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414戶危房群眾圓了「安居夢」

2020-12-19 央廣網

「我一輩子都住在圩埂下,年年擔心發洪水,我都搬了二十多次家,這一次終於搬到了安全的地方,再也不用搬家了」。日前,宣城市宣州區沈村鎮丁店村75歲的村民項賢國逢人便誇:「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哪有我們老百姓這麼安逸的日子!」

項賢國是該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7月份的持續強降雨,造成周村圩漫破,導致他的房屋在洪水中倒塌。鎮、村幹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勘查核實,並及時為他申請危房重建補助資金。今天,在遠離水患的村莊大路邊,項賢國家的兩大一小三間新房「落地生根」,2萬元危房改造款也已發放到他的帳戶上。

2020年,省住建廳下達該區農村危房改造計劃任務為169戶。為確保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改造指標,該區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將「精準」二字貫穿始終,把提高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放在首位,用繡花功夫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7月底,宣州區組織該區住建局工作人員深入鄉鎮、村、組逐戶開展調查摸底,再次對因災受損房屋進行排查核實,重點核查房屋現狀、擬改造方式等相關內容,並將農戶基本信息、危房現狀拍照建檔,逐一對房屋危險性開展鑑定,全面為農村危房改造及災後重建計劃任務的申報和落實改造對象提供準確可靠依據。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危房改造414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1戶,因災受損34戶,提前並超額完成省廳下達的任務,同時累計發放補助資金448.4萬元,並分批次通過農戶「一卡通」將資金全部打卡發放到位。

同樣享受民生「紅利」的,還有該區朱橋鄉渾水村的貧困戶孫復松和周桂花夫婦。由於老倆口居住了20多年的房屋年久失修,過去,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如果要修繕加固,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這可急煞了無力承擔的老倆口。在得知國家危房改造這項惠民政策後,兩位老人及時向村委提交了危房改造申請 。今年10月份,通過村評議、鎮審核、區審批等相關程序後,將他家納入危房改造對象,並發放了6000元危房改造資金。如今,改造後的房屋,裡外粉刷一新,瓦、檁條、擋風塵板全部以舊換新,老倆口從此告別「寒窯」,搬進了安全溫暖的「安樂窩」。

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中,該區採取多措並舉、多管齊下的方式,並按照「一戶一策」要求,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優先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問題,集中抓好其他3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做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應保盡保、重點對象危房應改盡改、特殊困難群體住房安全實行兜底保障,尤為注重強化農村危房改造的技術指導和質量安全標準落實,全面提升全區農房改造整體水平。

漫漫脫貧路,殷殷民生情。危房改造讓困難群眾舒展了緊鎖的眉頭,使老百姓有了安心的「避風港」。「十三五」期間,該區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869戶,發放補助資金6081.8萬元。其中,貧困戶3488戶,共計發放補助資金3557.8萬元,讓眾多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

(張秋香)

