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長歌行》解,探索古人境界

2020-12-20 老龍居士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詩歌中的一首,長歌是一種題材,有長歌就有短歌。

詩與歌不分家,古詩講究韻律,與節拍相合,抑揚頓挫,抒發情感。

今人解詩只在字面為用,升而入境,進而為歌,但是講到歌這一個層次的又少了,所以現在雖然讀書人多,但是能寫歌詞者少,多因為不得要領。

一、解詩:

「青青園中葵」,菜園裡一片綠油油的葵菜。

誰的年少還不是一朵小葵花。這個葵跟葵花、秋葵不是同一種植物,據查這裡的葵菜指古代的一種蔬菜,又稱冬葵,從漢代流行的一種蔬菜,不知道為什麼到明清後批量種植的少了,現在野生的多,種植的少。

「朝露待日晞」,晞是曬乾之意。菜葉子上的露水被太陽曬乾了。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春天溫暖的陽光散布到大地,所有的生物都發出耀眼的光輝。

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常常擔心秋天到了,葉子黃了花衰落了,生機不再。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江河的水都向東匯聚到大海,什麼時候見過江水回來過?前三句是草木一生,只在歲寒。百川到海顯示萬物的發展規律,時光不可逆轉。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有為的時候不努力進取,等等年齡大了只能感嘆以往不珍惜時間。所以少壯之時候應該如這青青葵趁著大好的時光奮發努力,才不會徒傷悲。

二、詩境:

這首詩像是一個初入田間地頭體驗生活的書生寫的,頭兩句像是早上趕到菜園子看到陽光照著才有的景象。(陽春有解釋為春天的溫暖陽光,但是看葵菜應該是秋冬種植的,又稱冬葵,跟春天應該還是比較遠的,但後面又一句常恐秋節至也是有些矛盾的,如果作者菜名沒有搞錯或者描寫的只是早上的陽光像春天的陽光一樣溫暖。)

這三句基本上還是在菜園子裡面轉轉,想想,感慨人生如葵葉青而至衰。前面這幾句像是個田間詩人,後面這兩句有點講大道理了,反而把前面的境界給破壞掉了。有點像是這個書生在教育年少的孩子,要珍惜時間,不要做徒傷悲之人。

