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大白話,高考時卻難住了不少人

2020-11-25 騰訊網

是否需要減少中、小學課本中古詩詞的數量,這是近些年的一個熱點問題。有人認為古詩詞是文化瑰寶,如果我們的孩子們都不學,那將有由誰來繼承;也有人認為學這些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沒用,畢竟現在都是白話文。對此小編的態度是:古文是否需要傳承或許尚有爭議,但在古詩詞的世界裡,孩子們確實明白了什麼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美。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楊萬裡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這首詩曾出現在2006年江西高考試卷上,當時的考題是兩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難住了不少考生。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首詩:

《三江小渡》

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誠齋先生楊萬裡大家應該很熟悉,與陸遊、範成大齊名,一生共寫下了兩萬多首詩,雖然存世的只有4200多首,但卻有不少經典。《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稚子弄冰》等都曾入選過課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高考時之所以考這首看似不太有名的作品,一方面是因為冷門才能考查出考生自己的賞析水平,另一方面這首詩確實是楊萬裡別具一格之作。楊萬裡的詩風一向明快、自然,為人也是樂觀豪爽,所以他的許多兒童詩都入選了小學課本。但在這首詩中,他卻難得地傷感了一回。

寫此詩時楊萬裡的父親剛剛過世,自己已中了功名,剛得到朝廷的賞識,卻要在家守孝三年。父親過世的打擊,前途的不明朗,他內心的惆悵可想而知。這首詩是他送別好友時所作,通篇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傷感。詩的首句由溪水起句,寫眼前之景,溪水過小橋後不再流回,小船如果沒有短篙支撐給力也無法前行。後兩句由眼前之景想到友情,人和人的交情就像三江的渡口一樣,不管眼前的風波有多大,都不會改變。

在古詩中,這首詩算是比較好懂的一首了,通篇都是大白話。當時的考卷上共出了兩道題,第一道: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答案是:交情。很明顯楊萬裡這首詩是寄情於景,目的是希望即將遠去的友人不要忘記二人的兄弟情。

第二道題要稍難一些,問的是:詩人用的是什麼手法表達主旨?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需要考生結合詩句來簡要的分析。答案是:對比、比喻等,用不復回的溪水和「不管風波去又來」的渡口相對比,將渡口比作交情。這樣的手法看起來很明顯,但對於在考場上初次讀到這首詩的同學們來,首先要清楚這是一首送別詩,其次要理解「交情」和「山溪渡」的意思,所以回答起來並非易事。

