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印章相關問題再研究

2020-12-09 騰訊網

地域文明

江蘇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印章相關問題再研究

李曉軍劉照建

內容提要:江蘇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的印章應為明器和廢印,出自為楚王管理和製作印章的專門機構,時代在公元前175年以前,與第一、二代楚王在位時間相一致,是西漢初年諸侯王享有官吏任免權在墓葬中的深刻反映。

江蘇徐州地區西漢楚王墓出土文物眾多,其中獅子山和北洞山兩座楚王墓出土印章200餘枚,對於西漢楚國的官制、軍制以及政區地理歷史等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學者們已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在印文釋讀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澄清了一些錯誤認識,但是對於印章性質、來源、時代和入葬原因等問題依然不很清晰,為此筆者擬在諸位學者研究成果基礎上,對印章相關問題進行再研究。

一、印章的性質

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200餘枚,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印章較少,共13枚。對於出土印章的性質,學者們一直存在分歧,王愷先生認為「這批印章部分是集中鑄治的明器」,後來學者又提出「複製印」「實用印」「廢印」「備用印」等觀點。認定印章的性質,已成為解決印章相關問題的關鍵。

如果這批印章為實用印章,實際用途有兩個方面:一是楚王授予屬下表示任免官吏;二是官吏行使職權時作為憑證。擁有者應是楚王或屬官,未授予屬官之前屬楚王,授予後則歸屬官本人使用。當印章屬楚王時,楚王使用這批印章行使對屬下官吏任免,只要官吏任免權未被剝奪,楚王將一直使用印章任免官吏,即使前一代楚王離世,下一代楚王即位,實用印章也不會廢棄,將伴隨楚王的更替而向下傳遞,保證官僚機構正常運轉,為子孫後代考慮,前一代楚王死後也不會以實用的印章入葬。反之,如果楚王將印章已授予屬官,屬官對印章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也不可能以印章隨葬楚王。由此可見,這批印章如果是實用印章,無論屬於楚王還是其屬官,從現實生活進入墓葬既無實際的操作途徑,也沒有合理的動力機制。一些學者關於「複製印」和「備用印」的提法也不盡合理,所謂複製,是指按照摹擬對象的質地、尺寸、重量、形狀、色澤、紋飾、工藝方式,製作儘可能接近原物的摹擬品。然而研究表明,多枚楚國中央職官印章與漢代官員的用印製度不合,二千石以上的諸侯國中樞官吏應該使用銀質龜鈕的印章,而楚王陵出土的「內史之印」「楚中尉印」「楚太僕印」等多枚印章,卻一律為銅質橋鈕,材質、規格明顯不符,說明不是複製而是仿製。如果這批印章是備用印,備用印是將來要用的實用印,同樣也存在材質不符的問題,「備用印」之說也解釋不通。況且既然能夠製作備用印,當然也能製作一些專門殉葬用的明器印章,至於這些印章不像常規明器印章那樣鑿刻潦草,而是製作相當精美,則是由於楚王在王國內擁有支配一切的地位和權力所決定,即使製作明器,技術水準也不會降低。

在獅子山楚王墓200餘枚出土印章中,少數印章碎為數塊。仔細觀察這批印章,無論使用與否,其銷毀方式基本相同,多是將印鈕砸爛,這正是盜墓所為,目的是檢驗印章的質地,才會出現如此規律,與用碎印陪葬的習俗確實沒有關係。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印章雖經粘接,稜角仍多磨損,字劃不整,印章有明顯的使用痕跡,根據漢制實用印章未經特賜不能入葬的規定,因此「這部分碎印當為廢印」。其次在北洞山楚王墓出土13枚印章,也有6枚明顯具有使用痕跡,雖然未被擊碎,但是從使用痕跡推測應該也是廢印。至此可以得出結論,無論獅子山還是北洞山,兩墓出土的印章主體不是實用印,而是「明器印」,只有少部分為廢棄的實用印。

二、印章的來源

關於北洞山和獅子山兩座墓的印章來源學界有不同的觀點,其中北洞山楚王墓發掘時間早,雖然出土印章較少,但關於其來源的討論較多,北洞山楚王墓發掘結束不久,邱永生先生根據墓內出土官印有「蕭」「虹」「凌」「山桑」等楚國屬縣的官職名稱,認為這些印章來自屬官,並指出「(屬官)用楚王頒發的印章隨葬入墓,以示忠誠,同時也表達了楚王生前擁有的權力和延續」。後來北洞山楚王墓發掘報告的編寫者也持類似觀點,並進一步提出「賵賻」的說法。但劉瑞先生指出報告的假設是孤例,而且與秦漢印章的使用制度不符,應與葬禮賵賻無關。

