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普通人的高考故事:致青春,永不悔

2020-11-23 騰訊網

撰稿:小曲、穀雨

老張1988年參加高考,高考時間和今年一樣,也是7月份的7、8、9三天。

老張說,以前的高考比現在痛苦多了,考場連電風扇都沒有,每個人帶一塊毛巾,一邊擦汗,一邊考試,但當時也還人性化,每個考生腳下會放一塊冰磚。

還有低年級的學妹當志願者,站在教室門口,只要你一舉手,她們就會進來,拿著你的毛巾,飛快地去外面的井水裡幫忙把毛巾洗一洗,再送回來給你。

今天是2020年高考第一天,我們對話了歷年幾位高考生,老張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的故事或許能給參加高考、或來年要參加高考的你們一點啟發。

恢復高考那年,他成了鎮裡唯一被錄取的考生

受訪對象:胡老師,江蘇淮安人

年齡:66歲

高考時間:1977年

高考成績:不詳

考入院校:淮陰師傳

職業:老師

胡老師今年66歲,他退休前是江蘇省沭陽縣一所中學的老師。

1977年12月,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得到了恢復,全國有570萬考生走進這一人生賽場。最後全國只錄取了27萬人,胡老師就是被錄取的考生之一。

因為當年參加高考的人太多,鎮裡先考一次,刷掉一批,剩下的再參加全國高考。

鎮裡這次考試是在秋天,考場設在周集中心小學和周集中學。他們家離周集三四公裡,考試當天,他凌晨6點多就騎車出門了。

那次考試,每個考場有五六十個人,兩個人一張桌子。

胡老師說,他對這次考試一點信心都沒有。當時也沒什麼指定的複習資料,就是從剛畢業的高中學生那裡東討西討弄來幾本課本,考試一結束,他就把書給扔掉了。

兩三個月後,他接到要參加12月份全國統一考試的通知,他只好再去到處找書。

第二次考試的考場設在沭陽縣城的中小學內。他們家離沭陽縣城40公裡,考試前一天,他就騎車去了縣城,住在一家小旅館內。

考試一結束,他就放下了,題太難了,他覺得自己一點戲都沒有。

兩個月後,村幹部到他們家通知說,你家小孩考上了。他和家裡人都不敢相信。

當時全縣就考上三個人,他們鎮當時有幾十個人參加考試,就考上他一個,他一下就在鎮裡出了名。

那時候上大學是需要政審的。主要了解你在社會上有沒有不好的影響,家庭成分怎麼樣。村裡準備好材料,蓋上章送到鎮裡審批,通過才有機會填志願。

胡老師考上的是第二志願:淮陰師專。

這一年10月,胡老師成了一名大學生。

他們班有四十多個同學,最大的67年高中畢業,胡老師是班裡年齡最小的,23歲。按理,他應該1974年高中畢業,但1973年年底他去參軍了。

1977年下半年,他退伍回鄉。

那時候農村沒有報紙,也沒有電視,每個村只有廣播,他是從廣播裡知道恢復高考這個消息的。

胡老師說,感謝高考,不然像他這樣的農村娃是沒有機會讀大學的。

高風亮節的父親,讓我錯過了上重點大學的機會

受訪對象:老張

年齡:1970年生

高考年代:1988年

總成績:536

當年重點線:533

入學院校:杭州大學計算機系

當年高考,老張的分數達到了重點線,卻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他的推薦名額被拱手讓人,無緣上海交大。

以前的高考錄取率比較低,相對來說比較殘酷。相當於高考本科線基本上十個人裡面只有三個人會被錄取。

老張是浙江人,1988年的高考生。

當時的高考時間和今年一樣,也是7月份的7、8、9三天。

老張說,以前的高考比現在痛苦多了,以前考場連電風扇都沒有,每個人帶一塊毛巾,一邊擦汗,一邊考試,但當時也還人性化,每個考生腳下會放一塊冰磚。他腳穿涼鞋,擱在冰磚上。

「還有低年級的學妹會當志願者,她們站在教室門口,只要你一舉手,她們就會進來,拿著你的毛巾,去外面的井水裡幫忙把毛巾洗一洗,再送回來給你。」

老張認為自己就是家長所盼望的那種只要耐心等待,就有機會逆襲的好孩子。

他初中學習偏科很厲害,數學特別好,別的都很渣。基本上小學、初中、高中一直擔任班級的數學課代表。

到高一,他突然就開了竅,發奮圖強,高一學年結束,他拿到了全班第四名。之後文理分科,他分到了實驗班。

實驗班一共六十多人,剛進去的時候他排在班級39名,心裡落差特別大。他通過兩年努力,排到了班級第一,相當於全校的第一名。

老張說,他們的高中在當地排名第二,全校有一個推薦名額。那個名額學校給了他。

1988年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分數線為560左右,重點線為533。只要拿到推薦名額,高考成績達到重點線就可以去上海交通大學。

