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副刊|日日新的家鄉

2020-12-06 讀創

黃曄/文

到附近商業綜合體剛開業的影院觀看國慶獻禮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人很多,臨近時間的場次都已爆滿,只能看一小時之後的。我們隨意逛著,看著,我家老公感慨說:變化真是大,想想六年前我們剛搬來時,這一片連路燈都沒裝好,如今已經這麼繁華。我連連點頭稱是,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日新月異真是易如反掌。

影片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任總導演,由圍繞同一主題的五個故事單元,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電影以喜劇色彩為主,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感悟國家的飛速發展,最終奪得國慶檔票房冠軍。

在網友的評論中,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排名第一,以個人喜好來說,我最喜歡的也是這個單元。正如網友所評價的,這是最像電影的一個故事,徐崢用蒙太奇的手法,交叉剪輯出兩段不同的時光,成功塑造了一個身處他鄉心繫家鄉的支教教師形象,也反映了家鄉翻天覆地的新變化。讓人意外的是,範偉能夠將這樣一個人物演繹得如此生動、感人,那些觀眾熟悉的標誌性肢體動作和表情,被範偉賦予了特定人物的靈魂,便帶出了笑中含淚的效果,加上張譯、陶虹等眾多綠葉烘託,小演員也是情緒到位,整個單元幾乎沒有短板,順利完成了這篇「命題作文」。

寧浩的《北京好人》作為開篇,承接一年前的《你好,北京》而來,葛優繼續當他的張北京,頭上還是那頂奧運會紀念帽,這次他多了一個家鄉來的表舅——素人演員張佔義。葛優的表演依舊真實自帶笑點,飆高音時唱到破音,和表舅合體抽血……不過,那種老北京人不動聲色的幽默,甚至「後腦勺都有戲」,才更像我們熟悉的「葛大爺」,誇張的表演,不是他最擅長的。

鄧超、俞白眉《回鄉之路》單元,網友大多批評說故事生硬,導演水平低,我倒覺得這故事其實講得不錯,先抑後仰的手法,也是刻畫人物時慣常用的。沈騰、馬麗主演的《神筆馬亮》單元喜劇效果最佳,也更像一個小品,扶貧的主題很好,構思也不錯,但看下來卻總讓人感覺為什麼每次都是尬笑?比如為了表現沈騰參與扶貧的決心,不惜拉低女性角色形象,讓馬麗成為沒有覺悟的「母老虎」;再比如,字幕顯示一年後,馬麗卻還挺著大肚子……陳思誠的《天上掉下個UFO》是全篇中最弱的單元,滿場尷尬、無聊,我甚至看到旁邊的美女在埋頭翻手機。今年夏天我去過貴州,那麼美麗的山水,找不到一個好的「點」來講故事?朋友的貴州學生畢業後返回家鄉,現在和幾個朋友一起助力縣裡的大數據平臺建設,倒是應了《回鄉之路》中嶽紅飾演的鄉村教師說的話:考出去,學會本事,讓家鄉變個樣。

對五個單元各有褒貶,但他們表現的主題卻都是明確的——小人物的大情懷,讓我們的家鄉,還有我們身處的他鄉,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

