,入了境便豐富了。

我看著一江秋水變涼,江邊遊泳的人少了。明月下的江水,顯得有些孤獨。不似前面的夏季,把江邊打扮得繁華熱鬧。入秋之後,水面平靜,夜色有些薄涼,江邊散步的人,生出一絲不易覺察的惆悵。

不是留念過去的熱鬧,而是想想人生亦是如此。再盛大的宴席,也有散去的時候。席間的人們,濃烈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卻仍然都抵不過流年裡的變遷。聚散是常態,有人遠去,有人正在歸來。

到了秋分,思念如影隨形。月圓之時,思念如錢塘江的潮水,洶湧翻滾終日不停。觀潮,是一種心情。我們都是岸邊的人,亦是那弄潮的人。

人間秋涼,幾度思量。徘徊在桂花樹下,花香與日月相互交融。獨步在落日黃昏,晚霞與孤鶩齊飛。步行在城市的人行道上,梧桐樹的落葉,每一片都帶著詩意。郊外的草色,由深變淺。

大開大合是一種高度,知微見著是一種境界。一葉知秋,便是最好的解釋。秋之涼,它在細微的事物中漸漸呈現。薄衫換了秋衣,秋夜的蟲鳴少了,一行大雁從天空飛過。

蘇洵說:「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秋之涼,在於其靜。蟬兒禁聲,落葉歸根。萬物都在秋天,收起盛烈,開始走向平靜。秋涼,是冷靜下來的思考。

其實,我是喜歡那種稍帶薄涼性情的人。過於濃烈的,易裂。寡淡的事物,它反而生得久遠。月涼如水,是我們無法達到的性情。這份涼,是有溫度和深情的。水之淡,源遠流長。君子之交淡如水,說的就是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與人處,稍留一點彼此吸引的距離。與事處,略微留一些成長的空間。恰如秋的薄涼,不冷不熱,剛剛好。

秋雨敲窗,溫一壺茶。聽雨聲悵然輕嘆,看雨絲由急促變得緩慢。到了秋天,不再著急。經歷過酷暑,已不再懼怕寒冬。最壞的都經歷了,餘下的便是向好而生。

白露之後,露珠就鋪滿了夜晚。到了秋分,愈加厚了。清冷的水珠掛在葉尖,迎著晨光,晶瑩剔透。用手觸碰,微帶薄涼。是讓人能適應的涼,帶著秋天陽光的味道。

秋之涼,是詩意與溫情的。它不刺骨,是熱烈之後的冷靜,是寒冷之前的詩情。涼,是有著溫和的態度。寒,就有些疼痛感。

秋涼,是包容的。在體會了人間冷暖之後,與事物有著良好的距離感和融入感。既不拒人以千裡之外,又不咄咄逼人。舒適,舒緩,舒服,後來才有了舒心。

與人相處,無外乎如此。舒適的狀態,舒緩的心情,舒服的接納,就有了舒心的笑容。與人相處的最高境界,就是彼此感覺舒服。

秋意起,有了清愁,有了別離,也有了新的相逢。我們從春天走來,卻要在秋天離開。是樹葉離開枝頭撲向大地的歸宿感,是內心的一抹愁意中的深情,是懂得了「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秋之涼,是收斂了張揚的熱烈,卻有不放棄奮進的精神。它與酷暑告別,準備迎接嚴寒。再也沒有什麼是不能放下的,一份秋涼之心,清澈中有了對世事的明了與原諒。

在任何一種關係中,不再是彼此撕扯,而是學會了成全。所謂的成熟,就是懂得了成全。成全別人,成就自己。

秋之涼意,為大地披上了一層外衣。我們的內心,隨著境轉星移,已經有了寵辱不驚,雲淡風輕的姿態。抓不住的,隨手揚起,讓它隨風而去。屬於自己的,緊緊擁抱,不讓它留下遺憾。

