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2月9日消息(記者孫冰潔)2月9日,人們在青島天后宮廟會遊玩,當天是農曆大年初五,來自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的民間藝人在廟會上為大家展示極具青島民間特色的技藝,如剪紙、吹糖人、糖畫、烙畫、麵塑等,此外,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每天還會舉行青島民間戲曲柳茂腔藝術展演、民俗服飾—旗袍秀展示、燈謎競猜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2月9日,人們在青島天后宮廟會遊玩,當天是農曆大年初五,來自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的民間藝人在廟會上為大家展示極具青島民間特色的技藝,如剪紙、吹糖人、糖畫、烙畫、麵塑等,此外,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每天還會舉行青島民間戲曲柳茂腔藝術展演、民俗服飾—旗袍秀展示、燈謎競猜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來自德國的遊客長在天后宮的展廳內觀看青島當地民俗照片。
民間藝人在廟會上吹糖人。
青島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是青島市區最負盛名的三大廟會之一, 除舉辦一些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外,還會展出《青島年俗-館藏圖片展》《鄉村記憶陳列》《食事吉祥—青島地區面榼文化展》《青島婚俗—館藏圖片展》等系列展覽,吸引人們前來逛廟會、品民俗,歡喜過大年。
青島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是青島市區最負盛名的三大廟會之一,除舉辦一些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外,還會展出《青島年俗-館藏圖片展》《鄉村記憶陳列》《食事吉祥—青島地區面榼文化展》《青島婚俗—館藏圖片展》等系列展覽,吸引人們前來逛廟會、品民俗,歡喜過大年。
青島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是青島市區最負盛名的三大廟會之一, 除舉辦一些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外,還會展出《青島年俗-館藏圖片展》《鄉村記憶陳列》《食事吉祥—青島地區面榼文化展》《青島婚俗—館藏圖片展》等系列展覽,吸引人們前來逛廟會、品民俗,歡喜過大年。
遊客在天后宮祭拜媽祖、祈福
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1467).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最早的廟宇之一。每年春秋兩季漁民出海前逢會,人們前來朝拜許願, 闢邪除災、迎祥納福。
遊客在天后宮祭拜媽祖、祈福。
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1467).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最早的廟宇之一。每年春秋兩季漁民出海前逢會,人們前來朝拜許願, 闢邪除災、迎祥納福。
非遺傳承人在廟會進行技藝展示。
青島天后宮廟會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2000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了青島市區最早的廟會,並定名為「青島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2007年被正式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非遺傳承人在廟會進行技藝展示。
青島天后宮廟會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2000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了青島市區最早的廟會,並定名為「青島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2007年被正式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非遺傳承人在廟會進行技藝展示。
青島天后宮廟會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2000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了青島市區最早的廟會,並定名為「青島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2007年被正式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