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大學推進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
「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揭牌 郭軍 攝中新網廣州12月5日電 (記者 郭軍)12月5日,「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會和中華文化傳承傳播高端論壇在暨南大學舉行。
-
夏泉 - 夏泉-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夏泉 2016年02月16日 14:34:51來源:浙江在線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看澳門)
圖為鄭家大屋(左圖)與戀愛巷(右圖),體現著澳門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兼容。資料圖片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10多年時間過去,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如何?澳門因為申遺又帶來了哪些好處與發展?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澳門的閃亮名片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一 引言2005年7月15日,「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澳門擁有「世界遺產」的殊榮後,歷史城區迅即成為世人關注的中心,這片區域不僅為澳門旅遊業帶來新的契機,更大大加強了澳門人的文化歸屬和身份認同。申報世遺成功後的幾年,正是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幾年,城市的擴張和大量勞動人口的引進,給澳門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悠閒的生活文化帶來新的轉變。
-
如何發揮澳門所長加快推進中葡平臺建設?——寫在澳門特區回歸祖國...
南方網訊(記者/覃玲 黎妙娟)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充分發揮澳門中葡平臺作用,促進中葡經貿文化合作與交流,助力國家新發展格局下的對外開放。中葡平臺的功能正不斷完善和優化據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分析,從貿易交易額來看,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對世界出口增長了10倍,而對葡語國家的出口則增長了23倍之多。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ii)(iii)(iv)(vi)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重要的見證;更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 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銅官窯陶瓷在澳門展出 長沙、澳門攜手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
星辰在線1月7日訊 湖南日報1月6日訊(記者 謝璐 通訊員 葛曉磊)1月6日,長沙銅官窯陶瓷藝術展在澳門教科文中心開幕,展出銅官窯陶瓷作品40餘件(套)。 長沙與澳門同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2019年5月,兩座城市同時加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
-
構建經濟多元化格局 助推澳門文創行業走向新階段
澳門文創行業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但因當地人口較少、文化活動範圍有限、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發展起步較晚等原因,造成澳門文化輸出較弱,文創產業發展緩慢。在數位化特徵不斷深化的未來,如何加速澳門文創行業發展,走出技術、內容和模式的創新之路成當前亟待思考的問題。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港澳在線)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努力推動《周易》文化普及社會、走向世界
在中國文化史上被視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其中所蘊含的智慧指導著中國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動《周易》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既需要深化在學理層面的探究與闡釋,也需要推動《周易》文化在社會層面的普及與在世界範圍的傳播,充分發掘其時代價值。為此,當代中國哲學工作者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新華社澳門12月17日電(記者王晨曦)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7日在澳門籤署《關於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作備忘錄》,內地與澳門將合作建設澳門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共同推進文物保護、文創研發和教育推廣工作。
-
澳門旅行中遇見85歲的澳門茶王,曾助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真了不起
曾志揮,人稱「澳門茶王」。據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貿易封鎖讓曾經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風靡世界的中國茶葉,斷了銷路。國家希望通過澳門這個世界自由港,把中國的茶葉重新打入國際市場。當時的澳門南光公司在幾經遴選之後,把目光投向了正在經營酒業的曾志揮,當時,他僅僅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卻已經在商界嶄露頭角。
-
豐子義: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摘要]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拿什麼樣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歷史和現實表明,能夠真正走向世界、引起世界廣泛關注的文化,必然是適應時代需要、體現時代精神的文化。
-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人民網澳門7月15日 快訊記者曾坤報導:在今天舉行的第廿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何厚鏵指出,澳門特區從此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遺名錄,意義重大深遠,但我們絕不因此而自滿。澳門的「歷史城區」是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西文化在我國相互融匯的最具代表性的印證之一。申遺的過程,促進了全體澳門居民對文物的保護與重視;申遺的成功,凝聚了全體澳門居民的團結與力量。我們深信,廣大市民將會更加愛護我們的家園,積極參與澳門文物的保護及推廣活動。
-
廣東中山市代表團拜會澳門鄉親 推進合作交流
廣東中山市代表團拜會澳門鄉親 推進合作交流 中新網廣州11月26日電 據中山外事僑務局消息,11月22日,廣東省中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麗嫻,市政協副主席韓澤生率由中山市委統戰部、外事僑務局(港澳事務局)、政協港澳臺外事僑務和民族宗教委組成的的中山市代表團拜會了澳門重點鄉親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西南飯店董事長湯福榮等,並參觀考察了澳門重要歷史文化場所鄭家大屋和盧家大屋。
-
澳門第一代賭王的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精緻豪華少有人知
雖然盧家大屋歷史文化深遠,但卻不被大多數遊客所熟知,這是因為盧家大屋所在的地理位置並不是澳門的繁華街市,經過該地方的人很少盧家大屋的主人名叫盧華紹,廣東新會人,1857年開始移居澳門,後在澳門經營各種生意,逐漸發展成為澳門第一代賭王,在當地名氣很大。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址33:澳門歷史城區
結合澳門傳統的中國設計,它見證了成功的東西方文化多元化和建築傳統。該中心是該市在遠東地區傳教角色的有力證明,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民間信仰向西方世界的傳播。它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形成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最獨特的文化遺產融合。該中心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基礎設施,涵蓋並維持了不同文化的生活傳統。澳門於2005年7月15日被添加到列表中。
-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
點擊進入>>> 在今天第廿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澳門歷史城區被通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 人民網澳門7月15日電 記者曾坤報導:在今天舉行的第廿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喜訊傳來,澳門特首何厚鏵今天下午立即發表書面講話,以十分欣喜的心情,與祖國人民和全澳市民一起分享這項榮譽,同時謹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全澳門市民,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