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使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2020-11-26 中山網

五桂山桂南村全面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力開展生活設施配套建設、鄉村景觀改造、自來水管網更新和河道整治等項目,重點保護好和發展好特有的山水美、自然美、人文美,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全力打造殷實宜居的秀美村莊。  資料圖

火炬開發區珊洲村是集農業、科普、教育、觀光、健身於一體的「山水詩畫型」秀美村莊。夏升權 攝

南區曹邊村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僑鄉村落。文波 攝

驅車進入五桂山下、伶仃洋畔的中山市,您會看到一條條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河湧水清魚遊,工業園區、居民小區、大小村莊有序分布在綠樹掩映中……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傳統製造業發達的城市到處可見風光旖旎、恬靜舒適的鄉村田園,一座座精緻的農家小院房前屋後瓜果飄香,隨處可見農民安居樂業的身影,中山鄉村原始形態和山水田林風貌的自然稟賦,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煥發出無窮魅力和勃勃生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中山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中山根據中央和省確定的「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轉變」任務要求,以實施「六個百」工程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特別是2019年以來,中山市緊緊盯住《中山市對標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硬任務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和2019年鄉村振興工作清單,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新成果

整治初見成效,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有提升


   綠樹環抱的沙溪元亨裡。餘兆宇 攝

走進五桂山桂南村,眼前就如一幅古樸、美麗的畫卷:一處處富有濃鬱嶺南特色的村居掩映在青山綠樹之間,人在村中,村在景中,景在畫中,渾然天成,周圍山清水秀,草木蔥蘢,鳥語花香,飛瀑流泉,宛若世外桃源。

桂南村因地處五桂山主峰正南山麓而得名。村委會所在的馬溪村是桂南最大的自然村,在群山的環抱之中,寧靜的村莊雞鳴狗吠,炊煙嫋嫋;村民們的漂亮小樓房錯落有致,寬敞的休閒廣場上散擺著石凳石桌,小健身廣場上各類健身器材俱全。村民的房屋多依山而建,依地勢層疊錯落,山上的流泉奔湧而下,環繞民居而過。古風猶存的客家人,在這裡怡然自得地享受安寧幸福的生活。

這得益於近年來五桂山辦事處每年投入100萬元新農村建設資金用於桂南村的村莊整治,村道全部實現了硬底化,家家戶戶用上了乾淨的自來水,桂南村的農家書屋成為省級示範性農家書屋。在村委的大力倡導下,愛護環境、美化環境已經成為村民的共識,自覺維護美麗家園的舉動已經融入村民們的日常生活。

如果說五桂山桂南村本身就具有秀美村莊的天然稟賦優勢,那麼,今天的黃圃鎮石軍村的秀美風光則源自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革命老區黃圃鎮石軍村,昔日淤塞的河道如今寬敞乾淨,河岸上繪滿彩繪的河景:綠色的水杉落羽杉排成一排,平整的小路鋪在草地上,五十年的老樹佇立在碼頭,小木船停泊在村中窄窄的河道裡。「一年前,村裡的河道僅有一米寬,河道兩旁遍布村民亂搭亂建的棚子、停車場,河道裡常常漂浮著垃圾。」石軍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郭宋華如是坦言。

據介紹,以前該村很多村民違規佔用土地,在河湧兩邊搭蓋停車棚,河道邊都是碎磚石,河湧水面僅僅1米寬。2018年10月,石軍村開始對村內河湧兩岸亂搭亂建的建築進行清理。到11月,村內河湧兩岸的違規建築和私人堆放物品已經清理完成,河湧也變寬變乾淨了,村委會組織人員在河湧兩岸沿街牆面上繪製了一幅幅鄉村生活圖景。

作為黃圃鎮新農村示範村,石軍村有7公裡長的河岸線,水道邊上曾經有碼頭和數間廠房,2019年3月,石軍村在該處建成了佔地面積約9900平方米的細崗渡頭文化溼地公園,綠道上種植了紅花羊蹄甲、鳳凰木等本土鄉土樹種。此外,擁有百年歷史的烏珠渡口舊址也保留在綠道公園裡。如今,溼地公園成了石軍村和周邊村民傍晚休憩的好去處。

其實,如今在中山市各鎮區還有很多類似五桂山桂南村、黃圃鎮石軍村這樣的秀美村莊,比如南區曹邊村、坦洲鎮新前進村沾湧經濟社、沙溪鎮元亨裡村、火炬開發區珊洲村等。2016年以來,中山市制定實施《中山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多措並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特別是中山市全面實施秀美村莊工程,並分別啟動三鄉、五桂山、坦洲和民眾四批秀美村莊連片示範帶創建工作,使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整潔得到較大提升。

