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大發明首次亮相
絲綢、青銅、瓷器入選
天津市新聞名專欄每日新說 劉宏偉
中國四大發明是什麼?三歲小孩都知道,是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
但中國專家說,這種說法是外國人提出的,始作俑者就是說「知識就是力量」的英國人培根。老外的評價怎能算數,於是中國專家自己總結出了新「四大發明」,它們是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日前,新「四大發明」辦了個文物展,受到極大歡迎。
從展覽的角度來說,新「四大發明」顯然很成功,因為無論是綾羅綢緞、古籍善本,還是青銅器和青花瓷,都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經濟價值。盛世收藏嘛,這些東西老百姓喜歡。
但是,這四樣發明對人類進步做出的貢獻又如何呢?青銅很堅硬,作為武器鋒利無比,但鐵被普及之後,這種情況就被改變了;至於瓷器,五大名窯精品無數,但這些物件美則美矣,卻歷來是極少數官宦富豪們的玩物,平頭百姓用的不還是粗瓷碗?還有綾羅綢緞,同樣精美絕倫,但這些東西對人類進步有何益處?不僅如此,「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每件綢衫的背後,說不定還都染著蠶婦們的血淚。
當然,「絲綢之路」開創中國出口先河,促進了中西方交流,貢獻確實不小,但是請想一想,如果沒有指南針,這樣的道路能走多遠?能走多久?能漂洋過海嗎?說來也巧,就在昨天,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業餘歷史學家孟席斯宣稱,達·文西的眾多發明創造,諸如飛行器等等,都是從中國古籍裡抄襲的。而那些古籍,恰恰是由中國遠洋船隊在15世紀上半葉運到義大利的。
孟席斯先生是位退役的英國皇家海軍潛艇指揮官,他研究多年後的結論是:中國船隊發現了世界。這種結論目前尚存爭議,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沒有指南針,中國船隊的能力肯定不會如此誇張。指南針讓人們走得更遠,火藥讓人們變得更強,再加上印刷術,培根說:「它們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筆者以為,培根先生的評價和選擇極其中肯恰當。很難想像,如果是絲綢、青銅和瓷器影響了培根的話,世界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因此,我的結論是,新「四大發明」不過是為了展覽需要而進行的亂點鴛鴦譜,純屬自娛自樂,千萬不能較真。試想一下,如果非要較真,把黑乎乎的火藥和勺子做的指南針擺到櫃裡去,誰還有興趣去看展覽呢?
據《錢江晚報》報導 經過一年多籌備的《奇蹟天工——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日前在中國科技館新館開展。這次大展由國家文物局和中國科協聯合主辦,以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四大文物為主展示了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創造,一經展出,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主要策展人趙豐向記者表示,原來的四大發明,已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而這次展覽,則是新「四大發明」的首次集體亮相。
據趙豐介紹,所謂新四大發明,是相對舶來的四大發明而言的。約400年前,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
趙豐介紹,絲綢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創造發明之一,與其他創造發明相比,有著出現最早、應用最廣、傳播最遠、技術最高四大特點。它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與中華文明同歲;它衣被天下,服務眾生;它傳播世界,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術含量最高,發明創造點極多。在這一展覽裡,絲綢部分著重展示了六項在世界紡織史上獨領風騷的發明專利。