後來,他因為肺發育不良,導致氣胸(指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直接住院,沒辦法上課沒辦法複習,連全地區的會考都沒有參加。

老張的父親之前在部隊做當醫生,退役之後,在當地數一數二的國營單位當領導,是一位老共產黨員。

老人家根本沒有考慮過兒子的感受,沒有和他商量,直接到學校和老師說,我兒子這樣的情況可能沒辦法為學校爭光,怕浪費了學校這個名額,願意把名額讓給其他學生。

等到老張出院,回到學校,才知道這件事。

那一年高考有7門課,總分710分。重點線是533, 本科線是510,專科線是501,老張考了536。也就是說,如果那個名額沒有被父親拱手讓掉,他就可以去讀上海交大了。

後來老張只上了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西溪校區),學了計算機專業。當時的杭州大學只是一個省級大學,而上海交通大學是屬於國家級大學。

遺憾的是,那個同學沒有達到重點線,那個名額白白被浪費掉了。

老張說,當時不理解父親,但後來也就想通了,在父親那一代人身上,他會這樣做一點都不驚訝。

「他們的思想境界比我們高,奉獻精神更強烈一點,他是站在更大局去考慮問題,後來我想通了,只要成績不差,在哪裡我都不會吃虧。」

高考當天生病,讓她失去了上一本的機會

受訪對象:桃桃,浙江人

高考時間:2010屆考生

入學院校:下檔二本

桃桃讀高中開始,身體不太好,幾乎每個學期要請一個月假在家休養。一開始桃桃讀的是理科,但是後來物理跟不上,題目都很短,但是在她眼裡就像是天書。到後來,她一打開物理卷子,就會條件反射,啪嗒啪嗒掉眼淚。

當時,她媽媽給她請了1對1補課老師。她每天對著老師,然後不由自主地流眼淚,那些老師一看到她哭也就不敢教,不敢大聲說話。那時候物理老師換了有六七個。

最後沒辦法,她轉去了文科。

當時她最好的科目是數學,模擬考都是145+,如果一直按照模擬考的成績,桃桃認為自己能妥妥地上一本。

但是,高考那天出了意外,中暑了。

桃桃說,那天她考完數學出了考場,覺得世界好像要崩塌了,一切全完了,「那種天塌了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都刻骨銘心。

「英語考聽力時也邊吐邊考。最後聽力也只拿了28分。回到家,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那時候我爸媽以為我可能連本科都考不上了,就一直在房門外勸我,大不了復讀一年嘛,不是只有一條出路的。

「可是我自尊心很強,根本聽不下那些勸,那天在房間裡哭了一晚上,第二天渾渾噩噩考完接下去的科目。「

數學只考了100分,排在全班倒數,最後只上了一個中下檔的二本。

大學畢業後,桃桃才明白一個道理,高考無論失常還是超常,總得有個人生目標,不能盲目,當下做的決定和努力都不會讓未來的自己後悔。

讓桃桃唯一慶幸的是,這些年她一直沒有放棄畫畫。是畫畫讓自己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她一直在告誡自己,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自暴自棄,無論做什麼,從現在開始都不會太晚。

高考失利,但他一直努力

受訪對象:John,浙江台州人

高考時間:2012屆考生

當年一本分數線:606分

高考成績:300出頭

考入院校:浙江某專科學校

John是台州人,浙江2012屆高考文科生,今年法學碩士畢業,準備司法考試中。

他說自己當時讀的高中在當地是重點中學。只不過學了三年,所有學科除了語文拿得出手,其他都是短板。全年級1200人左右,每次考試成績穩定在年級倒數一百名內。

我問他當時心裡壓力大嗎?

他說其實還好,那時候已經有點破罐破摔了,因為當時入學的時候就是全班倒數第二進去的,後來倒數第一也轉走了,他就穩穩地成了倒數第一。

那年高考結束,文科一本分數線606分,他只考了一半。

當時和他一起玩的朋友有的考上了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有考上波士頓大學的、有考上浙江電子科技大學的,唯獨他上了個專科。

說到這,他還調侃了一下,「高考的時候還比平時要好一點,但是還是一樣很差,英語只考了70多分,加上聽力的分數。」

讀完大專,隨便找個工作就這樣過一生了嗎?

