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燉排骨時,不放「3種料」,排骨燉好又鮮又嫩,不怕有腥味
冬天天氣寒冷,我們都願意吃點熱乎的食物,吃著暖和,特別舒服,排骨湯很適合冬天食用,肉質軟嫩,湯汁鮮美,吃上一碗,全身舒坦,而且排骨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多吃排骨對身體好。不過有人覺得自己燉出的排骨不好吃,肉質吃著發柴,湯汁也不鮮美,還帶有腥味,實在有些難以下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曾經我也燉不好排骨,腥味很大,我嘗試用了很多香料去燉排骨,可結果更加難吃,這讓我很無奈,以為香料多了,燉好的排骨更好吃,但為什麼恰恰相反?我想不少人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不知道燉排骨時到底什麼料不能放。
實際上想要燉排骨好吃,並不用添加很多調料,反而調料越多越不好,它們會蓋住排骨的鮮味,這樣一來,燉好的排骨就不好吃了。
告訴大家燉排骨時,不放「3種料」,排骨燉好又鮮又嫩,不怕有腥味!快來看看3種料具體指什麼?學會這些,燉排骨不再困難,輕鬆做出最好吃的味道。
首先看看燉排骨怎麼做?
將新鮮排骨放在清水裡清洗兩遍,把表面的髒東西和血水去掉,還有一些碎渣子去掉,重新加滿清水,將排骨浸泡在水中,差不多浸泡一個小時,浸泡時更換幾次水,更換水前用手抓捏幾下,讓排骨內部的血水儘可能地都排出來,經過一個小時的浸泡,排骨中的血水減少了,腥味也減少了。
撈出排骨放入乾淨的鍋中,加沒過排骨的水量,水要用涼水,再加幾片生薑,大火煮開,煮到沸騰後,若有灰色浮沫,用鏟子撇掉,再繼續煮兩分鐘,這一步是為了進一步去掉血水,讓排骨減少腥味。
撈出排骨後放在溫水中清洗,焯水時,排骨表面會附著上一些髒東西,所以清洗這一步不能少,經過這一系列的處理,排骨已經無腥味了,接下來燉煮排骨非常輕鬆,並不需要額外放過多的調料。
炒鍋中加少許食用油,燒熱後,將排骨倒進鍋中,炒幾分鐘,再加一點白酒翻炒,經過這一步,排骨會更香,而且燉煮後湯汁更漂亮。
鍋中加足量開水,大火煮開後調中火燉煮,直到排骨熟透後,加食鹽繼續燉煮,燉煮到排骨酥軟即可,如果想搭配蘿蔔等食材的話,在加鹽這一步添加就好。
燉排骨的做法就是這樣了,看後是不是覺得很簡單,再給大家說說哪3種料不能放?看看你平常中招沒有。
1、八角。它是最容易放錯的一種料,幾乎家庭常備八角,但是燉排骨時最好不放八角,否則燉出來的排骨吃著不香,一股濃濃的八角味,而且湯汁很渾濁,有些發黑,色香味都不好,放了八角讓燉排骨變得很失敗。如果你燉的排骨湯很難看,可能就是放了八角造成的,記住不要再放了。
2、花椒。花椒更是常見,手邊隨時都有花椒,所以不少人做菜時習慣性放一點,但燉排骨不能放花椒,這是因為花椒的味道很重,會壓住排骨的香味,一句話:豬不椒,羊不料,說的就是燉豬肉時不能放花椒,不過單指燉,別混淆了,像炒菜、做餡料,還是可以放花椒的。
3、陳皮。這個料我曾經親自嘗試過,燉排骨時放了陳皮,真的很難吃,排骨的口感和味道都變得很差,所以陳皮最好不要放,還沒試過的朋友就不要嘗試了,牢記這一點,少走彎路。
你都學會了嗎?燉排骨時,不放「3種料」,燉好的排骨又鮮又嫩,不怕有腥味!而這三種料分別是八角、花椒、陳皮。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