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一首名篇,蒼涼雄渾,不愧為唐詩中的珍品

2020-12-17 品詩賞詞

晚唐詩人李商隱幼年喪父,從小隨母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不僅刻苦學習,而且還努力為家庭解決一些經濟負擔,同時也希望能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李商隱的詩歌手法高妙,筆墨傳神,總能翻新出奇,令人耳目一新。可是小李的仕途卻如此曲折,之後又陷入牛李之爭,不得不四方漂泊,直令人唏噓不已。他感慨落寞,以為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可憐,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一位才子,終於改變了當初的想法。

贈劉司戶蕡唐代:李商隱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萬裡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劉蕡(fen),字去畢,進士及第,博學能文,但是又秉性剛直,嫉惡如仇。唐文宗時曾策試賢良方正,他的對策切論宦官專權誤國,詞意激烈,名動一時。但他不久就為宦官所誣諂,被貶為柳州司戶參軍,第二年便死於任所。期間劉蕡自貶所放還途中,與李商隱在湖南湘陰相遇。李商隱滿懷對友人的同情、和對宦官的痛恨,寫下了這首哀時憂國的名篇。

李商隱一直對劉蕡非常崇敬,彼此也有過一段時間的交往。詩人遊歷南方,與之異地相逢,分外激動。首聯「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表面上是描寫湘江上的驚濤駭浪,其實也暗喻晚唐動蕩險惡的時局。李商隱詩歌風格比較含蓄,如今劉蕡又處於困境,詩人說話自然不可太直接。

接下來作者又採用比喻,展現出劉蕡的坎坷人生。「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作者說朋友就像北國的鴻燕,剛想起飛就被摧抑;又如悲憤的騷客,遠貶天涯、難歸驚魂。一個「已」字,再接一個「更」字,顯得緊湊有力,將劉蕡應召對策、遠貶柳州這兩件事聯繫起來,字裡行間充滿了同情。

詩人忽然想起了西漢的賈誼,曾經在湘江憑弔過屈原;而古代楚國狂人接輿,由於不滿現實,也曾編成歌詞,嘻笑怒罵地批判當世。於是慨嘆,「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這兩句進一步抒寫對劉的敬仰與同情。人生難得知己,何況又是在別人困窘的情況下,詩人的慷慨陳詞一定令對方感動不已,如此高度評價也可以讓劉蕡含笑九泉之下。

尾聯更加真切感人,「萬裡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詩人心中悲楚,言辭真摯,萬裡他鄉與君相逢,既喜悅又悲傷,恨只恨鳳凰巢在僻野,遙遙遠隔九重門。「歡復泣」三個字,生動地展現出兩位文弱書生相似的境遇,如今他鄉遇故知,卻又是聚散兩匆匆;「鳳巢」是賢者的象徵,而被拒之九重門之外,匡世之才備受排擠,不僅不能為君王所接納,反而流貶遠方,晚唐王朝正如「重碇危檣白日昏」,岌岌可危。

