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古詩朗讀

2020-12-14 段小張

長歌行

根據咱們的時間線,前唐的第二首古詩《長歌行》,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

一、初讀知詩意

這首《長歌行》也是收錄在漢樂府的,後來被北宋的郭茂倩編撰在《樂府詩集》裡面。

二、細讀解詩句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

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布施,給予。

德澤:恩惠。

秋節: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同音字)

衰:為了押韻,這裡可以按古音讀作「cui」

百川:河流。

徒:白白的。

整詩的解讀:早晨,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乾。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常常擔心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了。千萬條大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知道圖強,到了老年頭髮花白,一事無成,悲傷也沒用了。

三、精讀想詩境

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裡碧綠的葵菜,還帶著朝露,春陽升起來了,曬乾了朝露,菜園也沐浴著一片的陽光,但是,秋天一到,他們都要失去鮮豔的色彩了,變得枯黃凋落了,

這是我們能從詩中想像到場景,季節的交替,世間萬物都有不同的變化了。

四、美讀悟詩情

作者在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後,想到了人從年少到年老的過程,就像河流從東入海,卻不再復返,年齡和歲月都是一去不復返的,希望能夠在年少時就懂得珍惜時光,努力奮進,不要等到年老才來後悔,卻不能改變什麼了。

這是首激勵人們奮進的詩歌,後四句經常會在以後的考試中用到。

五、吟讀記詩文

我們在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後,對於每句的停頓、韻腳、節奏都有一定的體會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下它吧。