John的人生並不是這麼選擇的。

他說,高中讀的不怎麼樣,所以大學剛入學就已經打算要專升本,高考結束的時候其實也有想過要不要復讀,但是考慮到復讀了也可能考不上好的大學,所以還是決定讀個專升本。

專升本需要考英語,那時候他姐姐給他介紹了一個補習班老師。每天從下沙趕到市區去上課,來回近4個小時,就這麼過了一年,每個周末補習班放假,他就會找他的學霸姐姐補課。

原本應該實習的大三,他全泡在書裡,不斷地學英語,不停地學。

他說影響最深的就是,那年過年只在家裡待了兩天,就跑回了杭州,別人都是熱熱鬧鬧走親戚,他一個人泡在圖書館看書。

最後那年浙傳專升本錄取分數線120多分,他考了149。上了浙江傳媒學院後,他再次對未來做了規劃,一定要考研。

大一的時候課很多,老師安排的作業也很花時間,下課的時間一般是畫畫或者看看電影,當時他還做了一個輔導機構的兼職,負責招生跟一些後勤,其中有個同事是復旦大學法律專業的研究生,她本科也不是讀法律的,然後在跟她交流時發現,學法律也挺有意思的,那時候就決定要考法律專業了。

他感覺考研沒有專升本壓力那麼大。

有時候他也會覺得學習很辛苦,但看到別人一天學習十個小時以上,他也就不覺得辛苦了,他說,「努力不一定立馬有回報,但是一定會有迴響。」

為和父母團聚,她選擇放棄上211

受訪對象:小曲

年齡:22歲

高考時間:2017年

總成績:623

當年太原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600.7分。

入學院校:浙江農林大學

高考623分,可以上211大學,但她卻放棄了,並堅持到浙江讀一所普通大學。

小曲是一名藝考生,她說大多數人對藝考生都帶有色眼鏡,認為「藝考」是他們通往大學的捷徑,但其實她們要付出的更多。

小曲說自己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高中也是父母花錢送進私立學校就讀,才有了學籍。

由於父母的工作原因,她小學和初中在上海讀書。但因為戶口在山西,不能在上海參加高考,高中她回到山西。之後她就跟父母分居兩地,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山西一直是分文理科的,在高二分班那年,她選擇了理科。後來第一次考試,物理和化學只考了十幾分,無奈之下又轉到了文科。但成績一直很不理想。

後來她決定選擇走藝考這條道路,選擇了美術。

「起初我選擇藝考這條道路,我也認為這是一條捷徑,會特別輕鬆。但當我親身經歷後,我理解所有的藝考生。在學習這條道路上,從來沒有捷徑。」

她說,藝考,不僅在金錢上要花費的更多,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兼顧藝考和高考。

藝考生的辛酸,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真正去理解。

小曲說,藝考那天,下著大雪,她背著一個比她人還要大的畫板,一手拎著顏料盒,一手拉著小推車,兩隻手凍得發紫,只能堅持著往教室走。

藝考結束,緊接著就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當中。美術集訓期間,文化課都是落下的,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用最後三個月去衝刺,去拼最後一把。

「高中最後3個月,才是我真正學習的時間。那段時間我連上廁所都是跑著去的,就想著能再多解一道數學題。」小曲說,現在想起來,還很慶幸當初會如此努力。

小曲高考考了398分,藝考考了225分,總分623分。2017年,211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是600.7分。

但是她放棄了。她選擇了浙江一所普通大學,浙江農林大學。

她說,「我的目標就是和父母團聚,我必須上江浙滬的學校。可是到這三個地方讀書,我的成績只能上一本或者二本。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糾結的事情,但我不糾結。我想離我爸媽近一點,沒別的。」