後來韋正先生在對獅子山出土印章研究時,指出西漢早期可能普遍存在諸侯王以所屬職官官印的複製品隨葬的現象,耿建軍先生則認為獅子山和北洞山兩墓出土的印章來自於楚王自己的印庫。以上二學者的研究思路改變方向,不再就印章本身所反映的職官去討論,而是與楚王聯繫起來,從印章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去討論,提出印章的來源可能與楚王有關。據文獻記載,漢代有專門的明器製作機構,從近年徐州地區發現陶俑等眾多隨葬器物來看,楚國也存在這樣的明器製作機構,作為明器的印章,按照慣例也應該來源於這類機構。但是考慮到這些「明器印」不同於常規意義的明器,其製作的專門化程度較高,製作技術較為複雜,不是製作常規明器的工匠所能為。劉瑞先生認為「很可能在楚國直接由專門刻實用印的印工來製造這種用來陪葬的印章」,因此這批印章很可能是由製作楚王實用印章的機構和人員所製作,即是由楚王專門的篆印官書寫,刻印工匠加工製作的明器印。另外少部分廢印,則來自印章管理機構,漢代官印製作、保管、上繳都有嚴格規定,對於一些屬官使用過程中損毀的印章,必須上繳楚王印章管理機構,並由管理印章的官員統一銷毀和保管,因其失去使用價值,也一起放入楚王墓內作為隨葬品。綜上所述,無論明器印還是廢印,都來自楚王屬下的印章製作和管理機構。

三、印章的時代

對於出土印章的時代,學者們多是結合墓葬的時代進行討論,由於對墓葬時代認識意見不一,故對出土印章的斷代也有較大爭議。當前學者研究成果表明,兩批印章的時代應定在前三代楚王時期,時間下限在第三代楚王劉戊謀反的公元前154年。雖然出土印章多為明器,但都是以實際存在為基礎,即印章反映的職官名稱就是當時楚王管轄的屬下,嚴格的隨葬制度,決定叛王身份入葬的第三代楚王劉戊,不可能再隨葬象徵權力和土地的官印,根據獅子山和北洞山兩座楚王墓出土印章都有劉交初封時三郡之內的屬縣名稱推斷,兩墓墓主是第一、二代楚王,印章的時代下限是公元前175年。

四、印章入葬的原因

長期以來,對於印章入葬原因不清,現在一旦將這批印章的時代定在一、二代楚王時期,其入葬的原因將得到合理解釋。西漢初年,高祖劉邦出於「鎮撫四海,承衛天子」的目的,將大批同姓子弟分封為諸侯王,在王國內享有官吏的任免權,由於第三代楚王劉戊參加「七國之亂」,楚國歷史發生重大突變,楚國在景帝中五年之後已不再享有官吏任免權。與之相對應的是,徐州地區共發現8處楚王陵墓,但是只有獅子山和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印章,其他楚王陵墓皆未發現以屬地官員印章隨葬現象,且印章反映的地名皆為奪郡削地之前,這表明兩座墓墓主生前擁有這些印章製作權和授予權,這是最直接和簡單的反映。因此筆者認為獅子山、北洞山入葬印章的原因,其實就是西漢初年諸侯治國在墓葬中的深刻反映。

目前全國發現諸侯王墓數量眾多,但是到目前為止,無論盜掘與否,除獅子山和北洞山楚王墓之外,尚未發現有隨葬屬官印章的現象。徐州地區兩座楚王墓隨葬官印,成為漢代諸侯王墓中特有的文化現象,說明在西漢楚國確實存在一段以官印隨葬的歷史。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再研究,希望能夠推進對此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作者簡介:

