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時,李商隱用這樣一首詩贈給妻子,難得的通俗易懂

2020-12-20 老張侃詩詞

對於李商隱來說,這一輩子過得有幾分悽慘。從那些悽涼的詩詞當中都能看出,他的心思意念大多數都是悲苦的。最主要的悲苦表現在就是懷才不遇,另外一個詩歌主題,就在於表達愛情。

李商隱年少的時候就很有才華,但是考進士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後來踏入了令狐楚家族的門檻,讓他增加了一個跳板,但是後來自己為了能夠在政壇上掀起水花,轉而投奔王茂元。這是他人生當中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之後他就陷入了兩派的夾縫之中,生存非常困難。

而在生存的過程當中,這個困苦的人生當中唯一一件讓她能夠安心的事情,那就是他在這裡收穫了一段愛情。王茂元有一個女兒,他們兩個人最終結為夫妻。相濡以沫一生。可以說是李商隱這一輩子最大的安慰。

而在新婚之時,李商隱更是用自己的才華寫就了這樣一首六句的古詩表明心跡,送給妻子贏得了一片芳心,字裡行間也是難得的通俗易懂。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首唐詩就是李商隱的《贈荷花》,題目當中能夠看出這是一首有關荷花主題的古詩,李商隱的詩歌當中經常提到荷花的意象,但大多數都有悲苦之情,但這首古詩是個例外,畢竟是在新婚之時所寫出的此時的李商隱心境相當平和,對於愛情也同樣充滿期待。

古詩的一開始點出了荷花的與眾不同。「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在平常人的眼中,對待花朵和對待葉子態度是迥然不同的。而且花朵和葉子大多數都不是在同一個時空共同在一起了,一般都是花朵謝了以後才能長出葉子。

但是荷花不是這樣。荷花開放的時候,荷葉生長也非常茂盛,在紅花還需要綠葉相配。就由此才能襯託出荷葉的更加美麗。「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有一個成語叫做桃紅柳綠,單純桃花的美豔並不能顯現出自身的美麗,而有柳樹枝綠色的映襯,才能更加顯示出春天景色的美好。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荷花和荷葉能夠長久的交相輝映。不過當它們彼此都掉落的時候,實在也是很容易讓人愁苦。

李商隱詠荷花,不單單是荷花和荷葉彼此之間的珍惜,更重要的是他也荷花和荷葉的相偎相依,來映襯自己和妻子之間的關係。妻子是荷花,他是荷葉,兩人能夠交相輝映,兩人能夠在同一個時空中生活,也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這首古詩非常的通俗易懂,可以看得出李商隱真正用心真正用情,而他也確實收穫了一段美麗的愛情,這成為他在這個世界當中幾乎是唯一的安慰。

