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海綿城市建設「表裡如一」

2020-12-18 網易新聞

(原標題:青山海綿城市建設「表裡如一」)

俯瞰南乾渠遊園 朱旺春 攝

南乾渠遊園一角 朱旺春 攝

長江網訊 目前,青山示範區海綿城市(南乾渠片區)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這一武漢首個進入建設期的PPP模式項目含社區、學校、市政道路、城市管渠、公園綠地、城市水系共78個子項,呈現片區效應。今年10月份完工後,3.84平方公裡的南乾渠片區將使10萬居民受益。

PPP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具有減少政府財政壓力、增加供給、優化風險分配、提高運營效率、促進創新和公平競爭等優勢。藉助社會資本的資本優勢,加快海綿項目建設進度。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利於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減少城市洪澇災害及水汙染,不斷提升城市的「顏值」,讓城市既有「面子」,更有「裡子」。

武鋼綠色城建公司在承建的青山示範區海綿城市(南乾渠片區)建設工程中,秉持「海綿為民才是真海綿」的理念,著力於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不僅是建設形象工程,更要解決漬水和黑臭水體難題,為老百姓全力打造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因地制宜打造海綿城市:顏值+功能

8月底,當青山區紅鋼城中學的同學們返校報到時,驚訝地發現,因地勢低曾逢雨必漬的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校園內的人行道全部換成透水路面,新增百餘平方米雨水花園,改造300多米長的雨水和汙水管道,埋設110立方米蓄水模塊,增加綠化面積近900平方米。排水防澇標準達到「50年一遇」,雨水利用率達到50%。

據悉,青山區15所中小學海綿化改造於今年1月啟動,為了確保改造在8月下旬全面完工,不耽誤學校開學,施工人員克服工期緊、氣溫高、施工難度大的困難,冒著酷暑在暑假作業,加班加點施工,保質保量地將全新的海綿學校呈現在師生面前。

不僅僅是學校舊貌煥新顏,變化大的還有武漢市最大的開放式街頭公園——青山區南乾渠遊園。

南乾渠遊園管理處方雄介紹,改造前一下雨,園內都是積水和泥巴,路面上的磚石也不防滑。如今,園內花葉美人蕉、萱草、蔥蘭……精心種植的綠植讓人賞心悅目;雨水花園內填滿鵝卵石、礫石,可以蓄滯雨水、淨化水體;新增了植草溝、雨水花園和下沉式綠地;神奇的透水磚能「喝水」、會「呼吸」、高強度,能讓雨水快速滲透,使路面不再積水。

經過改造後的南乾渠遊園,「顏值」和功能都大大提升,已建成集觀景、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場地,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休閒好去處。

居民意願是工程指揮棒:規定動作+自選動作

海綿城市建設,聽起來高大上,其實並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廣大市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南乾渠遊園是青山示範區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的一個縮影。為了做出讓群眾滿意、便民利民惠民的海綿項目,武鋼海綿項目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要讓居民意願成為施工決策 指揮棒 !」他們不僅完成了「規定動作」,還根據居民需求,做了大量「自選動作」。

工程決策傾聽居民意願,每次改造前,施工人員都會先調查社區、居民,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優化設計。有的老舊社區缺少停車位,有的綠化面積和休閒場所不足,有的下水道不暢,他們就通過海綿改造來解決。施工過程中,發現很多社區雨、汙水管道錯接,便及時向區政府提出建議,同時在施工中進行糾正。

「紅色」工地助力海綿建設:共建+共贏

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武鋼海綿項目公司通過實施「紅色引擎工程」,打造「紅色」工地,與社區積極開展黨員共建,既解決了在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各項難題,推動項目進展,又可以聽取群眾意見,實現全民參與海綿建設。

在碧苑小區,社區支部書記汪偉介紹,在武鋼海綿項目公司和居委會配合下,居民自發成為海綿志願者,對志願者進行系列培訓和現場指導,成為海綿城市宣傳員、講解員、技術員、監督員,志願者現場察看海綿城市各個點位,結合各小區實際情況與民生訴求,商討優化設計方案,監督海綿工程進行,達到共建海綿城市的目的。

志謀長遠合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青山海綿城市示範區作為武漢市兩個試點示範片區之一,從海綿理念的提出,到海綿項目落地,再到如今的實施推進,青山示範區試點建設在市城建委和青山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市、區海綿辦的正確指導下,緊緊圍繞圓滿完成試點建設任務的目標,多方合力推進,目前工程建設已穩步進入收尾階段。

合力推進,海綿建設進展順利

青山示範區項目共183項,主要涵蓋城市水系及城市管渠、小區公建、市政道路、公園綠地等。按照建設計劃,今年10月份海綿項目將全面完工。

為了確保海綿項目建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城建委主要領導和海綿專班多次現場實地調研、靠前指揮和專題調度,研究和部署海綿城市建設,對建設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進行協調和督辦。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武漢市海綿公司集中精英力量,與市區相關部門及海綿設計聯盟反覆現場踏勘、實地調研、多輪研究,進行充分廣泛地溝通對接,對施工中遇到的問題逐一攻堅,想方設法圓滿解決。