相關焦點

  • PPT也能製作古詩朗讀圖文同步課件
    語文教學時,古詩朗讀靠口語來教學,跟有優美的背景和動態的文字加上標準的朗讀的課件相比,相信課件更能讓你的古詩教學出效果。用ppt做古詩課件,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問題,不就是背景加文字,加點動畫效果嗎?可是沒朗讀沒效果啊,有人說那也簡單,網上找個朗讀音頻導入進來不就是了。
  • 古詩《長歌行》解,探索古人境界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詩與歌不分家,古詩講究韻律,與節拍相合,抑揚頓挫,抒發情感。今人解詩只在字面為用,升而入境,進而為歌,但是講到歌這一個層次的又少了,所以現在雖然讀書人多,但是能寫歌詞者少,多因為不得要領。
  • 長哥行古詩拼音 長歌行古詩全拼音
    《長歌行》  兩漢: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長歌行》出處  《長歌行》出自《樂府詩集》第三十卷。《長歌行》是一首五言古詩,屬於漢樂府詩,採用了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全詩託物起興,從園中葵起調,表現了人生易逝、青春難再來的道理,鼓勵年輕人珍惜時光,努力奮鬥。
  • 溫儒敏:古詩文教學少朗讀多吟誦
    很多中小學課堂的朗讀熱情也在持續升溫。在本屆江蘇書展重點活動「《中小學古詩文分級讀本》新書發布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卻表示,中小學校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應該少一些朗讀,多一些吟誦。溫儒敏解釋,吟誦與朗讀不同,朗讀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強調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帶有明顯的表演性質,是展現給別人看的,而吟誦是依字行腔,有節奏地誦讀詩文,偏重的是情通古人,反覆琢磨作者的原意,體會詩文的涵義。因此,它更多是向內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對文本的主觀感受。
  • 暑期古詩背誦之《長歌行》
    長歌行 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長歌行》是一首中國古典詩歌,屬於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
  • 《長歌行》 · 一起讀古詩
    長歌行兩漢:佚名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⑴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 人生變化從朗讀開始|古詩《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小學三下課文朗讀》是為小學生精心打造的一道美文大餐。在認識世界的關鍵階段,鑄造孩子美的眼光、美的心靈,助孩子一臂之力!你的聲音可以更動聽,普通話可以更標準。情景表達,直白交流。每天20分鐘,人生的變化從朗讀開始!
  • 品讀行解讀語文的秘密:每天大聲朗讀10分鐘古詩文
    孩子小學四年級開始,邦爸也像大多數家長一樣陷入升學焦慮,「我和孩子的媽媽研究了小升初的試卷後發現,古詩文的考題太多,並且如果在作文中能恰當地引經據典,既能體現文採,也易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所以,我們認為,孩子小升初語文的突破口或是古詩文,而以我們的經驗,語文學習沒法臨時抱佛腳,需要靠平時踏踏實實的積累。所以我們開始每天陪著孩子一起背誦古詩文。」
  • 古詩賞析第十六首:漢樂府《長歌行》
    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文學常識1、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長歌行」本意是指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2、採風:古代稱民間歌謠為「風」,所以採集民歌的活動稱為採風。
  • 長歌行的意思 長歌行的意思是什麼
    「長歌行」是漢樂府的曲題,屬於《相和歌》中《平調曲》;「長歌行」也指漢樂府詩《長歌行》,或是唐代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而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長歌行》。  漢樂府詩《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
  • 古詩《長歌行》——朗誦配樂視頻及原文
    朗誦配樂:高山流水 《長歌行
  • 《長歌行》是怎樣成為了樂府詩的代表作
    《長歌行》中用「昱奕朝露團」和「泫泫豈暫安」描寫朝露雖晶瑩有光,但很快會消失,寄寓著詩人由於對生命強烈的愛戀因而對生命短暫這一殘酷現實的敏銳感受。不僅如此,謝靈運還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來體現自己內心對生命的眷戀之情,如《悲哉行》中「灼灼桃悅色」、「飛飛燕弄聲」、「松蔦歡蔓延」。
  • 聽一聽《長歌行》:「青青園中葵」中的「葵」是我們吃的秋葵嗎?
    讓我們去漢樂府《長歌行》中探個究竟吧。《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長歌行04:15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 光陰似箭,勸君惜取少年時《長歌行》解析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首詩叫《長歌行》,它是一首「樂府古詩」。「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花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兒童詩詞精讀100首,第一首《長歌行》
    幫助孩子認識詩人,了解創作背景,理解古詩,體會作者寫的寫作手法和當時作者的心理活動。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注釋: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陽春:溫暖的春天。布:布施,給予。
  • 夏達長歌行哪裡可以看 夏達長歌行漫畫完結了嗎
    《長歌行》這部漫畫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那麼你們知道長歌行原著作者是誰嗎?長歌行可以說是夏達的經典作品,但是現在已經暫停更新了,那麼夏達長歌行完結了嗎?下面來看看。夏達長歌行哪裡可以看買實體書最好!網上看的話「有妖氣」更新快,微漫畫不用翻頁,騰訊動漫比較手機上看。
  • 音頻+練習:小學生必背古詩2《長歌行》
    《長歌行》講述了一個深刻的哲理,我們來聽一聽吧:參考答案: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確讀音嗎?
  • 解讀漢語秘密的閱讀行:每天朗讀10分鐘的古詩和散文
    最近,許多家長一直在「跑步和講述」推薦「校長古詩360」和「小學生」240篇文章。這兩套書的出版,就父母而言,從娃娃的漢語識字中找到了進入和努力的方向;在閱讀方面,它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飛躍,將教學,教學和研究,出版融為一體,向研究機構邁進了一步。
  •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不是向日葵又是什麼?
    長歌行知識精講這也是一首漢樂府詩歌,「長歌行」,不是「很長的歌」,而是一種曲調名,可以照著曲子填歌詞,後代的大詩人王昌齡、李白等都寫過同一個標題的詩歌。「葵」是葵菜,不是向日葵。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比如說,要寫小朋友們在課堂上齊聲朗讀,先寫「天空上白雲飄飄,操場上綠樹搖搖」,再寫「學生們一起朗誦,課堂上餘音嫋嫋」,這就是一種起興。後四句進一步用河流東去比喻時間不可逆轉,勸告讀者珍惜時間,努力拼搏。在古代詩歌中,河流東去是一種常見的說法,比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長歌行•駿馬揚蹄飛
    長歌行•駿馬揚蹄飛駿馬揚蹄飛,長歌行•駿馬揚蹄飛英雄顯壯志長歌行•駿馬揚蹄飛千裡守長歌行•駿馬揚蹄飛/作品圖文均為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