中山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山市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根據《中山市關於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按照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三個梯度層次,全面建設「業興、村美、人和、民富」的美麗鄉村。全市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以美麗宜居村(居)和特色精品村(居)創建為導向,每年建設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力爭點線面連片的推進,形成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片區。目前全市建成國家生態鎮18個,廣東省生態示範鎮15個,創建生態示範村247個;建成廣東省宜居示範城鎮12個,廣東省宜居示範村莊38個,廣東省宜居示範社區64個;成功創建廣東名鎮5個,廣東名村12個。

新思路(一)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軸」,實施「一工程兩行動」

三鄉鎮古鶴村優雅的民居環境。資料圖

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促進科科長林浩東介紹,2016年—2018年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雖然成效明顯,但仍有些鎮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效果欠佳,仍需加大力度整治。為此,中山市今年重點推動實施「一工程兩行動」,確保今年底全市80%的村居達到乾淨整潔村的標準。

根據《中山市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行動方案》,中山市確定2個市級示範鎮、15個市級示範村為創建對象名單,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典型示範轉向面上推開,按照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建設要求梯次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力爭在2019年底,示範鎮所有行政村及示範村率先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到2020年,示範鎮所有村基本建成美麗宜居村,示範村達到美麗宜居村以上標準。

自2017年以來,中山市財政每年安排每個美麗宜居村300萬元、每個特色精品村1000萬元的資金補助,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示範精品村居。目前,全市已確定92個美麗宜居村創建對象、18個特色精品村創建對象,累計投入3.24億元推進項目建設,建成了一批如南區曹邊村、三鄉鎮橋頭村、小欖鎮永寧社區等各具特色的精品示範村。

中山市制定《中山市農村「廁所革命」行動方案》,穩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目前,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達100%,累計建有鄉村旅遊廁所40座,建有農村公廁791座;2019年擬新建改建125座,2020年擬新建改建88座。同時,制定資金獎補方案,推動農村改廁提質增效。

中山市開展春夏秋冬季村莊清潔行動,共確定200個行政村(涉農社區)為2019年乾淨整潔村創建對象,明確創建標準和具體工作要求,確保2019年年底全市80%以上行政村(涉農社區)達到乾淨整潔村總目標。

據統計,僅2019年上半年,全市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40172.71噸,清理村溝村塘淤泥數量33599.33噸,清除村內殘垣斷壁2132處,張貼宣傳標語數量3356條;清理水面漂浮物1.75萬噸,清理河長1431公裡,24個鎮區已建立河湧日常保潔機制,河道清淤112條,長140.43公裡,整治疑似入河排汙口240個,拆除違法佔用河道、影響河水通暢及河岸環境的違章建築物1143處;目前全市已實現「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全覆蓋,大部分鎮建設完成至少一個垃圾轉運站,大部分村(居)均建有垃圾集結點,24個鎮區已建成有毒有害垃圾儲存倉庫和可回收物暫存倉庫;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對不適宜納入城鎮汙水管網的村莊建設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目前建成分散式汙水設施24座、在建16座。通過整治,中山已實現村莊保潔覆蓋面100%,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100%,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

小欖鎮在15年前就先行先試全鎮雨汙分流與汙水治理工作,如今,全鎮截汙率已達九成,汙水收集管網已達271公裡,讓這個珠三角的老牌工業小鎮,又重見綠水環繞的水鄉美景。

新思路(二)

以發展富民興村產業為「核心」,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橫欄鎮已是區域性花木產業集散中心。資料圖

在黃圃鎮石軍村祥興路一帶長約4公裡的沿路兩旁是石軍村的特色農業產業帶,兩邊分布著枸杞菜、花木苗圃、冰糖橙、葡萄等特色農業種植區。這些都是石軍村近年來引進的特色農業產業,僅該村內枸杞菜種植面積近150畝,枸杞菜田的土地租金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20多萬元的收入。與枸杞菜種植基地一路之隔的沛球水果家庭農場正發展多元化的特色農業,該農場種植面積約56畝的葡萄、冰糖橙等品種,僅冰糖橙年產量就達3500公斤;帶動周邊17戶種植戶種冰糖橙面積409.5畝,成為當地連片種植的水果新品種;該農場已成為周邊的熱門生態遊景點,農場收入增加一半,同時也帶動周邊村民就業,目前已有3名周邊村民在此固定就業,旅遊旺季需聘近10名村民。