小曲的姐姐和小曲也有一樣的經歷,當年也是特別努力地從山西考到浙江和爸媽團聚的。

後來,小曲的爸媽離開上海,在浙江買了房。現在一家人定居在浙江寧海。

相關焦點

  • 《我的青春永不逝》解壓上映 齊如意帶你追憶高考生涯
    11月22日,感恩節,由齊如意、王光輝、侯桐江、吳海棠、涓子、陶日金、何梓銘等聯合主演的青春、勵志電影《我的青春永不逝》於搜狐視頻獨家上映。取材真實人物——用勵志故事傳遞青春正能量《我的青春永不逝》是根據感動中國網事十大人物——最堅強的高考女孩肖麗的故事改編的。感動中國網事十大人物是由非官方推動的,真正由網友選出來的真實的人物故事。
  • 青春終將逝去,但青春永不腐朽:《致青春》——月光再亮終究冰涼
    也許我想寫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青春,而它恰恰為我們闡述了青春,至少曾經引領全民回憶故意為之的緬懷;也許還有,它讓我重聽了李克勤激昂的《紅日》;也許還有,它讓我聽到了王菲空靈的《致青春》;也許還有,它能讓我們想起許多,和曾經。那些看似悠長實則一閃而過的青春,已被我們消耗殆盡。不得不說,現在能讓人感動的電影實在不多,包括這部《致青春》。
  • 致青春: 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動 如利刃之新發於硎
    青春是什麼?是一張張試卷,是乾淨的白襯衫,是畢業季節的鳳凰花開,是初踏職場的猶豫困頓……五四先驅陳獨秀曾這樣形容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  或許曾迷茫踟躕、煢煢彷徨,但每一個在青春裡拼勁全力的用心的人,都是最勇敢的戰士,以夢為馬,不負芳華。文藝星青年在此送上十段古詩文,與你共勉——九萬裡風鵬正舉,我們正青春。
  • 賈樟柯,導演中國普通人故事的好人
    我一直非常崇拜兩個人,一個是竇文濤,我認為他是中國最會講故事的人;一個是賈樟柯,我認為他是中國最會導演故事的人。與其說他是中國最會導演故事的人,更應該說成是最會導演中國普通人故事的好人。二十四城就蓋在了國企成發集團的土地上《二十四城記》講述了一家東北的兵工廠工廠內遷西南邊陲——成都,三代廠花的故事和五位講述者的真實經歷。
  • 青年法治先鋒劉增偉 | 為當事人的自由和財產而辯 永不言悔
    青年法治先鋒劉增偉 | 為當事人的自由和財產而辯 永不言悔 2020-06-29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盤點校園十大青春偶像劇
    隨著高考的結束,青春也被重新提及,「高考」應該算是青春最主要的代名詞。遠離高考的老阿姨們,開始了新一輪的懷念之旅,懷念舊時光,懷念老同學,懷念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只希望她們會回頭看看一直默默保護他們的喬燃,忘記傷害了自己的陳尋《一起同過窗》講述了最平凡的大學校園生活裡,路橋川、鍾白、肖海洋、李殊詞、畢十三、林洛雪等人最複雜的多角戀,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展現了有笑有淚的青春故事。一起同過窗,應該就是青春中最幸運的事。
  • 校園文《重回初三》:重生女主愛學習,努力的青春才是不悔的青春
    大家好,冰兒又來推薦優質小說了,今天給大家推薦校園文《重回初三》:重生女主愛學習,努力的青春才是不悔的青春。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了解一下了,那就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重回初三》作者:多木木多一本不套路的重生文。
  • 祝所有高考學子在高考中旗開得勝,一鳴驚人,金榜題名,化魚成龍
    祝所有的高考考生一切順利,成績優異!——致膠州三中將要高考的學長學姐們尊敬的高三乘客,你乘坐的2015開往2018的「永不返程」號列車已經到站,請您準備下車!我們耽誤的青春是最美好的天真,我們已經不能回頭了,只能背水一戰,為了我們的夢想,昂首闊步走進這個高考考場,畢業季一切都會為了夢想讓路,我們永遠都不能阻擋這個世事輪迴!我們必須要離開這個我們坐了三年的位置,因為人這一輩子,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的啊!世事如書,我偏愛這一句啊!
  • 王菲唱《致青春》,而韓庚趙又廷卻是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王菲唱《致青春》,而韓庚趙又廷卻是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大家好,這裡是「紅塵陌上桑」,我是小編紅桑,不知道你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時候幾歲?這部劇雖然13年上映,但是我看時已經是上映一年後了,那時我剛上大一,說來你可能不信,這部電影,我是在學校大禮堂裡看的,當時學校每周要求講壇票,於是去看,我似乎和室友從中間開始看的,但是幸好去了,才沒有錯過這部電影,至今依舊感覺這部《致青春》和《那些年》是最好的青春片!
  • 阿拉伯語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帶你回憶青春故事
    五月草木成蔭、繁花綻放在這個象徵著青春的季節我們有這樣一部電影想要推薦給久未去過電影院的你>這部講述90年代大學生活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相信一定會勾起你的青春往事。我們也負責了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阿拉伯語版本的譯製任務。公司成立近10年來,國廣子行已經負責了多部影視作品的譯製工作。不難發現,除了古裝、家庭等類型,青春片也逐漸成為文化走出去的熱門題材。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青春雖然在生命中轉眼即逝,卻可以在心中回憶永存。
  • 「致青春」不是萬能的療傷藥【4】