相關焦點

  • 商報副刊:水鑑——評趙川《茅洲河》
    為深圳母親河的治理寫一本書,趙川是第一個。幾十年來,我們一門心思發展經濟,經濟大樹上結滿了果實。只是有的苦有的甜,無論苦與甜,都是碩果。一個嚴峻的現實是,很多的金山銀山都是綠水青山換來的,眾多城市裡的河流被高大的建築碾壓,城市的河流變成了下水道。河流本天成,但也遭天虐。洪災、旱災和風災都在折磨河流,黃河就是例子。然而,「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 網際網路時代 副刊也要與時俱進
    「新聞是報紙的靈魂,副刊是報紙的面孔,報紙耐看不耐看,副刊很關鍵。」昨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成都實踐》系列講座在成都大學舉辦,成都商報副總編輯李若鋒為廣大師生做了一場題為《報紙副刊新態說》的精彩演講。
  • 深圳商報副刊|到樹上喝茶
    長江下遊衝積平原沒有山,家鄉大樹成了最好的隱身之處,在樹上可以怡情,亦可養性,會天下朋友,呼吸清新空氣。一個人,最好有兩間房,一個在地面,一個在樹上。在樹上的房子,沒有人打攪,也不打攪別人,四周空氣清新。人們把吃飯、飲酒、交友、歌吟、數錢等事,發生在地面。
  • 深圳商報副刊 到樹上喝茶
    長江下遊衝積平原沒有山,家鄉大樹成了最好的隱身之處,在樹上可以怡情,亦可養性,會天下朋友,呼吸清新空氣。 一個人,最好有兩間房,一個在地面,一個在樹上。在樹上的房子,沒有人打攪,也不打攪別人,四周空氣清新。 人們把吃飯、飲酒、交友、歌吟、數錢等事,發生在地面。
  • 高倉健:家鄉的老母|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圖為高倉健先生)                                高倉健:家鄉的老母
  • 我和日日新的緣分
    我來到日日新也是受日日新公眾號的引導而至,感恩這美好的公眾號,也感恩這背後的所有人!公眾號的指引2018年的十一,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一位日日新的家長,並通過她關注了日日新的公眾號。這也是我走近日日新的開始。
  • 深圳商報副刊|慢食者
  • 用音樂記述平凡人生---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一架鋼琴,一個人的夜,於是誕生了《夜的鋼琴曲》系列作品——6月10日,石進將再度獻演深圳保利劇院,奏響那首擁有2億點擊收聽量的《夜的鋼琴曲五》。此外,石進還將演奏新專輯《夜的鋼琴曲IV》中的作品。 石進是廣西一位普通的80後年輕人,因為2002年看了一場周杰倫演唱會,石進決定自學鋼琴,2004年開始寫歌。
  • 商報分類_深圳商報數字報
    撤銷清算公告 深圳市介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7084379535,經股東會決議,公司繼續經營,撤銷公司註銷決定,撤銷2018年5月10日《深圳商報•B05版》刊登的清算公告,免去肖華英、羅勇芳、曾慧華清算組成員職務,免去吳強華清算組負責人職務,特此公告。
  • 連建英:書畫創作多面手---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文 韓墨/圖 由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和承辦的「和諧永昌~~連建英中國畫作品展」5月11日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書畫家連建英去年在臺北舉辦個展之後,在內地的首個巡展。
  • 現在是吳興華研究的新起點---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記者 魏沛娜 作為海內外著名的人文學者,陳國球致力於研究香港文學文化,將自身的文學懷抱、生命體驗和現實關懷深深地融入其中。作品曾見諸於港臺文學刊物並產生頗大影響的吳興華,無疑引起了陳國球的關注。因此,探索吳興華詩學如何在港臺流播成為陳國球近年來一項主要的研究計劃。
  • 助力深圳打造 中國乃至世界矽谷---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訊】(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綦偉)16日上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馬興瑞,市長許勤會見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一行。 馬興瑞說,深圳是一座充滿創新活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積極探索與國際接軌的科研組織模式和教育模式,著力打造世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希望朱棣文教授以及更多的國際一流科學家來深發展,在高校教育、重點實驗室建設、重大課題研究等領域開展合作,為深圳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 深圳商報副刊|大師與牙齒
  • 深圳商報副刊 亨德爾的頌歌
  • - 深圳商報數字報
    深圳商報記者 魏沛娜 《藝術的故事》《詹森藝術史》《加德納藝術通史》《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近年來,圖書市場上推出的各種藝術史圖書,圖文相得益彰,為讀者提供賞心的學習體驗。然而,好讀好懂又好看的藝術類書籍並不容易寫就,大眾讀者需要怎樣的藝術類圖書?又為什麼需要閱讀藝術史?
  • 龍華:童聲頌廉_深圳商報數字報
    【深圳商報訊】(記者 包力 通訊員 曹園芳 鄧濤)12月11日下午,龍華區「童聲頌廉」故事大賽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什麼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
    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但是你們一定聽過「吾日三省吾身」,其實這兩句話以前是非常接近,所以接下來給大家講解一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什麼。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 深圳兩個舞蹈獲特等獎---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 海外桃李杯第六屆國際舞蹈大賽廣東選拔賽近日在深圳落下帷幕,來自廣東各市的270個節目同場競技。深圳隊伍表現出色,龍華新區民治小學舞蹈團的原創舞目《與小蘿蔔頭的對話 》和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舞蹈團的《一抹紅》分獲小學組和中學組的特等獎。記者昨日對舞蹈團指導老師進行了採訪。
  • 商報分類---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遺失聲明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深圳第二分公司遺失深圳市福田區公安分局刻章卡(公章,財務章,發票章,法人章),聲明作廢。 註銷公告 加德(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號440301113657520經股東決議註銷並清算,清算組成員曾任偉,徐文靜,請有關債權人見報45日內辦理手續。深圳南山區科技園南區R3-B2-D室電話13760478957徐文靜 遺失聲明 深圳惠利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遺失刻章登記卡,聲明作廢。
  • 「百年老茶博物館」亮相---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訊】(記者 聶燦 關鍵)中國茶界2016年度收官盛會——第13屆中國(深圳)國際茶產業博覽會12月1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據了解,此次展會集結全國各地69個名茶茶區及韓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斯裡蘭卡、馬來西亞等10餘個海外國家的1500餘家茶企業,共同打造一個世界茶葉經濟與文化的交流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