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2021-01-08 澎湃新聞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2020-11-20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病例回顧】

首例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

近日,我院胸外科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指導下成功施行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

王阿姨發現前縱隔佔位多年,當地醫生考慮良性病變,建議定期隨訪。但今年複查後發現較前明顯增大。王阿姨女兒通過網絡查詢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是縱隔腫瘤方面的知名專家,並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擔任胸外科學科帶頭人,王阿姨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丁建勇教授的專家門診。經診治,診斷考慮胸腺瘤,最好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

術前檢查——CT

入院後,夏宏偉主任醫師和丁彥光副主任醫師積極完善術前相關檢查,王阿姨因合併多年的哮喘,肺功能較差。經呼吸科會診積極改善肺功能,1周後王阿姨肺功能較前有明顯改善。夏宏偉主任團隊組織開展術前討論,麻醉科評估圍手術期風險,最後與麻醉科協商後決定改用無插管技術,行喉罩結合全身麻醉,王阿姨的手術很快被排上日程。手術當日,在麻醉醫師的嚴密監護下,丁教授採用劍突下微創手術成功切除胸腺腫瘤,術中順利,術後安返胸外科病房,3天後,王阿姨康復出院。術後病理提示:B2型胸腺瘤,I期,不用放化療,通過手術達到治癒目的,只需定期隨訪。「術後不到一個月,我就可以幫助女兒料理家務,就像得了一次感冒,沒想到這麼快就康復了。」王阿姨開心地說。

收到錦旗,是認可,更是一份信任

胸腺瘤知識介紹

胸腺腫瘤是胸部實體腫瘤中相對罕見的一個類型。在中國,胸腺腫瘤的發病率約為3.93/100萬人,這大致為肺癌發病率的1/100、食管癌發病率的1/25。現已證實,即使A型胸腺瘤也可存在遠處轉移,並且A型胸腺瘤完全切除後出現復發也時有報導。因此,「惡性」或「良性」胸腺瘤的區分不再適用,相關的術語也已不再適宜。建議採納國際胸腺腫瘤協作組織提出的「胸腺惡性腫瘤」這一術語。同時,該病屬於一種惰性腫瘤;在許多胸腺瘤患者中,即便疾病進展後,患者的生存期仍較長。目前手術仍為胸腺腫瘤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

專家介紹

丁建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縱隔腫瘤專家委員會常委,海峽兩岸醫藥教育協會胸外科分會專委會青年組常委,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協會胸外科分會專委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肺癌專家委員會等委員。擅長早期肺癌,包括肺部結節GGO的微創外科治療,擅長胸腺瘤、重症肌無力的外科治療;改良的劍突下全胸腺切除術(丁氏手術,為國內外首創);巨大胸腺腫瘤的外科手術切除,大血管重建;3D重建指導下的單孔肺段手術,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療(包括新輔助治療後),手汗症的微創治療、結直腸癌肺轉移的外科治療,微創食管癌手術等。

夏宏偉

主任醫師 胸外科副主任

2019年青浦區衛健委人才學科帶頭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省級醫學會胸外科委員。1997年南京醫科大學畢業,2007年在吉林大學取得碩士學位,2011年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熟悉胸外科常見疾病及疑難病症的處理,擅長胸外科常見疾病肺癌、食管腫瘤、縱膈腫瘤、手汗症等腔鏡手術,尤其擅長肺部結節規範化治療。曾主持省級科研兩項,發表論文20餘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下午

丁彥光

副主任醫師 胸外科副主任

上海市醫師協會會員,胸部創傷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青浦區第三屆醫苑新星。長期從事胸外科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擅長肺部結節,肺部腫瘤,縱隔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在上海市青浦地區率先開展單孔胸腔鏡技術治療自發性氣胸,並在食管腫瘤、重症胸外傷的診治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持和參與上海市衛計委、青浦區科委及青浦區衛計委等課題七項,在SCI、中華等學術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相關閱讀

醫生帶你看病例,科學認識肺結節

胸外科醫師眼中的《慶餘年》

「肺結節」=「肺癌」?