武漢市海綿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人李志強介紹,在東湖港綜合整治工程中,海綿公司克服了創造無水作業條件、河道內淤泥較深、新型材料市場供應有限等困難。目前,東湖港綜合整治工程中東楊港已完成,東湖港在今年4月份實現渠道通水。

圍繞海綿工程收尾工作,青山區海綿辦負責人王衛鋒表示,下一步要繼續加快進度,緊抓海綿工程的完工率,充分發揮區海綿辦統籌協調職能,加快項目收尾、驗收和移交工作;繼續強化工程的監管,並積極探索海綿設施運維管理的長效機制,真正讓海綿城市建設成為經得起時間和群眾檢驗的民生工程。

先行先試,海綿成效初步顯現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居民對海綿改造的態度也在發生積極轉變,對海綿工作的滿意度和支持率越來越高。

城市水系和管渠功能得到全面提升。目前,二號明渠、東湖港已經通水,通水能力較改造前大幅提升,周邊環境煥然一新。青山港武豐閘經綜合整治後,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消除。同時,青山1號、2號汙水泵站等工程已建成投入運行,如今的落步嘴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提高到2016年初處理量的三倍。

城區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建設十一路、橋頭路等17項市政工程已完工,居民出行舒適度得到改善。臨江港灣、青康居、123社區等多個小區海綿改造後,小區積水問題得到有效消除。

社區部分突出的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青山區海綿辦在區委區政府的直接指導下,組織專班深入社區現場辦公,強化社區海綿改造的問題導向,重點解決小區雨汙混錯接、積水等功能性問題,其次根據老舊社區的海綿改造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將小區管網改造、綠化改造與小區道路及便民設施改造統籌考慮,將堅持海綿建設理念與滿足群眾實際需求有機結合。目前,社區居民合理需求已逐步落實,各項突出問題正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8月份的「天鴿」颱風過境武漢,青山區一小時降雨113.5毫米,達到200年一遇的水平,但整個青山示範區均未出現內澇。

產業聯盟,打造海綿城市產業鏈競爭力

今年4月,武鋼集團、武漢碧水集團、武漢大學等單位在市城建委的支持下,結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趨勢,發起成立武漢市海綿城市產業聯盟。迄今已完成聯盟章程擬訂、組織機構設立方案、聯盟成立專題報告、體制機制研究等多項籌備工作。

武漢市海綿城市產業聯盟將本著「開放、包容、共享」的原則,以全球視野,吸納國際一流的企業和人才加盟團隊,高層次、高起點打造國內同行業頂尖的聯盟團隊。聯盟的宗旨是為廣大的社會企業和人搭建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的渠道和平臺,為各級政府海綿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及PPP模式投資提供全方位「一攬子」服務,形成武漢海綿城市產業聯盟特色,適時推廣至全國。

武鋼海綿項目公司副經理王志雄介紹,目前南乾渠片區海綿改造區域使用的透水磚由武新公司利用武鋼生產中產生的重礦渣研發生產出來,也是產業聯盟合作的成果。

海綿城市專用介質土也是武鋼實業公司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鋼鐵固廢利用開發的又一新產品。實踐表明,其在降低海綿城市面源汙染、增加土壤滲透率方面,效果十分顯著。在本次海綿城市建設中,像這樣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的例子不勝枚舉。

市海綿公司介紹,未來海綿城市產業鏈的打造將爭取引進戰略投資、聚合精英力量,深層探索運管,搭建謀劃大海綿平臺。

撰文:蔡宏 王衛鋒 趙越 周海 蔡賢超

長江網

http://news.cjn.cn/sywh/201710/t3089624.htm


(原標題:青山海綿城市建設「表裡如一」)