秋天的涼意,在訴說著人世間最美麗的相遇。我們在秋天去做春天來不及做的事情。

因為,時日正好,不亢不卑。


寫在秋季

散文集《生生不息》,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香襲書卷。

相關焦點

  • 散文:人生動靜,秋之因果
    若說這是因果,那就是經過歷練後的人生是成熟的,經過忍和熬後的人生是沉穩的,經過懵懂和繁盛後的生命是安靜的,有點霜,有點涼,那也是為下一個輪迴做準備秋之因果也是人生之因果,或都是一個緣字,領會了總會寫出花好月圓。因果是一種精神,精神的升華不驚豔卻能靜靜入心,因果是一種必然的聯繫,苦中寒,也是甜中暖,此岸,彼岸可以互換,因果的角色,就是在自己扮演的故事裡,做的那些事情,說過的那些話,而成就的現在。
  • 【七絕】秋之細雨
    秋之細雨雨絲斜織過平湖,蕩向漣漪有卻無。荷傘用心盛玉露,金風搖落一簾珠。
  • 秋實散文:秋之韻之——菊花
    「我花開後百花殺」,秋涼一著,菊花始結。菊花不僅有春的生命,夏的肉體,而且有秋的骨骼。菊不像松,一身的戎裝,也不像竹,渾身都是鐵骨,但敢向雪霜一展嬌豔的,且是不以嬌豔姿色取媚,而以素雅堅貞取勝者,唯菊是也!作者:秋實,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會員。
  • 散文:秋之靜
    秋意是一首揮之不去的詩,秋情是一篇讀不完的散文。在秋天裡,我們每個人都用生活在寫著小說。你我皆是生活的主人公,對著這個世界不斷執筆。深秋的晨霧,籠罩著大地。日子似流水,緩緩而去。任何事物到了極致,就會有所轉變。秋天越是往著深處走,它離冬天就近了。
  • 《世界奇妙物語 2019秋之特別篇》11月強勢回歸
    《世界奇妙物語 2019秋之特別篇》已於11月9日播出全一回,該劇由室毅/落合扶樹/柳百合菜/櫻井聖/白石聖主演,本次的特別篇由5個故事組成,延續以往的懸疑驚悚的劇情設定,每一段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看的過程中令人細思極恐,想想前幾期給觀眾們帶來的心理陰影頗多,對此次秋之特別篇還是相當期待的
  • 散文詩:秋之魅
    秋之天空,澄澈,蔚藍,高遠;秋之明月,皎潔,圓潤,寄遠;秋之風雨,傾斜,薄涼,幽遠; 秋之世人,聚首,別離,懷遠。今秋,該如何度過?
  • 散文詩:念當下一場秋美
    散文詩:念當下一場秋美美,是一種氛圍,尤其是秋天。秋,像是小時候玩伴的名字。秋,柔美的發音,成熟的況味,知性的內涵。秋蘭,秋紅,秋蓮,秋穎,哪個字和秋搭配都自成一景。而且,叫秋女孩子大多都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豈不正應了秋水伊人四個字嗎?
  • 蟋蟀的秋之吟
    待機蚊叮蟲咬露水涼,清紗帳裡捉蛩忙。此起彼伏歌如海,屏聲靜氣辨優良。捕捉夜深人靜蟋蟀鳴,大地遍聞雄渾聲。開燈摁罩神不慌,一隻好蛩入罐中。幾十年來憑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執著,勤奮筆耕,先後發表新聞、通訊、詩歌、散文數十萬字。近年來致力於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先後發表《一代怪才吳棠湖》《神奇楊抱槐》《青積務源自清起霧》《吳鳴風智破「蜘蛛案」》《雋不疑智審山寨衛太子》《千年恩愛夫妻樹》《劉墉省親過寧津軼事》《化牛李的傳說》《蟋蟀與寧津的淵源》等,為弘揚寧津地域文化作出了貢獻。
  • 秋日私語(散文)
    是啊,秋雨來了,已到天涼好個秋的季節,在這盛夏長長的地方,非得有這樣一場秋雨來提醒啊。年華似水暗偷換,不覺人生已秋涼。躺在有些冰涼的竹蓆上,靜聽自然的言語,思緒不免變得空靈,漂浮游離,半在人間,半上雲霄。從來秋意多寥落。這秋雨這秋聲,也曾叩動黛玉的心扉,輕嘆:"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秋之神韻