相關焦點

  • 新婚之夜,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
    導言: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愛情,一直是人類的主旋律。當人們走出洞穴,不再為了吃喝而發愁之後,愛情便已成為人類分不開的東西了。「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等名句皆出自李商隱之手。後世之人,在點評李商隱的愛情詩之時,大都說他寫得纏綿悱惻,溫婉動人。他是整個唐朝為數不多追求詩風甜美的詩人。所以李商隱筆下的愛情詩,大都美得讓人忘記了呼吸。
  • 新婚燕爾,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
    導言:新婚燕爾,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愛情,一直是人類的主旋律。當人們走出洞穴,不再為了吃喝而發愁之後,愛情便已成為人類分不開的東西了。還有一個詩人,許多愛情詩也是出自他之手,這個人便是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等名句皆出自李商隱之手。後世之人,在點評李商隱的愛情詩之時,大都說他寫得纏綿悱惻,溫婉動人。
  • 李商隱寫荷花的詩,送給最愛妻子,通俗易懂卻極盡深情,令人感動
    這首詩便是詩人李商隱新婚時所創作的,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也是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期待,自己的新婚之夜,正好趕到荷花最為茂盛的時期,池塘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首詩便是作於盛夏之時,與美景交相輝映的便是詩人新婚之夜的美好。我們都知道詩人的妻子也喜歡寫詩,李商隱就在新婚之時用寫詩的方式表達對妻子的愛。
  • 李商隱寫荷花的詩,送給最愛妻子,通俗易懂卻極盡深情,令人感動
    這首詩便是詩人李商隱新婚時所創作的,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也是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期待,自己的新婚之夜,正好趕到荷花最為茂盛的時期,池塘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首詩便是作於盛夏之時,與美景交相輝映的便是詩人新婚之夜的美好。我們都知道詩人的妻子也喜歡寫詩,李商隱就在新婚之時用寫詩的方式表達對妻子的愛。
  • 李商隱的《贈荷花》,是對新婚妻子的愛情表白,詠物詩的上乘之作
    詩人李商隱獨闢蹊徑,他的一首唐詩《贈荷花》,表面寫荷花其實寫愛情,深入理解,還有更深層的含義。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汲取了杜甫和李賀的優點,善於錘鍊詞句,很多詩歌具有現代朦朧詩的特點。閱讀李商隱的作品,需要理解表面意思,同時也要結合他的寫作背景和現代人的人情世故,理解字面背後的各種寓意。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卻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贈荷花》,來感受一下愛情詩的藝術魅力。其實說到愛情詩,這首《贈荷花》算是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了,畢竟李商隱是以愛情詩著稱。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皆出自李商隱之手。
  • 25歲的李商隱給新婚妻子寫首詩,句句寫花不寫人,卻堪稱哄妻典範
    這個唐代最會寫情詩的男人,似乎有些小害羞,他幾乎就從未寫下正面描寫妻子的詩。他曾給愛人寫過三首詩,每一首都是借物言情,幾乎很少直接表達愛意的,然而卻都寫得打動人心。尤其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贈荷花》,可謂句句寫花不寫人,卻堪稱教科書式哄妻典範 。寫這首詩時李商隱與夫人新婚婚燕爾,短短42字,堪稱一段高水平的表白。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李商隱難得通俗易懂的詩,20字講出大道理
    作為晚唐最重要的詩人之一,李商隱被譽為「小李」,名號僅次於李白,是有道理的。他的詩作,向來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不過,他詩歌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那些無題詩歌的晦澀難懂。
  • 李商隱難得輕鬆的一首唐詩,置身紅塵之外方能真正超然物外
    在這些唐詩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李商隱的悲劇性格和他的悲劇命運。雖然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但是很遺憾,在之後的朝廷生活當中沒有能夠做到左右逢源,反而生活在夾縫之中。由此寫出來的這些古詩,大都抒寫內心的悲苦表達懷才不遇之感。偶爾有幾首沒有這種陰暗情緒的詩歌,也多數都是寫給妻子的。
  • 李商隱這首「深情綿邈」的悼念所愛者的詩篇,難得的通俗易懂
    在唐代文學史上,李商隱的地位是很高的。被譽為小李杜之一的他雖然有太多今日的我們都還不懂的詩詞,但是也恰恰說明他的詩詞世界,值得今日的我們細細研磨,慢慢品味。不過,李商隱並不是所有的詩篇都是如此。他其實也有很多通俗易懂的詩篇。
  • 李商隱寫給妻子的一首「冷門」情詩,看似寫花實則人,句句是深情