這首詩流行的恰是後兩句,多用來教育孩子要珍惜時光。所以說這個詩人一定是一個扛著鋤頭的教育家,對著滿園的春色在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長歌行》古詩朗讀
    長歌行根據咱們的時間線,前唐的第二首古詩《長歌行》,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一、初讀知詩意這首《長歌行》也是收錄在漢樂府的,後來被北宋的郭茂倩編撰在《樂府詩集》裡面。二、細讀解詩句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
  • 這首古詩當中,暗藏古人送禮的最高境界,令人佩服
    而且這樣的行為在古人的手中,也被玩出了新意,比如這首古詩當中,暗藏古人送禮的最高境界,令人佩服。人們常說一個人送給你的禮物,代表著他人生的高度,和為人處世的境界,以及這個人眼界的開闊程度,同時也包含著他的個人品味。也正因如此,人們在送給對方禮物的時候,總是前思後想,經過周密的考慮之後才會做出決定。
  • 幼兒古詩啟蒙教育探索
    這種「不求甚解,死記硬背」的枯燥復刻,不僅傷害了幼兒的「求知慾」,造成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使得中華文化的經典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架起了隔閡。那麼,幼兒古詩啟蒙教育應該如何做呢?路徑之探基於3-6歲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探索遊戲化、體驗式、操作性的實施之路。繪本,增色古詩欣賞新視覺。
  • 光陰似箭,勸君惜取少年時《長歌行》解析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首詩叫《長歌行》,它是一首「樂府古詩」。「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花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長哥行古詩拼音 長歌行古詩全拼音
    《長歌行》  兩漢: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長歌行》出處  《長歌行》出自《樂府詩集》第三十卷。《長歌行》是一首五言古詩,屬於漢樂府詩,採用了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全詩託物起興,從園中葵起調,表現了人生易逝、青春難再來的道理,鼓勵年輕人珍惜時光,努力奮鬥。
  • 暑期古詩背誦之《長歌行》
    長歌行 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長歌行》是一首中國古典詩歌,屬於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
  • 《長歌行》 · 一起讀古詩
    長歌行兩漢:佚名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⑴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 第三十一日 長歌行_樂府
    古人有「五菜」的說法,包括「葵、韭、瞿、蒸、蔥」。葵菜是五菜之首,地位相當強硬。當葵菜叱吒菜園的時候,大白菜還在跑龍套。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記載了30多種蔬菜,葵菜位列其中。《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古代幾乎家家都會院裡種上一些「園葵」,有野生的葵菜,也可以隨便採摘來做羹湯。在《十五從軍徵》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 視頻: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學習《長歌行》
    三、日積月累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
  • 古詩賞析第十六首:漢樂府《長歌行》
    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文學常識1、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長歌行」本意是指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2、採風:古代稱民間歌謠為「風」,所以採集民歌的活動稱為採風。
  • 長歌行的意思 長歌行的意思是什麼
    「長歌行」是漢樂府的曲題,屬於《相和歌》中《平調曲》;「長歌行」也指漢樂府詩《長歌行》,或是唐代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而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長歌行》。  漢樂府詩《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
  • 古詩《長歌行》——朗誦配樂視頻及原文
    朗誦配樂:高山流水 《長歌行
  • 《中國最美古詩文》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中國最美古詩文》作者是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王能憲先生,他精選了中國古代46篇最美、最動情的古詩文,並做了精湛的解讀和賞析,其中大部分是作者早年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牌節目《閱讀與欣賞》撰寫的賞析稿。
  • 《長歌行》是怎樣成為了樂府詩的代表作
    《長歌行》中用「昱奕朝露團」和「泫泫豈暫安」描寫朝露雖晶瑩有光,但很快會消失,寄寓著詩人由於對生命強烈的愛戀因而對生命短暫這一殘酷現實的敏銳感受。不僅如此,謝靈運還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來體現自己內心對生命的眷戀之情,如《悲哉行》中「灼灼桃悅色」、「飛飛燕弄聲」、「松蔦歡蔓延」。
  • 聽一聽《長歌行》:「青青園中葵」中的「葵」是我們吃的秋葵嗎?
    讓我們去漢樂府《長歌行》中探個究竟吧。《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長歌行04:15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 兒童詩詞精讀100首,第一首《長歌行》
    幫助孩子認識詩人,了解創作背景,理解古詩,體會作者寫的寫作手法和當時作者的心理活動。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注釋: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陽春:溫暖的春天。布:布施,給予。
  • 夏達長歌行哪裡可以看 夏達長歌行漫畫完結了嗎
    《長歌行》這部漫畫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那麼你們知道長歌行原著作者是誰嗎?長歌行可以說是夏達的經典作品,但是現在已經暫停更新了,那麼夏達長歌行完結了嗎?下面來看看。夏達長歌行哪裡可以看買實體書最好!網上看的話「有妖氣」更新快,微漫畫不用翻頁,騰訊動漫比較手機上看。
  • 音頻+練習:小學生必背古詩2《長歌行》
    《長歌行》講述了一個深刻的哲理,我們來聽一聽吧:參考答案: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確讀音嗎?
  • 古詩今唱 境界一新
    曾經,我對「古詩今唱」沒有形成鮮明的音樂風格或流行趨勢感到惋惜,但歷經三季的鍛造,《經典詠流傳》已經在當下引領了一個「潮流」。它持續探索將經典詩詞配以現代音樂的有效路徑,帶領觀眾在歌手的精彩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的深層價值和現實意義,從而將音樂創作提升到全新境界。音樂不只是一種娛樂方式,音樂還可以涵養心性,傳遞精神價值,發揮凝心聚氣的社會功能。
  • 我的詩詞故事糸列二:《長歌行》
    不一樣的長歌行長歌行圖文我的詩詞故事 二:長歌行文/王治國(天津沽帆詩社理事)漢樂府:長歌行⑴《長歌行》是一首中國古典詩歌,屬於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此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