李商隱的這首名篇,蒼涼雄渾,不愧為唐詩中的珍品。細味全詩,景語之中滲透情語,於憤激之中寓有深諷,作者以感慨蒼涼的雄渾聲調、和高昂挺拔的沉鬱氣勢,表現哀時憂國的情感。而情感是詩人的靈魂,詩人悲憫朋友,同時也感懷身世,才能寫出如此情深意長、感人肺腑的詩篇。尺牘雖隻言片語,也可見其心緒與憂患,人情冷暖也隱含其中。正所謂,委屈平常求仕路,回首感嘆讀書誤。朋友們有何感觸,也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 《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李白跟孟浩然,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是的巨星,他們兩能聚在一起,實在是令人歆羨的千古佳事,還留下了這樣一首詩,自然值得我們回味,何況這首詩本身就是千古名篇。 這雖是一首送別詩,但寫得情深而不傷,意厚而不悲,深情而瀟灑,盡顯兩位絕代大詩人的風流氣度。
  • 和李商隱齊名的唐代詩人,一首唐詩盡顯落魄人生的懷才不遇
    在晚唐的文學史上和李商隱齊名的詩人,最常提到的就是杜牧和溫庭筠。李商隱和杜牧並稱為小李杜,李商隱和溫庭筠並稱為溫李。他們都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雖然當時的大唐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但是他們用自己的才華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 蘇軾很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
    蘇軾很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每一個時期都是有其主流的文學形式,都是有歸屬於它的光輝歲月,唐朝是詩的盛世,而宋朝則是詞的盛世。蘇軾最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詞最開始形成於民間,在初、盛唐時期,文人墨客作詞的偏少。
  • 李商隱的這首詩文不對題,可通篇卻很經典,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李商隱的很多詩作,如果僅僅是看詩句的話,那完全無法概括,其實這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他的詩作,寫得太過於隱晦,往往並不只是描寫一些表面的事物,而是完全在寫心,在這個方面,唐朝的很多詩人都不如李商隱,他的一些詩作,明明有些文不對題,可卻偏偏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這也正是李商隱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地方
  • 李商隱的一首《天涯》,也是千古名篇,深情悽美不輸《無題》!
    作為古典詩歌的重要代表,唐詩,可以說伴隨了很多國人的一生,幾乎每個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一首唐詩。其中,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就是很多國人都非常喜愛的詩作。不過,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李商隱的一首五絕《天涯》,這也是一首千古名篇,其意境之深情悽美完全不輸《無題》。全詩如下: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鶯啼如有淚,為溼最高花。
  • 《全唐詩》中最忠貞不渝的一首愛情詩,傳為千古絕唱
    今天,我們來看看《全唐詩》中最「忠貞不渝」的一首愛情詩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就是唐代詩人元稹。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年方二十的韋叢下嫁給24歲僅為秘書省校書郎的詩人元稹。婚後他們如膠似漆,過著溫馨甜蜜的生活。
  • 晚年李商隱經典之作,唐詩三百首名篇,題目只有兩個字
    作為晚唐最出色的唐代詩人之一,李商隱在文學史上的名氣很大。尤其是他在晚年所寫的那些詩歌,有著豐富的人生體驗。而且賦予詩歌風格穠麗的外在呈現方式,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雖然我們不見得真正明白李商隱詩歌當中表達的主題究竟是什麼,但是總覺得他寫的很美。他的唐詩,勾勒的意境看似虛無縹緲,實際上卻有豐富的情感浸透。都學過但是卻又說不出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就是李商隱唐詩最大的魅力。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杜牧和李商隱的巔峰對決,各寫下一首《登樂遊原》,卻是高下難分
    畢竟文人之間的這種較量古來有之,他們也的確是寫過相同的題材,當時李商隱寫了一首《登樂遊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杜牧也寫了一首。其實無論是杜牧,還是李商隱,那都是晚唐的驕傲,唐詩走到了晚唐其實整體是在沒落,但又由於有了這兩位詩人,才捍衛了唐詩的尊嚴,使得唐詩在他們身上又復活了。
  • 李商隱一首登樓抒懷的唐詩,很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
    李商隱之前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其中著名的唐詩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謂膾炙人口,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後來的人們只要一看到夕陽,就會不自覺地湧現出李商隱的這兩句唐詩,如此形象,如此通俗易懂,而且還代表著獨有的人生感慨,意味豐厚。年輕時代的李商隱曾經來到河南滎陽,在此地擔任官職,此地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城樓,名叫夕陽樓。李商隱偶然的一次登上夕陽樓,登高望遠,看到這滿天的春色爛漫,內心的愁緒又一首唐詩表達的出來,賦予詩歌無窮的魅力,也寫出了詩人心中無限的愁緒。
  • 李商隱最著名的一首詩,既浪漫又傷感,將相思寫到極致!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47期,每天定時更新文章,喜歡的朋友們請關注我,感謝!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字義山,他擅長詩歌寫作,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 李商隱寫給妻子最深情的一首詩,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唐朝詩人,特別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是經典,更是成為唐詩裡的愛情名篇。使得人們只要一提起唐詩裡的愛情,那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李商隱。他的詩自有一種細膩的情感,然而這樣的一種情感,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寫得纏綿悱惻!
