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趕上了國家發展的新時期,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身體健康的困擾。由於不規律的作息和不均衡的飲食,不少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身體問題,其中禿頭是典型的問題之一,近幾年來這個問題更是成為了網絡熱梗。然而並非只有人類才會出現禿頭,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也會出現禿頭。
根據報導,有遊客在北京動物園裡發現了奇怪的一幕,裡面一隻名為「福星」的熊貓頭頂上有一塊區域是禿的,擔心熊貓禿頭的遊客立馬將該情況報告給園方,園方工作人員立即對福星展開調查,並進行相應的護理措施。那麼是什麼導致熊貓禿頭呢?以人類為例,我們出現禿頭可以由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導致。
其中一個最普遍的說法是,現在的人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社會生存壓力,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必須絞盡腦汁,因此頭頂上的毛髮逐漸減少。然而大熊貓貴為國寶,動物園還單獨設置了一塊區域供它生活,按理說它應該不會像人類這樣有生活壓力。根據園方工作人員的介紹,他們最早在七月份就收到反映說福星出現禿頭現象。
結果到了八月份,福星頭上已經出現了一塊面積為2平方釐米左右的光禿區域。發現該現象後,園方工作人員立即對福星展開「頭髮拯救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原本光禿的區域又逐漸長出了毛髮。至於福星禿頭的原因,後來有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通過觀察發現福星長期喜歡以一個姿勢去磨蹭自己的頭頂,導致那裡的毛髮變得脆弱而容易掉落。
實際上熊貓頭頂的光禿現象並不能稱為脫髮,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毛髮,而且不同部位的毛髮基本是一樣的。而人類則不同,只要頭頂上的毛髮出現大面積脫落,而且很難再自然生長,這種情況就被定義為禿頂。有人看到這可能想問,為什麼人類不把身體其它部分的毛髮都長齊,唯獨留下頭髮呢?
這與人類祖先的進化有關,它們原來是渾身毛髮的猿人,但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他們身上的毛髮開始不斷脫落。在進化的同時,猿人的大腦發生了驚人的轉變,這意味著頭部需要一定的保溫措施,於是頭部毛髮就保留了下來。簡而言之,人類頭部的毛囊比其它部位更複雜且更多。
除了大熊貓福星會禿頭之外,自然界還存在一些「主動」禿頭的生物,例如禿鷲。禿鷲是腐食性動物,常常需要把自己的頭伸進動物的屍體內尋找吃的,而這一行為會導致其它動物體內的細菌沾染到它們的頭部。如果不進行清理的話,禿鷲的頭部很容易就出現細菌感染,為此禿鷲選擇掉光頭部的毛髮,讓太陽光有機會照射在自己的頭上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