黃圃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局局長吳銳林介紹,目前鎮內已形成水產、花卉苗木和小水果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該鎮擁有上規模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近300家,正加快推動部分企業與當地特色農業資源對接,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產業鏈。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小建坦言,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只有產業振興了,農民才能過上富裕美好生活,鄉村才有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中山市正在從以下幾個抓手著力,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綠色現代農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鄉村產業富民興村帶動作用,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一是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中山市已建成西北部、東北部和古神公路百裡綠色園藝長廊片區,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綠化苗木生產基地和交易市場;中山市淡水養殖產量位居全省第5,四大家魚出口佔香港市場40%、佔澳門市場80%;出口澳門蔬菜佔當地市場50%。中山市將繼續調優產業結構,著重發展這些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高效產業。

二是擦亮農業品牌。全市已先後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80個,全市有效期內的無公害農產品53個、綠色食品15個,有效期內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 45個,成功打造脆肉鯇、南美白對蝦、石岐乳鴿、神灣菠蘿等一批有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三是積極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計劃在2020-2022年分年度投入各5000萬元,打造東升脆肉鯇和橫欄花木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農業發展新載體,引領帶動全市現代農業加速提質增效,形成園區強農的產業興旺新格局。

四是全面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3年行動計劃。出臺《中山市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1年,每年扶持2個鎮和10個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形成 4個特色農業專業鎮和20個特色農業專業村,新增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五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目前,全市土地流轉率超90%,形成10畝以上規模經營面積近45萬畝。同時,部分鎮村採取「BOT」運作模式,以合作、入股、租賃等方式,將集體產業用地與民營企業進行高位「嫁接」。如東區沙崗經聯社通過資產交易平臺將18畝集體建設用地與民營企業合作興建綜合市場項目,村集體獲得租金收入4300多萬元,並在20年租期結束後由村集體取得物業所有權。

六是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目前,全市已認定2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以及3個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已完成中山脆肉鯇烹飪、小欖炸魚球、石岐乳鴿、中山金吒、中山茶果之葉仔等5個具有中山特色的菜品開發並上報。

新思考

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多部門齊心合力協同推進

古樸典雅的大湧鎮安堂社區。 資料圖

黃圃鎮石軍村枸杞菜種植基地。右圖為種植戶在採收。 資料圖

誠然,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中山市秀美鄉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中山市民們都有深切感受。但是,中山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目前許多鎮區的鄉村振興規劃與秀美村莊、宜居村莊等各類規劃之間未能有效銜接,未能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規劃體系,導致規劃內容可操作性不強,難以落地實施;立項、環評、招投標等項目建設環節過於繁雜,導致項目落地難;職能部門協力不夠,資金未能有效整合;鄉村振興供地用地機制不順暢;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不徹底。

李小建坦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20個字內涵非常豐富,從中也可以看出,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業農村農民方方面面,需要全市各部門、各鎮區甚至全社會同心同向、協同推進。

如今,中山決策者們正在從幾個方面謀劃對策。一是完善鄉村建設規劃編制體系,逐村編制好村莊規劃;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規劃、鄉村建設規劃與鄉村振興規劃的統籌銜接,樹立全域一盤棋的規劃理念,體現城鄉融合、產業融合和多規合一的要求,做到農村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農房建設、公共建設等一張藍圖、一體推進。

二是簡化美麗鄉村項目審批程序,市委市政府協調相關部門儘快落實政策,使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含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單個類別工程投資在1000萬以下的項目免立項審批;對環評、土地使用審批、招投標、施工許可等環節,儘快出臺相關美麗鄉村項目管理實施辦法或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三是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市財政設立美麗家園、美麗廊道、美麗河湖、美麗田園和美麗園區「五大行動」的專項資金,加大對農村廁所和三線整治等項目的資金投入;有效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重點向市級示範村傾斜,加快推進示範點建設步伐,打造可看可學可複製的示範村,形成帶動促進效應。

前沿觀點

加快推動農村產業興旺,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記者在走訪多個鄉村中發現,許多青壯年農民對鄉村振興戰略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種地不掙錢,我回農村靠什麼養活一家老小?」所以,要實現鄉村振興,關鍵是要讓農村各類產業發展起來,讓農民尤其年輕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近幾十年來,城市在不斷地發展,鄉村卻日漸破敗、蕭條,原因是農村活路少、農業不掙錢,迫使農民紛紛撂荒土地進城打工,甚至很多農民紛紛搬離鄉村,鄉村空殼化、邊緣化日漸嚴重。

2018年中央一號文指出:「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五者統一於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其實,這五者之間具有一環扣一環的嚴密邏輯關係。首先,如果鄉村「產業興旺」,農村各類產業經濟蓬勃發展,農民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而且就業收入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使農民無需再為「吃了上頓沒下頓」而擔憂,農民越來越有經濟實力消費享受各種工業現代化產品,這就是「生活富裕」;當農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必然會追求各種精神生活,追求居住環境優美舒適、公共設施齊全便利,生態環境綠色和諧,這就帶來「生態宜居」;當農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在不斷提高,農民的風俗習慣、言行舉止必然符合社會主流精神文化要求,使農村一片祥和安寧,這就帶來「鄉風文明」;當農村社會秩序井然、安定和諧,無不良社會因素幹擾,農民安居樂業,這就是「治理有效」。所以,從這個邏輯關係來說,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是讓農村各類產業經濟興旺起來,讓農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

