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難得輕鬆的一首唐詩,置身紅塵之外方能真正超然物外

2020-12-13 老張侃詩詞

我們以前讀李商隱的那些唐詩,總能感覺到其中的情緒都算不上很高。從這些詩歌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出李商隱的人生經歷非常坎坷,而且生活在晚唐時代的他雖然很有才華,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機遇去建功立業。再加上生活當中遭遇的種種不順,成就了他詩歌中這種相對灰暗的情感基調。

在這些唐詩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李商隱的悲劇性格和他的悲劇命運。雖然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但是很遺憾,在之後的朝廷生活當中沒有能夠做到左右逢源,反而生活在夾縫之中。由此寫出來的這些古詩,大都抒寫內心的悲苦表達懷才不遇之感。

偶爾有幾首沒有這種陰暗情緒的詩歌,也多數都是寫給妻子的。比如那首著名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唐詩讀起來很有格調之美。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古詩也可以說是李商隱難得輕鬆的一首唐詩。在他的生命當中,處處充滿灰暗,這樣一首難得輕鬆的唐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內心的相對開闊。而這樣的唐詩告訴我們,只有置身紅塵之外,才能真正的超然物外。

地勝遺塵事,身閒念歲華。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春宵自遣》,寫這首唐詩的時候,李商隱31歲,在今天的山西芮城閒居。

在這首唐詩的一開篇就寫自己內心相對恬淡的心境。「地勝遺塵事,身閒念歲華」,身處在這樣有如此美景的地方,能使人忘卻紅塵當中的諸多繁瑣之事。他一直渴望能夠在紅塵當中有所作為,可惜的是年華逝去,終究一事無成,內心當中不免有些尷尬,然而此地的美麗環境讓他忘卻了這一切。

「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以及「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都在描寫當時詩人所看到的景色之美。晴朗的夜空當中有微風吹過,竹林當中沙沙作響。深夜時分的月光灑在庭院當中的花之上,如此靜謐的夜,讓詩人的內心非常放鬆。

而在這個時候,泉水在亂石當中細細的流過。聲音的叮咚響,讓詩人無比輕鬆。而在這山間的小路之上更是不滿了苔蘚,這就是大自然本來的模樣。這樣的世界和詩人所在的紅塵世界有顯著的差別,這樣的世界能夠讓世人真正的放鬆自我,忘卻塵世當中的那些煩心事。

「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所以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詩人也是非常的怡然自得。有詩有酒有琴,詩人沉醉其中享受生活,甚至已經忘卻了他自己正處於深山之中。

這首唐詩在李商隱的詩歌當中是比較特殊的,和李商隱之前的唐詩表達有顯著的主題差異。這首古詩當中,他來到深山野外,真正的放下了塵世當中的煩惱,在深山當中尋求到大自然的靜謐,尋求到心靈的安慰。