李曉軍(1979—),男,徐州博物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漢代物質文化。

劉照建(1973—),男,徐州博物館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漢代考古。

END

相關焦點

  • 江蘇徐州發現西漢楚王陵,出土四千多件兵馬俑,僅次於秦陵兵馬俑
    上世紀80年代,考古專家在江蘇徐州獅子山發現了漢代的瓦礫和磚石,因此專家們確認此地很可能存在大墓,但是經過勘探卻一直沒有找到大墓的位置。後來,獅子山腳下磚瓦廠的一位工人在挖地窖時,忽然鐵鍬「當」的一聲碰到硬物,工人清理後發現了一件陶製的人像俑。
  • 徐州獅子山發掘楚王墓,其中出土文物中,有300件印泥是哪裡來的
    江蘇徐州是歷史名城,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也是兩漢文明的發源地;在漢代時期,徐州稱為"彭城",是朝廷最重要的封國楚國的都城;這裡的一切制度都模仿中央,在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發現有300餘塊封泥,上面印有各級官員的印章;專家通過研究它們,了解到漢代朝廷官員的等級;但是這裡出現了一個疑問:這麼多印泥是哪裡來的
  • 西漢楚王墓裡的玉佩
    蟠龍玉佩 圖1上圖是館藏的西漢時期的蟠龍玉佩,出土於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於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在封建社會,龍是皇權的象徵,所以在楚王墓裡能發現龍紋玉佩。也是楚王墓裡的。是不是很可愛呢?S型玉龍佩 圖7 圖7也是楚王墓裡的S型玉龍佩,乍一看,有點像一隻大蝦呢
  • 徐州出土漢代古墓,對墓主身份的確認,一直是考古界研究的重點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江蘇徐州陸續出土一批楚王墓;它們位於徐州周圍的懸崖上,對其形成一個環抱的地勢;多年來,對徐州楚王墓的墓主身份研究,一直是考古界的重點課題;獅子山、馱藍山楚王墓究竟埋藏著哪兩位楚王呢?
  • 江蘇出土楚王墓,難以判定到底是哪位楚王,一小陶俑的臉揭示出真相
    江蘇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也是漢代文化的發祥地;徐州在漢代時期稱為彭城,是封國楚國的都城;也這裡埋葬了歷代楚王,他們的墓葬對今天研究漢代的歷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遺憾的是,這些墓葬都被盜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大多數楚王墓中缺乏能直接證明墓主身份的文字記載;比如北洞山楚王墓,幾乎被盜空;這裡埋葬的究竟是哪位楚王呢?
  • 略論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工藝
    1984年12月,江蘇省徐州市是子山西麓發現兵馬俑群,發掘者根據俑坑的規模推測其主人可能為某一代楚王。七年後,這位楚王的墓葬被找到,相關單位於1994年12月起展開三個月的清理髮掘工作。該墓雖被盜擾,但規模宏大,內墓道中三間耳室和一座陪葬墓保存完好,出土了2000餘件珍貴文物,其中包括200多件玉器(玉衣片4000餘片)。
  • 徐州北洞山發現完整漢墓,墓主是一位楚王,專家:他死得很倉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江蘇徐州出土了一座完整的漢墓,因為被盜過,所以沒有發現有任何可以反映墓主身份的文字記載;但是從墓葬周圍的環境、地域、其自身結構以及規格來分析,這裡埋藏的是漢代的一位楚王;專家綜合墓葬結構,以及僅剩少量的隨葬品帶來的信息,分析出:楚王死得很倉促;這是怎麼回事呢?
  • 電工手中徵集而來的龜鈕銀印,成為唯一確定墓主身份的西漢楚王墓
    在江蘇徐州西北方向的一座不起眼的名叫龜山的小山西麓,坐落著被譽為「千古奇觀,中華一絕」的龜山漢墓。究其原因,不是墓葬規模的特別宏大或者隨葬發現器物的特別豐富,而是其精湛的工程施工技術。巨大的塞石方方正正,上面還有盜墓時因牽拉留下的「牛鼻孔」至今唯一確定身份的西漢楚王墓
  • 徐州發現多座楚王墓,墓主身份成謎,其中一楚王身份出現新的可能
    徐州人傑地靈,文化起源較早,漢代時期,這裡是其封國楚國的都城——彭城;從西漢開國至東漢,楚國一共存在了220年;在徐州周圍的大山上,埋葬著歷代楚王;由於楚王墓嚴重被盜,證明每個楚王身份的信息缺失,所以關於這些楚王身份的研究一直是考古界的重點課題;然而史書對西漢早期的楚王記載較詳細,
  • 徐州發掘出漢代楚王墓,元代就被盜空,專家通過這些線索確定楚王身份