    李商隱與杜牧那都是晚唐最偉大的詩人,從他們兩人之後整個的大唐詩歌便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世間再無唐詩。然而唐詩的輝煌,卻是依舊在世間發光發亮,照亮了無數的後來者,使得我們這些讀者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詩歌的風採,也見證了整個大唐的輝煌。
  • 王之渙最經典的一首詩,壯闊雄渾,被譽為唐詩七絕之首
    這六首詩中有兩首詩久負盛名。一首就是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登鸛雀樓》,另一首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曾被譽為唐詩七絕之首的《涼州詞》。涼州詞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是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所配的歌詞。這首詩的大意是:黃河奔流不息,好似流入白雲之中。一座城池孤零零地立於萬丈山峰之下。羌笛何必吹奏出悽涼的《折楊柳》呢,難道是因春風忍受不了苦寒不願越過玉門關?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一千個人讀有一千種意思,成為了千古名篇
    譬如我們讀那些古詩詞也是一樣,同樣會每個人都能夠從中讀出不同的意思,這也正是一種心境,以及當時自己內心的一種感悟,從而在理解上也是不盡相同。那麼唐詩裡就有很多這種作品,也就使得後人們往往是爭議不斷,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尤其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便是一首爭著爭議的作品,很多人認為他很消極,可是現在有一些學者又是持不同的意見,認為此詩並不消極,呈現出來的則是一種更為高遠的意境,正是由於到了黃昏景色才更加的漂亮。
  • 唐詩三百首中題目最短的詩,卻是寫蟬的經典名篇
    《唐詩三百首》這本家中必備國學經典,相信很多朋友從小就熟悉,但是可能多數人不知道其中題目最短的詩是哪一首,它就是李商隱的一首名作,題目只有一個字:《蟬》。蟬,雅名蜩,俗稱「知了」。夏天到,知了叫,樹梢上,草叢中,豔陽高照之下,他們總是不停地響亮歌唱,從夏一直唱到秋。於是古人發揮想像,賦予蟬不同的品質,並託物言志,寄寓自己的情懷。詠蟬的詩歌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唐代詩人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詠蟬詩,被譽為「詠蟬三絕」。
  • 李商隱的這首《落花》,也是千古名篇,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李商隱與杜牧那都是晚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唐詩從他們之後再也不復從前,所以說這兩人是唐詩的終結者。並且這兩個人也是極為相似,每個人都留下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尤其是李商隱,他的愛情詩更是纏綿悱惻,他的詩作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深情,往往可能只是那麼短短的幾句,可是那一份細膩的情感,卻又是無人能及。也正是他的這一份深情,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尤其是他後期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比令人驚豔。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成為了經典名篇
    特別是李商隱的愛情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最是能夠感受到愛情的真諦。那除了愛情詩之外,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同樣也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詩,通篇描寫得同樣很是悽美,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卻是令人驚豔,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這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成為了一首描寫落日黃昏最經典的一首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唐詩裡最悽美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有一些唐詩看似寫得很普通,可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這些唐詩其實並不簡單,寫得無比的深刻,也非常的抒情,詩人不僅有著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同時也有著對於人性深刻的探索,所以從這些唐詩中,我們不僅僅是能夠讀到一首優美的唐詩,更多的還是能夠從中感受到唐詩的那份震撼,以及唐詩所帶給我們的感動。
  • 李商隱難得輕鬆的一首唐詩,置身紅塵之外方能真正超然物外
    我們以前讀李商隱的那些唐詩,總能感覺到其中的情緒都算不上很高。從這些詩歌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出李商隱的人生經歷非常坎坷,而且生活在晚唐時代的他雖然很有才華,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機遇去建功立業。再加上生活當中遭遇的種種不順,成就了他詩歌中這種相對灰暗的情感基調。
  • 李商隱在雨天寫下一首詩,通篇不著一個雨字,寫出了不一樣的雨!
    那麼唐詩裡就有很多經典的詠雨名篇,譬如李商隱的這首《微雨》,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正是在雨天,看到了外面淅淅瀝瀝的雨,於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那麼我從這麼一首作品中,除了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對於雨細膩的描寫,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悲痛之苦;另外這首詩寫得也是很絕,通篇都是在寫雨,但卻又沒有寫一個雨字,可謂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