這兩個問題如果讓您來答,能答對嗎?其實歷年高考的試卷中還有不少古詩賞析題,大家可以找來做一做,試試自己能得幾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楊萬裡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巧設懸念引人遐想,通篇充滿了生活氣息
    晚年楊萬裡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結束漂泊的生活,此時的他心如止水,過著一種平淡的生活,每天無非就是讀書寫作,空閒時去周圍的鄉村遊玩,他的故鄉江西吉水自古風景優美,正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地方,所以在這一時期他寫下了很多的優美的傳世名篇。
  • 白居易很通俗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大白話,卻是發人深思的千古名作
    而說到通俗詩風,就不得不提唐代著名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相傳白居易寫詩力求通俗,每寫一詩,都要對老嫗讀之,老嫗能夠理解的便抄錄下來,不能理解的就改寫。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放言五首·其四》,便是白居易很通俗的一首詩。
  • 鄭板橋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竹」字,卻句句有竹
    無論是劉禹錫的「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依」,還是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亦或是楊萬裡的「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無一不彰顯了竹深厚的文化意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竹石》,便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詠竹詩。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而我本期要介紹的同樣是楊萬裡充滿童趣的一首調皮詩作,通篇大白話,看似下裡巴人,卻用僅僅28字便寫出了很多人嚮往的童年,令人讀之可謂回味無窮。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詩。《舟過安仁》南宋-楊萬裡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楊萬裡的詠梅詩水平也很高,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每一句都是經典
    喜愛梅花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只有真正熱愛生活,把生活當成了詩的人,才能夠從梅花中感受到它獨特的美,還有內在的含義。以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這首《梅花》來說,那就是一首很趣的作品,在這首詩中他讚美了梅花高尚的品格,還有對於梅花的喜愛,同時也化用了前人的詩意,所以水平也是很高,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每一句都是經典。
  • 白居易最有童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也讓人讚不絕口!
    白居易曾在《與元九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所以白居易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善於用白描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如《池上》一詩。《池上》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他就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時。
  • 王維最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猶如大白話,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中國的文人大多數都有一種隱居的心態,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遭受到了打擊之後,便是會選擇過這麼樣的一種生活,而這種生活儘管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可是卻能夠讓自己的思想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王維也不例外,他晚年就寫過很多無比優美,也無比深刻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這首《鹿柴》,那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猶如大白話,但是同樣的有著很高遠的意境。《鹿柴》唐代: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楊萬裡很抒情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唯美,寫出了最有個性的柳樹!
    後世對於楊萬裡比較推崇,而他的作品對於後世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看似信手拈來,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獨特的情懷,卻又是最能夠打動我們,往往一些詩看上去寫得很普通,但同樣描寫得很細膩,也很是唯美,尤其是他的這首《新柳》,儘管這首詩在他眾多的作品中,並不算是一首特別突出的一首,但同樣也是難得的名篇,整首詩寫得極為抒情,同時也很是唯美,更是寫出了最有個性的柳樹
  • 楊萬裡水平很高的一首詩,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美得令人驚豔
    北宋時期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影響了一大批的詩人,當時很多的詩人都學習這一詩派,他們把杜甫奉為祖師爺;杜甫作為盛唐時期最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充滿了人文關懷,也正是這一點使得他在讀書人中有著極高的聲望。
  • 出門散步的楊萬裡信手拈來,寫下一首有趣的詩,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楊萬裡的詩也是頗受讀者的喜愛,而且他的詩自成一派,儘管早年間也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可能很多朋友對這一詩派比較陌生,其實在北宋時期江西詩派成為了主流,領軍人物正是大名鼎鼎的黃庭堅。整個詩派的特點是講究用詞用典,無一字不出處,奉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為祖師爺,學習這一詩派的文人,那麼都可以歸到江西詩派,所以並不單純的所指江西詩人。
  • 楊萬裡很有哲理的一首詩,通篇寫得非常巧妙,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楊萬裡一生寫詩共計二萬餘首,但是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四千多首,畢竟古代的印刷業不太發達,再加上時間久遠,以至於很多的作品都散失了。不過楊萬裡的數量在古代的詩人中,還算是比較豐富,要知道唐朝有很多的詩人,只有一首,或者是幾首流傳下來。
  • 楊萬裡一首很有趣的小詩,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美得令人驚豔
    楊萬裡這種簡練的風格,也是影響了後世很多的詩人,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頻頻入選小學課本,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在民間知名度很高。,信手拈來,譬如這首《秋涼晚步》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也是一首即興之作。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無題詩,通篇50字都是大白話,讀完卻陷入沉思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李商隱的詩無疑讓人又愛又恨,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愛的是他的詩很美,恨的則是他的詩很難懂。世人對李商隱的詩,最多的評價便是晦澀難懂,以至於李商隱有著「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當然,並不是說李商隱的詩就沒有一首好懂的。
  • 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無一字不抒情,無一字不唯美
    楊萬裡的詩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他的詩風格獨特,用詞很簡練,不會刻意使用典故,更加不會使用生僻的字,只是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這種信手拈來的作品,初讀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一般,但是細細品來,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如詩如畫;一些看似比較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得很唯美,譬如這首《春晴》,那就是一首很趣的作品,同樣也是寫得很唯美。
  • 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無一字不抒情,無一字不唯美!
    楊萬裡的詩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他的詩風格獨特,用詞很簡練,不會刻意使用典故,更加不會使用生僻的字,只是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這種信手拈來的作品,初讀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一般,但是細細品來,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如詩如畫;一些看似比較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得很唯美,譬如這首《春晴》,那就是一首很趣的作品
  • 楊萬裡夜裡偶得一夢,醒來後寫下一首有趣的詩,通篇美得令人驚豔
    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舟過安仁》等等,那都是難得的佳作,不僅收錄在了一些重要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頻頻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楊萬裡,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
  • 國學大師啟功挑戰高難度詞牌《賀新郎》,通篇大白話,有趣有水平
    兩宋後,詞作的水平明顯下降了。元、明兩朝,鮮有經典詞作流傳下來。到了清朝,納蘭性德、顧太清雖掀了另一波詞作小高峰,但水平也遠不如兩宋。到了近現代,論詞作水平,除了寫下《沁園春.雪》的偉人,水平令人讚嘆外,就再難找出幾個高手了。
  • 唐代詩人為農家婦女寫下一詩,通篇都是大白話,卻發人深思
    尤其是一些同情人民苦難的作品,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山中寡婦》就是這樣的一首詩。雖然通篇語言近似大白話,但是情感的流露卻自然真切,極具藝術感染力,讀來動人心弦。又因其境界很廣闊,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山中寡婦的苦難,反而揭露了殘酷的剝削和壓榨下,所有的農家婦女,乃至人民共同的苦難。
  • 楊萬裡這首詩通篇猶如大白話,但是寫得很美,猶如一幅山水畫
    南宋時期的中興四大家撐起了當時詩壇的半壁江山,他們分別是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尤袤;這四位詩人名氣很大,寫下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其中很多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重要的詩集裡,另外我們的教科書裡也是頻頻有收錄,譬如楊萬裡的《小池》可以說是很多人還在孩提時就讀過,整首詩行雲流水,用詞也是很簡練,可謂是通俗易懂
  • 楊萬裡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每一句都寫得很調皮,讀來讓人拍案叫絕
    、範成大、尤袤等人,他們的作品也是非常有特色,每一位都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流傳於世,其中知名度最高的陸遊和楊萬裡,可以說是知名的詩人,他們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很多重要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頻頻有收錄;像陸遊的《示兒》,還有楊萬裡的《小池》,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