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廟會 拜媽祖 感受充滿「海洋味」的青島年俗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青島2月9日消息(記者孫冰潔)2月9日,人們在青島天后宮廟會遊玩,當天是農曆大年初五,來自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的民間藝人在廟會上為大家展示極具青島民間特色的技藝,如剪紙、吹糖人、糖畫、烙畫、麵塑等,此外,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每天還會舉行青島民間戲曲柳茂腔藝術展演、民俗服飾—旗袍秀展示、燈謎競猜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2月9日,人們在青島天后宮廟會遊玩,當天是農曆大年初五,來自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的民間藝人在廟會上為大家展示極具青島民間特色的技藝,如剪紙、吹糖人、糖畫、烙畫、麵塑等,此外,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每天還會舉行青島民間戲曲柳茂腔藝術展演、民俗服飾—旗袍秀展示、燈謎競猜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來自德國的遊客長在天后宮的展廳內觀看青島當地民俗照片。

民間藝人在廟會上吹糖人。

青島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是青島市區最負盛名的三大廟會之一, 除舉辦一些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外,還會展出《青島年俗-館藏圖片展》《鄉村記憶陳列》《食事吉祥—青島地區面榼文化展》《青島婚俗—館藏圖片展》等系列展覽,吸引人們前來逛廟會、品民俗,歡喜過大年。

青島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是青島市區最負盛名的三大廟會之一,除舉辦一些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外,還會展出《青島年俗-館藏圖片展》《鄉村記憶陳列》《食事吉祥—青島地區面榼文化展》《青島婚俗—館藏圖片展》等系列展覽,吸引人們前來逛廟會、品民俗,歡喜過大年。

青島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是青島市區最負盛名的三大廟會之一, 除舉辦一些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外,還會展出《青島年俗-館藏圖片展》《鄉村記憶陳列》《食事吉祥—青島地區面榼文化展》《青島婚俗—館藏圖片展》等系列展覽,吸引人們前來逛廟會、品民俗,歡喜過大年。

遊客在天后宮祭拜媽祖、祈福

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1467).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最早的廟宇之一。每年春秋兩季漁民出海前逢會,人們前來朝拜許願, 闢邪除災、迎祥納福。

遊客在天后宮祭拜媽祖、祈福。

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1467).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最早的廟宇之一。每年春秋兩季漁民出海前逢會,人們前來朝拜許願, 闢邪除災、迎祥納福。

非遺傳承人在廟會進行技藝展示。

青島天后宮廟會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2000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了青島市區最早的廟會,並定名為「青島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2007年被正式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非遺傳承人在廟會進行技藝展示。

青島天后宮廟會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2000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了青島市區最早的廟會,並定名為「青島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2007年被正式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非遺傳承人在廟會進行技藝展示。

青島天后宮廟會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2000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了青島市區最早的廟會,並定名為「青島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2007年被正式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關焦點