    噢,秋之高潔,我欽佩你;秋之瀟灑,我欣賞你。   1.寫反義詞。(2分)   從容()虛幻()   2.讀第二自然段,回答問題。(2分)   (1)畫「--」的語句採用了()的手法。   A.比較B、對比C、比喻   (2)畫「」的語句同時採用了和的修辭方法。
  • 秋之吟詠,文/張俏林(山西太原)
    秋之吟詠有著30餘年的寫作經歷,在報刊、雜誌、網絡發表大量小說、散文、詩詞、論文等,逾百萬字。榮獲「春晚杯•2020詩星輝耀全國詩詞大賽」冠軍。
  • 露從今夜白,涼自此時生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仲秋伊始,枕席生涼,木葉榮極而隕,嘉禾實滿而豐。秋光澄澈,秋色金黃。用心收集,閒來啜飲,乃樂秋之雅趣。白露,飲佳茗。
  • 重溫經典 | 這些古詩詞,全篇未著一「秋」字,卻盡得秋之境界
    重溫經典 | 這些古詩詞,全篇未著一「秋」字,卻盡得秋之境界 2020-10-27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秋之因果也是人生之因果,都是一個緣字,領會了總會寫出花好月圓
    秋雖涼,葉雖落,可秋天的美麗誰也不可否認,楓紅熱烈,不是最後的美麗,而是燃燒的火焰,秋之韻詩意悠長,是字、詞,風景之間的約會,有情感,又含蓄的美,值得我們慢慢欣賞。若說這是因果,那就是經過歷練後的人生是成熟的,經過忍和熬後的人生是沉穩的,經過懵懂和繁盛後的生命是安靜的,有點 霜,有點涼,那也是為下一個輪迴做準備。萬事都有關聯,即使是一葉秋,也是用滿滿的春夏編織的,即使是一道滄桑的痕跡,也是曾經的靚麗幻化成的。
  • 夜讀丨秋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分之前暑有餘熱,所以秋燥還是溫燥;秋分之後寒意漸濃,所以秋燥已是涼燥。因此過了秋分,需要多吃清新、溫潤之物。《管子》:以夏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淮南子》:秋分蔈(biào,指草木零落)定而禾熟。
  • 朗誦:露從今夜白,涼自此時生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仲秋伊始,枕席生涼,木葉榮極而隕,嘉禾實滿而豐。秋光澄澈,秋色金黃。用心收集,閒來啜飲,乃樂秋之雅趣。白露,飲佳茗。
  • 《十日後》備戰秋之國體,代表神奈川的人員選拔工作拉開序幕!
    剛打完了七月份的IH夏季全國大賽,就要籌備兩個月後的秋之國體了。劇情年中神奈川可謂是收穫頗豐啊,不僅有一支新球隊闖進來全國大賽的舞臺,而且還上演了絕殺衛冕冠軍的好戲,還有老牌勁旅海南附中也拿到了歷史最佳戰績。神奈川縣的兩支隊伍可謂是圈粉無數了。
  • 散文:徽鄉聽雨涼
    作者簡介:盧靜雲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散文詩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
  • 白丁散文:秋天的妙意
    如果春之花木蟲魚是為始本,嬌嫩、柔輕、天真,令人憐惜,那秋之燦然、老氣、磅礴、深沉、揚長而去,卻令人喟嘆,令人滿足,卻又令人深思。秋光照於山河,秋風撫過一葉一樹,吹落秋露,秋意將人心催成得意的溫飽,把五穀釀為美酒,鋪天而來,蓋地而起,讓人陶醉得莫不震撼。
  • 霜葉紅於二月花——日本畫家小島光徑筆下的秋之山水
    ——杜牧 【朝代】唐日本畫家 小島光徑筆下的秋之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