如何給農民在家門口創造就業機會?正如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小建所言,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業農村農民方方面面,需要全市各部門、各鎮區甚至全社會同心同向、協同推進。因此,中山市應該多部門齊心協力推動中山農村產業興旺,比如,各級政府部門要出臺真正利農惠農的政策,幫助農民圍繞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商業、旅遊業等產業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在家門口的增收渠道。

東升鎮脆肉鯇養殖採取「基地+農戶」方式,使其繼續保持全國養殖面積最大脆肉鯇專業鎮的江湖地位。        文智誠 攝

相關焦點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⑤ 2020-12-13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
    「十三五」期間,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定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奮力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農業綜合產能持續提升,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扛牢大省責任,農業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1089.4億斤!
  • 鄉村振興,吉林風景正好——代表委員熱議農業農村現代化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如何強農業、富鄉民、美村屯?全國兩會上,我省全國人大代表、住吉全國政協委員圍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統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紛紛建良言、獻實策,共同期待吉林天更藍、水更清,鄉村更美、農民更富。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現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如下意見。一、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編者按: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改革創新,改革措施有實效,特色工作有亮點,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下堅實基礎,一批鄉村振興亮點工作獲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或成為試點
  • ...社會治理更美 農村隊伍更強 浦秀村「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奉賢區莊行鎮浦秀村黨總支部以「農藝先鋒·源生浦秀」黨建品牌為引領,堅持以黨建促發展,在打造鄉村振興奉賢樣板上勇當先鋒,成功創建為2019「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村」,2020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
  • 泉港區堅持「六個突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泉港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主動作為,積極創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圖和任務書
    「三農」問題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不可能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再次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應當看到,這些年來我們的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在城市,體現在大中城市及其居民,農村和農民受益相對不多。
  • 莆田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全文內容
    《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公布如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建設美麗鄉村要面子光鮮裡子更美
    曾經只存在於《桃花源記》中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如今在美麗鄉村真實再現。新時代下的新農村不僅有詩,更有遠方。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遍地開花,湧現出了一個個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園。
  • 福清市海口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此,要走農業現代化道路,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必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城鄉發展有機聯繫、相互促進,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生活富裕、農村和諧美麗,從根本上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但是,要使鄉村振興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到2035年取得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決定性進展,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就需要從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精神文明、社會治理、農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入手,按照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內在要求,尋找有效的路徑
  • 在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中走好鄉村振興路——廣西實施強首府戰略...
    11月26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廣西實施強首府戰略工作會議,提出了強工業、強創新、強金融、強樞紐、強開放、強治理的「六強」重點工作要求,在我市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了熱烈反響。 衝鋒的號角響起在會場,迴蕩在基層。從城市到鄉村,再到扶貧一線,廣大黨員幹部心情振奮,滿懷信心。
  • 政務百科丨名詞解釋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都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指明了新時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正確方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是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城市的堅實基礎。
  •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文化創新與創意營造
    繼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今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頒布,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舉措,標誌著我國鄉村發展步入新時代的新徵程,描繪新時代的新格局。
  • 趙東波:圍繞鄉村振興戰略 建設宜居陳疃
    (記者 李雪 見習記者 李爍)1月17日上午,日照市東港區第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東港區人大代表、陳疃鎮黨委書記趙東波接受大眾網記採訪時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港西區域發展做了很多謀劃,對「莓香小鎮」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疃鎮將加快實施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
  • 無邊光景一時新——九江市聚焦鄉村振興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房前院落是她種植的各種花卉:鳳仙、蔥蘭、百日菊……「村裡環境越來越好,自家也要弄漂亮點才行,以前總覺得外面好,現在更願意在村裡,住得舒服。」李水麗說。在小月村,像李水麗這樣把門口弄成「小花園」「小果園」的,還有許多人家。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 長沙:唱響「協奏曲」 逐夢「強富美」
    唱響「協奏曲」 逐夢「強富美」(奔向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報導) 長沙加快構建具有長沙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格局,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健全完善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 曹妃甸區農業農村局:引金融「活水」 助力鄉村振興
    區農業農村局 引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的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曹妃甸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在區政府黨組副書記李健俠的高度重視和親自組織協調下,12月15日,區農業農村局攜手曹妃甸建行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暨金智惠民專題培訓
  • 田疇沃野唱「興」歌——張掖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綜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2018年以來,我市在全面完成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任務的基礎上,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