  • 年味青島——你身邊的年味淡了嗎?
    從天后宮到湛山寺,從華嚴寺到海雲庵,從浮山所到沙子口,從即墨古城到藏馬山……正月裡,青島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熱熱鬧鬧、喜氣洋洋,豐富多彩的山會、廟會活動,讓青島充滿了年味兒。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重視的節日。
  • 媽祖與湛江海洋文化
    自宋代閩人第二次南遷,把福建人對媽祖的崇拜信仰帶來以後,媽祖文化和雷州半島的海洋文化就相互滲透,相互融洽,形成了後來湛江文化獨有的精神特質,千百年來孕育了湛江人不朽的偉大精神和高尚品德。  湛江的海岸線長達1500公裡。作為海洋大市的湛江,在南海的孕育下,在積澱深厚的海洋文化的薰陶下,形成了湛江獨特的文化和精神。
  • 福祿壽喜媽祖神,五一假期來曹妃甸開海節逛廟會啦
    轎夫們要從天妃宮抬著媽祖走到出海口,在那裡拜天拜地拜媽祖後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一艘艘漁船就會駛出港灣,出海捕魚的日子開始了。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曹妃甸區蠶沙口村舉行傳統媽祖廟會。追溯歷史,媽祖廟會至今已有734年。廟會從2018年4月25日一直到5月10日(農曆三月初十至二十五)。忙裡偷閒的轎夫們。現代化的漁民也是人手一臺手機,拍拍照照聊聊天。
  • 年俗出海,年味更濃 - 人民日報海外網
    作為春節的傳統年俗,各行各業都要在這一天正式開張營業,各家各戶放要鞭炮、送窮神、迎財神、吃餃子,人們破除各種禁忌,互相祝福。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春節傳統年俗如今走出了國門,全球各地在慶祝春節的同時,為傳統年俗更新換代,創造了新年俗,為全世界人們帶去了歡樂,並送去了對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 青島500年媽祖古廟披「龍裝」 遊客感受廟會魅力
    青島500年媽祖古廟披「龍裝」 遊客感受廟會魅力   中新社青島1月23日電 (修建華 胡耀傑)有著545年歷史的媽祖古廟——青島天后宮在農曆龍年披上「龍裝」。
  •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媽祖信俗
    媽祖信俗是指媽祖信仰習俗,又稱神女信俗、靈女信俗、神姑信俗、元君信俗、娘媽信俗 、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聖母信俗、湄洲媽祖信俗等等,這是由於歷代民間、朝廷或宗教對媽祖的封號先後不同而嬗變 。是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核心,以媽祖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廟會、習俗和傳說等為表現形式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 信俗遍布全球 媽祖文化如何成為走向世界的福建名片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 林金榜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 餘興光  觀點碰撞  媽祖文化,傳播大愛精神  聽濤君:歷經千年的歷史積澱,媽祖文化已成為海洋文化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有上萬座媽祖分靈廟,信眾達3億多人。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遺」名錄。對於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各位怎麼看?  張江:媽祖是慈悲善良的模範,是積德行善、救危化困、助人為樂等中華傳統美德的化身。媽祖文化承載著人類共同的情感紐帶,也承載著當今世界發展所需的精神內核。
  • 青島媽祖文化交流團走進臺灣:宋江陣迎青島客
    4日至8日,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展示青島文化,感受臺灣的媽祖文化,增進雙方友誼。首站南天宮 金媽祖聞名遐邇說起此次赴臺灣交流的初衷,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會長趙起良說:「青島有句話,叫『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天后就是媽祖。作為中國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沿海城市,對於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青島責無旁貸。」
  • 《天下媽祖》湄洲島開機,創新思路打造海洋文化IP
    海峽網 訊 2021年1月16日,由福建省千秋媽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九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百集系列電視片《天下媽祖》,在媽祖故鄉——福建莆田湄洲島正式開機拍攝,這是莆田湄洲島旅遊區自去年12月29日升級為5A之後迎來的首部影視拍攝組。
  • 媽祖是海洋文明的象徵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媽祖之光> 媽祖信俗 > 正文 var _SO_INPUT_ = 'class="input媽祖文化是海洋文化的旗幟象徵。媽祖一生以海為伴,奉獻於海,獻身於海,即使羽化升天之後,仍屢顯靈異,留下許多靈驗故事。從林林總總的史籍記載中,可以了解到媽祖與海洋氣象、航海航行、海上貿易、海洋外交、海上漕運、海洋融合開發等各個方面存在無法割捨、息息相關的聯繫,這充分說明了媽祖信仰是中國海洋文化的一面旗幟,媽祖文化是海洋文化核心組成部分,媽祖是海洋文明的重要象徵。
  • 中國夢·媽祖緣——讓媽祖文化綻放新的時代光輝