原標題:《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鹹陽市中心醫院胸腔鏡微創手術學習班彰顯技術自信
    通過LED大屏、電腦或者手機,上千名胸心外科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利用現場、網絡等方式觀看了這兩臺微創手術的全過程。手術畫面清晰,手術操作流暢,解剖顯示精準,不僅展現了胸腔鏡手術微創、精準的特徵,更彰顯了鹹陽市中心醫院對胸腔鏡微創手術的技術自信。
  • 腰椎哪些疾病可以選擇微創手術?
    小陳聽了以後吃驚不已,回家上網找各種資料,考慮到自己這麼年輕,想做個微創的小手術,但是又怕解決不了問題,可是又覺得開放手術創傷太大。  其實像小陳這樣的例子並不少,就這些問題,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脊柱微創外科賀石生主任為廣大患者做一些科普。  1、脊柱微創手術有哪些種類?
  • 什麼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微創手術呢?
    其中只有少部分人的病情嚴重到需要手術,而大部分手術也是可以選擇微創的,只有非常少的患者需要做開放手術。 什麼情況可以做微創手術? 這需要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人群中,一大部分人可以微創。
  • 腰椎間盤突出了,什麼樣的患者可以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許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常詢問微創手術,尤其是椎間孔鏡微創手術。那什麼樣的患者可以選擇這種手術呢?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正規治療: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經過長時間硬板床臥床休息、佩戴腰圍、藥物治療、康復理療等,都有不錯的緩解效果;而有些更嚴重的患者,疼痛比較劇烈,長期正規保守治療沒有效果,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這時就需要配合手術治療;更甚者還有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到馬尾神經,導致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等嚴重症狀,則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
  • 微創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
    查出來左邊有硬塊,右邊有個小結節,醫生建議去做微創手術!兩側都做!心裡很焦慮,28歲!這種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嗎?【龐教授分析】:今天來回答一下「微創手術」和「傳統開刀手術」有什麼先進性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微創手術無須開刀,只需在病人身上開1-4個1釐米個小孔,就可以通過放入內窺鏡進行體內的手術了,病人術後疤痕小、疼痛少、恢復快。所以,微創顧名思義就是:微小創傷的手術。常用的微創手術有腹腔鏡、胸腔鏡、宮腔鏡等。
  • 胸腺瘤是癌症嗎 這樣做竟可預防胸腺瘤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胸腺瘤,胸腺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瘤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它會使人們體重下降、疲勞、呼吸困難等症狀。那麼,胸腺瘤是癌症嗎?胸腺瘤症狀有哪些?預防胸腺瘤要怎麼做?一起來看看吧。胸腺瘤是癌症嗎如今社會癌症高發,癌症是人們懼怕的腫瘤。所以人們都會怕自己的疾病會惡化成癌症。有的人會疑問,胸腺瘤是癌症嗎?
  • 如何利用微創手術殺死腫瘤?
    朱潔 李建輝 周劍波 唐奕欣核心提示隨著臨床醫學的進步,近年來,癌症的治療方式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治療儀器升級、藥物有了更多更好選擇,而且手術也能用更加個性化、精準的「微創」方式了。腫瘤微創手術不僅能讓患者體表創傷極小,而且治療費用和傳統手術相比也便宜很多。
  • 全身發軟無力,竟然是胸腺出了問題,胸腺瘤的知識你知多少?
    現在生活的壓力巨大,年輕人前有996,後有007,誰上班不是感感覺胸悶、無力,提不起精神,除了精神壓力太大,有一種疾病也會導致人的無力,那就是胸腺瘤導致的重症肌無力。什麼是胸腺瘤?然而胸腺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胸腺瘤,出現胸腺瘤的病因現在還沒有明確,不排除是因為遺傳基因導致的。小的胸腺瘤一般沒有症狀,也比較難被發現,當生長到一定的體積後,就會出現胸痛、胸悶、咳嗽及前胸部不適,重症肌無力也是胸腺瘤的一個典型症狀。為什麼胸腺瘤會導致肌無力?胸腺的異常是出現重症肌無力的主要原因。
  • 無氣腹腹腔鏡手術更微創
    作為先進的微創技術,腹腔鏡手術能治療多種婦科病。
  • 「盧大夫科普」淺談乳腺微創手術
    醫生,聽說有微創手術,我的乳房腫塊能不能用微創呢?微創手術能不能切除乾淨呢?微創手術是不是不留疤?而真正的內行卻不這樣認為,手術的傷口大小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對患者的局部組織的創傷程度。醫生可以在乳暈開一個小口,切掉整個乳腺組織,這與乳房上切一小口拿掉瘤子比起來,哪一個創傷大呢?當然是切掉整個乳房的創傷更大。
  • 王志傑教授:惡性胸膜間皮瘤及胸腺瘤/癌的免疫治療的現狀和走向