    前不久有一個關於「冷門詩人李商隱」的熱搜,看了後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原來,有一個霹靂布袋戲的愛好者,在微博上發帖大罵李商隱,說他抄襲了霹靂布袋戲的《夜雨寄北》。李商隱是誰?估計這是一個連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誰在上學的時候沒有背誦並默寫過李商隱的古詩呢?
  • 李商隱新婚後送給妻子的一首詩,傳遞出一個信息,如今仍然適用
    公元838年的盛夏時節,26歲的李商隱,再一次走進婚姻的殿堂,第二次當上了新郎官。因為在迎娶這位王氏夫人之前,李商隱結過一次婚,沒幾年妻子就因病去世了。這次迎娶的是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次女。公元837年,李商隱中進士,轉年又和節度使的女兒喜結良緣,在兩年之內,就喜逢人生兩大幸事「金榜題名時」和「洞房花燭夜」。
  • 李商隱新婚寫給妻子的唐詩,寫荷花卻驚豔千年,是愛情最美的承諾
    在李商隱46歲的生命當中,得到的安慰非常之少。年少時家境貧寒少年時進入令狐楚家族幕府,後來得中進士,本來人生之路似乎看到了希望。可惜後來自己陷入的黨爭之中,成為了犧牲品。新婚之時年輕的李商隱寫下了這首唐詩送給妻子,表達了心中炙熱的愛情,這就是李商隱的《贈荷花》。在這首詩歌當中,李商隱把妻子比喻成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且心中也體現出了對對方相濡以沫的愛情承諾。實際上兩個人在之後的生活當中相互扶持,相互安慰,生兒育女,確實做到了相濡以沫。
  • 蘇軾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紀念美好時刻,將妻子誇上天,甜膩了
    夫妻二人之間的新婚之夜,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之一,無論在什麼時候,洞房花燭都是文人墨客們重點寫的話題之一,也許下了一生的諾言和憧憬。其實,洞房花燭不光是喜事,它其實還包括夫妻二人之後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誓言。北宋時期,蘇軾在與妻子結婚時,就寫下了一首詞,將妻子的美麗用文字「畫」在了紙上。
  • 蘇東坡新婚之夜所作的一首詞,卻通篇都是「抄襲」!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之喜莫過於新婚成家、科舉中榜,成家立業方才完美。古人但逢喜事必有詩詞紀之,譬如唐代孟郊科舉中第後編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名句。新婚之喜自然也要有詩詞相和,但新婚畢竟破涉隱私,因而所流傳的新婚詩詞卻不多。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4名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流傳千古,讀完讓人不禁臉紅。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這首詞寫於1054年,是蘇軾19歲時,為了紀念與妻子的新婚之夜,而創作的一首詞。彼時的蘇軾意氣風發,和王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 新婚不久,李商隱寫下大唐最美的情詩,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而說到愛情詩,就不得不提那個大唐最會寫情詩的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等愛情名句皆是出自他之手。至於李商隱愛情詩的特點,大都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這不僅取決於詩中蘊含的真情流露,也歸功於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 李商隱寫給妻子最深情的一首詩,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唐朝詩人,特別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是經典,更是成為唐詩裡的愛情名篇。使得人們只要一提起唐詩裡的愛情,那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李商隱。他的詩自有一種細膩的情感,然而這樣的一種情感,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
  • 新婚燕爾,速時寫下一首肉麻的詞,四句名言,將妻子誇上天
    在蘇軾和王弗結婚不久後,他借鑑前人的詩詞,寫了一首誇讚妻子的詩,可以說肉麻之極,更是詮釋了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最高標準。這首詞叫《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美麗俊俏的臉龐,還有潔白如同凝脂的皮膚,吹彈可破,長了一曲歌,顯得更加溫柔,讓人心動。」
  • 蘇軾新婚之夜寫了一首詩,全篇把妻子誇上了天,如今再讀仍然肉麻
    蘇軾的一生中有兩位妻子一位侍妾,均是姓王,兩位妻子還是堂姐妹,他的這首江城子是寫給第一位妻子王弗的。十六歲時在父親的指婚下嫁給十九歲的蘇軾,雖是指婚,但兩人其實屬於自由戀愛。這件事得從他們的相識說起,王方跟蘇軾的父親是好友,便在兒子長大後將其送去了王方所執教的中巖書院就讀。蘇軾十分聰慧,王方又跟他父親是好友,對他自然是十分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