這樣的一首唐詩告訴我們,只有在置身紅塵之外才能真正的超然物外,讓自己的心靈和精神境界得到淨化。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母親去世,李商隱閒居在家,一首詩意的春天詩詞,頗有王維之風
    今天我們讀李商隱的那些唐詩,很難把他和超然物外聯繫在一起。唐詩當中的李商隱,就像是一個困獸,一直在尋找出路,一直在苦苦地探尋。想來這個詩人還是很有才華的,年紀輕輕就高中進士;想來這個詩人也是能夠青史留名的,他的詩歌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 李商隱難得一見超然物外的唐詩,首聯一個字用得恰到好處
    唐詩的發展經歷了初唐的稚氣,經歷了盛唐的華美,經歷了中唐的平實,到了晚唐又呈現出另一種的風採。此時的唐詩依然有充足的韻味,只不過和時代相對應的是這些詩歌。和之前各個時期全然不同。這一時期的唐詩以李商隱和杜牧為代表,尤其是晚唐的李商隱,在文學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 新婚之時,李商隱用這樣一首詩贈給妻子,難得的通俗易懂
    對於李商隱來說,這一輩子過得有幾分悽慘。從那些悽涼的詩詞當中都能看出,他的心思意念大多數都是悲苦的。最主要的悲苦表現在就是懷才不遇,另外一個詩歌主題,就在於表達愛情。李商隱年少的時候就很有才華,但是考進士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
  • 王維一首寫歸隱生活的唐詩,雖超然物外但有誰能忍得了這種寂寞
    而他把這種感悟寫在唐詩當中,對於今天的很多人都能夠帶來心靈上的啟迪。所以在今天,相比李白的太過於豪情,相比杜甫的太過於愁苦,王維的古詩通常能給人帶來心靈的棲息,所以在今天也能最受歡迎。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唐詩,就是王維所寫的一首描寫歸隱生活的唐詩。
  • 李商隱一首登樓抒懷的唐詩,很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
    李商隱之前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其中著名的唐詩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謂膾炙人口,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後來的人們只要一看到夕陽,就會不自覺地湧現出李商隱的這兩句唐詩,如此形象,如此通俗易懂,而且還代表著獨有的人生感慨,意味豐厚。年輕時代的李商隱曾經來到河南滎陽,在此地擔任官職,此地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城樓,名叫夕陽樓。李商隱偶然的一次登上夕陽樓,登高望遠,看到這滿天的春色爛漫,內心的愁緒又一首唐詩表達的出來,賦予詩歌無窮的魅力,也寫出了詩人心中無限的愁緒。
  • 杜牧一首經典小詩,被譽為唐詩絕唱、壓卷之作
    收錄於字典的名詞,似乎沒有哪個詞彙,能如「唐詩」一般,令人目眩神迷,因為在這個詞的背後,是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和無數縱筆揮墨的詩人。,將詩歌的輝煌繼續抒寫;晚唐的餘暉,映照在李商隱、杜牧的身上,折射著最後的光彩。
  • 李商隱一首精彩的唐詩寫時光飛逝,獨特的想像力值得品讀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首唐詩,是李商隱所作的。李商隱的唐詩在文學史上是很有名氣,也是很有特點的。雖然他的懷古詩作非常多,但是他那些真正體現他風格的古詩詞還都是那些沒有題目的詩詞。雖然要表達的主題並不確定,每個人都可以寫出自己的解讀,卻可以看得出李商隱唐詩當中所體現出的豐富意蘊。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唐詩,是李商隱一首寫時光飛逝的詩作。
  • 李商隱的這首詩構思巧妙,也是詠史詩中,非常難得的一首佳作!
    如果說起寫愛情詩,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詩人可以超越李商隱,他寫愛情主要還是寫心,能夠寫進人們的心坎裡,也這是這一點,使得他的詩作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愛情詩裡的經典之作,以至於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愛情詩上超過他;但是也不得不說,李商隱也有他的弱點,他寫其它一類的題材,便又寫不過別的詩人。
  • 「人間重晚晴」——不同於李商隱一貫詩風的唐詩佳作
    這是一首平起入韻的五言律詩,押平水韻「八庚」部。晚唐格律詩的規則都已經很完善了,作為晚唐代表性的詩人,李商隱的作品少有出律,是非常完美的。因而讀起來也是高低有致,音律清朗。 李商隱詩的特徵,就是用典精深、構思新奇。他的作品開創了古詩中的朦朧派,所以他被北宋的西崑體尊為創始人。
  • 和李商隱齊名的唐代詩人,一首唐詩盡顯落魄人生的懷才不遇
    在晚唐的文學史上和李商隱齊名的詩人,最常提到的就是杜牧和溫庭筠。李商隱和杜牧並稱為小李杜,李商隱和溫庭筠並稱為溫李。他們都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雖然當時的大唐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但是他們用自己的才華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 李商隱的一首名篇,蒼涼雄渾,不愧為唐詩中的珍品