    CheckMate-743是首個證實雙免疫聯合一線治療改善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生存獲益的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基於此研究數據,Nivo+Ipi有望成為不可手術切除惡性胸膜間皮瘤一線治療新的標準方案。 4.
  • 南溪山醫院成功實施廣西疼痛科首例頸椎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廣西新聞網桂林9月4日訊(通訊員 戚雅妍)「我太感謝他們啦!要不是他們我可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好。」年過半百的周阿姨拉著自治區南溪山醫院的醫務人員激動道。原來,患者周阿姨家住桂林龍勝縣的貧困戶,被右上肢放射痛折磨1年多了,右前臂、上臂、拇指、食指感覺減退,握力也減弱。
  • ...提合作意向-機器人,JST,重慶新橋醫院,微創技術,微創手術,大腦...
    曾理攝  中新網重慶2月22日電(曾理杜遠)22日,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小眷一弘研究員一行三人,前往三軍醫大重慶新橋醫院探訪由該院骨科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共同研發的微創技術手術機器人。通過深入了解後,日本專家向該院科研人員提出開展戰略性國際合作的意向。
  • 這個月我找北京星醫匯王軍做了生物微創隆鼻手術 擁有了高翹鼻
    夢寐以求的鼻子現在真的是在向我招手啦!記得手術剛做完的時候,雖然是帶著鼻夾,但總情不自禁拿起鏡子照照看,還是可以看到基本的鼻型,是高挺了很多了,早知道上回第一次來星醫匯就直接找王軍院長做了,就是當時無知的我猶豫了一下,現在只能是還在恢復中,不然現在已經是擁有了高翹鼻了。
  •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發展史:何謂微創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治療的最佳選擇如何呢?結合筆者的相關研究、臨床經驗,廣泛查閱文獻,現將相關觀點與諸君探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可分為:開放與微創(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後側與後外側。
  • 利用內窺鏡做眼科微創手術
    該院眼科成立於1942年,如今是全省最大的眼科,擁有七個病區、12個專業組、年門診量12萬人次,住院病人5000人次,年手術量8000餘臺,可以診療眼科各種疾病。  但仍有疑難眼症患者,因為位置特殊,根本沒有辦法做手術。還有一些眼病,傳統的眼科手術方法需要開顱破相,會留下永久性疤痕,創傷較大,病人難以接受。過去患者不甘心,希望到更大的醫院尋求希望,結果卻聽到同樣的答案,失望而歸。
  • 腹腔鏡手術範圍和難度逐漸擴大 豐富微創手術臨床應用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AEG)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手術為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由於 AEG 解剖位置特殊,傳統手術創傷大,越來越多的專家嘗試微創手術。但手術過程中仍然有一部分病人因為切除後消化道重建困難而不得不放棄微創,從而中轉開胸手術,使「微創」變為「巨創」手術。近年來,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普外科柯重偉教授團隊採用經口放置吻合器抵釘座的方法(OrVilTM技術)以及改良的反穿刺器技術,來完成腹腔鏡全胃或近端胃次全切除術後的消化道重建,後者不僅免去了在食管進行荷包縫合的操作,且不需要麻醉師配合放置帶抵釘座的胃管,更加簡便安全。
  • (身邊的感動)張旭:微創腹腔鏡手術領跑者
    李宏召攝) 被稱為「微創腹腔鏡手術大師」。  10多年來,張旭創造的腹腔鏡手術術式近30種,涵蓋了泌尿外科所有體腔內的臟器;完成手術5000多例,包括腎上腺手術、腎臟手術、輸尿管手術、前列腺手術以及膀胱手術等。他把手術當成藝術,每臺手術都精益求精。  「有了槍,還需要用刀嗎?」
  • 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微創手術
    出現排尿困難時應儘快選擇微創治療「如果懷疑自己有前列腺增生,應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後考慮進行治療。」晏曉林提醒道,為了確診,可能需要做PSA(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以幫助排除或診斷前列腺癌;經腹或經直腸前列腺B超可判斷前列腺體積的大小;此外,尿常規、殘餘尿測定、超聲上尿路顯像、尿動力學檢查等都可能需要配合進行。
  • 海慈開展椎間孔鏡手術「腰突」患者信賴的微創治療
    11月25日,海慈醫療集團骨傷診療中心脊柱外科團隊經過詳細論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在陳德喜主任醫師指導下,由戚樹斌醫生主刀為一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實施了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神經根松解術。手術採用局部麻醉方式,安全性高,創傷小,皮膚切口小於5mm,出血量小不到10ml,術後僅縫1針,術後即刻患者左下肢疼痛症狀明顯緩解。( 來源:海慈醫療集團)31歲的王先生出現不明原因的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4個月,加重1個月。臨床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5/骶1)、腰椎管狹窄。如何快速有效治療此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