    據宋代文獻記載,媽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被看作是海上的守護神,媽祖信仰是流傳於我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這種信俗始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傳承至今,是中華民族海洋文化的瑰寶。
  • 媽祖祈福儀式在青島舉辦
    中工網訊 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庚子年重陽節。2020媽祖秋祭大典暨兩岸祈福儀式在青島奧帆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主辦。
  • 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王哥莊媽祖廟舉行祭奠儀式
    此次祭典由湄州媽祖祖廟、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福建省媽祖文化促進會、廈門市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臺灣媽祖聯誼會聯合發起,召集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走進各地媽祖廟,共同祈福媽祖,同圓中華絲路夢。  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會長趙起良介紹,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優秀文化遺產。如今媽祖文化已隨著華僑、海員和外交使節傳到世界各地。
  • (聚焦海峽論壇)張志軍偕臺胞拜媽祖 感受閩臺緣
    中新社廈門6月13日電 題:張志軍偕臺胞拜媽祖 感受閩臺緣  作者 林春茵  備受外界關注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消息已對外披露。就在他即將首次訪臺之前,他來到與臺灣有著深厚關係的福建,與前來參加第六屆海峽論壇活動的臺胞先進行親密接觸。  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林默娘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 茶幫拜媽祖見證福州海絲樞紐文化
    清朝時期,當福船載著茶葉靠泊在水流灣的碼頭,茶幫的人們穿著草鞋,擔著茶擔,一路吆喝,將辛苦勞作收來的茶葉作為祝壽供品,敬獻三坊七巷天后宮的媽祖,以表達對水上航路一帆風順的感謝,也祈求經過內陸水路運抵樞紐口岸福州的物資,暢銷海內外。 如今,三坊七巷天后宮仍然有不少香客前來祈福,「茶幫拜媽祖」文化歷經百年,世世代代相傳至今。
  • 逛廟會、品漢味、賞花遊……這個春節,武漢這些活動在等你!
    年漸近,味更濃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你計劃中的新年是如何度過呢?▼先手機截圖,看看你的2020年運氣吧春節在武漢感受中國年逛廟會、品漢味、賞花遊......各種豐富別樣的民俗活動等著您來體驗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最值得一去的武漢春節好去處滿滿的都是傳統年味!
  • 三坊七巷非遺「茶幫拜媽祖」祈福,坊巷百姓天后宮體驗信俗非遺
    財經導報訊 4月27日,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熱鬧非凡,榕臺兩岸市民代表匯聚天后宮,重現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茶幫拜媽祖」和平祈福祀典,祈求媽祖的庇佑。天后宮門口歷史上原為碼頭,東南沿海茶葉貿易集散於此,又因茶葉春秋兩採皆逢天后誕。
  • 首屆「媽祖文化與海洋精神」國際研討會福建莆田舉行
    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很早就進入海洋,並在長期開發利用海洋的進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海洋文化,媽祖文化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隨著古代絲綢之路的延伸,媽祖文化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並逐漸成為中國人連接世界的文化紐帶。  石青峰說,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將不斷強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海洋環境、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著力推進媽祖文化在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傳播與交流,充分發揮媽祖文化情感交流、民心溝通方面的獨特優勢,為營造和平穩定海洋合作關係貢獻力量。  迄今為止,全世界約有1萬多座媽祖宮廟,分布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
    今天,小編就以個人的視角來分析一下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史料記載,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朝廷就已經開闢了女姑口、金家口和青島口這三個通商口岸,青島當時就已經是南北物資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太清宮志》記載,公元1467年,青島本地的「胡善士」捐地並修建了青島天后宮。
  • 烹製年味濃濃的新春盛宴
    但是,在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的貴州,許多地方仍還保留著熱鬧的過年習俗——舞花龍、逛廟會、庖鍋湯、長桌宴、打年粑、釀年酒、拜財神、猜燈謎……記者從省旅發委了解到,春節前後,各地州市的民俗活動將陸續啟幕,為省內外遊客烹製一臺年味濃濃的新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