本文來源:楚北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淺談海綿城市的概念與建設
    城市高密度發展以及極端天氣問題給市政排水系統帶來巨大壓力。所以,通過建設雨水徑流調蓄和承洩設施完善城市排洪排澇體系的「海綿城市」順勢而生。海綿城市建設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雨水徑流調蓄上,建設「海綿體」,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在城市排洪排澇體系上,要疏通城市雨汙水管網,科學建設提升泵站,讓雨水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從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緩減城市內澇的壓力。
  • 國際海綿城市建設論壇在南安舉行
    ­  為推動海綿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搭建國內外海綿城市投資、建設企業最有效、最直接的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國內外海綿城市發展,服務好國內海綿城市建設和行業企業發展,2016國際海綿城市建設論壇暨第十四屆泉州市科協學術年會於12月25日在有著「磚機之鄉」美譽的南安舉行。
  • 丘區試點 海綿城市建設的「遂寧範本」
    結合遂寧實際,充分借鑑國內外經驗及現有研究成果,在試驗、實踐的基礎上,出臺了《遂寧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遂寧市海綿城市設計圖則》《遂寧市海綿城市植物名錄》等地方性技術規則。  注重建管結合,構建全面監管的建設管控體系。遂寧市出臺了《關於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決定》《遂寧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海綿城市建設管控的制度體系。
  • 任南琪院士:海綿城市的地區分類建設範式
    研究背景  2015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確立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工作目標,並指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其後,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在全國30個試點城市展開,建設區域從南至北,城市規模從一線到三四線均有分布。
  • 光明邀德國專家 助力海綿城市建設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鄧紅麗)9月13日,光明新區中德海綿城市項目交流研討會在光明新區管委會多功能廳開幕。此次會議將持續兩天,由光明新區管委會主辦,光明新區城市發展促進中心承辦,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德國環境規劃諮詢服務平臺協辦。 據介紹,深圳市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試點區域就在光明新區。
  • 激活一池春水——萍鄉海綿城市建設綜述
    2015年以來,市圍繞「以人民為中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核心,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與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更新相結合,與城市綠地、公園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城市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城市品質得到極大提升,城市變得「會呼吸」,群眾更具獲得感和幸福感。
  • 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六)加強培訓和宣傳積極推廣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和產品,組織開展相關人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大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成果的宣傳力度,開展海綿城市知識教育普及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
  • 「海綿城市」建設十大核心要點解讀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並考慮其複雜性和長期性。同時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息息相關,低影響開發技術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為滲透、儲存、調節、轉輸、截汙淨化等幾類。
  • 邱建:更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綿城市建設,先後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城市工作會上進行了工作部署,出臺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吹響了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號角。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四川省在住建部的指導下,立足省情實際,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按照會議安排,現就四川省的工作介紹如下:
  • 海綿城市要怎麼建?廣州出臺建設管理辦法
    經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近日印發。《辦法》共二十八條,明確、系統、全面推進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形成海綿城市建設體系,建立健全海綿城市設施建設和日常管養長效機制。《辦法》與何相關?
  • 上海市老舊小區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示範項目
    上海市老舊小區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示範項目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前言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
  • 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共繪義烏海綿城市建設藍圖
    今天,由浙江省科協、浙江大學主辦,義烏市科協、浙江工業大學義烏科學技術研究院承辦的海綿城市建設與汙水防控技術論壇暨院士專家行活動在義烏舉辦。  論壇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楊志峰和多位專家到會,對義烏建設海綿城市問診把脈。  海綿城市建設與汙水防控技術論壇正式舉行。
  • 南京棲霞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打造更加宜居環境
    原標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打造更加宜居環境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傳統城市建設模式已不能適應城市健康發展需要。中央提出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避免使城市變成一塊密不透氣的「水泥板」。
  • 海綿城市建設下汙水處理行業發展新契機
    10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要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政府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用於試點城市專項資金扶持。自此,海綿城市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建設浪潮。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
  • 海綿城市建設 一定要警惕這四種不良傾向
    另一方面,海綿城市建設前期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後期維護更需要持續的投入。目前很多試點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較多,目前已有的資金和政策難以有效支撐後續的運營管理。雖然國家鼓勵採用PPP模式決絕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但是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可經營性差,如綠地、廣場、道路改造等項目不能直接產生運營收入,企業對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的預期收益不樂觀,沒有積極性,相關項目特別是老舊城區海綿體改造項目吸引投資困難。因此,政府要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持續的財政支持、制定明晰的回報機制,抓住參與者的利益痛點,才能有效調動其積極性。
  • 中國海綿城市工程建設的九個「千萬不要」
    ------編者:劉波(中國海綿城市及流域管理先行倡導者、反城鄉硬化運動發起人)摘要2016年國內工程界熱火朝天的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各行業摸索著找尋海綿工程的方向。原來進行中的一些工程,也冠上了海綿城市的頭銜。
  • 章林偉:海綿城市建設應師法自然 科學設計 系統治理
    這對當前海綿城市建設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海綿城市建設的目的是通過控制雨水徑流,恢復本地海綿體,從而實現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涵養水資源、提高水安全、復興水文化的目標。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已經明確指出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其中,70%的降雨控制率是根據我國的水文本底狀況圖得出的,美國目前的降雨控制率為90%。
  • 重慶秀山縣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將有效緩解內澇
    華龍網2月2日11時36分訊(記者 伊永軍)記者今(2)日從重慶秀山縣政府獲悉,該縣編制完成了《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明確8大類64個建設項目和6.4平方公裡試點區域。目前已啟動實施項目12個,到位資金8000餘萬元,完成計劃改造項目的80%。
  •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海綿城市」建設的通州樣本
    城市內澇不僅影響公眾的出行便利,更會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和人員傷亡。與此同時,在一些缺水型城市,循環利用雨水資源迫在眉睫。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大力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自2014年起,從國務院到住建部,一系列紅頭文件標誌著海綿城市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 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風險防控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針對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引發環境地質災害風險等問題,系統梳理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經驗,結合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提出開展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設計預評估的建議與方法,探討構建包括主動消除溼陷性、設置安全防護距離、貫穿溼陷性黃土層、防滲漏處理、強化疏排水、變形觀(監)測與處置在內的系統化防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