相關焦點

  • 宣城市宣州區:汩汩清流惠民生
    農村飲用水安全事關農村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鄉村振興,是重要的民生福祉。為破解農村飲用水問題,讓農村居民不僅能「喝上水」,還能「喝好水」,宣城市宣州區持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力打通農村飲水安全「最後一公裡」。4月10日上午,趁春暖花開時節,在周王鎮扎門村,工人們一大早就積極投入到工程建設之中,開挖溝槽、鋪設管道、土方回填,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
  • 明山頭鎮:危房改造築就642戶貧困群眾「安居夢」
    2020年初,雖然舊房子屋頂漏雨、四壁開裂漏風,已被鑑定為C級危房,但黃永滿一想到建房需要墊付資金、耗費人力物力,他便打起退堂鼓。幫扶責任人曹亞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做通黃永滿的思想工作,她與村鎮建設站負責人多次登門勸說,並帶他到周邊完成危房改造的貧困戶家實地察看,才讓黃永滿點了頭。完成危房改造後,黃永滿與兒子兩人終於有了一個堅固、明亮的新家,父子倆對未來也多了一分美好的憧憬。
  • 代表委員訪談·張雷明|築牢貧困群眾安居夢
    「讓千家萬戶共圓『安居夢』是各級黨委、政府對標看齊的政治責任,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操心事。今年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深入推進農村危房改造。」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說,平頂山市委、市政府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踐行初心使命的「必考題」,堅持「一把手抓一把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幹部群眾同心協力,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46萬戶,全部實現動態「清零」,推動了危房改造與鄉村振興貫通對接。力量下沉一線,精準掌握貧困群眾住房所「需」。
  • 銅鼓圓「安居夢」
    去年,全縣像鍾文景一樣享受移民搬遷政策圓了「安居夢」的農村群眾有259戶、1000人。自2005年啟動移民搬遷工作以來,銅鼓先後搬遷移民10369人,建立移民新村點91個。  銅鼓縣將移民搬遷工作作為改善民生、統籌城鄉發展和防災避災的重大戰略來抓。2011年起,該縣一改過去分散安置為集中安置,10戶以上統一規劃,分戶建房,補償也提高到了每人4000元。
  • 住上安居房 圓了安居夢 湖南茶陵推進農村危改小記
    2013年以來,茶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重點圍繞脫貧攻堅農村貧困對象住房安全保障,紮實推進幸福安居、修繕加固、拆舊建新等危房改造工作,確保貧困群眾「不住危房」。8年來,全縣共投入資金3.72億元,切實解決了17205戶農村貧困戶的基本居住問題。     高位推進強化責任傳導     安居是民生之本,安居才能樂業。
  • 宣城市宣州區:美了城市 暖了人心
    但在宣城市宣州區鰲峰街道,不僅順利完成了一項項繁重的徵拆任務,而且成功攻破了一個個繁瑣的徵拆難題。蹄疾步穩忙推進大畈楊村村民組土地徵收1274.47畝,丈量土地467畝,協議已全部籤定;梅溪河棚改項目已籤約14戶,商談意向戶12戶。
  • 從「憂居」到「安居」 重慶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0.30萬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委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20.30萬戶,讓農村困難群眾住上了「安全房」「舒心房」,實現從「憂居」到「安居」的夢想。大足區寶頂鎮古佛村農村危房改造後。
  • 鎮遠縣蕉溪鎮危房改造讓群眾安居
    本報訊 (記者 徐偉 通訊員 盧海霞)鎮遠縣蕉溪鎮紮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開展,實現讓貧困群眾「住有所居、住有所安」。 「國家補助3.5萬元,我自己再添幾萬元就把這個房子修好了。」蕉溪鎮木元村村民石運禮說。石運禮原來一直住在木房裡,因為年紀大,又沒有經濟來源,沒有能力自行建房。
  • 宣城市宣州區:繪好「一體化」的工筆畫
    長三角一體化是宣城市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和主旋律,作為宣城唯一的市轄區,宣州亦如此。 宣州始名「爰陵」,後改稱「宛陵」,再易名「宣城」,自古以來都為歷代郡、州、府、行署和市駐地。1987年,撤縣立市,設宣州市;2000年,撤市設區,更名為宣州區。
  • > 宣州區
    ,最新宣州區信息,宣州區的最近新聞資訊,宣州區是什麼,宣州區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經宣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宣城市國土資源局宣州區分局決定以 公開公告 方式出讓 4(幅) 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公開公告出讓地塊的基本情況和規劃指標要求 : ...
  • 讓貧困群眾從「憂居」變「安居」——遼寧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
    各地有關部門牢記「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深思想認識,充分理解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性,把這項工作當成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地處遼西北的朝陽市是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農村貧困戶住房大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房子已岌岌可危。朝陽市農村危房改造面臨戶多面廣、任務重、工期緊、資金短缺等多方面難題。
  • 農業農村部:安徽宣城市宣州區金壩辦事處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安徽宣城市宣州區金壩辦事處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中國網財經9月3日訊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9月3日發布,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金壩辦事處發生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消息顯示,9月3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金壩辦事處某養殖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該養殖場存欄生豬308頭,發病152頭,死亡83頭。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周王所開展夏季自製飲品專項檢查...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夏季炎炎,廣大消費者對自製飲品的需求日益增多,為進一步整頓規範夏季自製飲料生產經營秩序,確保轄區內自製飲品的安全,及時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連日來,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周王市場監管所開展了夏季自製飲品市場專項檢查整治行動。
  • 宣城市宣州區政務服務中心周一搬遷到新址
    中國宣城網  需要辦理社會保障、婚姻登記、證件審批的市民注意啦,本周一開始,宣城市宣州區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從市政務服務中心遷出,搬至雙塔路市政集團1-2層(陽光中學南門斜對面)辦公,目前已正式對外辦理業務。要辦審批業務的市民們可得注意別多跑了冤枉腿。
  • 丹東:農村危房改造 改出安居日子
    丹東:農村危房改造 改出安居日子 作者:王曉霞 2019-07-08 12:35   來源:丹東新聞網
  • 宣城市宣州區:勤耕不輟 育人築夢
    早上7點不到,今年36歲的陳衛民和往常一樣,踏出家門搭車趕往40公裡以外的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中心小學。陳衛民是宣州區溪口鎮中心小學的一名在編鄉村教師。1個小時的車程對於陳衛民來說,是不錯的充電時間。陳衛民從包裡拿出了一本少兒數學益智書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在陳衛民看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 宣城市宣州區「一山一洞」景區,國家級風景旅遊區
    宣州區,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地處皖、蘇兩省交界處,2018、2019年躋身「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獲評省民營經濟發展先進縣。宣州區境內景觀主要有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謝朓樓遺址、廣教寺雙塔、陳山遺址、梅文鼎墓、龍泉洞、白雲洞等。
  • 宣城市宣州區:「小黃花」撐起村民致富夢
    近日,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新湯村的菊花田成了該市一個新的網紅打卡點,20餘畝金燦燦的「小黃花」迎風綻放,吸引了不少遊客來此拍照遊玩,也讓這個原本寧靜的小村莊一下子熱鬧起來。「我2017年開始種菊花,在村委會的幫助下不斷擴大規模。
  • 江南詩意山水,敬亭山下的千年時光,宣城市宣州區
    敬亭山位於宣城市市區北郊,她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而易名敬亭山,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翠雲峰海拔324.1米。1949年析宣城縣城設宣城市,時為皖南行署區宣城專區駐地,次年宣城市併入宣城縣。之後分別屬於安徽省蕪湖專區、蕪湖地區。1980年蕪湖地區更名宣城地區,宣城縣行署駐地。1987年宣城縣改設宣州市;2000年12月更名地級宣城市所屬宣州區至今。
  • 宣城市宣州區:青山綠水顏值高 金山銀山成色足
    宣城市宣州區宛陵林場場長、黨總支書記陳三德告訴記者,宛陵林場由五個國有林場整合而成,經營總面積為17.5萬畝,實施中央撫育項目將近100000畝,是我省經營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場。改革後,林場由原來的企業性質轉變為公益性一類事業單位。每一位職工都得到妥善安置,為國有林場深化改革提供了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