    「致青春」不是萬能的療傷藥  ■記者手記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一部小說《上來透口氣》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主人公喬治·保靈是一位推銷員,不甘於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狀態,猛然做了一個大膽決定——重回童年生活的小鎮
  • 細數那些年關於高考的青春劇,你看過幾部?
    總有那麼一部青春片,會讓你產生共鳴。近幾年,青春劇似乎越來越多。像去年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到今年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和《忽而今夏》,沒有以往青春劇的狗血,滿屏的都是圍繞男女主角單純的愛情來寫的,為了高考而努力的他們,不正是曾經的我們嗎?這種青春劇之所以這麼火,是因為,我們都曾經歷過一樣的青春,我們曾走過的高三,發生的相似的故事。
  • 豆瓣8.2分《墊底辣妹》:這才是你我普通人的青春故事
    儘管這個故事情節看上去很老套,學渣通過不懈的努力逆襲考上大學,但就是這份曾經我們都經歷的青春,才讓人感同身受。我們普通人的的青春,沒有《匆匆那年》那樣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沒有《小時代》那樣浮誇的友情,陪伴我們的只有做不完的試題和時不時的測驗。
  • 劇版致青春將播11日亮相 《致青春》開播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劇版致青春將播11日亮相 《致青春》開播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時間:2016-07-05 12:4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劇版致青春將播11日亮相 《致青春》開播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電視劇版《致青春》正在上海熱拍,劇中男主角陳孝正由新四小男神之一楊玏飾演。
  • 白馬時光出品辛夷塢《致青春》—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
    《大江東去》《繁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25部作品獲推介。而網絡文學,它把筆交給了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自此,每個人有了書寫故事的平臺。由北京白馬時光選送的辛夷塢所著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作為公認的網絡文學經典之作,此次榮獲推介。作品通過青年學子學業、事業和愛情的人生故事,以溫婉的情感力量言說「青春」的過往,以真誠的姿態坦陳對成長、愛情、夢想的思考,表達了事業進退與愛情得失都是人生必修課、青春必經路的主題,契合了青年讀者的閱讀需求。
  • 五位國內外導演眼中的《高考2020》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英國紀錄片導演亞瑟·瓊斯、柬埔寨紀錄片導演潘西西、美國紀錄片導演米切爾·法卡斯、中國紀錄片導演康成業,五位國內外知名導演分別奔赴五座城市,講述普通考生的故事,真實記錄了疫情之下的《高考2020》。
  • 「讀經典 致青春」經典誦讀賽圓滿落幕
    山西晚報訊(記者 楊洲芬)8月29日,由山西晚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主辦的「讀經典致青春2020年「經典誦讀賽」活動的主題是「讀經典致青春」,在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屬於自己青春的故事。歲月流轉,與青春有關的記憶卻永不消逝。青春究竟是什麼樣子?或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 電影《致青春2》賞析:兜兜轉轉,原來你還在這裡!
    青春,看著就是一個很美好的字眼,說到青春,你先想到的會是什麼?是穿著校服在操場上奔跑,是年輕,有著無限的活力,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邂逅花一樣的女子?在青春期裡,你肯定也有自己的小遺憾吧。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超好看的電影——《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裡》聽這名字是不是滿滿的青春味道。
  • 《青春囧途》一場遇見初戀的旅行,青春的故事沙雕起來太有趣
    旅行真的是表白成功的好時機,電影《青春囧途》的高中畢業生們也是這麼想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陌生的地方,開啟一段浪漫的戀愛……當然,這是電影主人公們幻想的畫面。《青春囧途》這部電影不走尋常路,誰說努力就能成功?
  • 《致青春》讀後感: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一、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青春是最美的詩行,由我們大聲的誦讀 青春是五彩的夢想,靠我們努力去編織 青春是幸福的感受,想要珍惜它已離去 致青春,逝去的流光,留下了回憶。鄭微,這個昔日的「玉面小飛龍」,將怎樣面對生活和青春賜予她的迷霧和抉擇…… 《致青春》 影片是趙薇的首部導演作品,也是其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專業的畢業作品。1998年,趙薇憑出演《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一舉成名。由趙薇導演處女作《致青春》自上映以來票房大熱,目前更已破四億大關,並被央視等主流媒體熱捧為「內地十年來最好的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