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中嗩吶是一件古老的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其聲音高亢、嘹亮。而我則認為,嗩吶是一件完美融匯音與情、富於情感的樂器,它能夠將我內心最柔軟、最真實的部分用嗩吶傳遞出來。」青年嗩吶演奏家張倩淵說,嗩吶蘊含著她難以釋懷的情愫,自童年時代懵懂的喜愛,到青年時代傾注的熱情,再到醉心於嗩吶世界並將作為一生奮鬥的目標……
張倩淵自幼開始學習嗩吶演奏,一直以來她都不斷在藝術的道路上攀登,20歲時就獲得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金獎,中國政府最高獎「文華獎」金獎的殊榮,也是中國嗩吶界唯一一位國內最高雙金獎的獲得者,並當選獲得2011-2012劉天華基金會年度新人獎。2014年任教於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作為現代民樂中的年輕代表,張倩淵一方面精心教書育人,另一方面,她潛心鑽研,參加了很多演出,為國樂的創新與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音樂沒有國界,而文化傳播也不能一蹴而就。新時代的演奏家要逐步推廣民樂,在保持民樂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敢於創新,一直以來,張倩淵都是這麼要求自己的,多年來,作為一名活躍的青年嗩吶演奏家,張倩淵的演奏足跡遍布於各大舞臺。2015年9月參加由中國音協舉辦「金鐘之星」系列音樂會;2015年11月受邀參加上海交響樂團陳燮陽從藝五十周年音樂會,演奏嗩吶協奏曲《天樂》;2017年受邀參加中國文聯舉辦文藝志願者服務團「送歡樂下基層」走進珠海橫琴口慰問演出; 2017年3月受邀參加深圳國際一帶一路音樂節開幕式,協奏深圳交響樂團;2017年9月受邀參加「金鐘之星茉莉花民樂團赴布達佩斯交流音樂會;2017年11月受邀參加天津民族樂團「絲路風情-大型民族音樂會;2018年3月受邀參加深圳國際一帶一路音樂節「梅蘭竹菊國樂音樂會」;2018年7月受邀參加上海黃浦草坪音樂節開幕式;2018年9月參加金鐘之星金鐘金獎選手音樂會;2018年參與拿索斯公司錄製《秦文琛協奏曲作品專輯》演奏嗩吶協奏曲《喚鳳》,該專輯獲得第二屆CMA唱工委最佳古典原創獎。
之所以年紀輕輕就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張倩淵對於嗩吶的演奏有著獨到的見解,她認為:「演奏一首好的作品,無論是宣洩情感還是傳達精神,一個演奏者更為重要的是要領會作曲家在音樂作品中的內涵。真正的了解作品本身的含義,用手中的嗩吶刻畫作品的靈魂,讓觀眾從嗩吶聲中讀懂情感,這才是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