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陽光,溫暖而不耀眼。 早上7點不到,今年36歲的陳衛民和往常一樣,踏出家門搭車趕往40公裡以外的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中心小學。
陳衛民是宣州區溪口鎮中心小學的一名在編鄉村教師。1個小時的車程對於陳衛民來說,是不錯的充電時間。陳衛民從包裡拿出了一本少兒數學益智書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在陳衛民看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13年前,陳衛民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踏入了教育事業這片熱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2015年,陳衛民來到溪口鎮華陽小學任教。2017年,華陽小學和溪口小學合併後,陳衛民便來到溪口鎮中心小學從事數學教研組長、出納、六年級數學教師和少年宮數學益智社團輔導員等工作。
和村小比,溪口鎮中心小學的學校環境和教學設備都要完善太多。色彩明亮的3層教學樓、寬廣的籃球場、多媒體室、書法繪畫室、棋類活動室一應俱全,每個教室都有信息化設備……但陳衛民心中銘記著:「教室變了,校園變了,但有一件事永遠不會變——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要當就當好老師。」
2019年,宣州區舉辦第一屆數學益智比賽。陳衛民便犧牲午休時間帶著6名學生一起學習魔方、益智解環等數學益智課程。「每周一、周三、周四中午,陳老師都帶著我們一起學習,遇到不懂的,老師都會耐心地講解給我們聽。「現讀六年級的學生王燦當時作為候補隊員,一起參加學習。
孩子們不知道的是,為了能夠給孩子們更好的益智數學教育,陳衛民每天晚上回去後,都要認真學習、努力鑽研相關益智數學知識,盡最大努力給孩子們提供最好的益智教學。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陳衛民帶領的溪口鎮中心小學組以楊柳片第一名的成績參加區裡比賽並取得好成績。
隨著城鎮化發展,溪口鎮中心小學作為該區最偏遠的小學,這幾年入學新生每年都在遞減,現在小學有423名學生。雖然學生越來越少,但陳衛民教書育人的熱情不減。他關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名留守兒童,積極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和建檔立卡學生,讓學生時刻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在所教的六(1)班中,有一個小男孩,家庭困難性格內向,是班裡的邊緣人。課堂上陳衛民對他格外關注,課堂下經常鼓勵他,培養孩子的自信,久而久之小男孩變得開朗活潑。
這些看似平凡的瑣事,無不彰顯出陳衛民對孩子們的關心愛護,也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在陳衛民的辦公桌上,還保留著一塊學生送給他的溪口特產——景文石。孩子在石頭上用黑色筆寫著:陳老師,節日快樂,祝您工作順利。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陳老師是我們學習不可多得的好老師,各方面表現都很突出。」校長彭躍虎對於陳衛民的工作十分肯定。今年,陳衛民更是榮獲2020年宣城市「師德標兵」的稱號。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做著和大家一樣的事情。選擇教師這個職業,踏上講臺,就要懂得奉獻。」陳衛民說道。今年是陳衛民在溪口鎮任教的第5年。兩年前,他有機會離開這個最偏遠的鄉鎮,去離市區更近的學校任教,但他放棄了,他覺得這裡的天與地更適合自己。「這裡雖然偏遠,但民風淳樸,環境優美,孩子們更是單純可愛。每當看到孩子們求知的眼睛、家長們淳樸的笑臉,我就感到自己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陳衛民說。(陳莉沈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