    建國以來,徐州周圍的大山上陸續發掘出十五座漢代楚王墓;經過長時間研究鑑定,大多數墓葬都確定了墓主人是哪位楚王;西漢早期的關於楚國的歷史記載相對來說多一些,然而晚期由於政治原因,楚國地位降低、國力衰落,歷史上留下的印記也變淡很多;這讓墓主身份鑑定工作更加困難;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座楚王墓在元代已經幾乎被盜空,沒有留下任何能證明楚王身份的線索
  • 徐州發掘楚王墓,規模宏大但沒有建全,原因是墓主的命運多桀
    在徐州拖龍山,考古隊發掘出一座漢代時期的楚王墓;據專家考證,楚王墓存在相當規模的地面建築;而且墓葬規格之宏大,隨葬品之豐富,為徐州同時代墓葬中絕無僅有;然而專家在楚王墓中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該墓並未建完整,有半途而廢的跡象;專家研究發現,這與楚王的悲慘命運有直接關係;這是怎麼回事呢
  • 徐州出土漢代漆器,器型眾多,專家:它們構建出楚王的黃泉生活
    ;專家研究發現,楚王不僅生前離不開漆器;這些漆器還構建出楚王的黃泉生活;這是什麼意思呢?&34;等字樣;2號墓出土銘刻&34;字樣的銅器、還出土銘刻&34;的鎏金銅盤;&34;以及銅盤的出土,顯示出當時楚王宮室及其王后生活場景;另外,徐州石橋村2號墓還出土一個漆案足,據出土資料記載,&34;,可見漆案的高度大致20釐米左右,這與當時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 徐州楚王墓出土一漆案,神形兼備精緻無比,專家:它和戰爭有關
    徐州楚王墓再次出土漆器,這次出土的是一個精緻無比的漆案;就是矮桌,這個和史料記載,漢代席地而坐的習慣,是非常相符的;此漆案無論是雕刻工藝、還是鑲嵌手法,都堪稱漆器中的珍品;在以往考古發現中,還沒有發現有超越它的器物;這個漆案雖然說是楚王宮廷用品
  • 徐州楚王陵有「八大謎團」,出土最好金縷衣,遊客:聽比看有意思
    徐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尤其是在秦朝末期。劉邦、項羽爭天下的時候,這塊地方有著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因此在這座城市有一座獅子山楚王陵,是我來到徐州以後十分感興趣的地方,懷揣著好奇就和朋友一起來到了楚王陵的地宮參觀。
  • 江蘇書畫鑑定委員會專家質疑曹操墓出土印章
    出土銅輔首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高利平)本網《五地專家再添新證質疑"曹操墓"造偽》一文報導後,立即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報告說「曹操墓」發掘出了400多件可復原的文物,金銀銅器、陶器、石器均有,其中還有一枚銅質「印符」 。  眾所周知,印章和墓志銘是判斷墓主身、年代的最關鍵證據,也是最核心證據。本來這枚銅質「印符」的出土比石牌更有說服力,但通過對這枚印符的仔細研究,李教授斷定,這是一枚毫無根據的偽造印符。
  • 墓之謎(一)獅子山楚漢墓
    坐標:江蘇徐州地點:雲龍區三環路漢文化景區獅子山墓主:未定結論:楚國漢墓不假,王侯級墓葬也沒錯,因被嚴重盜掘過,至今為止,尚未確認墓主人的身份。徐州地區周圍埋葬著12代楚王,這座獅子山楚王墓是第7座被發現的王墓。
  • 墓之謎(十二)江蘇徐州 略帶喜感的王者之墓
    地點:徐州龜山時間:1981年墓主:西漢楚王劉注夫婦 墓葬地理圖漢高祖後期又演變成斬山為廓、穿石為藏的形制,墓口用巨大的長條塞石封堵。這類墓穴工程浩大,耗資巨萬,非王侯不能享用,這其中最為典的是徐州獅子山楚王墓。
  • 徐州發現漢代崖墓,出土大量「小物件」,專家:它們組成一小朝廷
    新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徐州陸續發現了八處共十五座漢代時期的墓葬,全部都是崖葬;專家研究發現,這些墓葬等級頗高,墓主人身份不一般;這些墓中出土成批的"小物件",它們整整齊齊圍繞著墓主人的石槨;專家稱,這些小物件組成了一個"小朝廷";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西漢墓葬出土古代眉筆,疑似特殊工藝製作,專家:這個眉筆不一般
    西漢墓葬出土古代眉筆,疑似特殊工藝製作,專家:這個眉筆不一般1996年,江蘇省考古隊在徐州顧山出土了一座西漢墓葬,經鑑定,這是一座楚王后的墓葬;墓中出土大量女性用品,特別是化妝用品十分引人矚目;專家將目光集中在一隻眉筆上,因為這隻眉筆的製作疑似經過特殊工藝;專家研究發現,這種工藝製造的眉筆全國找不到第二隻;這是怎麼回事呢?
  • 西漢墓葬出土古代眉筆,疑似特殊工藝製作,專家:這個眉筆不一般
    1996年,江蘇省考古隊在徐州顧山出土了一座西漢墓葬,經鑑定,這是一座楚王后的墓葬;墓中出土大量女性用品,特別是化妝用品十分引人注目;專家將目光集中在一隻眉筆上,因為這隻眉筆的製作疑似經過特殊工藝;專家研究發現,這種工藝製造的眉筆全國找不到第二隻;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