    晚唐詩人李商隱幼年喪父,從小隨母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不僅刻苦學習,而且還努力為家庭解決一些經濟負擔,同時也希望能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李商隱的詩歌手法高妙,筆墨傳神,總能翻新出奇,令人耳目一新。
  • 李商隱寫給妻子最深情的一首詩,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唐朝詩人,特別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是經典,更是成為唐詩裡的愛情名篇。使得人們只要一提起唐詩裡的愛情,那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李商隱。他的詩自有一種細膩的情感,然而這樣的一種情感,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
  • 杜牧一首和李商隱題目一樣的唐詩,所表達的內容卻有很大差別
    作為晚唐最重要的兩個詩人,杜牧和李商隱延續了唐詩最後的精彩。後世通常把他們兩個人相提並論,和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一起並稱為小李杜。這兩個詩人一同生活在唐代晚期,而且他們兩個人都各自會有才華,對於當時唐王朝的狀況非常的痛心疾首,寫出的唐詩也表達出了對於王朝衰落的困惑,也寫出了對於自己懷才不遇的那份憂鬱和傷心。
  • 李商隱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最後10個字寫出多少人生無奈
    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精彩的唐詩,乃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李商隱所寫。這首古詩得以入選唐詩300首,題目看上去似乎有點奇怪,但是這首古詩的最後十個字,卻在曠達中寫出了多少人生無奈。這首唐詩的題目是《北青蘿》,題目看上去有點奇怪。不過這首古詩其實寫的是詩人在現實生活當中遭遇煩惱,想要拜訪山中高人的一段心理歷程。題目當中的「青蘿」其實指的是攀生在山崖之上的藤蔓作物,藉此來指代山脈,並且用於反襯隱居在山間高人的絕於世俗。
  • 李商隱最憂鬱的唐詩,含蓄語言的背後是說不盡的苦澀
    通讀李商隱的這些唐詩,我們能夠發現,這是一個天生帶有憂鬱情緒的人。他的詩詞當中絕少有那種非常高興、真正敞開心扉的唐詩之作,更多的是在寫自己仕途不順,寫自己懷才不遇,寫自己不被世人理解。這是他唐詩創作的整體風格,也讓我們更加懂得他的內心世界。
  • 李商隱最傷感的一首詠物唐詩,句句寫一事無成,字字寫高潔之志
    作為唐詩最後精彩的展現者,李商隱站好了最後一班崗。他只活了45歲,雖然一身的才華和能耐,可悲的是精於仕途的他並沒有在仕途中取得多麼大的成就,反倒是因為陷於黨爭之中,再加上愛情悲劇,使得他原本柔弱敏感的內心,更加地傷痕累累。
  • 李商隱慧眼如炬,發掘詩詞人才,寫就唐詩中的「青出於藍勝於藍」
    畢竟一代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地做好一件事情,就需要一代代人的薪火相傳。我們在戰國時代那篇著名的《勸學》過文當中就知道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今天的我們是站在古代偉人的肩膀上繼續創造世界,而後人也必將站在我們發展的基礎之上,瞭望更遠的遠方。在李商隱的一首唐詩當中,誇10歲外甥寫詩寫得好,其中名句成為了唐詩中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李商隱難得通俗易懂的詩,20字講出大道理
    作為晚唐最重要的詩人之一,李商隱被譽為「小李」,名號僅次於李白,是有道理的。他的詩作,向來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不過,他詩歌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那些無題詩歌的晦澀難懂。
  • 晚年李商隱經典之作,唐詩三百首名篇,題目只有兩個字
    雖然我們不見得真正明白李商隱詩歌當中表達的主題究竟是什麼,但是總覺得他寫的很美。他的唐詩,勾勒的意境看似虛無縹緲,實際上卻有豐富的情感浸透。都學過但是卻又說不出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就是李商隱唐詩最大的魅力。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開篇的兩組疊字句,便是足以令人驚豔
    其實早在他之前,還有無數的詩人描寫過梅花,例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筆下的梅花,那同樣的寫得很是生動,譬如他的這首《憶梅》,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憶梅》唐代:李商隱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